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我國最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不單單是中老年人群,近些年就連青中年人都開始受到高血壓的困擾。
一旦確診為高血壓,無論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患者都需長期服用藥物來進行治療,因為高血壓可不單單是血壓升高如此簡單,它還是心腦血管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
高血壓背後隱藏著更大的問題,這包括了心腦血管疾病、腎臟損傷等多方面。長期患有高血壓但病情控制不當,就可能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動脈瘤等多個問題。一旦動脈瘤發生破裂,就會誘發「腦出血」疾病,患者在急性發作期的死亡率能達到70%以上!
有不少朋友對高血壓都存有疑問,究竟血壓達到什麼程度才屬於高血壓,超過160正常嗎?
高血壓就是動脈血壓異常的慢性疾病,分為原發和繼發性兩個種類,不過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有近90-95%都是原發性高血壓。而臨床關於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有明確答案,當患者收縮壓(高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低壓)超過90mmhg時,就屬於高血壓的範圍內;
但是,也並不是偶爾一次測量血壓,高壓超過了160mmhg就屬於高血壓範圍。因為人在全天中血壓並不是一直穩定,而是會隨著人體活動、時間、天氣而發生變化。在劇烈運動、情緒波動較大時,都會造成血壓升高,其屬於生理反應。只有在身體處於靜止狀態,且反覆多次進行測量時,血壓都處於異常升高的狀態,才可被診斷為高血壓。
之所以近些年高血壓的病發率越來越高,主要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遺傳:這裡指的並不是高血壓直接遺傳給了患者,而是多基因遺傳導致的。根據臨床數據調查表明,60%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都有家族病史與遺傳背景。除了基因遺傳外,後天共同的生活飲食環境、性格因素等,也是家族病例出現的原因;
2.年齡:雖說高血壓近些年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但根據臨床數據調查表明,40歲以上並發高血壓的患者仍然佔據了全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2/3!而且,高血壓的病發率還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升高;
3、飲食改變:現代人的飲食質量不僅有所提高,同時食物中的含鈉量也高得驚人,就那常見的方便麵來說,一包中就含有近2350mg的鈉離子,而2包方便麵就已經滿足了人體一天對鈉離子的需求量。如果長期攝入大量含鈉的食物,就會導致血液中水鈉瀦留、血容量因此升高,久而久之可誘發原發性高血壓;
4、消耗差異: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工作不再需要體力和室外活動,只要在室內操作機器、電腦,動動手指就可以了。和之前的勞動人民比起來,現代人整日的能量、鈉離子消耗都相對較低,再加上鈉離子攝入過多的影響,血壓自然也容易升高;
5、缺乏運動: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一般,不僅消耗存在差異,同時人的運動量也在大幅度減少,這不僅為肥胖埋下了禍根,同時也是高血壓的突破口之一。長期不運動的人,血液循環較差,血管收縮擴張也會因此減少。而相反的,通過運動就能促進血液循環和血管收縮擴張的幅度,患高血壓機率因此下降!
原發性高血壓病發原因十分複雜,但無論是哪一種因素導致了高血壓。只要是被確診為該疾病,就應當按照醫生建議服用降壓藥物,並定期對血壓進行測量。如果在用藥、調整生活之後,血壓仍然沒有穩定,還需要及時就醫調整用藥,直到血壓穩定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