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上海阿姨的賣花情結 老一代經典款式新一代改良佩花

2020-12-17 東方網

手提竹籃的上海阿姨在大光明電影院附近售賣手工串起的白蘭花。

  東方網7月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白蘭花,白蘭花……伴隨著一聲聲悠長的叫賣聲,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隨風傳來,花幾元錢,從賣花阿姨那裡買上一枚白蘭花做成的佩花,別在襯衣的領口,就著花香蕩馬路,是上海姑娘最喜歡的夏天氣息。夏日一到,賣白蘭花的阿姨就會出現在申城街頭,提著竹籃,沿街叫賣。今年也不例外。這些賣花阿姨的生意好嗎?這一朵朵白蘭花是從哪裡來的?晨報記者採訪了新老兩代賣花阿姨,與她們一起體驗了一番賣花生活。

  老一代阿姨的經典款式

  王阿婆今年78歲了,從退休開始賣白蘭花,至今已經快30年了。雖然眼睛不靈光了,耳朵也聽不清了,但手腳卻依然麻利。在來福士商場通往地鐵站的通道裡,她坐在臺階上,一邊串著花,一邊用老式的號子叫賣著:「白蘭花,白蘭花……」

  在她的籃子裡,有著最齊全也最經典的佩花款式:最受歡迎的是兩朵白蘭花用白線紮好,用鉛絲兩頭各穿一朵,中間一擰,留下個小拇指大的線圈,剛好可以別在扣子上;另一種的做法類似,是用七八朵半開的茉莉花紮成一個扇形,同樣用鉛絲串聯,可以佩戴在衣扣上;還有一種用茉莉花做成的手鐲,要用近40朵未開的茉莉花苞,用鉛絲一個個一上一下地穿起來,「迭個最巨(貴),10塊一隻,阿姨要串半個鐘頭來。」

  閒下來,王阿婆回憶起幾十年前的賣花場景。「那個時候,兩朵頭的白蘭花只賣5分錢,要是有客人一下子買兩個,給我一角錢,我們就要叫他大老闆了。」王阿婆說,現在兩朵頭白蘭花要賣到4到5元,「那個時候白蘭花批發價只要5元一斤,現在都要80元一斤了。」

  夏天很多上海姑娘走過路過都會買上一朵白蘭花。王阿婆一邊收錢,一邊還要囑咐:「茉莉花不要碰水噢!白蘭花可以噴點水,更好看!睡覺前,花用毛巾包一包,放在冰箱裡!」這幾天天熱,賣花生意不錯,紅火的時候,一天能掙百來塊,要是碰到下雨天,只能掙五六十元了。

  新一代阿姨改良佩花

  記者在大光明電影院門口遇到了另一位賣花的嚴阿姨。剛年過50的她去年退休,想想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就做起了賣花生意。作為新一代的賣花阿姨,和老派的相比,嚴阿姨賣的白蘭花已略有不同。雖然同樣手提竹籃,但掀開藍色的遮布,她做的白蘭花佩花上多了一片綠葉,還加了一朵漂亮的小紫花。

  嚴阿姨告訴記者,退休前她是做裁縫的,所以擅長做精細手工活。嚴阿姨發現,白蘭花怕熱,容易蔫掉,於是想出了在花朵背後墊上一片葉子的做法,「這樣可以隔熱,花戴在身上就不會直接貼在皮膚上,能保持更久。」至於紫色的小花,叫「千裡紅」,她是在花販那裡看到的,發現和白蘭花搭配在一起挺好看,價格也不貴,就買了一些,和白蘭花做在了一起。這樣新式的白蘭花,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和大部分賣花阿姨一樣,嚴阿姨賣的花有三種:白蘭花、茉莉花和梔子花。其中,梔子花的花期最短,至多只有一個月時間,有時甚至只有兩三周,今年的梔子花在上周已經落市了。相比之下,茉莉花和白蘭花的花期相對長一些,最長的白蘭花可以從五六月,一直賣到10月,賣足一整個夏天。

  [尋找白蘭花]

  「神秘」的白蘭花進貨渠道

  賣白蘭花可不容易,還要能進貨進到上好新鮮的白蘭花。可是,記者走訪了市區的鮮花店、花卉批發市場後發現,鮮有白蘭花銷售。

  「我賣的是蘇州的白蘭花。」嚴阿姨說,家附近的一家菜場裡有個花販,每天會賣一些白蘭花。記者按照嚴阿姨的指引,找到了這個花販,但他卻無論如何也不願透露白蘭花的進貨渠道,只肯模糊地指點:「你去曹家渡找吧。」

  記者來到曹家渡花鳥市場,但遍尋不到賣花阿姨所售的白蘭花。費了很大週摺,花市門口一位販花司機賈先生才「神秘」地透露:「你要凌晨三四點來。」因為曾經為白蘭花老闆運過花,他頗為了解內情,「上海市民所熟知的掛在胸前的白蘭花,其實並沒有正規的、大量的批發渠道。每天凌晨三四點,從蘇州來的老闆會開著裝滿白蘭花的貨車,停在市場後面的停車場上現場賣花。販花老闆大多用紙箱裝運白蘭花,每層都要鋪好、灑滿水,保持花的新鮮。前來採購白蘭花的多是賣花阿姨,也有各個區縣的花販,再轉賣給賣花阿姨」。

  「上海批發白蘭花的地方很少,普通人根本找不到。」賈先生說,由於進貨渠道十分單一,所以賣花阿姨都不願透露進花渠道。」

  為什麼深受市民喜愛的白蘭花只在小範圍批發銷售呢?一位業內人士稱,上海沒有大面積種植白蘭花的花鋪,只有少數本地花農在自家零散栽種,數量很少,賣花阿姨所賣的白蘭花大多來自臨近省市,如蘇州、南京等。而花店、花市之所以不願賣白蘭花,是因為這種花卉嬌貴、難伺候,又費人工。

  孫橋花木市場經理胡賢軍告訴記者,上海正規花鳥市場有批發盆栽類的白蘭花,但不批發一朵朵的白蘭花。因為一朵朵的白蘭花去除根葉、只摘取花苞後,存放時間非常短,一般只能放一個晚上,且一遇強烈陽光就會迅速凋謝,「賣不掉就都浪費了」。

  盤點上海市井老行 當這些手藝漸行漸遠[組圖]

相關焦點

  • 上海媒體精選(7月9日日報)-申城 上海 不好看 白蘭花 冷飲 色素...
    號線,將從東川路站分叉出一條線,成為5號線南延伸線(東川路站——南橋新城站),共設9座車站,通到奉賢南橋新城……昨天,上海軌交5號線南延伸線規劃正式公示。    [查看全文]    兩代上海阿姨的賣花情結 老一代經典款式新一代改良佩花    白蘭花,白蘭花……伴隨著一聲聲悠長的叫賣聲,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隨風傳來,花幾元錢,從賣花阿姨那裡買上一枚白蘭花做成的佩花,別在襯衣的領口,就著花香蕩馬路,是上海姑娘最喜歡的夏天氣息。
  • 一阿姨憑藉在三裡屯賣花在北京給兒子買了一套房
    一個阿姨憑藉在三裡屯賣花在北京給兒子買了一套房。這個阿姨名叫李會蘭,她從1997年開始在三裡屯賣花,買花的第一批人是高曉松、丁磊、臧天朔等人。李阿姨最早賣花是由於下崗,那會單位一個月工資才幾百塊錢,但是在三裡屯賣一朵花就二三十,有時賣的好的時候,一晚上掙的錢能頂半個月的工資。
  • 網易雲熱評:路過賣花的地方,阿姨強塞給他花,我說……
    哈嘍小寶貝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的網易雲專區,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讓大家感到開心,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網易雲熱評:路過賣花的地方,阿姨強塞給他花,我說……
  • 魔都賣花老太的愛與江湖
    丁阿姨解釋說。之所以扎堆在天橋賣花,是因為「其他地方不讓賣」。儘管和另兩位是競爭對手,丁阿姨對她們並沒有惡語,只是淡淡地說:「我們幾個早上批花的時候就會碰到。」幾個老太太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倒也相安無事,「佛系」競爭。
  • 新一代花店:不僅僅賣花
    唐文之  「現在的花沒有真正被當作花來對待,」姚坤傑是「花裡花店」的創始人,「花是情感消費類產品,應該被認真地對待。如今賣花的和賣菜的依然還是同一撥人,經營主體、產品結構、營銷方式都還停留在賣菜的階段,這就是"賣花人"的機會。」  「花裡花店」,這個由85後經營的線上花店,主打產品便是時下熱門的帶有強烈「小清新」或「文藝範」印記的花卉禮盒。
  • 白蘭花與申城的纏綿故事,最後的賣花阿婆在星空下講給你聽
    五位阿婆中最年長的的王阿婆,老伴去世後一個人在家悶,但又不想幹涉子女生活,於是喜歡花的她索性賣起了花,如今「賣花工齡」已有20年。實際上,王阿婆生活裡還是個「資深股民」,算起來炒股時間比賣花還要久,對她來說,賣花絕不是為了營生,而是在做「一輩子最快樂的事情。」
  • 我眼睜睜看著TAXX門口賣花女開著718一路向西
    718真沒什麼可驚訝的我就怕她過段時間去新天地把麥拿輪720S給提了TAXX門口的漢堡作為上海夜店三大著名景點之一(延安飯店、TAXX門口的漢堡、Space Plus的江景,北京你一定要我想三個景點,那就是工體門口的車挺好看的,Arkham的門挺好看的,老張拉麵挺好吃的)都知道上海夜店最神秘的大哥是TAXX門口的漢堡店老闆,日賺鬥金。
  • 奶茶阿姨「單身宣言」,蘭花阿婆「永失我愛」,鏡頭記錄上海故事
    原創 周勝潔 生活周刊 收錄於話題#達人35個奶茶阿姨:「出嫁幹嘛啦,自己一個人不要太開心哦。」曇花爺爺:「種一株花不容易,越是不容易越要大家一起分享。」這些你我身邊的「小人物」,成了抖音帳號「上海人物故事」的大主角。帳號「主人」,25歲的陳真是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研二學生,個子嬌小的陳真閒暇時背著攝影器材滿上海跑,用鏡頭為平凡人、為這濃濃煙火氣留下影像詩。
  • 8家旗袍店鋪,凸顯女人的東方美與氣質,改良旗袍時髦也適合日常
    除了傳統的旗袍外,現在也越來越多的改良旗袍更加適合日常穿著,今天找來10家旗袍店鋪,每一家都很有特色,喜歡的朋友收藏起來吧。1.唐之語旗袍 一家只專注旗袍的店鋪,可選擇的花色多,款式也很多。設有春夏款、秋冬款、長款旗袍,以傳統旗袍居多,每一件都很經典。價格在幾十到四百多不等,性價比高。 2.槿爺這是一家原創設計旗袍店,店內的款式非常適合日常穿著,而且每一件都好美。以改良旗袍居多,款式適合參加年會、藝考、聚會以及婚禮,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家。
  • 「梔子花、白蘭花」,到阿婆的花攤上,尋一縷記憶中的上海香氣
    親手給買花者戴好花,王慰音阿婆總不忘認真地用普通話送上這句「標配祝福語」。她發現記者的上衣沒有紐扣可以安頓花朵,手靈巧地一翻,花上的細鉛絲就拗成了一個鉤子,正好牢牢地搭在衣領上。02給過路者以清香五位阿婆中王慰音的年齡最大,賣花的時間也最長。自從五十歲從上海無線電三十六廠磨工崗位退休後,王慰音就尋思著幹點什麼。
  • "賣花哥"成網絡潮人:"哥賣的不是花是寂寞"
    大學生買他花圖個開心兩個圍觀的小姑娘,一邊嘴裡念著標語,一邊在花車前看起花來。賣花哥立馬不再閒扯,操著很不標準,但能聽得懂的中國洋文說「Which do you like?」兩個小姑娘又是一陣掩面的笑,連連說,這個賣花的人還真是搞笑。一旁賣小蛋糕的周大爺也笑著說:「這個賣花哥什麼都難不倒他,做起生意來真是猴精猴精的。」
  • 南大"旗袍女神"走紅網絡 盤點經典旗袍女星(組圖)
    確實,旗袍是最可以體現中國女性身材和氣質的服飾之一,旗袍與中國女人的結合,創造出如此美麗的風景,也造就了中國時尚話題裡最不可不說的一個神奇的傳說……很多女星也都有旗袍情結,從老一代鞏俐、劉曉慶,到公認的「旗袍女神」張曼玉、陳數、湯唯,再到現代感十足的新小花旦,甚至李宇春,都將旗袍穿出屬於自己的風情。
  • 穿了這麼多年牛仔夾克,這些經典款式你又了解多少呢?
    熟悉無疑是因為自工裝起源再到現代休閒風格的經典單品,丹寧的血脈至今從未停息。但也在時尚潮流的衝刷下,各種元素的注入以及工藝的革新仿佛模糊了丹寧夾克的原有風貌,很多年輕一代甚至不知道有哪幾款經典款式。唾手可得的趨勢,反倒讓大家喪失了細細品味的耐心。
  • 春城街頭的賣花人
    我們要出去吃飯現在不買花!」,我一聽還可以,可我朋友還堅持要打計程車,大概賣花大哥有點聽懂我們的意思,趕緊放下花,耐心的告訴我:「這附近最有特色的是南亞風情一條街我送你們過去來回二十塊錢,如果不相信我沒關係,我先送你們過去,我給你們留個電話,等你們吃完飯回酒店再付我錢!」
  • 穿出婀娜多姿 上海旗袍店地圖[圖]
    此外,近年店內陸續推出的一些款式新穎時尚的改良旗袍也得到客人們的一致好評。店裡的旗袍均出自一些六七十歲的老師傅之手,都是手工精繡而成。如果想要定做,可得提前一周以上哦!    該店在長樂路上已是第9個年頭了,這裡的手繪花旗袍博得許多客人的喜愛。店裡的阿姨告訴我們,手繪花旗袍講求色彩純正、畫工細膩以及構圖創新三方面,有時候甚至會採用真實的梧桐樹葉子等植物,作為繪畫的原型仔細研究上面的每條經脈,以達到逼真、靈動的視覺效果。
  • 琴阿姨菜飯骨頭湯——傳統小吃改良藏商機
    而榮登CCTV合作推薦餐飲品牌的「琴阿姨菜飯骨頭湯」的產品創意就源於黃山菜飯。走進蘇州吳中區花園街的琴阿姨菜飯骨頭湯店,濃濃的飯菜香味撲鼻而來,排隊點餐的食客和等候取餐的外賣小哥,無不透露著這家店的火爆。事實也正是如此,別看店小,但日營業額能做到8500多元。
  • 疫情期間,寶山花店「花」式賣花帶火滯銷花卉
    為了不讓基地裡的鮮花滯銷,月浦一水間花卉基地的工作人員另闢蹊徑,線上直播賣花,線下自主配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線下賣花到線上主播,工作人員僅僅用了幾天時間來適應。線上除了賣花,「主播」們還給客戶普及一些養花知識,粉絲數從剛開始一天幾單慢慢增加到了幾十單。家住月浦盛橋的毛小姐是一水間花卉的老客戶,家裡一直鮮花不斷。
  • 12歲噬血病女孩跪地賣花自救,她的堅強讓路人看到紛紛落淚
    7月15號傍晚,小婉心就早早的來到街頭開始賣花,她希望能早早的賣完手工摺紙花,就能多籌集一些治療費用。小婉心因為身體十分虛弱,大家紛紛讓她不要跪在地上,但她仍然堅持著。「我知道我堅持不了多久,但我更渴望能活著,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來救自己。」小婉心堅定的說。小婉心在病房做著她的手工和繪畫。說起她的這些寶貝,小婉心十分的自豪。
  • 各種項鍊款式的優缺點有哪些?四種經典項鍊款式介紹
    在常見的一些項鍊款式中,十字架項鍊、心形項鍊、花型項鍊等最為經典,且寓意豐富,受到頗多關注。下面為大家分享四種經典的項鍊款式,並介紹不同項鍊款式的優缺點都有哪些?與時尚融合之後,十字架是項鍊的主要設計元素之一,在珠寶市場內可以看到各種款式風格的十字架項鍊,並且人們認為十字架代表耶穌,佩戴十字架項鍊是耶穌給予人們的祝福加持。總之,十字架項鍊在很多人心中有著經典不可替代的地位。
  • 上海爺叔&上海阿姨
    爺叔兩個字一定要用上海話講的,要讀成「牙(ya)」叔,這才正宗、有米道。還有上海阿姨,哪怕年紀再大點,儂叫伊阿姨是沒錯的,聽起來適宜。一些外地朋友不清楚,到了上海問路:「大媽,外灘怎麼走?」阿姨聽了「勿焐心」:「我有嘎老伐?」上海人都是叫阿姨的,顯得親切。如果阿姨後面加上媽媽,成了「阿姨媽媽」,米道有點變了,好像「厭鄙」阿姨有點邋遢、嚕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