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繪製動畫分鏡和攝影的構圖是通的!談談鏡頭的活用

2020-12-17 動漫小站

之前筆者有文章專門講述動畫製作中,不同鏡頭景別之間,對畫面的影響,而這一次,我們要來說說,不同的(焦段)的鏡頭,對於動畫畫面構圖效果的影響;

動畫分鏡的設計,其實和美術、攝影這些學科的「構圖」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動畫分鏡設計的基礎,其實就和美術、繪畫、攝影中的「構圖」有著相當多的共通點。攝影中的構圖審美,基本可以運用到動畫分鏡的繪製之中,其中,「鏡頭」這個概念必須是牢牢掌握於導演的心中的,而什麼場面運用什麼(焦段)的鏡頭,也相當的有講究;

動畫中的「鏡頭」概念

大家要注意,這裡說的「鏡頭」啊,是一個概念,而不是說做動畫的時候真的要用到不同焦段的鏡頭(賽璐璐時代的動畫倒真是用攝影機拍攝的,但這不是一碼事),而是說,導演在繪製分鏡的時候,要有一個「攝影機朝著畫面」這麼一個概念,為了用電影的手段去表現動畫的畫面,讓觀眾更明確的從不同的鏡頭中獲得信息,因此會有「鏡頭」這麼一個概念,鏡頭就相當於觀眾的眼睛,來從一個視角觀摩整個故事發生的過程,這在當今動畫製作的過程中,是一個必備的基礎概念,應該說幾乎沒有動畫導演不遵循這個原則來畫分鏡。

鏡頭不同的類型和區別

雖然動畫分鏡裡的「鏡頭」是一個虛擬的概念,但是畫分鏡的時候還是需要遵循一些攝影學、電影拍攝的時候對於鏡頭不同焦段的運用,主要分作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這3種鏡頭有著不同的光學表現,也對畫面的表現起著截然不同的作用;

廣角鏡頭的表現:畸變

廣角鏡頭顧名思義就是視野廣泛的鏡頭,攝影學的定義是53°至220°的可視範圍,角度越大可視角度越大,廣角鏡頭的運用除了獲得更大的可視範圍外,還可以獲得一定的畫面變形,用來誇張地表現畫面,上圖就是一個廣角的例子,下面來看看更多的例子。

上圖就是在京都動畫的《輕音少女》中運用到的廣角鏡頭的鏡頭畸變效果,鏡頭位於教室的門口,可以從中看到變形的布偶腦袋和變形的整個教室,這是位於上方的機位下的效果;

這一個畫面,鏡頭機位處於從下往上的仰視機位,鏡頭放在地板上拍攝,走廊出現了明顯的形變,透視感更加明顯,少女的腿部也顯得修長,也一口氣概述了走廊的所有角色的情形;

廣角鏡頭的畸變效果,讓畫面誇張而醒目,讓角色和空間的位置更加明確,角色和角色之間的對比也更加顯著,這是廣角鏡頭的運用;如果說日常動畫中運用的廣角鏡頭還不能特別理解它的用意

那麼一些戰鬥動畫中,廣角帶來的鏡頭畫面變形,所帶來的衝擊感,就非常明確了;

其實,用標準鏡頭去看的話

她的動作並沒有這麼誇張……

標準鏡頭的運用:準確和中性

標準鏡頭在攝影學中的可視角度約在50°左右,接近人眼所看到的可視角度,也是攝影創作中被運用的最廣泛的一種鏡頭,這種鏡頭可以相對準確(中性)的表現角色的空間感透視感,沒有誇張的變形,相對廣角鏡頭的景深更淺,畫面也顯得更加自然;一般在敘述過程中,會在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下切換來完成鏡頭的敘述功能;

長焦鏡頭的運用:專注和壓縮感

長焦鏡頭的視角很小,景深更淺,主要作用是突出畫面的主體;因為視角狹窄之後,你能看到的內容也少了,往往是針對角色進行特寫,也不會因為畫面中其他的內容而分心,同樣,景深淺了之後,多餘的內容也會被埋沒在虛化的背景中,因為畫面的焦點在主體之上;

長焦鏡頭下,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壓縮角色之間的距離感;其實這是和廣角帶來的透視效果相反的;

來看一張效果比較明顯是實拍照片,這張照片會不會覺得,車子爬上的大橋,特別特別的陡?

實際上走近了去看,也就沒有這麼陡了……

原因,就是,長焦鏡頭下,對畫面前後距離,有明顯的壓縮感,透視效果被壓扁了,所以你會覺得前後的這個上坡的角度,很陡;但實際上,用人眼的視角去看,空間感又恢復了正常,距離感沒有被壓縮,所以也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所以上圖這樣的畫面,你感覺好像右邊那個妹子畫的有些不協調?

實際上,如果用廣角鏡頭去看,恢復了她們的透視感,兩者畫的都是正確的,只是位置不同;

總結:以上就是不同鏡頭帶來的不同觀感和效果,廣角鏡頭強調的不僅僅是「廣」而更是誇張的形變帶來的透視效果,標準鏡頭對於絕大多數是場面都有著中性,更接近人眼的自然描寫,長焦鏡頭讓眼睛更加專注於你要描寫的主體,並且帶來強烈的距離壓縮感,不同的鏡頭運用,讓動畫的畫面構圖有著更多的變化,也帶來了與眾不同的表達效果。

相關焦點

  • 違反常理的鏡頭也能成為點睛之筆?談談動畫分鏡的「越軸」
    我在上期的動畫分鏡專題中提到了「上下手」原則。這個原則可以概括為:起到主要表演作用的角色,往往被安置在鏡頭右邊,前提是要符合以軸線為參照物的空間關係。於是就是有好奇讀者想讓我展開說一下「什麼是分鏡中的越軸?」
  • 分鏡構圖盡顯COSPLAY的魅力(上)
    COSPLAY攝影建立在普通攝影的基礎上,也有其獨特的視角和法則。一套優秀的COSPLAY照片,就像我們看漫畫或動畫一般,把跌宕起伏的情節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還原的則是一個個瞬間。習慣看電影的人知道,我們看片子分鏡不會總是一個角度,相同視角構圖太多,往往會讓人產生視覺疲勞。鏡頭有它自己的語言來講述和表達。
  • 宮崎駿《千與千尋》分鏡欣賞,豐富的細節讓人讚嘆!
    其實不僅是故事,這部作品在畫面和分鏡方面也擁有足夠的魅力,仔細品味一番感到非常讚嘆。今天帶大家一起欣賞一下《千與千尋》的分鏡,一起來感受一下大師級的作品。分鏡是動畫製作的設計圖,是導演或演出家向原畫師傳遞意圖的有效手段,也體現了鏡頭的信息量,最終影響到觀眾的觀看體驗。
  • 專訪| 不會畫動畫的漫畫家,做不了《長安十二時辰》
    除了在第二集和第十六集中的一小部分動作戲之外,後面還有一些騎馬、駕馬車追逐打鬥的部分。 導演最初的要求是,通過分鏡頭設計進行先期規劃,哪些鏡頭適合用真馬操作,哪些鏡頭適合用機械馬操作,以此來保護動物(笑)。比如在第二集中,張小敬追捕圖格魯一段——尤其是圖格魯騎馬撞上障礙這裡——如果用真馬來拍攝,會讓馬匹受傷的。
  • 動畫不可缺少的精幹「燈光師和電焊工」——後期攝影
    動畫的製作,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的製作。前期符合企劃、腳本和分鏡,中期把分鏡做成具體的畫面,並且讓畫面的動作變得流暢,而後期,又稱作「攝影后期」,則是讓動畫真正的從靜止的畫面,變得連貫,並且讓畫面更加漂亮,光影更加出彩,所以,動畫的「攝影后期」可謂是「動畫的精焊工」。
  • 動畫的「演出」是什麼?用圖舉例,萌新也看得懂!
    分鏡是介於文本和演出的中間過程,相當於畫面的設計圖,在繪製分鏡的過程中,演出的行為已經開始了。早期基本上都是演出家負責畫分鏡,這些年流行把畫分鏡和演出兩個職位分開。本篇重點在於通過一些典型的例子,展示演出的效果:構圖:常見、直白、目的明顯,所以放在最前面。《利茲與青鳥》這一幕前半部分氣氛融洽,給的是正面的同框鏡頭,空間分割並不明顯。
  • 漫畫分鏡大師浦澤直樹和他牛逼的分鏡,趕緊來學習
    由於這作品大受歡迎,所以在89年被改編為TV動畫和電影動畫。浦澤老師還在《BIG COMIC ORIGINAL》中連載《MASTER KEATON》,這是一套把考古學和推理元素組合而成的作品。以柔克剛(柔之道)相關資料《以柔克剛》,另譯《柔道英雌》或《柔之道》,是浦澤直樹所繪的漫畫作品,並改編成電影、電視動畫。
  • 打造鏡頭語言 淺談電影分鏡頭腳本製作
    分鏡腳本的製作是電影拍攝及動畫製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開拍之前,我們就應設計好要拍攝的畫面,相當於攝影構圖。依照故事劇情需要,想好要從什麼角度拍、用什麼手法拍,才能最好地表現出當幕的氣氛和劇情張力,但是很多人在拍攝短片的時候,並沒有太看重這些事。
  • 人像攝影的構圖技巧:掌握場景的五種構圖方法
    接下來,我就來談談這五種場景構圖,構圖在人像攝影中的運用,才能拋磚引玉。場景構圖主要有五種方式1、遠景組成。2、全景構圖。3、中彈組分。4、近程合成。在全景構圖拍攝的選擇上,還應結合其他構圖方法,如等距構圖,使人物的全身出現在畫面中。全景構圖3中彈組分。在人像攝影中,我們選擇中鏡頭構圖,主要拍攝膝蓋以上的半身像。中間場景的構圖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肢體動作。在肖像攝影中,常用媒介景物的構圖。
  • 動畫中的「演出」指的是什麼?核心愛好者的必備知識!
    《強風吹拂》16集就正好有這樣一個場景,演出家絲賀慎太郎僅僅用三個鏡頭和極少的作畫張數,就將這種痛苦刻畫得淋漓盡致。速度極快的鏡頭上抬,讓痛覺傳遞的速度和方向與鏡頭運動達成了一致,也為下一個面部特寫鏡頭打好基礎。使用慢鏡頭+反色濾鏡,打破了穩定平淡的氛圍,不僅增加了緊張感,也突出了傷口的存在感。
  • 第2集「電影級分鏡」再度驚豔,製作組用心了
    【動漫雜談】不愧是《巨人》:《進擊的巨人》最終季的第2集是文戲回,相比於巨人滿天飛和各種爆炸的打戲來說,這種單集要多花心思在細節上。第2集的表現依舊非常出色,即使是平時並不關注分鏡的觀眾,也會注意到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 人像攝影,橫向構圖和豎向構圖哪種更合理?為什麼?
    人像攝影,橫向構圖也行,豎向構圖亦可。因為攝影本身就是需要活用活用的。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人像攝影是採用橫向構圖或者是豎向構圖,主要取決於兩方面原因:其一,是拍攝者的行為習慣;其二,是拍攝時怎麼取景更好看。
  • 如何進行戶外人像攝影取景構圖?
    一般室外人像攝影,無論是半身像,或帶風光留念的人像,都存在一個取景、構圖的問題。取景就是通過照相機的取景框去「看」景物,從而對景物進行選擇和取捨。構圖就是指一張照片的整個結構。也可以說:人物、景物在一張照片中的布局。這種布局的合理、藝術美觀,是照好一張照片不可缺少的首要條件。
  • 從構圖到後期 人像攝影全解析
    雖然許多攝影是把自己的裝備升了又升,對自己的拍攝有了更高的掌控度。但拍攝出一張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本篇文章將從構圖、曝光、營造景深、後期等方面為攝影愛好者掌握最基礎的人像拍攝常識。·人像攝影的光線與構圖  去年熱播的《琅玡榜》你有追麼?
  • 攝影技巧:橫幅構圖和豎幅構圖的區別,以及拍攝技巧
    攝影畫面的畫幅格式分為橫幅構圖和豎幅構圖。雖然在人像攝影中橫幅構圖的頻率明顯低於豎幅構圖,但是它也有不可替代的表現效果。採用橫幅的構圖進行人像攝影,我們可以用更加寬廣的視角來表現畫面中除了人物以外的其他自然元素。
  • 10個風景攝影中最常用的構圖技巧,這會讓你攝影出唯美的風景鏡頭
    如果你想把你的風景攝影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那麼你很幸運。你不需要耗盡和購買昂貴的新裝備,通過掌握構圖藝術,創造視覺上令人驚嘆的景觀的最佳方式之一。構圖可以說是攝影中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它是風景攝影的核心和靈魂,是將所有東西聯繫在一起以獲得最大影響的東西。學習如何有效地使用構圖技術是攝影精湛的風景圖像的最佳方式之一。
  • 用好框架構圖,你也可以是攝影大神!
    框架構圖,是攝影構圖裡面一個很常用的構圖。很多時候,框架攝影構圖,用在很多的畫面裡面,會覺得很有趣。熟練的使用這個框架構圖,我們也可以拍出來大神級別的攝影大片。今天我們就專門來講一下,攝影裡面的框架構圖。
  • 攝影構圖基本要求:畫面結構要簡潔明了,需要了解這3點知識!
    攝影構圖的基本要求攝影構圖既要達到揭示事物的內容和意義,又要創造性提高畫面的表現力和審美效果,因此,根據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要求出發,大家在構圖過程中,應努力做到以下要求。堅持一幅畫面反映一個典型事實或內容或情況;一組電視鏡頭也只能反映某個事實的典型過程。照片也好,電視畫面也好,不可出現多中心,多頭緒;如果畫面景物龐雜,什麼東西都有,簡潔就無法做到。所以,攝影構圖的特點是減法規則。
  • 乾貨| 攝影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和造型方法(上)
    提出影像風格的同時,一定要附上文字描述、參考圖片和影像資料。這樣能夠提高與導演、美術的溝通效率,達成共識,推進下一步工作。2分鏡腳本分鏡腳本由誰負責,在行業中沒有明確規定。標準的項目流程中,分鏡腳本是由導演寫,攝影師參與討論。
  • 攝影構圖講解:利用框架式構圖,讓攝影作品有意思起來
    在風景攝影中框架式構圖有助於將主體影像與風景融為一體,賦予照片更大的視覺衝擊力,選擇框架式前景,能把觀眾的視線引向框架內的景物,直接突出主題。所謂框架式構圖,就是利用門窗,山洞做前景,來表達主題,闡明環境的溝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