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天蘸地蘸萬物,魂牽夢繫芝麻醬

2020-12-13 盡色視界

話說,正經的芝麻醬只有兩種吃法

文字原創 / 金陵伊瀾

這世上沒有什麼煩惱是一碗芝麻醬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行,那就來兩碗。

一碗涮肉做蘸料。

一碗兌油做燒餅。

北方人對芝麻醬真的是深入骨子裡的愛。這裡的北方,特指魯中、魯西至北京一帶。魯中的淄博人、濟南人都把芝麻醬叫作麻汁,北京人簡稱芝麻醬為麻醬。

麻汁可以和一切食物搭配。

饅頭夾麻汁,麻汁拌米飯,這都是我兒時的最愛。一勺麻汁進嘴,滿口芝麻香,舌頭拖都拖不動的滿足感,那必須是親嘗過才能體會。

夏天的麻汁,可以是一切涼拌菜的調料。豇豆、茄子、黃瓜、油麥菜、捲心菜、菠菜……但凡能涼拌的菜品,都以澆上一匙麻汁為上。更不用說,涼皮、涼麵這類必須有麻汁作伴的主食了。

北方人的涮肚,涮肉,那必須是滾燙的葷食蘸了麻汁,才能稱得上人間上品。

蘸天蘸地蘸萬物,這說法真是一點兒不誇張。

火鍋店裡能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鍋底有多豐富、菜品有多新鮮、肉類有多肥碩,而是必須有口味地道的芝麻醬。

沒有讓我回味的芝麻醬,火鍋店仿佛沒了靈魂。

在故鄉濟南,隨便一家路邊的涮肉店,都有令人銷魂的芝麻醬。

芝麻醬、韭花醬、腐乳,三者相得益彰。韭花醬、腐乳給芝麻醬增加了鹹度和鮮度,讓原本只有芝麻香味的細膩醬汁,成為蘸料中的「戰鬥料」。

有一次,朋友看我實在難捨濟南的麻汁蘸料,便從涮肉店買了滿滿兩玻璃瓶讓我帶回南京。結果臨行前,發現調配過的蘸料已經發生了過度的化學反應,從瓶中溢出……

於是只能夢回故鄉,尋找熟悉的麻汁味兒。

芝麻醬燒餅,是麻汁在饕餮界的另一張面孔。燒餅品種千千萬,為何獨愛芝麻醬?

北方人喜好麵食,麻汁總能使麵食吃起來更具層次感。

尤其是芝麻醬燒餅。一口咬下去,麵食的勁道、芝麻的香氣、調配過的芝麻醬的鹹度……一切都恰到好處。

芝麻醬燒餅於我而言,不止是食物,還有青春的記憶。

1998年我讀高三。每天的午飯在學校解決。家人給一周10元的午餐夥食費。高三課業繁忙,但那時候的我愛上三毛。為了省錢買齊三毛的書,每頓午飯我就只吃兩隻麻汁燒餅,花去一元。因為麻汁燒餅本身有鹹度,所以不需要額外吃菜。就這樣,我靠著每天中午兩隻麻汁燒餅果腹,每周能省出一本書。

後來的我學了文科,如今也早已博士畢業,誰又能說,這個學位裡沒有當年那些麻汁燒餅的功勞呢。

最近又想念麻汁燒餅的味道了,乾脆自己動手來做,聊慰鄉愁。

一碗濃稠的芝麻醬,撒上適量五香粉和鹽,再用芝麻油調配均勻。這就是麻汁燒餅的「內涵」所在了。芝麻醬在我家是常年必備,像油鹽醬醋一樣,必不可少。

父母每年來南京小住,都會從老家拎兩瓶芝麻醬來。

3斤左右的麵粉,一袋5克酵母粉,溫水拌勻,揉成麵團後發酵。這是發酵5個小時候的樣子。全是歡樂的氣孔。繼續揉面,把氣孔揉到消失,麵團變得勁道。就可以從面盆裡取出來繼續在面板上揉了。揉好後,分割成小麵團,用擀麵杖擀成圓圓的大薄餅。

擀成薄麵餅後,把調配好的芝麻醬塗抹到麵餅上。然後從一邊捲起,捲成長條狀,用刀切成大小相等的劑子。

從面塊的側面,能看出來面和芝麻醬的層次了。

把面塊的兩邊捏緊,然後向中間一起捏住,在中心團圓,壓扁,呈小圓餅狀。看到漂亮的大理石花紋了嗎?在餅面上刷一層味極鮮醬油,然後撒上芝麻。

烤箱150度預熱。然後把芝麻醬燒餅放進去烤20分鐘,就大功告成啦。

烤好後我迫不及待地掰開吃了一個。果然是熟悉的味道,沒錯了。

讓我魂牽夢繫的這一口,是芝麻醬,也是有關青春的回憶啊。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

相關焦點

  • 蘸天蘸地蘸萬物,魂牽夢繫芝麻醬
    北方人對芝麻醬真的是深入骨子裡的愛。這裡的北方,特指魯中、魯西至北京一帶。魯中的淄博人、濟南人都把芝麻醬叫作麻汁,北京人簡稱芝麻醬為麻醬。麻汁可以和一切食物搭配。饅頭夾麻汁,麻汁拌米飯,這都是我兒時的最愛。
  • 「萬物皆可」蘸一蘸~
    南方人則偏愛蘸水和香油碟,認為麻醬只會引起食材味道的統一,唯有蘸水,才是豐富、補充和點綴。如果去一些博物館,還能看到非常詳細的圖譜,我們現在看來一頭霧水的青銅器,在古代人那裡分門別類地安排得非常清楚,級別不同的人能用的器具數量和形制都不同。
  • 實用的海鮮蘸醬學起來,吃海鮮蘸一蘸超好吃的!
    冬季是吃海鮮的季節,大蝦、扇貝、螃蟹各個都很鮮美,但是幹吃沒味,需要來個蘸料,這個蘸料超級美味,還能蘸肉類,蘸包子,趕快學起來。 先將大蒜切成蒜末,倒入碗中。
  • 沾、粘、蘸的音義
    沾、粘、蘸的音義   「沾」、「粘」、「蘸」這三個字意思和讀音都差不多,同學們分不清,經常用錯。
  • 為什麼吃火鍋,北方人蘸芝麻醬,南方人蘸油碟?原來是因為這樣
    為什麼吃火鍋,北方人蘸芝麻醬,南方人蘸油碟?原來是因為這樣火鍋作為一項非常美味的聚餐模式,可以說是很多吃貨都愛吃的,而且火鍋不分四季,只要你想吃,就可以隨時去搓一頓,但是火鍋其實也是有分南北差異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南北方火鍋的不同吃法。
  • 教你三種常用蘸醬製作方法,吃火鍋,吃水餃,爽口開胃,蘸就對了
    教你三款不同口味的蘸醬調製方法,簡單易學,開胃爽口。除了吃火鍋,平時我們涼拌菜的蘸醬,都可以參考使用哦,一定別錯過,一起來看看吧。接著調入陳醋,生抽,白糖,香油,食鹽再次拌勻,這樣美味的麻辣蘸醬就做好了。- step3 -鍋中燒開水,把水餃下鍋煮至浮起撈出,蘸上調好的麻辣蘸醬,真是太過癮了。
  • 為什麼四川,重慶火鍋跟外地火鍋不一樣,蘸香油大蒜不蘸芝麻醬
    吃火鍋蘸麻醬與吃冰激凌加老乾媽是一個性質的行為,在我看來君子和而不同。我不喜歡,但是也要尊重別人用麻醬吃火鍋的權利。坐標上海,經常吃四川或是重慶火鍋,每次必須是沙茶醬做蘸料。去過幾次成都,也去過重慶,第一次去吃火鍋就發現店裡不提供沙茶醬的。感覺沒吃爽。後來學聰明了,去吃之前到大超市或者市場買一瓶沙茶醬再去。
  • 無蘸不飽飯:雲南人為什麼如此熱愛「蘸水」?
    一日三餐,要是哪一餐桌上缺了一碟子蘸水,縱是菜餚精緻,入口怕也變成了「清湯寡水」。但若是有了蘸水加持,簡單的一餐一飯,吃起來也是津津有味。蘸水,為啥有這麼大魔力?萬物皆可「蘸」蘸水並不是一種特定的食物,而是泛指雲南飲食中特色的調味料,作用是給食物去腥提鮮,幫助人們增進食慾。
  • 萬物皆可蘸!論彌渡人如何用一包單山蘸水辣蘸遍天下美食.
    蘸水是雲南人餐桌上特有的一種佐餐方法。因為路途遙遠加之儲存食物的不便,所以馬幫之人總喜歡隨身攜帶鹽巴,當吃飯時,便將鹽巴往燒的紅通通的鍋裡一放,「刺啦」一聲後,鹽巴便在鍋裡炸開,大家便爭先恐後的去蘸了。後來傳到民間,人們便開始不斷加工,添進各種不同的佐料,慢慢的便形成了雲南人「萬物皆可蘸」的秉性。而我們彌渡人,也非常優秀的「繼承」了這項傳統,愛上一包單山蘸水,彌渡人只需要一秒鐘。
  • 滾一滾,蘸一蘸
    滾一滾,蘸一蘸 2020-05-27 0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用的海鮮蘸醬學起來,吃海鮮蘸一蘸超好吃的!
    冬季是吃海鮮的季節,大蝦、扇貝、螃蟹各個都很鮮美,但是幹吃沒味,需要來個蘸料,這個蘸料超級美味,還能蘸肉類,蘸包子,趕快學起來。 先將大蒜切成蒜末,倒入碗中。
  • 它是天然的「生根劑」,入盆前「蘸一蘸」,扦插7天就生根!
    它是天然的「生根劑」,入盆前「蘸一蘸」,扦插7天就生根!白糖水白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調味劑,它同時也是一款很好的生根劑,扦插時給枝條來生根,效果很不錯。製作和使用方法:米醋濃度低,不需要兌水,直接把枝條生根的部位放在米醋裡蘸一蘸,然後再扦插,生根可以快一倍,還能防止根部腐爛。
  • 沾、粘、蘸的音義
    沾、粘、蘸的音義   「沾」、「粘」、「蘸」這三個字意思和讀音都差不多,同學們分不清,經常用錯。
  • 吃螃蟹為什麼要蘸醋?吃螃蟹蘸什麼醋最好?
    那麼吃螃蟹為什麼蘸醋呢?一般情況下,吃螃蟹的時候都會蘸醋,這是很常見的一種吃法,這樣不僅可以去除螃蟹的腥味,還可以殺毒消菌。那麼吃螃蟹蘸什麼醋最好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吃螃蟹為什麼要蘸醋?螃蟹是一種寒性食物,而且可能還帶有一些細菌,而蘸著醋一起吃不僅可以有去除螃蟹腥味。減輕寒氣的作用,還可以增加螃蟹的鮮味,另外醋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所以說吃螃蟹最好是蘸點醋一起吃。吃螃蟹用什麼醋吃螃蟹用什麼醋,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還與地域有關。
  • 烙菜饃,蘸一蘸蒜汁,美味過癮
    烙菜饃,調一碗汁蘸著菜饃吃,更美味,更過癮!原料:紅薯葉、麵粉、純淨水、鹽、生抽、醋、蒜、香油。做法步驟:第1步、紅薯葉洗淨瀝乾水分,備用。第2步、搗好的蒜泥加少許鹽.醋.生抽.香油拌勻,備用。第17步、蘸一蘸蒜汁,美味過癮。小貼士:蒜汁可以放辣醬,更好吃。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汁。來自 美食天下 蘭杏梅 的作品。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雲南必吃調味料,萬物皆可蘸
    蘸水對於雲南人來說,已不僅僅是調味料,而是超越了,和廣州人無味不食一樣,雲南人可是無味不蘸, 蘸水的食用記錄可是與辣椒相生相伴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時期,康熙六十年著書《思州府志》載「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便有食用辣椒的記錄,而雲南人則多苗族,地勢變化高低不定,水霧瀰漫,
  • 吃餃子蘸醬油?一微博引發南北網友「口水大戰」
    最近,網友@蘑菇錘基的一條微博火了:同事吃餃子居然蘸醬油……此言一出,網友們紛紛亮出了自己吃餃子時的蘸料:糖、醋、麻油、腐乳、蒜泥、芥末、芝麻醬、辣椒醬、番茄醬、花生醬、甜辣醬等,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截至今天下午4點35分,這則微博被網友轉發30355次,跟帖評論9335次。
  • 蘸鹽水、蘸醬油還是蘸辣椒?
    方便是方便,但一直暴露在外面的果肉,很容易遭受蟲子的侵害,比如一些肉眼可見的蛆蟲,這是某些種類果蠅的孩子,平日藏匿在果肉的溫床中,正常人是很難在水果攤就一眼挑出有蟲的楊梅,所以我們老家吃楊梅的時候,會先把楊梅浸泡在濃度比較高的鹽水中,蛆蟲們受不了就會從果肉縫中鑽出來,而且鹽水與楊梅的搭配,還能神奇地增加楊梅的甜度。從左到右依次失去堅硬鎧甲。
  • 1分鐘製作生根水,扦插前蘸一蘸,10天生根,苗都長瘋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製作生根水,一分鐘就搞定,扦插前蘸一蘸,10天就生根,苗都長瘋了!阿司匹林小藥片將阿司匹林碾碎,加水稀釋,比例是1:50,會分解成醋酸和水楊酸。水楊酸有促進生根和防腐爛的作用,無論是葉插還是枝插,扦插前蘸一蘸,這樣的液體,可以大大的縮短生根時間,提高成活率。例如扦插月季花,梔子花,茶花,鴨掌木,天竺葵等等,都可以提前蘸取這樣的生根液哦!
  • 北方人的獨家「味覺記憶」:不蘸芝麻醬的火鍋,沒有靈魂
    先用麻醬蘸了宇宙再說。在北方,真的可以「麻醬蘸一切」要說北方人對麻醬的執念,北京人當屬第一。火鍋蘸料,只是麻醬美食的冰山一角。對北京人而言,一盤麻醬,可以從早吃到晚,從春吃到冬。甭管是涼菜小炒還是麵皮豆腐,配盤芝麻醬,蘸就得了。夏天的小飯館裡,若是聞不見芝麻醬香味,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店開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