2020-10-18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尋一處「理想棲息地」
續寫「詩與遠方」的故事
於是,民宿火了
擇一處民宿,吃一頓農家樂
和有故事的主人喝酒聊天……
便成了許多人的願望列表top1
不必驅車遠走
家門口,就能滿足你的一切想像
不信,你看——
墨舍
民
宿
墨舍人文主題民宿是北太湖風景區首家精品民宿,所在的迎湖村是北太湖(望亭)旅遊風景區的核心區域,一側是近七公裡的濱湖風光,另一側則是連綿的稻田與散落其間的村落,美得令人驚豔。
如今,隨著景區建設日趨成熟,長洲苑溼地公園、稻香公園、順堤河風情棧道等景點逐漸串聯成線,節假日裡前來觀光旅遊、吃湖鮮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昔日安靜的小鄉村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墨舍2019年試營業,不僅有11間風格迥異的精緻客房,還配備了小型多功能會議室、書吧、茶室和休閒設施等。每到周末和節假日,11間客房都會住得滿滿當當。
這不,管家劉玉龍每天都要忙著接聽來自四面八方的預定電話,僅今年十一期間民宿營業額就達到了4-5萬元。
清新的、森系的、簡約的
除了墨舍
還有各種調調的民宿
就比如——
望田廬
民
宿
精緻的三層小洋樓、花香四溢的庭院、種滿瓜果蔬菜的菜園子……
民宿三面是農田,因此取名為「望田廬」,是守望田野的意思,這應該也是很多人嚮往的生活吧。
院子裡種滿綠植花卉,設置了休憩茶座,鋪築了木製路面;油爆太湖蝦、老灶頭土雞湯、鍋巴菜飯等一個個拿手私房菜引得住客紛紛點讚;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在這住上一晚,只有愜意。
有人說,做民宿
房子或主人最好要有一個有故事
朱敏華和她的望田廬
二者兼具
兩年前,常年在外務工的朱敏華夫妻回到了家鄉迎湖村,投資200多萬元將自家的三間民房改造成了一幢三層高的精品民宿。
談及當初開辦民宿的原因,47歲的朱敏華不假思索地說道「這是順勢而為。」「我們這兒以前就是個窮鄉僻壤,別人都不願意來的。現在發展鄉村旅遊,不但風景越來越好,人氣也越來越旺了,民宿自然就有了市場。」
民宿的生意比她料想得要好很多,現在不僅有旅遊的客人,還有廣州等地的企業來望亭出差的,暑期期間還有南京大學等高校的學生過來調研鄉村振興發展……
在朱敏華看來,雖然是開民宿,其實就是在打理自己的家,在外千般好,也不如家裡好。
春遊油菜花海,夏聽蟬鳴蛙叫,秋枕稻香入眠,冬賞大地銀裝。眼下,這個瀕臨太湖的小村莊,已經開出了6家風格迥異的民宿,與此同時,一個由15棟民宿組成的精品民宿集群也將呼之欲出。
遊客只需在太湖邊尋一處粉牆黛瓦安然住下,便可將縹緲太湖、萬畝良田盡收眼底,享受被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懷抱的舒暢。
如果說,晚上「住哪裡」
解決了遊客外出旅行的「後顧之憂」
問題來了
晚上吃什麼,玩什麼?
我提前做過功課了!這裡有條農家樂主題街區,家家不踩雷!
這條農家樂主題街區
正是位於迎湖村的「食味南河港」——
「稻香人家」農家樂主題街區
目前,這條街上已開出燈火村市、一品名灶、孟河人家等12家網紅農家樂,年營業額超3000萬元,成為了迎湖村夜晚最熱鬧的地方。每到節假日,夜幕降臨時分,這裡幾乎家家爆滿。
在距離農家樂不遠處的鄉野農舍之間,還藏著一家寶藏咖啡館,文藝範兒十足的「太湖邊」咖啡館。
老闆陸鳳英是位「80後」,亦是土生土長的迎湖村人。2016年,她辭去蘇州工業園區外企的工作,拉上兩個朋友返鄉創建了這一由民居改造的三層小樓咖啡館。
陸鳳英的眼光沒錯。當「咖啡香」遇見「稻花香」,不但氤氳出了小村莊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也滿足了城鄉居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以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迎湖村民
「嗅」到了「家門口」的商機
紛紛開起了民宿、農家樂、咖啡館
錢袋子也一天天鼓了起來
有數據有真相——
數據顯示
2019年
迎湖村旅遊客流超過250萬人次,帶動村裡超千人就業。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迎湖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10%。
白牆黛瓦
花草繁茂
溪流潺潺
這,不就是小康的模樣麼?
相城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資料來源:望亭鎮
記者:黃梅
原標題:《美了,好了,鼓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