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運博會|戴斌:建設文物有保護、文化得傳承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2020-09-04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作為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的一項重要活動,「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合作論壇」正在火熱舉辦中。本次論壇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無錫市人民政府、淮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承辦。怎樣講好運河故事,表達文化自信,推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在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系統闡釋了他的觀點。

大運河是歷史的,當代的,也是未來的。戴斌認為,大運河具有2500年的漫長歷史,但時至今日,大運河有的軍事、漕運、水利等功能已經被鐵路、公路、南水北調等工程所取代,全面恢復歷史盛景已經不再具有現實可能性。在他看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目標不可能也不必要穿越歷史回到過去,而是要在功能重構的基礎上賦予文化遺產以當下的意義。以旅遊的名義開發文化資源,不只是單純復原歷史的時空,而是基於文脈梳理、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讓大運河成為沿線省市城鄉居民的品質生活空間,也讓所有認同大運河、嚮往大運河的異國他鄉的遊客方便到訪,並獲得更有品質的體驗。 大運河是文化的,政治的,也是經濟的。戴斌說,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中,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理念和要求要貫穿於規劃、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統籌城鄉發展、居民休閒和遊客分享,讓運河絲毫沒有違和感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空間。 這就需要深入研究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的規律,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和易接受的方式展陳大眾感興趣的內容。 比如,大運河沿線,擁有綿延的文脈、豐富的遺產、各自精彩的城市和鄉村目的地,對於絕大多數遊客而言,一次性遊遍運河沿線所有地段和標誌性項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怎麼辦?戴斌提出,可以用時間換空間,樓船夜雪,瓜洲橫渡;煙花三月,可下揚州;炎炎夏季去杭州看三秋桂子和十裡荷花;中秋月圓時分,就來無錫吧,於欸乃的漿聲中乘舟穿過「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可以借鑑歐洲一程多站的內河遊輪經驗,串起四季運河的休閒、親子、研學、體育、時尚、絲綢、康養等跨區域旅遊項目。 戴斌提醒,市場經濟和商業力量是雙刃劍,在對文化遺產合理利用的同時,防止過度商業化的傾向。冠以國家名義的文化公園,無不具有深厚的歷史記憶和濃濃的家園情懷,完全不必也不能為了迎合市場而媚俗。運河文化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梳理文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觀眾和遊客對正能量的追求,形成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典範。

大運河是地方的,國家的,也是世界的。在戴斌看來,對於大運河這樣大空間尺度的文化遺產帶而言,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應堅持「大開放、小封閉;模塊化、多功能」的指導思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遺產豐富、類型多樣、點線結合、帶狀分布的空間屬性特徵。從現有的上位規劃和項目建設來看,將來會有更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公園、景區和節事活動沿運河展開。沿河城市,不必過於糾結誰是運河之心,誰是重要節點,而是在文化遺產如何融入所在城鄉的居民生活上多下功夫。只要市民認可,遊客滿意,各地在運河文化中的地位自然也就樹立起來了。 他建議,為完善大運河等國家文化公園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國家層面宜明確統一的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和實施國家文化公園的劃定以及相關管理政策法規,明晰不同地段的特色與功能,分類指導其文物保護、文化傳承和旅遊發展工作。探索建立文物保護利用的公益基金,大力發展志願者隊伍,尤其是應鼓勵具有專業能力的志願者加入到文化保護傳承義務工作中來。」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大運河建設成為文物有保護、文化得傳承的國家文化公園樣本,建設成為生活高品質、遊客可分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戴斌最後強調說。 交匯點記者 於鋒

相關焦點

  • 第二屆「運博會」:大運河文化旅遊迎來「黃金期」
    作為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的重點活動,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合作和城市文旅消費兩大論壇分別於9月4日下午和5日上午在無錫舉辦。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論壇做了《文化公園·運河旅遊》主旨演講。他認為以旅遊的名義開發運河資源,不應只是單純復原歷史的時空,而是基於文脈梳理、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讓大運河成為沿線省市城鄉居民的品質生活空間。戴斌表示,越是走近民眾生活,就越有利於文化傳承。
  • 運博會|蘇州:讓大運河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
    今天,第二屆運博會線下活動正式落下帷幕,但「永不落幕」的線上精彩,正如千年運河水一般,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運博會前夕,「江蘇文旅頭條」推出運河沿線城市巡禮系列,今天刊發終結篇《蘇州:讓大運河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作為第三屆運博會主會場活動舉辦地,看大運河如何牽手江南,在悠悠櫓聲、點點燈影中,流淌出千年如一的詩意與美好。
  • 江蘇舉行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是新時代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去年,中央連續出臺《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從國家層面部署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國家為什麼要建設大運河文化公園?從「舟楫千裡——大運河文化展...
    就在前幾天,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建議裡面提到要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表面上看,大運河就是一條河流,應該怎麼去了解其中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呢?
  • 運博會 | 江蘇建立170億元母子基金,大運河文化如何傳承歷史,面向未來?
    作為四大國家文化公園之一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如何建設,如何實現大運河文旅產業融合作?9月23日下午,第三屆大運河文旅產融合作論壇在蘇州舉行。編輯 | 張寧9月23日下午,第三屆大運河文旅產融合作論壇在蘇州舉行。
  • 江蘇文旅頭條·運博會|9月3日至7日,第二屆運博會與你相約無錫淮安,活動亮點先睹為快
    楊志純通報了第二屆運博會總體安排、重點活動、特色亮點及其籌備進展情況。他說,江蘇是中國大運河起源地和大運河遺產核心區域,大運河江蘇段已被確定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全國唯一重點建設區。8月12日,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等標誌性項目,辦好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打造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江蘇樣板」。
  • 「財經縱橫」戴斌 :文化公園·運河旅遊
    時間過得真快啊,去年5月在揚州的首屆大運河論壇上,與盛蕾董事長約定請江蘇文投「動手造個船,陪你下江南」,仿佛還是眼前的事情呢。昨天晚上聽國強總說寶船已經有眉目了,真是令人開心的消息。更加令人開心的事情是,納入國家戰略體系的大運河、長城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在設立工作專班、資源普查、發展規劃、項目建設等方面已經有了早收清單。
  • 《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點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包括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 浙東運河 3 個部分,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中 (運)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浙東運河、永濟渠(衛河)、通濟渠(汴河)10 個河段。涉及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 8 個省市。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回顧與展望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段)建設集中開工
    大運河杭州段作為一處活態大型線性遺產,至今仍發揮交通航運、水利行洪、旅遊景觀等功能,是杭州的「城之命脈」。  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的歷史文化資源,杭州市以符合當代審美的現代城市理念,對大運河(杭州段)沿線11處遺產點段,各級文物保護點,約10萬平方米工業遺存做出科學評估,進行嚴格保護。
  • 運博會|2億人關注10萬人在現場,第二屆運博會精彩亮點全解讀
    9月6日下午,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成果發布會召開。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經聖賢發布第二屆運博會重要成果,無錫市政府副市長周常青通報第二屆運博會具體組織承辦情況,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勝梅主持。
  • 第二屆運博會9月舉行,「全息5G大運河」、運河宴等將驚豔亮相
    △第二屆運博會新聞發布會在南京召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第二屆運博會將於9月3日至7日舉辦,主會場設在無錫,分會場設在淮安。【主會場】開幕演出,完美呈現運河的美楊志純通報了第二屆運博會總體安排、重點活動、特色亮點及其籌備進展情況。
  • 「財經縱橫」戴斌:文化公園·運河旅遊
    時間過得真快啊,去年5月在揚州的首屆大運河論壇上,與盛蕾董事長約定請江蘇文投「動手造個船,陪你下江南」,仿佛還是眼前的事情呢。昨天晚上聽國強總說寶船已經有眉目了,真是令人開心的消息。更加令人開心的事情是,納入國家戰略體系的大運河、長城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在設立工作專班、資源普查、發展規劃、項目建設等方面已經有了早收清單。
  • 千年文脈煥發蓬勃生機 浙報深讀解讀大運河文化帶
    9月14日,《浙江日報》刊發《專家學者在第二屆運博會上開啟「頭腦風暴」——大運河文化帶,這張美圖如何繪》一文。近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簡稱「運博會」)在無錫舉行,大運河沿線30多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此聚集,共話運河保護傳承,為大運河發展匯智聚力。大河湯湯,文化綿延。今年是《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啟動之年,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時值大運河申遺成功6周年之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按下「加速鍵」。
  • 大運河文化帶,這張美圖如何繪
    當現代文明與千年文脈疊加,大運河又將爆發怎樣的發展動能?近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簡稱「運博會」)在無錫舉行,大運河沿線30多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此聚集,共話運河保護傳承,為大運河發展匯智聚力。大河湯湯,文化綿延。今年是《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啟動之年,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
  • 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納入 「十四五」規劃《建議》 千裏運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被納入其中。  溝通南北,綿延數千裡,歷經無數繁華盛景和動人故事;貫連古今,奔流幾千年,沉澱厚重歷史變遷與家國記憶。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民族挺立的脊梁,那麼大運河就像中國流動的血脈。走近大運河,便走入了一部在中華大地流淌千年的宏偉詩篇。
  • 大運河文化帶 這張美圖如何繪
    近日,第二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簡稱「運博會」)在無錫舉行,大運河沿線30多個城市、境外28個國家(地區)的人們在此聚集,共話運河保護傳承,為大運河發展匯智聚力。大河湯湯,文化綿延。今年是《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啟動之年,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開局之年。時值大運河申遺成功6周年之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按下「加速鍵」。
  • 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建議指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關於大運河(武清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的幾點建議
    會後,應武清作協李蔚蘭主席所請,筆者將演講內容作了整理,並提供給《運河》雜誌刊發。此文即為發表稿。感謝李蔚蘭主席,感謝王芝昱責任編輯。 2019年7月,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出臺後,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了《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提出了到2023年前完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任務。
  • 杭州加快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杭州加快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