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臨夏》——河州名菜譜:八大碗

2020-12-12 騰訊網

河州名菜譜——八大碗 :有名的臨夏美食河州八大碗是指裝在碗裡的八種蒸碗菜,講究料厚品重、味純湯清。其用料廣泛、技法多樣、有素有葷,牛、羊、雞、魚都可入八大碗之列,多採用燉、煮、燴、炸、燒、蒸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在民間逐漸成為逢年過節、慶典迎送、招親待友、商務宴請的首選。河州八大碗又名「河州老八樣」,在臨夏的飲食文化中更貼切,可謂盛名遠揚,歷史悠久,經久不衰。

相關焦點

  • 臨夏州文旅精品薈--臨夏市篇
    八大碗牛雜割漫步臨夏市,您的舌尖會有一場美味體驗;您的眼睛會有一番精彩歷程;您的耳朵會有一場聽覺盛宴;您的嗅覺會有一次浪漫享受;您的手指會有一番奇特感觸;您的腳步會將千年歷史丈量。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濃鬱的地方特色風情和山清水秀的生態美景,定會讓您流連忘返。舌尖上的臨夏八大碗 包括髮菜、銀耳鴿蛋湯、扣丸子、夾沙、扣牛肉、扣羊肉、扣雞肉和八寶飯。
  • 河州美食第一村:舌尖上的享受
    河州美食第一村:舌尖上的享受 2021-01-18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臨夏丨體驗精品線路 飽覽河州風情
    金秋10月,又見臨夏。時隔一年,2020臨夏國際美食民族用品博覽會暨第八屆全國名優風味小吃大獎賽期間,特推出6條旅遊精品旅遊線路,囊括了玩轉美麗鄉村、暢遊魅力河州等不同主題,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份有針對性的出遊指南讓所有人都能在臨夏遊得開心、吃得放心。同時也為經濟復甦按下"加速鍵",讓我們快來看看都有哪些精品線路呢?
  • 【花兒臨夏·春漾河州】我在積石山等你來!
    【花兒臨夏·春漾河州】我在積石山等你來! 以下文章來源於民族日報 ,作者新媒體編輯部 民族日報主流媒體 權威聲音 關注熱點 服務群眾↑建議橫屏觀看花兒臨夏
  • 閒遊八坊十三巷,體會臨夏的河州韻味
    甘南之行第一站我來到了臨夏。由於達力加山隧道貫通通車,現在從西寧出發去臨夏也便捷了許多。沿著黃河,穿過公伯峽和達力加山隧道,我來到了古絲綢之路「西部旱碼頭」的臨夏。每一座年代久遠的城市,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那是世代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用雙手和智慧創造的文明,更是這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堅實足印。哎,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臨夏。
  • 「舌尖上的臨夏」臨博會美食集
    簡介:9月29日至10月8日,2020臨夏美食民族用品博覽會暨第八屆「燎原·盛財」杯全國名優風味小吃大獎賽在節會期間,臨夏的特色美食紛紛亮相展館,品嘗臨夏美食,領略河州風情,魅力臨夏歡迎你!來源:中國臨夏新聞網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臨夏文旅推介會來廈門啦!好吃、好玩、好看的……就等你來
    >八坊十三巷這裡是臨夏國家4A級旅遊景區,融合了磚雕、木刻、彩繪,集地方特色、休閒旅遊、綠色生態、人文科教為一體,是河州民俗文化名片、甘肅旅遊新地標,更是西北民族建築的博覽園、多民族團結融合的磚雕、木雕、彩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臨夏古建築中的精華,它集中體現了臨夏地域的建築特點及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 臨夏文旅推介會來廈門啦!好吃、好玩、好看的……就等你來~
    >這裡是臨夏國家4A級旅遊景區,融合了磚雕、木刻、彩繪,集地方特色、休閒旅遊、綠色生態、人文科教為一體,是河州民俗文化名片、甘肅旅遊新地標,更是西北民族建築的博覽園、多民族團結融合的「大觀園」。磚雕、木雕、彩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臨夏古建築中的精華,它集中體現了臨夏地域的建築特點及風格,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 甘肅臨夏擬改名河州,地名更變要考慮什麼?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消息,日前甘肅省臨夏市擬改名為「河州市」,現公開徵求意見建議。此事一經曝光,便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其實,臨夏市要改名的話題,已在坊間流傳很久,而且今年6月,當地還組織召開了臨夏市行政區劃名稱變更調研座談會,對此進行研討。可見,官方也認為此事事關重大,需要充分了解與尊重民意,審慎而行。
  • 甘肅臨夏擬改名河州,地名更變要考慮什麼?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消息,日前甘肅省臨夏市擬改名為「河州市」,現公開徵求意見建議。此事一經曝光,便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其實,臨夏市要改名的話題,已在坊間流傳很久,而且今年6月,當地還組織召開了臨夏市行政區劃名稱變更調研座談會,對此進行研討。可見,官方也認為此事事關重大,需要充分了解與尊重民意,審慎而行。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藍色黃河、花兒之鄉……快來打卡臨夏這個...
    圖|吳偉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上遊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地帶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她的名字叫臨夏,古稱「河州」這裡是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甘川要道的重要驛站被譽為「河湟雄鎮」、隴上八州之首沿途山崖上開鑿的是各個時期的石窟塑像,每個時期的塑像特點各有不同,共有石窟和佛龕(kān)216個,壁畫1000多平方米,塑像800餘尊,是甘肅除了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之外的又一處佛教藝術寶庫。圖|吳偉最令人驚嘆的是始建於唐代開元19年高達27米的唐代彌勒造像,為中國第五大佛,世界第九大佛。上半身依山石雕,下半身泥塑,粗獷有力。
  • 世界非遺 臨夏花兒
    10月7日下午2:00臨夏茶馬古市上熱鬧非凡,臨夏茶馬古市花兒演藝館試營業。它做為「臨博會」文化宣傳的一部分,重在挖掘和打造「世界非遺 花兒臨夏 」。臨夏被譽為「中國花兒之鄉」,花兒是流行於西北地區的獨具風格的民歌,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動聽的特色。「花兒」早在清乾隆時代就負有盛名。
  • 簡述「河州磚雕」
    古城河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南部,在這塊七千九百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世代生活居住著漢、東鄉、撒拉、土、回等民族。相傳河州是大禹治水的極地。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另有《河湟賦》寫道:「維雍州之西陲,壯矣哉,得地勢之形勝!」
  • 甘肅省的臨夏市,在歷史上為何是軍事重鎮?
    課本上那篇著名《參觀劉家峽水電站》,寫的就是這裡。臨夏並不是一座新城,而是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在歷史上,臨夏被稱為河州。北宋歷史上罕見地河湟開邊(熙河開邊),收復的河州,就是現在的臨夏。河州歷史,其實可以上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時期,在這裡曾出土了馬家窯文化遺址。
  • 媒體看臨夏——臨夏八坊十三巷,走進西北民族建築藝術大觀園
    「八坊」和「河州」,都是臨夏的別稱,而八坊十三巷,從唐朝至今,圍繞著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為「八坊十三巷」。在縱橫交錯的街巷之中,在精雕細琢的建築細節裡,不難發現,這裡融合了磚雕、木刻、彩繪等臨夏建築「三絕」元素,更集民族特色、休閒旅遊、綠色生態、人文科教為一體,呈現出穆斯林的生活畫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
  • 【舌尖上的臨夏】美食故事
    【舌尖上的臨夏】美食故事 2020-12-0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州花帷起 聊贈一枝春!
    河州花帷起 聊贈一枝春! 春天打翻了調色盤 點染在繽紛的花上 春風十裡柔情,春景一片畫意 草長鶯飛,春江夜裡有花月 柳色青青,春露院落浥輕塵 臨夏的春日是一
  • 臨夏史話 | 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
    》 ( 來自網絡) -今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群山包同,中間一馬平川,呈盆地狀。湖水洩出後,出現了大片牧場、肥沃的農田,後來在這塊土地上修築了城市。古代的河州是西通青藏和西域、東連中原要道上的重鎮。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各民族之間頻繁往來的區域,是各民族之間進行物質文化交流的旱碼頭,也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控御西北少數民族的橋頭堡。歷代王朝視為國防重地,設藩鎮,築邊牆,派大員,駐重兵。《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自昔西陲多釁,枹罕嘗為戰地。」
  • 會員博覽|青磚石上錦上添花—臨夏神韻磚雕
    在雕刻手法上,也與木,石雕飾相類,有剔地,隱雕,浮雕,透雕,圓雕,多層雕等。磚雕既有石雕的剛毅質感又,有木雕的精緻柔潤與平滑,呈現出剛柔並濟而又質樸清秀的風格。經過制磚、打樣、打坯、出細等工藝工序而製成,目前有北京磚雕、蘇派磚雕、天津磚雕、廣東磚雕、徽州磚雕、清徐磚雕、臨夏磚雕等主要流派。
  • 臨夏史話 | 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
    》 ( 來自網絡) -今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西南高,東北低,四周群山包同,中間一馬平川,呈盆地狀。湖水洩出後,出現了大片牧場、肥沃的農田,後來在這塊土地上修築了城市。古代的河州是西通青藏和西域、東連中原要道上的重鎮。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各民族之間頻繁往來的區域,是各民族之間進行物質文化交流的旱碼頭,也是歷史上中原王朝控御西北少數民族的橋頭堡。歷代王朝視為國防重地,設藩鎮,築邊牆,派大員,駐重兵。《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自昔西陲多釁,枹罕嘗為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