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圍牆的圓形白面上畫上幾枝蠟梅,將江南園林的花窗繪進小區;在綠化帶後的牆面上畫上一叢鬱鬱蔥蔥的向日葵,原本略顯單調的綠化有了層次感……近日,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3個居民區先後開展了「美麗家園」牆繪美化工作,以這種方式美化環境,並帶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
走進凌八居民區的南門,眼前便是「和諧家園」的大幅彩繪,友善互助的鄰裡關係、乾淨整潔的社區形象充分展示在這幅牆繪上。而牆繪旁是一條新鋪設的步道,用鐵欄杆與路面分割開來,避免人車混行,另一端則整齊地停放了一排私家車。道路雖不寬敞,但非常有序。
而在這項工程開始前,凌八居民區的交通問題一直是一個「痛點」。這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道路狹窄,見縫插針停放的車輛常常讓居民「無路可走」,人車混行更是家常便飯。「美麗家園」項目建設之初,大家就拿定主意,要乘勢改變這一局面。
經過居民區開會協商、聽取多方意見後,凌八居民區制定了上述治理方案,讓行人、車輛出行更有秩序。而牆體彩繪的內容也廣泛採納了居民的建議,垃圾分類、文明養犬等宣傳,以及恰當融入環境的風景彩繪,為小區打造了一個個精緻小景。
在凌十六居民區,彩繪裝飾了小區裡的各個角落,「科普幸福園」則是它們最為集聚的地方。這是一個由東明路街道牽頭,新區科學技術協會支持,居民區「三駕馬車」與居民共同營造的,以科普為主題的社區小花園。
「科普幸福園」的關鍵詞在於「參與式」,它不是裝飾性的綠地,居民可以進入園內與綠色親密接觸。同時,這裡也是社區兒童學習、遊樂相結合的一體化空間,把居民區的綠化休閒景觀與居民活動自治結合起來。
棲息在枝頭的鸚鵡、一望無際的農田……如今一抹抹新的色彩再度美化了「科普幸福園」,也為居民生活帶去更多新意與體驗。
「抬頭低頭,或者向四周看,一幅幅牆面繪畫看著很舒服,每次經過心情都會特別舒暢。」提起品珍苑小區新畫的戶外牆體彩繪,居民何阿姨誇讚道。正如何阿姨所言,品珍苑小區的彩繪布局非常立體,讓居民置身畫中世界。
例如在小區一處停車區域,牆面上畫著居民在公園嬉戲遊玩的場景,而腳下的窨井蓋上,一隻可愛的卡通犀牛也在微笑著向你打招呼。四周居民樓的牆面彩繪,也和窗戶、大門等構造有機結合,讓原本單調的外牆變成美化家園、文明宣傳的新陣地。
東明路街道負責人介紹,一系列的牆體彩繪項目,是今年東明路街道「美麗家園」建設的一部分,東明將把彩繪品牌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持續美化小區環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
【來源:上海市民政局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