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拉響警報!海平面上升危機提前,馬爾地夫等島將永遠消失

2020-12-18 世界播

Climate negotiator warns world 'out of time' to save islands氣候談判代表警告世界「快來不及」拯救島嶼了

▌ 部分素材來源於法新社,世界播團隊翻譯

Amjad Abdulla of the Small Island States said time had "already run out" for some countries on climate change

小島嶼國家聯盟的阿馬加德·阿普杜拉說,一些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時間已經「快來不及」了。

Island nations like Fiji and the Maldives are almost a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because of rising sea levels, a leading climate negotiator warned Friday.

一位領先的氣候談判代表周五警告說,由於海平面上升,斐濟和馬爾地夫等島國幾乎處於「沉沒的零界點」。

As well as losing land and infrastructure to encroaching oceans as the planet heats up, many islands are also facing extreme flooding and damage from tropical storms, warned Amjad Abdulla, head negotiator for the 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 (AOSIS).

小島嶼國家聯盟首席談判代表阿馬加德阿普杜拉警告說,隨著地球變暖,許多島嶼除了因海洋變暖而失去土地和基礎設施之外,還面臨著極端的洪水和熱帶風暴的破壞。

With experts from across the planet locked in key talks in Bangkok aimed at breathing life into the 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 change, Abdulla said time had "already run out" for some countries.

由於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在曼谷舉行了旨在為巴黎氣候變化協議注入活力的關鍵談判,阿普杜拉說,對於一些國家來說,時間已經「快來不及」了。

"Our islands are at risk. We are doing more than our fair share with our limited resources," he told AFP on the sidelines of the six-day conference.

「我們的島嶼正處於危險之中」。在為期六天的會議間隙,他對法新社說:「我們要用有限的資源做比我們進行公平分配還要多的事情」。

"What we are say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that we do not have adequate financial, technological or human capacity in terms of alleviating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 we ne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o we can all survive on our islands."

「我們要對國際社會說的是,我們在緩解氣候變化問題方面沒有足夠的財政、技術或人力能力,所以我們需要國際合作,這樣我們才能在我們的島嶼上生存。」

The 2015 Paris deal -- which must be adopted by signatory nations by December -- aims to limit global temperature rises to "well below" two degrees Celsius and to less than 1.5 degrees if possible.

必須在12月前由籤約國通過的2015年《巴黎協議》旨在將全球氣溫上升範圍限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如果可能的話,則限制在1.5攝氏度以下。

The most persistent sticking points in negotiations revolve around money.

談判中最頑固的癥結在於錢。

The Paris Agreement has promised $100 billion annually from 2020 to poor nations already coping with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巴黎協定》承諾從2020年起每年向已經開始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相對較窮的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

Developing countries favour outright grants from public sources, demand visibility on how donor nations intend to scale up this largesse, and object to under-investment in adapting to climate impacts.

發展中國家傾向於從公共來源獲得直接的贈款,要求了解捐助國打算如何擴大這種慷慨,並反對在適應氣候影響方面的投資不足。

Rich countries want more private capital in the mix and prefer projects with profit potential.

富裕國家希望有更多的私人資本參與其中,並且更喜歡有盈利潛力的項目。

Although responsible for only a tiny percentage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 very existence of island nations are under threat from rising sea levels.

雖然只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小部分,但島嶼國家的生存正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The existence of island nations like the Maldives is at risk from rising sea levels

像馬爾地夫這樣的島國的生存正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We are very behind. If the world had adequately addressed the issue we wouldn't still be negotiating and people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adapt and have a happier, more prosperous lifestyle," Abdulla said.

「我們已經非常落後了。阿普杜拉說:「如果世界能夠充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不會繼續談判,人們就能夠適應,過上更幸福、更富裕的生活方式」。

"We are on the front line. But this is a global issue and it can be only addressed at the global level."

「我們在前線。但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只有全球聯合在一起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 'Traumatic' changes –

-「創傷性」變化-

Island nations want a better idea of what sort of funding they can expect from richer states to help develop renewable technology and build up local defences against the rising seas.

島嶼國家希望更好地了解富裕國家能提供什麼樣的資金,以幫助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並增強當地抵禦海平面上升的能力。

They also want commitments to help with the unique "loss and damage" derived from sea level rises and other impacts including storms and salt water intrusion.

他們還希望其他國家做出承諾,幫助應對海平面上升和包括風暴和鹽水入侵在內所造成的獨特「損失和損害」以及各種其他的影響。

"People are losing their livelihood, losing their homes," said Abdulla.

阿普杜拉說:「人們失去了生計,失去了家園。」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 in the Maldives, we are moving people to safer places, creating some kind of protection so that people can still survive.

「從我們馬爾地夫的角度來看,我們正在將人們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創造某種保護,使人們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It's almo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warned Abdulla during the six-day Bangkok conference

在為期六天的曼谷會議上,阿普杜拉警告說:「這幾乎不可能再回頭了。」

"Now is almo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The cost of adaptation is going to be massively scaled up. It's not cheap even now and we see that the cost is going to escalate."

「現在幾乎是再也無可回頭了。適應的成本將大幅增加。即使現在也不便宜,但我們還是會看到成本繼續上升。」

Delegates at the Bangkok conference aim to produce a draft text of "streamlined" options that ministers and heads of state can push across the finish line at the December UN climate summit in Katowice, Poland.

出席曼谷會議的代表旨在提出一份「精簡」選項草案,各國部長和國家元首可以在12月于波蘭卡託維茲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推動其跨越終點線。

Abdulla said he was optimistic a consensus would be reached, but stressed things "are not moving forward how we would have wanted."

阿普杜拉表示,他對達成共識持樂觀態度,但他強調,事情「並沒有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We don't have the luxury of time. It has already run out," he added.

「快沒有寶貴的時間了。它已經被用完了,」他補充說。

Finding a road through dozens of contentious and unresolved issues from the Paris accord carries particular urgency for Abdulla, who grew up in the Maldives and still remembers a time when most people lived in wooden huts, and electricity, quality schooling and healthcare were rare.

阿普杜拉在馬爾地夫長大,至今還記得大多數人住在木屋裡,而電力、優質教育和醫療保健是罕見的。阿普杜拉在巴黎協議中找到了一條穿越數十個有爭議和懸而未決問題的道路,這對他來說尤為緊迫。

"Now, there's no island without a school. They all have healthcare facilities, pharmacies, there are universities and people's livelihood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現在,每一個島嶼上都有學校。他們都有醫療保健設施,藥店,有大學,人們的生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Telephones, cable TV, internet. Schoolkids now have tablets. We have improved hugely. And it's all under threat," he said. "It's traumatic."

「電話,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學生們現在有桌子了。我們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一切都受到威脅」,他說:「這種威脅是創傷性的」。

世界播,天下大事全掌握!中英雙語呈現,還可以加強英語學習哦!這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 馬爾地夫面臨「消失」
    藍天、陽光、海洋、沙灘……馬爾地夫有著「人間天堂」的美譽。然而,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  為應對危機,馬爾地夫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準備購買新「家園」,這意味著30多萬馬爾地夫人可能會定居別處。
  • 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欲舉國搬家應對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印度洋島國岌岌可危,旅遊業收入將用於購買未來定居之地 「度假天堂」馬爾地夫欲舉國搬家 飛機穿越印度洋的上空,深藍色海平面上散落著像綠寶石一樣耀眼的馬爾地夫群島。藍天、陽光、海洋、沙灘……這裡被人們喻為「度假天堂」。然而,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
  • 如果全球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70米,全世界哪些國家會消失?
    不過這些沿海國家可能在以後會消失,因為現在地球因為受到人類活動影響,地球的生態發生變化進入全球變暖時期。隨著全球氣溫的變暖,地球上的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如果全球冰川溶解,海平面將會上升70米,到時候很多沿海國家就會被海水淹沒。那麼到底有哪些國家會因此消失呢?
  • 馬爾地夫擬建人造漂浮島嶼 應對海平面上升(圖)
    效果圖:浮島將以纜線或伸縮浮樁從海底固定,即使狂風暴雨也不會漂移。據新華社電馬爾地夫有「人間天堂」美譽,然而,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為應對危機,馬爾地夫政府聯手荷蘭企業籌劃建造一組人工漂浮島,儼然是打造馬爾地夫第二代,被網友戲稱為「馬爾二代夫」。這可能為受海平面升高威脅的島國開闢一條再生之路。化解群島沉沒危機馬爾地夫群島位於印度洋,由1192個珊瑚島、26組自然環礁組成。群島海域範圍9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1.5米,屬全球海拔最低。
  • 馬爾地夫因海平面上升欲買地「搬國」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印度洋島國考慮到印度或澳洲立足  擔心被淹,馬爾地夫欲買地「搬國」  □康 娟(中國日報特稿)  位於印度洋的馬爾地夫被譽為「人間最後的樂園」,然而全球變暖正讓這個天堂島國面臨著「失樂園」的危機。
  • 全球海平面上升,我們國內也有兩個地方會消失!日本:我更著急!
    引言:「全球海平面上升,我們國內也有兩個地方會消失!日本:我更著急!」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別小看「全球變暖」問題,看似和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毫不相關,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影響著我們的世界,最簡單的就是冰川融化,讓海平面上升,一些島嶼型國家,比如圖瓦拉,日本等,對於他們來說,全球變暖,就是他們國家最大的危機,所以他們也是對此問題最關切的國家了,尤其是日本。
  • 海平面上升危機提前?僅僅到2030年,馬爾地夫或沒法住人!
    海平面上升的結果是,許多沿海低海拔地區和島嶼都可能被海水吞沒,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一項新研究指出,這一天可能會來得更早——低洼的熱帶島嶼可能在30年內就將因為海平面上升和洪水而無法居住。而像馬爾地夫塞席爾這樣的地方,可能在2030年就會變得不再宜居。
  • 馬爾地夫因海平面上升欲購土地舉國搬遷
    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17日召開了全球首次水下內閣會議,總統和內閣官員在水下簽署倡議書,呼籲各國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2007年警告說,全球海平面至2100年可能升高0.18米至0.59米。屆時,馬爾地夫、吉里巴斯、吐瓦魯等島國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為避免遭受「滅頂之災」,各島國紛紛打響生存保衛戰。
  • 德國專家警告: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地中海49個城市將沉入海底
    全球變暖會產生危害,全球人口增加又將帶來什麼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已經有了答案。4月3日,《自然通訊》雜誌刊文稱,加拿大北極島嶼在近半個世紀以來滑坡頻繁增加了五十九倍,這是全球變暖最危險一個後果。另據預測,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南部地區永久凍土在21世紀末消失三分之一左右。
  •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地區會被淹沒嗎?
    全球變暖是當今人類最重大的氣候課題,全球變暖會給我們地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包括極端性天氣現象多發、海平面上升、原有生態系統的改變、對人類產業活動特別是農業活動產生影響、導致地球資源條件的變化。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冰川,特別是兩極地區冰川的融化增加;另一方面是由於海水的「熱脹冷縮」,全球變暖導致海水體積膨脹,這兩方面共同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在過去20世紀的100年時間內,全球的海平面已經上升了10至20釐米,科學家預計在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還將上升至少100釐米。
  • 納希德:全球氣溫再上升2攝氏度馬爾地夫將消失
    鳳凰網財經訊 據路透社報導,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表示,他和大英國協成員國的其他領導人將全力支持哥本哈根會議達成一項明確的氣候協定。納希德稱,全球氣溫只需再上升2攝氏度,馬爾地夫就將在地球上消失了。按照當前聯合國的預測,馬爾地夫大部分地區2100年前都將被淹沒。
  • 全球海平面上升,我們國內也有兩個地方會消失!日本:我更著急!
    引言:「全球海平面上升,我們國內也有兩個地方會消失!日本:我更著急!」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別小看「全球變暖」問題,看似和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毫不相關,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影響著我們的世界,最簡單的就是冰川融化,讓海平面上升,一些島嶼型國家,比如圖瓦拉,日本等,對於他們來說,全球變暖,就是他們國家最大的危機,所以他們也是對此問題最關切的國家了,尤其是日本。
  • 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海平面上升66米是什麼概念?你能想像南極的冰全部融化嗎?這基本上就是海平面上升66米的概念,南極的冰川有2160萬立方公裡,佔全球冰川的90%以上,科學家估計南極所有的冰融化了全球的海平面將上升70米。
  • 2019年全球變暖的影響「日益凸顯」,氣候變化拉響警報
    2019年即將結束,今年,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1.1攝氏度,從亞馬遜森林大火到席捲歐洲的熱浪,這一全球預警對全世界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現在,世界氣象組織已經強調了2019年氣溫上升的一些影響,並呼籲採取緊急的氣候行動。
  • 海平面上升迫使馬爾地夫舉國搬遷 相中印澳
    馬爾地夫人口密度世界最大,2平方公裡擠10萬人重慶晚報11月11日報導 馬爾地夫現有人口為38萬,而可以住人的小島僅有250個(如圖),全國最高的兩座島嶼距離海平面也只有2.4米。馬爾地夫首都馬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僅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擠著大約10萬人。全球變暖面臨被淹根據聯合國一份報告的預測,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到2100年將比現在上漲25至58釐米。而包括近1200個珊瑚礁島的馬爾地夫大部分國土僅比海平面高出1.5米,海平面的逼近將令整個國家岌岌可危。
  • 馬爾地夫,旅遊天堂!全球氣候變暖,這個國家會消失嗎?
    沙特對馬爾地夫最大的幫助就是在馬爾地夫揮金如土,毫不吝嗇。沙特揮斥數千萬美元包下馬爾地夫的度假島,這些國王,王儲,王子的度假消費,奢靡慷慨。對於這樣的金主,馬爾地夫是求之不得。1.8米全球變暖以後,海平面會持續上升,馬爾地夫就要面臨沉沒的現實。
  • 全球海平面上升,中國這個島嶼將消失,背後真兇竟還有當地人
    隨著全球的氣候變暖,很多個島國國家對於自己國土都非常的擔憂。在專家的預測下,未來的四五十年間,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國吐瓦魯或許將會被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沒。現在這個國家正處於要將國土上的全部國民都搬走的困境之下,而除此以外,不要以為很多國家擁有廣大的領土,就不用擔心這件事了,很多臨海的國家,因為臨海的地區海拔比較低,不斷被上升的海平面所侵蝕,仍然面臨著國土被侵蝕的困境。歐洲因為領土平坦,很多臨海的小國家都只能通過填海造陸來讓自己的國土變得更大一些。
  • 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從而引發海水沿河道倒灌,我們該怎麼辦?
    全球變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環境問題,雖然我們對於全球變暖的形成原因還有不少的分歧,但是從工業革命以來,或者說人類有氣象數據記錄以來來看,全球平均氣溫確實是在不斷的波動上升之中的,在過去的20世紀一個世紀中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大約0.6℃。
  • 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人間天堂馬爾地夫或被淹沒(圖)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旅遊勝地馬爾地夫面臨消失的命運印度洋群島國家馬爾地夫當選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說,馬爾地夫將積累旅遊業部分年收入以購買土地,防止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使民眾失去家園。他告訴英國《衛報》記者,如果氣候變化繼續按當前速度推進,馬爾地夫1000多個島嶼可能被海水淹沒。那將意味著30萬馬爾地夫人可能最終被迫到別處定居。馬爾地夫大部分國土海拔不足兩米。「靠自身能力,我們無法阻止氣候變化。因此,我們必須在別處買土地。這是針對最糟情況的『保險單』。」《衛報》10日引述納希德的話說。
  • 氣候變暖影響重要景觀 馬爾地夫千餘島嶼將被淹
    中新網12月23日電全球變暖已成為科學界的共識,其引起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已引起了廣泛關注。最近有英國媒體撰文表示,由於全球變暖,冰川大幅消退,海平面急速上升,將嚴重危及冰凍圈與廣大濱海地區,一些著名的景觀也將受到波及,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遭受「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