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惡姑子」康姨媽:聰明的女人,不會隨意插手娘家的事

2020-12-19 秋雅聊情感

說到電視劇《知否》裡的反面角色,你最討厭哪個?對我來說,我最不喜歡的角色就是康姨媽了。

康姨媽是王大娘子的嫡親姐姐,也是王大娘子母親最寵愛的孩子。因為這個女兒長得很像她,又跟自己貼心,不像說話只知道橫衝直撞的小女兒王若弗,所以王老太太更喜歡康姨媽。

康姨媽也是一個壞到徹底的角色,作為姐姐,她跟妹妹不是一條心就算了,反而教唆妹妹毒害婆母,導致王大娘子被罰守家廟十年;作為康家主母,她欺負妾室,對庶子庶女不慈,跟丈夫的關係也勢同水火;作為女兒,她不孝順母親,每次闖了禍都指望母親給她收拾爛攤子。當母親幫不了她的時候,就把自己所有的過錯都推到母親頭上,將母親氣得臥病在床。

除了視祖母為最重要的親人的盛明蘭外,最恨康姨媽的人應該就是她的嫂嫂王舅母了。對於王舅母而言,康姨媽絕對是個惡姑子。

我在看電視劇《知否》的時候,感到最不滿意的一點就是電視劇把王舅母奚落康姨媽的那段給刪掉了。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原著裡康姨媽是如何對待自己嫂子的。作為一個聰明的女人,你千萬別學習她。

01 仗著母親寵愛,挑撥母親和嫂子的婆媳關係。

王舅母剛結婚的時候,就聽說丈夫有兩個妹妹,因為自己沒有姐妹,所以她也打定主意會好好對待丈夫的妹妹。可是,讓王舅母沒想到的是,小姑子王若弗為人還算可以,大姑子卻從一開始就為難她。原著裡,王舅母說了這樣一段話:

「可從我進門起,你就在母親面前搬弄,變著法兒的挑剔,叫我立規矩,還在你兄長面前挑撥。你當我不知……哼,我都知道。可我沒法子,只好想盡辦法討好你,甚至你身邊的丫頭,婆子。」

嫂子剛進門,姑子就仗著母親寵愛,在母親面前搬弄是非,給嫂子立規矩,讓嫂子受盡了委屈。這樣的大姑子能不招嫂子討厭嗎?

眾所周知,婆媳關係本來就很微妙,婆媳之間再親密,也比不上母女親密。如果嫂子和姑子不和,讓婆婆來評理。一方面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媳,一方面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婆婆肯定會偏向自己的女兒。因為姑子的無端取鬧,導致自己被婆婆看不順眼,嫂子當然會生氣。

實際上,作為一個姑子,我們千萬別學習康姨媽的做法。嫂子嫁進門之後,就是你家的人。作為一個姑子,你應該尊重兄弟的妻子,跟她和睦相處。如果你媽媽跟嫂子有矛盾,你可以以女兒的身份去勸說一下母親,向嫂子示好。

聰明的女人一般都不會得罪嫂子,因為得罪了嫂子,當自己遇到麻煩的時候,就很難指望娘家幫忙了。即使你的兄弟想要幫你,在媳婦的阻擾下,他們只好愛莫能助。

02 作為一個未出嫁的姑子,居然插手哥嫂的婚姻生活。

「那年,我剛生了佑哥兒他大姐,你就攛掇母親給相公納二房,我暗中哭了多少次,夜裡怕得醒過來,好在你哥哥溫厚,娘也算明理,才沒聽你的話。呵呵,你又不高興了吧。你自小就這脾氣,人人都該聽你的,看你臉色,把你捧在頭頂上,但凡有半點不依的,你就要發脾氣。未嫁的小姑子插手兄嫂的房裡事,真是聞所未聞,也叫我見識了。」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也感到很詫異。正如王舅母所說,作為一個未出嫁的姑子,插手哥嫂的婚姻生活,真的是聞所未聞。

作為一個姑子,挑撥嫂子跟母親的婆媳關係已經很過分了,居然還挑撥起了哥嫂的夫妻關係,有這樣的姑子,女人的婚姻難免起波折。

一個聰明的女人絕不會插手哥嫂的夫妻生活,因為你這麼做不僅會得罪自己的嫂子,而且會讓自己的哥哥感到反感。如果哥嫂真的發生了矛盾,影響到了家庭和睦,你的父母也不會縱容你繼續胡來。到時候,你就真的得罪了所有人。

再說了,哥嫂過得好,娘家的實力就強勁,你背後的靠山就越大。因此,挑撥哥嫂的夫妻感情對女人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03 搶奪嫂子的心愛之物,徹底斷送了跟嫂子和好的可能。

王舅母的母親為了讓女兒生下兒子,特地三步一叩首求來了送子觀音。這送子觀音是王舅母的心愛之物,體現了母親的一片愛女之心。沒想到,康姨媽出嫁的時候,居然盯上了這件送子觀音。

「千盼萬盼,你總算出閣了,誰知……」王舅母譏嘲的看著她,「你瞧上我那尊白玉送子觀音,那是我娘三步一叩首從楓霞山上求來的。你說要就要;還說否則就不嫁,我還得笑著雙手奉上。謝天謝地,我後來還是有了佑哥兒。可是,自那日起,我心底真恨極了你。」想起母親擔心自己遲遲未生子,到楓霞山虔誠叩拜,磕頭下跪弄得滿身是傷,她不自覺地扯動臉頰,露出猙獰恨意。

君子不奪人所好,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康姨媽橫刀奪愛,將王舅母最珍愛的寶物搶走,嫂子能對她有好感嗎?

作為一個聰明的女人,是不會隨意索要娘家的東西的,更不會隨意索要嫂子的私人物品。就像你不願意把自己心愛的包、口紅等物品送人一樣,嫂子也不會捨得把自己的私人物品送人?再說了,你看上了一樣東西,應該自己花錢去買,而不是直接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

很明顯,康姨媽不是聰明的女人,而是個愚蠢、壞心腸的女人。在母親的溺愛下,她把嫂子王舅母給氣壞了。當她落難了之後,王舅母自然不會伸手救她。

在處理姑嫂關係上,女人別學習康姨媽,要做一個善良的女人。當女人出嫁後,就要把自己當成外人,不要對娘家的事情指手畫腳,不要挑戰嫂子的地位。只有跟嫂子和睦相處,娘家才能成為你真正的後盾。

END.

相關焦點

  • 娘家的這些事,聰明女人從不插手,別放不下,會影響夫妻感情
    「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出去了在婆家你是外人,在娘家你是客人。」女人難,做一名結了婚的女人難上加難。女人一旦嫁了人,就會淪到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的境地。所以,有些事情,在想去做的時候,一定要權衡再三,不要弄得自己裡外不是人。
  • 《知否》原著王舅母:不是她心狠手辣,而是康姨媽這個大姑子過分
    康姨媽詭計沒得逞,她就把這帳給算到了王家舅母的頭上。畢竟她從小都是這樣過來的,人人都得順著她,這要是不順著就會生氣,到處折騰人。原著裡,王家舅母數落康姨媽有這樣一句話:「你自小就這脾氣,人人都該聽你的,看你臉色,把你捧到頭頂上,但凡有半點不依的,你就要發脾氣。未嫁的小姑子插手兄嫂房裡的事,真是聞所未聞,也叫我見識了。」
  • 知否原著:陰險惡毒的康姨媽被送往慎戒司,她兩個女兒下場悽慘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的康姨媽因為惡貫滿盈,被顧廷燁刺死,她死了之後,她的母親王老太太不肯善罷甘休,被太后利用,最後王氏一族身敗名裂,王老太爺被移出名臣閣,她的哥哥也因為獲罪被流放,電視裡面王家人的結局太過悽慘。原著裡面,康姨媽最終被送往了慎戒司,到死也沒有出來。康姨媽做的孽沒有殃及王家,但她的兩個嫡出的女兒:康允兒、康元兒,都沒有好下場。
  • 情商高的人,婆家也好,娘家也好,有些事不會插手
    女人天性善良,不管是在娘家,還是在婆家,都會盡心盡力的幫助家人。殊不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很多女人善良又細膩,出嫁之後,總是心向娘家,一點風吹草動的事,都會揪著心,什麼忙都幫,什麼事都管。
  • 婚後如何處理娘家?這幾件事,聰明的女人從不插手
    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其實也是兩大家庭的組合,你不得不重視和面對婆家和娘家的關係往來。放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一樣,基本不和娘家人來往了。放在現在社會大不一樣,娘家依舊是你最親密的家,但是嫁出去後,畢竟是兩家人的事情,女人心裡也得有一桿秤,要知道娘家什麼事該辦,什麼事不該插手。
  • 情商高的女人,娘家的這些事,從來不插手
    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基本和娘家斷絕了來往,難得和娘家人交見面。而放眼現在,即使女人出嫁,也會和娘家密切往來。如今的婚姻是兩個大家庭的組合,夫妻倆除了經營好彼此的感情以外,也不得不面對婆家和娘家的各種關係。
  • 情商高的人,婆家也好,娘家也好,有些事不會插手!
    然而,許多女人都是善良而細膩的。當結婚以後,總是心向娘家。一點風吹草動的事,都會揪著心,什麼忙都幫,什麼事都管。 大多數時候,你做得太多,認為自己很孝順。然而,在娘家人的眼裡,對娘家的事過問的太多,反而會落得埋怨。 尤其是父母和嫂子有衝突。作為嫁出去的女兒,你不能干涉。
  • 《知否》明蘭智鬥婆家大白蓮,顧延燁被明蘭誤傷「委屈」
    趙麗穎和馮紹峰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更新到現在從第43集往後的劇情便要開始演繹他們兩個人婚後的情節了。雖然說顧二叔是一個理想的如意郎君,但是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豬蹄子,在明蘭結婚後,他們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自在,不管是明蘭的婆家還是娘家,都有一大堆的怪獸等著明蘭來刷經驗。
  • 聰明的女人,在結婚後,不會把這幾樣東西帶回娘家
    聰明的女人在結婚後不會把一些東西帶回娘家,但是如果一個女人沒有顧及到這一點,把這些東西帶回去了,那麼可能就會給娘家裡的人和自己都帶來麻煩,有時候甚至讓兩個家庭的人都爭吵。
  • 戲紅人不紅,《知否》的康姨媽,《香蜜》的花神,她演了多少熱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近兩年都反響不錯的電視劇,劇中明蘭和顧廷燁還有小公爺這三個人的感情糾葛也是動人心腸,而除了主角備受關注之外,還有一個人也讓人矚目,那就是康姨媽這個蛇蠍心腸的女人,她雖然出身嫡女卻因為父母的嬌寵而無法無天,見不得親姐姐王若弗比自己過得好,三番兩頭去蠱惑王若弗,搞得盛家家宅不寧。
  • 讀了《知否》原著才知道,四個反派排序,小秦氏還真拿不了第一
    在電視劇《知否》中有四個反派角色最讓人印象深刻,她們分別是林姨娘,朱曼娘,康姨媽和小秦氏。這四位演員的演技真好,成功的引起了觀眾的反感。在這四位反派中,我們一直認為小秦氏才是反派中的王者,我們都低估了一個人,其實她比小秦氏更加的狠毒。1.
  • 聰明的妻子,從來不會讓丈夫參與娘家的這些事
    但是一般女婿和嶽父嶽母的關係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是婆媳關係相處的學問可就大了。但是如果女婿管太多娘家事的話,關係是容易變得惡劣的,畢竟女婿在娘家人看來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可能她們的女兒犯錯,她們會原諒,可是女婿犯錯了她們會原諒嗎?那就不一定了。
  • 《知否,知否》英國公救女:女人,有一個強大的娘家太關鍵!
    《知否,知否》英國公救女:女人,有一個強大的娘家太關鍵!《知否》中明蘭要好的閨蜜張氏在最新劇情中差點難產而死,想必觀眾們看得也是很著急,都怪沈國舅平日裡太過嬌縱小妾,才會使小鄒氏有如此大的膽子,居然扣留起前來救命的太醫了,她以為只要張氏死去,自己今後就能被扶正,但是她忘了張氏的娘家有多厲害,英國公就這一個女兒,事後自然不會罷休。
  • 「聰明女人閉口不提,傻女人才會把這些事跟娘家說」
    但那些委屈憋在心裡,趙琴又不吐不快,於是回到娘家,便找到母親大倒苦水。當然,趙琴訴苦的時候,往往有些誇大其詞,原本很小的一件事,一句話,她就能添油加醋的說上很多。這種事情在母親聽來,當然是不樂意的,覺得自己女兒受了委屈,鼓動著女兒去離婚。有了母親的支持,趙琴更覺得有些有恃無恐了。
  • 聰明的女人,婚後就要經營自己的家了,娘家的一些事情不要管
    一些女人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覺得和老公不是一家人一樣,有什麼東西都要往娘家帶,這樣只會慢慢地加重矛盾,娘家也會覺得是理所當然。所以說,這就是女人拎不清。一些事情上的確是要幫著娘家人,但是沒有必要把自己家的東西全想著給娘家人吧。所以有些事情上該幫,一些事情上就不要參與了。
  • 《知否》:同樣是心機女,為什麼明蘭結局美好,原來是因為善
    看過《知否》的觀眾們應該對明蘭一角印象深刻吧。因為是庶女出身,再加上母親離世,所以明蘭在盛家不太受待見。但是她聰明機智,從小就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她有明確的目標,會在恰當的時機裝傻,顯得自己無辜又弱小。在盛家,明蘭受到委屈會和盛紘告狀。
  • 婚後,娘家的這三件事最好不要「管」,女人千萬不能糊塗!
    女人一般都比較感性,尤其是在孝道上,女人往往比男人更容易動情。我的一個朋友,她結婚後經常拿著錢幫助娘家人,開始一兩次好像沒什麼感覺。後來,每次她幫的次數多了,她丈夫對她這種做法很生氣。她開始覺得丈夫很小氣,他們為此爭論了很多,我們不能無限期地幫助,因為它會摧毀我們自己的小家庭。
  • 《知否》小秦氏的兩個槍手康姨媽和餘大夫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小秦氏又是一貫會裝出慈母面孔,攛掇別人出面,自己在後面使陰招,於是她仔細挑選,終於選中了康姨媽和餘大夫人當槍手。 2 康姨媽給顧廷燁塞妾不成被打臉 康姨媽,大家都不陌生,是個狠角色,並且是個無釐頭的狠角色。
  • 《知否》原著:盛家4個女婿的共同優點,女人結婚前都該看看
    兩人最有趣的相處細節,當屬康姨媽給盛老太太下毒,王氏被牽連,王老太太趕去救場那一幕。 盛老太太在明蘭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為了找出真兇且將她繩之以法,明蘭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又是封府,又是抓人,之前在盛府所有的隱藏都消失殆盡了。
  • 《知否》之盛家圖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雖然已經收官了,但這部劇給了小編很多的啟發,印象最深的就是明蘭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這部家庭宅鬥劇中,各位大娘子、小娘子使勁手段,不過都是為了自己孩子的前程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