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啟動!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將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2020-12-12 瀟湘晨報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黃河,沿途匯集 400 多條支流和近 2000 條溝澗溪川,穿越崇山峻岭,一路奔騰,飛沙攜浪,橫貫中原大地,匯入茫茫大海。黃河,是中華文明永續不絕的生命之河、文明之河。

2019 年秋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鄭州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時光流轉,越過冬春兩季,出彩路上再出發。2020 年夏天,黃河博物館和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將交出怎樣的 " 黃河 " 答卷 ?

黃河流域首個以黃河、黃土、黃河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地質公園

夏日,鄭州市西北方向 20 公裡外的黃河之濱,岸邊垂柳依依,作為九曲黃河上的一顆 " 明珠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迎來了新的一天。偶有清風徐來,不緊不慢地催促著遊人的腳步,大多時候,人們在臨河廣場佇立,遠眺黃河,拍照或者錄視頻,總是願意多停留一會兒。

黃河國家地質公園,是黃河流域首個以黃河、黃土、黃河文化為主題的中國國家級地質公園。

在黃河國家地質公園的臨河廣場,向上遠眺,可看到山地與平原在此分野的桃花峪,這就是黃河中下遊的分界線、黃土高原終點,以及地上 " 懸河 " 的起點。在這裡,滔滔黃河掙脫邙嶺束縛,向東奔流進入渤海。

從 2019 年 9 月以來,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迎來了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

——這裡,第十一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民族大聯歡活動盛大開幕,56 個民族、近萬名運動員齊聚母親河畔,唱響民族大團結之歌 ;

——這裡,見證了一次更名,該公園所屬的 " 鄭州市黃河生態旅遊風景區 ",在去年年底更名為 "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 ",正式迎來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

——這裡,是 2020 年央視春晚直播分會場舞臺,在炎黃二帝巨塑前,滾滾黃河波濤翻湧、波瀾壯闊,黃河布景驚豔數億觀眾,人們仿佛置身於黃河邊,感受著 " 黃河之水天上來 "……

啟動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工作,將謀劃一批 " 黃河 " 項目

" 近一年來,我們堅持『生態優先、文旅融合』的發展理念,全面對園區品質形象進行提升和謀劃。"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管委會副主任杜振宇表示,圍繞黃河文化,園區已經定下了幾個 " 小目標 "。

杜振宇介紹,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建設,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已基本具備了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 園區已經啟動了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工作,並成立專門申報組織推進,參照世界地質公園標準,啟動規劃地質公園提檔提升工程,目前初步方案已經完成。"

為解決園區 " 有說頭、沒看頭、沒玩頭 " 的情況,杜振宇表示,現在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將在黃河文化的挖掘和展示上下大力氣。

為此,園區正在與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積極對接,對黃河區域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進行分專題研究,形成系統研究成果,讓黃河文化 " 活 " 起來。同時,積極爭取承辦國家、省市舉辦的黃河文明國際、國內論壇及節會賽事,提升黃河文化公園影響力,讓黃河文化 " 動 " 起來。

此外,杜振宇還透露,下一步將與智庫或營銷策劃公司合作,深入研究黃河文化載體、表現形式,將黃河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 結合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旅遊業轉型升級方案,圍繞方案謀劃一批項目,儘快落地實施,讓黃河文化『實』起來、『活』起來。"

越來越多遊客來黃河博物館打卡,博物館也進行多處改造升級

" 黃河博物館『熱』起來了。" 黃河博物館館長王建平說,從去年 9 月 18 日到年底,這 3 個多月的時間,到館參觀人次超過 5.2 萬,團隊近 900 批次,接待人數和批次均超過往年同期 6 倍以上。

黃河博物館成立於 1955 年,是我國第一座河流博物館,也是最早成立的以黃河為主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博物館以 " 華夏國脈——黃河巨龍的縮影 " 為主題,展示了母親河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面對劇增的觀眾量,黃河博物館又增聘了 3 名講解員。為應對這股迅速掀起的 " 遊覽熱 ",黃河博物館從內外兩方面都進行了提升。

據王建平介紹,在外觀上,增設了 " 黃河博物館 " 樓體館標,便於遊客留影 " 打卡 ",而且,該館標帶有夜景展示功能,在夜裡也不忘 " 刷刷存在感 ",明顯的標識可以讓更多人知曉此處。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黃河博物館的園區環境也已經改造升級,改建了 " 遊客休閒廊道 "、修繕了 " 大禹治水雕塑 "、重新安裝了 " 鯉魚噴水雕塑 " 等,使配套休閒環境得到提升。

規劃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初步選址已確定

外觀變得更加有辨識度,而博物館內部,則藏著一個大驚喜。

走進二樓展廳,鎮館之寶 " 鄭工合龍處 " 碑赫然出現在眼前,此前,這件國家一級文物一直存於該館碑廊。

鄭工合龍處碑,記述的是清代最大一次堵口事件,歷時一年時間 ( 1887~1888 年 ) 。這次堵口工程花費白銀 1200 萬兩,佔清廷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史稱 " 鄭州大工 ",工程首次使用水泥、電話、鐵製軌道運土車等,開了近代在黃河上引進新型材料和先進技術之先河。

隨著疫情的好轉,黃河博物館已經於 5 月 18 日恢復開館,觀眾再來博物館,便可以和這件珍貴文物進行 " 零距離 " 接觸了。

王建平表示,計劃 8 月底以前編印完成《博物館裡看黃河》科普圖書,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獻給觀眾。

目前,黃河博物館陳列展覽功能還在持續提升改造中,正在向水利部立項申請 " 黃河博物館展覽提升改造工程 ",初期預算為 2800 多萬元。

隨著改造的完成,未來,觀眾通過黃河自然景觀、文化景觀和歷史場景," 穿越 " 歷史時空,感受更加真實的黃河故事。

此外,王建平透露,館裡正在積極參與黃河國家博物館規劃建設工作," 新館初步選址在文化路與黃河大堤交會處東南角,靠近自然黃河,博物館建築外觀、功能劃分、展陳框架及陳列內容等還在謀劃中,舊館予以保留,將和新館一起共同展示好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沈晨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將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該公園如今已成熱門景點
    去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河廣場,沿黃河岸邊步行察看周邊環境,聽取沿黃地區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堤防建設和防洪形勢等情況。在臨河廣場觀景平臺,習近平總書記眺望黃河鄭州段。如今,一年過去了,觀景平臺早已成為市民、遊客拍照留念的「打卡地」,而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原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2005年被評為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也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
  •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9月開放
    你想全方位了解黃河、黃土、黃淮平原、黃河文化嗎?  今年9月,伴隨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在黃河風景名勝區全面建成,你可以在40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通過聲、光、電、多媒體等方式詳細了解黃河、黃土、黃土高原、黃淮平原的形成和演變過程。
  • 甘肅臨夏地質公園擬推薦為世界地質公園
    甘肅臨夏地質公園擬推薦為世界地質公園每日甘肅網1月17日蘭州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張櫟)近日,中國林業網發布公示,甘肅臨夏地質公園擬推薦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組召開的第十一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評審會評審結果顯示,甘肅臨夏地質公園、江西武功山地質公園、青海尖扎坎布拉丹霞峰林地質公園三家單位,擬推薦為2020和2021年度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的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單位。
  • 青海坎布拉丹霞峰林地質公園正式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央廣網西寧11月1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丁康)記者從日前召開的青海省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工作推進會上了解到,「青海尖扎坎布拉丹霞峰林地質公園」被正式確定為2022年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的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單位之一,目前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 《音樂旅程》——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
    《音樂旅程》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鄭州音樂廣播聯合製作播出來到邙山腳下、黃河之濱,進入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內,感受中原文化的深邃與底蘊,你不可錯過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這是一座綜合性地質博物館,以黃土窯洞為主要廳室,充分運用多媒體形式,輔以高科技的聲、光、電手段,向人們展示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豐富的科學內涵。觀看完室內的展覽,您還可以乘坐電梯或穿越時空隧道,到達邙山之巔觀黃河、品黃土、眺望大平原,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奧秘。黃土地,中原情,來到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博物館感受一場時空之旅。
  • 青海坎布拉正式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青海尖扎坎布拉丹霞峰林地質公園」被正式確定為2022年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的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單位之一,目前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坎布拉地質公園啟動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工作以來
  • 平潭獲評省級地質公園 2017年將申報國家級(圖)
    嶼頭島厝梁礁  記者也從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地測處得到證實,目前已得到省廳發文同意設立福建平潭省級地質公園。  平潭省級地質公園申報工作於2015年正式啟動。這是平潭省級地質公園的宣傳申報片,不僅詳細科普了平潭島形成的原因,平潭的海濱景觀以及海蝕地貌形成過程也得到詳細講解。  據了解,平潭省級地質公園將呈狹長的條帶狀分布於平潭沿海岸線,園區總面積約58平方公裡,主要地質遺蹟分布面積約為9平方公裡,為中型地質公園。平潭地質遺蹟類型分為地質構造、古生物、地貌景觀、水體景觀以及環境地質遺蹟景觀五大類,其中世界級一處,國家級七處,省級16處。
  • 「又見沂蒙山」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
    【摘要】10月17日,「又見沂蒙山」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一周年宣傳活動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龜蒙園區隆重舉行。活動期間,聯合發布了「沂蒙山精品旅遊線路產品」,揭牌成立了「金剛石成礦機理與探測」院士工作站,隆重舉行了「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開幕儀式。
  • 嶗山有第四紀冰川遺蹟 將助推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為期4天的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昨日在青島落下帷幕,與會專家認為嶗山發育中國東部最為典型、系統的第四紀冰川遺蹟等國內乃至國際罕見地質遺蹟,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普及教育價值和美學觀賞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
  • ...臨夏州擬將這些重點區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臨夏市八坊十三巷入列
    臨夏州擬將這些重點區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臨夏市八坊十三巷入列 2020-05-11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省將建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
    來自河南省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管理部門的信息顯示,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目前正在該景區進行建設,將於今年年底建成完工,並對外開放。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於2005年8月成功申報了國家地質公園。
  • 紅古區啟動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工作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為推動區域內地質遺蹟旅遊資源的保護與利用,近日,蘭州市紅古區正式啟動申報創建國家地質公園的工作。紅古區是「亞洲第一龍」馬門溪龍標本產地,境內曾相繼發現了侏羅紀窯街植物群化石、白堊紀足跡化石和魚類化石,擁有近10個國家級地層命名剖面和發育完好的地質地貌景觀,在國內外地質古生物學術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紅古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永國表示,地質公園初步規劃「一園兩區」。
  • 泰國沙墩世界地質公園與 湘西地質公園結成姊妹公園
    11月4日至11月6日,泰國沙墩世界地質公園考察團一行8人來到湘西地質公園進行為期3天的考察交流。副州長李平參加見面會。在見面會上,李平向考察團介紹了我州基本情況和湘西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和在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助推精準扶貧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並希望兩地地質公園多聯繫、多交流,在更大領域、更深層次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國際巖溶研究與開發利用向縱深發展。
  • 中國湘西地質公園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時間7月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通過決議,中國湘西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成為我國第40個世界地質公園,湘西州迎來了世界級金字招牌。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 2710平方公裡,由南自北縱跨湘西州7個縣市,包括矮寨、天星山、芙蓉鎮、紅石林、十八洞、呂洞山、洛塔7個園區,公園總體呈現四大特色:全球寒武系標準層型剖面——「金釘子」;全球規模最大的奧陶系紅色碳酸鹽巖石林;蔚為壯觀的切割高原型巖溶臺地-峽谷群景觀;巖溶地質生態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典範。
  • ...申報創建臨夏世界地質公園主題形象吉祥物、攝影作品和宣傳...
    ,申報創建臨夏世界地質公園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州申世辦」)擬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以「高原史書·世界奇觀」為主題的臨夏地質公園形象吉祥物、攝影作品和宣傳口號。現將有關地質公園簡介和徵集要求做如下說明。該公園以白堊紀恐龍足印和晚新生代古動物群為突出代表,以晚新生代地層、北方丹霞地貌和黃河三峽景觀為重要補充,並融合了當地特色少數民族文化,集地質、生態、文化為一體的綜合型地質公園。 公園範圍內地質遺蹟、人文景觀十分豐富。
  • 河南今年將建成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
    新華社鄭州2月12日專電(記者 李麗靜)來自河南省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管理部門的信息顯示,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目前正在該景區進行建設,將於今年年底建成完工,並對外開放。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於2005年8月成功申報了國家地質公園。
  • 臨夏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創建——探尋臨夏地質公園「盛世美顏」
    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蹟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組合而成的一個特殊地區。今年,國家林草局決定將甘肅臨夏地質公園確定為2021年度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的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單位。那臨夏地質公園又有怎樣的「盛世美顏」呢?
  • 赤水丹霞國家級地質公園申報成功
    金黔在線訊 赤水市又獲一張國家級名片。記者從赤水市政府獲悉,國土資源部辦公廳4月23日印發了《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批准甘肅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等19處國家地質公園資格的通知》赤水丹霞被批准為國家級地質公園,這是我省第8個國家級地質公園。
  • 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開放
    本報訊 (記者王澤遠 通訊員 梁建輝)4月22日第40個「世界地球日」, 百餘名初中生來到當天正式開放的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舉行「愛護地球、保護家園」倡議活動,呼籲「善待地球」。  鄭州黃河地質公園是國土資源部批准的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
  • 青海: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入圍世界地質公園預選名錄
    中國園林網5月2日消息:經省國土資源廳、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格爾木市的積極申報,青海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入圍世界地質公園預選名錄,兩年後有望躋身世界地質公園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