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條是單車騎行中最易磨損,最易沾汙,也是最讓車友糾結和頭疼的部件,它在騎行過程中完全處於暴露狀態,在各種環境下騎行都會受到環境的直接影響,如果鏈條保養不好,不單影響鏈條、牙盤和變速器的壽命,而且由於鏈條不夠順暢將影響騎行的感覺。所以,鏈條的保養在日常保養中極其關鍵。
對於鏈條的保養,大部份取決於你騎行時的環境與狀況。在潮溼與泥濘環境中騎行,其保養次數要比在乾燥和柏油路面更頻繁。
下面就來介紹下自行車鏈條保養的時間及正確使用知識。
鏈條該在什麼時候保養?
1.騎行中變速性能降低。
2.鏈條上邊的積塵或者油泥太多。
3.傳動系統運轉時產生噪音。
4.由於鏈條乾燥在蹬車時發出咯咯的響聲。
5.在淋雨後長時間放置。
6.在一般路面行駛時,至少每兩周或每200公裡左右需要保養一次。
7.在越野路況行駛,則至少每100公裡要清潔保養一次。甚至在更惡略的環境下騎行的話每騎一次都需要清潔保養。
鏈條的清洗方式
所需用具
維修架、清洗劑、舊報紙、幹抹布、潤滑油、舊牙刷、注射器、洗鏈器、油性筆。
清洗步驟
第1步: 在工作地面鋪設報紙或抹布,接收在清洗過程中可能從鏈條滴下的多餘清洗液。
第2步:把自行車放在維修架上,牙盤變到中盤或小盤,飛輪變到中間的齒輪。調整自行車使得鏈條的下層與地面儘量平行。
第3步:用刷子或抹布先擦掉一些鏈條上的泥漿、泥土和汙垢。
第4步:往清洗器裡裝入清洗液。
第5步:把洗鏈器放到下層鏈條的底部,位置在牙盤和飛輪的中部,裝配好洗鏈器。
第6步:握緊手柄,慢慢的逆時針轉動曲柄,經過幾次轉動,就洗淨鏈條了。必要時,裝入新的清洗液繼續清洗,直到鏈條乾淨。
左手握手柄,右手轉曲柄,兩手都要用力,達到一個平衡,鏈條才能順暢轉動。剛開始使用可能不容易把握力道,會拉不動,或將鏈條拉離所在的牙盤,習慣後就好了。
清洗時可以多轉幾圈,儘量將縫隙裡洗乾淨。
第7步:使用抹布擦掉鏈條上所有的清洗液,儘可能的擦乾。進行前後變速,然後把牙盤、飛輪等地方殘留的清洗液也擦掉。
擦完之後,放在陽光下曬乾或風乾,鏈條徹底的幹後,才能上油。
第8步:立即擦去散落的汙染物,處理好清洗液和髒的抹布。 結束後,用水衝洗洗鏈器,然後風乾。
鏈條上油
上油儘量在洗乾淨並乾燥後進行。潤滑油要使用專用的鏈條油,Wolf's的比較便宜。有條件的可以使用FinishLine鏈條油(分幹、溼等多種),效果更好,當然價格也貴一些。
第1步:構成鏈條的每一塊金屬之間,都必須沾染到油。上油時,逐個往鏈條的軸銷兩側滴油(這裡才是鏈條真正需要潤滑的地方),假如鏈條有108個軸銷,就滴油216處。
使用Wolf's油時,將油瓶倒過來,油就會滴下了,缺點是油量不好控制,如果不嫌麻煩的話,可以用注射器,效果好一些。
由於要加油的地方比較多,可以先用油性筆在鏈條上做個標記,然後從標記開始上油,再遇到標記就表示上完了。
使用注射器往鏈條兩側滴油,每次1、2滴即可。
第2步:上完之後,放置幾分鐘,讓油浸透整個鏈條。
第3步:留在鏈條外面的油只會粘灰。用幹抹布包住鏈條,轉動曲柄,把多餘的油擦掉。
第4步:如果牙盤和飛輪上沾的油較多,則進行前後變速,將鏈條變離原來所在的牙盤和飛輪,用抹布擦乾沾在牙盤和飛輪上的油。這些油除了粘灰沒有別的作用。
第5步:每次一般的騎行之後,使用抹布保持乾淨,一段時間後再清洗上油。
在泥濘的地方騎行時,鏈條上的油會很快消失殆盡。此時鏈條的磨損很重,聲音也很大,需要及時進行補充。
這些步驟應該夠詳細了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還有什麼疑問大家可以評論提出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