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灌南縣長茂招待所水泵房內,施工人員將抽水設備拆除,然後用黏土團向井裡填埋,再用水泥封口。據悉,自2015年至今,我市累計完成封填(存)深層地下水井408眼,全市深層地下水壓採量累計950萬方,超採區域大部分水位埋深回升至25米限採紅線以上。今年,水利部發布了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國地下水超採區水位變化情況通報,在全國108個存在地下水超採區的地級市中,我市二三季度水位上升數均居全國前十,其中二季度以水位同比變幅上升3.54米,位列全國第三。
在上世紀70至90年代,井水不僅僅是生活用水來源,也是農業灌溉、工業生產的重要水源,尤其是像灌雲燕尾港、灌南堆溝港這樣既缺飲用水,又發展工業的海邊小鎮,幾十年來,地下水超採現象嚴重,地下水水位埋深一度降至50米以下。2013年灌南、灌雲的部分鄉鎮被省政府劃定為深層地下水超採區。
為了恢復和保護深層地下水,我市一邊開展地下水封井壓採工作,一邊開展大規模以區域供水為代表的地表水源替代工程建設,新建成灌南碩項湖、贛榆區莒城湖水廠、灌雲縣陡溝水廠等一批區域供水地表水廠,新鋪設各類供水管網2萬多公裡,對取用深層地下水井做到應封盡封,關停農村小水廠513座,400多萬城鄉居民實現地表水區域供水一體化。
「針對部分地下水依賴性比較強、對水質有特殊要求的企業,我市主要是通過地下水井及水量置換方案,確保不新增取用水量。凡地表水管網到達的區域,尤其是超採區,非特殊行業對水質無特別要求的,嚴格按照省水利廳地下水封井技術規範一律封填。」市水利局局長宋波介紹。
雖然是利益「受損」人,但對於封井行動,江蘇遠徵化工生產副總經理阮月鋒給予了理解和支持,「我們現在使用的都是地表水,雖然使用地表水生產的成本是以前的兩倍多,但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珍貴的地下水資源,我們願意封填廠內所有井。」昨日,在江蘇遠徵化工廠區最北面的綠化帶中,筆者看到了該廠2019年4月封填的最後2口井,其餘的4口井早在2015年前就已陸續封填。
「深層地下水是地球內部循環系統的重要因素,對維護生態平衡意義重大,一旦超採恢復十分緩慢。為進一步加強地下水位回升觀測,我市還設置了深層地下水監測井49眼。」宋波表示。(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李軍 黃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