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公園改造晝夜開工噪聲難捱 惠民工程變擾民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萬壽公園南門張貼的施工告示

西城區城管責令施工方及時整改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30日訊(「民聲說道」記者 關靖 郭曉偉) 多日以來,北京市西城區白紙坊東街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半夜總是被巨大的施工聲吵醒。據王先生稱,離臥室不遠處的萬壽公園總是夜間施工,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休息。

  記者在萬壽公園門口看到一張管理處貼出的一張施工告示。告示顯示,「定於4月1日至9月20日全面實施萬壽公園景觀改造工程。」

  王先生說,「改造公園是好事,夜間施工擾民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記者諮詢萬壽公園的管理人員,對方表示,「不存在夜間施工的情況。」

  北京市西城區建委施工科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建委沒有給萬壽公園辦理夜間施工證。夜間無證施工,應給以一定的處罰。具體執行,由所在地城管負責。」

  5月26日下午,中國經濟網記者跟隨西城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工作人員來到施工現場,城管執法人員和工地負責人進行了溝通,並責令其拿出方案整改。對此,工地負責人承認施工噪音過大,並承諾會及時改正。

  5月27日凌晨,中國經濟網記者再次接到王先生的舉報電話,稱該工地依然在夜間施工,噪音並未降低。

  公園附近居委會的一位阿姨也告訴記者,投訴公園改造的人數不少,「工程幹了幾個月,噪音弄得晚上幾個樓的人都睡不著。周末從早幹到晚,一刻不得清淨。好好的惠民工程,徹徹底底地變成了擾民。」

  萬壽公園半夜傳來的施工聲

  家住西城區白紙坊東街的市民王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

  據王先生描述,近三個月來,睡到半夜經常會被萬壽公園傳出來的噪音驚醒;每天早上的也是這樣,還沒起床,施工就開始了。

  「他們(萬壽公園)說的是從4月1號,施工到9月20號。經常夜間施工,到現在都快三個月了,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王先生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根據王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了萬壽公園。在公園南門門口,萬壽公園管理處貼出的一張施工告示上,中國經濟網記者看到了王先生所說的施工期限。施工方給出的施工理由是公園景觀改造工程。

  在公園的東門,記者看到了一大片圈起來的工地,且不時有車輛和施工人員進出。圍牆上,同樣張貼者一張公園管理處的施工告示。告示內容顯示「改造主要體現在園路鋪整、交流空間、無障礙設施等。」 告示落款日期為2014年3月25日,經過多日的風吹日曬,已有些褪色。

  記者來到萬壽公園管理處向工作人員諮詢夜間施工的情況,對方表示,「市區不讓夜間施工,我們這也不可能夜間施工。」

  對於萬壽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回應,王先生並不認同。

  建委核實公園未辦理夜間施工證

  王先生說,公園夜間施工肯定違反了市政府的相關規定。中國經濟網記者聯繫到西城區建委相關工作人員,「夜間施工要有建委施工科辦理的夜間施工證。相關資質,需要去施工科查證。」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聯繫到施工科的相關人員,對方表示,「萬壽公園的施工方沒有辦理夜間施工證。」

  據悉,夜間施工證主要針對從夜間22:00到第二天凌晨6:00的施工項目。當施工單位取得「夜間施工許可證」後,還必須在影響區域進行公示,而且必須採取降噪措施,確保其排放噪音符合國家相關規範的要求。

  因此,假如施工單位依法辦理了夜間施工許可證,並按規定進行了公示,且其噪音排放標準達到國家規範的要求,

  對於夜間施工一事,區環保局工作人員也告訴了記者很多。「簡單地說,沒有夜間施工證,絕對不允許夜間施工。有夜間施工證,噪音超過標準也要按照規定給周圍居民發放擾民費。具體執行,要去找施工所在地的城管部門。」西城區環保局工作人員說。

  施工方承認噪音過大承諾整改

  為此,記者聯繫到西城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直屬第一執法隊相關工作人員。對方告訴記者,萬壽公園的工程屬於裝卸料施工,這種工程不需要夜間施工許可證;但是,按照規定,裝卸料也不能製造出太大噪音,影響市民休息。

  6月26日下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來到萬壽公園工地。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多位施工人員正在用切割機切割實心地磚(厚度約6公分),聲音十分刺耳。

  西城區執法人員找到工地負責人,對市民王先生投訴的情況進行了核實。據一位執法人員透露,近期,相關部門已多次收到關於萬壽公園夜間施工擾民的投訴。

  該工地負責人也表示,工地在裝卸料的過程中,確實產生了比較大的噪音。對方還表示,在以後的是施工中,一定不會再有類似事情發生。

  交流過程中,執法人員指出施工現場存在的其他安全、環境隱患等問題。施工方也表示,會嚴格按照市政府相關規定施工。

  城管責令整改後 萬壽公園當夜照舊擾民

  市民王先生得知施工方承諾整改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當時還想著,事情終於解決了,這下終於能睡個踏實覺了。」王先生告訴記者。

  事情沒有沿著王先生預料中的方向發展。

  城管約談後的深夜11點,中國經濟網記者再次接到了王先生的電話。

  「萬壽公園還在夜間施工,吵得人根本睡不著,不信你聽聽窗外!」王先生說著就把電話伸向了窗外,滋滋滋的切磚聲通過王先生的手機,陸續傳來。

  「就是這個聲音,吵得人根本睡不著。連續幾個月沒說好覺,我都神經衰弱了。」王先生無奈的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記者嘗試聯繫萬壽公園管理處,但對方電話均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夜間噪音誰管? 12345市長專線不管用

  萬壽公園改造的轟鳴聲從夜裡11點一直持續到凌晨3點。王先生撥打一名城管執法人員的手機,撥打10多次無人接聽。

  王先生試圖向110求救,110將電話轉接給市長專線12345,接線員稱將會向相關職能部門轉達。

  兩個小時後的凌晨2點,窗外噪音依舊。王先生再次撥打12345,回應是已向城管部門轉達,專線只是信訪部門,反饋由職能部門與投訴人聯繫。

  凌晨3點窗外工程繼續,王先生第三次撥打市長專線,反饋是如果重大市政工程可以夜間開工。

  王先生與妻子下樓到萬壽公園東門,碰見一輛牌照為津A-L8176的貨車正在裝卸石料。司機表示沒有辦法,白天進不了城,只能夜裡幹活。

  出了公園門,王先生碰到另外一位居民。這位居民說,前兩天一個中年婦女剛找過公園,一個兩個人找沒有用,大家一起去找才有用。

  一天10多小時噪音開工 重複建設居民叫苦

  27日凌晨6點,剛睡了兩三個小時的王先生被窗外切割機刺耳的鳴叫聲吵醒。周六上午的改造工作一直持續到正午11點。

  下午兩點工人們繼續工作,王先生出門清淨片刻,傍晚六點回家切割機仍在發出噪聲,王先生不願意上樓。

  由於萬壽公園整體是南北狹長型結構,兩邊都是密集的老舊小區。房屋隔音效果非常差,隔著兩層玻璃窗呆在房間裡的王先生,經常被機器聲音吵得坐如針氈。

  公園改造即使在今年高考期間,夜間的噪聲也依舊繼續。

  「本來好好的一個公園,有綠地,有個地方轉悠就挺好。關上半年,灰塵滿天,改造的噪音不分白天黑夜,這對咱老百姓是好事還是壞事?」王先生說。 萬壽公園南門張貼的施工告示

相關焦點

  • 安裝太陽能噪聲監測儀治理廣場舞噪聲擾民
    廣場舞擾民難題怎麼破?江北公安創新推出的太陽能噪聲監測儀,能起到以「音」醒「音」的作用——音量超標,監測儀就會鳴叫示警。一個小小的創新,帶來的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新突破。記者昨日從市公安局獲悉,我市各地公安部門正在逐步推廣這一「神器」,全力探索解決噪聲擾民難題。
  • 武漢城管曝光43個噪聲擾民工地,其中9個將被罰1萬到10萬元
    楚天都市報3月30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張國新 張志龍)近日,武漢城管曝光43個噪聲擾民工地,除責令停止施工會,其中9個工地處以1萬至10萬元的罰款,有2個工地已被罰款3萬元和5萬元,他們是否還存在噪音擾民,請市民都來進行監督。
  • 西安一違建與住宅樓一牆之隔 噪聲擾民還影響採光通風
    512期 違建與住宅樓一牆之隔 噪聲擾民還影響採光通風「前些年,運動館裡人少,噪聲不算大,大家還能忍受。今年3月以來,運動館場地被出租後,來運動的人多了,噪聲讓我們實在忍受不住了。」梁女士說,從今年8月開始,住戶們先後向12345市民熱線投訴。8月底,長安區規劃部門回復他們,明確這棟建築是違法建築。
  • 廣場舞噪音擾民怎麼破?萬壽公園播音樂服務廣場舞大媽(圖)
    2014年11月28日 北京  晚飯後,萬壽公園裡有不少大媽來跳廣場舞。她們很幸運,不用自己攜帶放音樂的裝備了,因為整個公園20多個廣場舞群體的配樂工作,都被公園免費「承包」了。昨晚7時,記者來到了萬壽公園。公園一進門的廣場上,有大概百十來人在隨著歌曲,跳著健身舞。
  • 惠民工程停滯兩月行路難 有關部門回應:已重新開工
    為何沒有按照原約定時間完成修路工程?接下來的修建計劃是什麼?"市民在提出疑惑的同時,也傳達了對道路安全隱患的擔憂:因施工建材堆在路邊,該路段目前為單行道,經常出現人車共用情況,接送孩子時有危險。土地屬性調整造成惠民工程停工1 月 13 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市民報料中所說的沁翠路。沁翠路位於東門北路北側,翠竹公園南側,緊鄰翠竹外國語實驗學校與兩個老舊居民小區。
  • 黑龍江:牡丹江市陽明公園一期改造工程開工建設
    中國園林網5月15日消息:5月10日上午,由市直政法系統包建的陽明公園一期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育偉,副市長崔培元參加開工儀式。陽明公園位於東平安街與富江路交叉路口,是我市今年「十大公園」建設項目之一。項目分為改造和新建兩期進行。其中,一期改造工程項目為15個,總造價為371.1萬元,建設內容包括人行道鋪裝,建設親水平臺、橋、廊、景觀亭及雕塑小品,安裝健身器材,新建綠化、亮化景觀。
  • 住宅變民宿 業主反映深夜噪聲不止
    住宅變民宿 業主反映深夜噪聲不止  律師表示民宿行業監管存在相關法律法規空白,北京擬規定小區內經營短租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新京報記者 郭薇 攝  居民小娟(化名)反映,自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律師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
  • 「大媽」擾民爭議再起 居民裝隔音玻璃抗噪聲(圖)
    就此專家表示,群眾喜愛廣場舞本是好事,從通過增加公共空間、提高公眾參與、依靠公眾自律入手可以解決噪音擾民問題。  居民裝隔音玻璃抗噪聲  新華聯家園北區3號樓在翠屏西路和通朝大街交叉處,樓下是約300平方米的小廣場。
  • 擾民的「大喇叭」不見了!九江開展噪聲汙染治理專項行動
    為給市民營造安寧舒適的生活環境,南海九江鎮綜合行政執法近期開展噪聲汙染綜合治理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公共場所的娛樂、集會、商業經營使用音量過大音響器材擾民行為,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家裡說話都聽不到!」兩個月,市民盧先生告訴執法人員,他家對面的KTV長期噪音擾民,晚上根本沒法睡覺。「基本上每晚2點了還在大聲唱歌,不能好好休息,每天上班都不在狀態。也不是不讓他們營業,可以把音量控制點。」
  • 北京由萬壽公園改造而成的首座老人公園9月28迎客
    原標題:首座老人公園今日迎客由萬壽公園改造而成 實現WiFi全覆蓋9月27日,記者從西城區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北京市首座老年人主題公園——萬壽公園,經過半年的改造,9月28日起免費開放。
  • 寧波櫻花公園改造工程開工 兼具觀賞與休閒功能
    人民網寧波12月6日電 記者從寧波市政前期辦了解到,12月6日,該市中山路綜合整治工程第一個節點公園——櫻花公園開工建設。櫻花公園提升改造工程作為中山路(機場路至世紀大道)綜合整治項目重要景觀節點工程,旨在提升中山路沿線綠地品質,營造以櫻花景觀為主題的綜合性公園。
  • 住宅變民宿噪聲不止 民宿可以開在小區住宅樓內嗎?
    住宅變民宿 業主反映深夜噪聲不止  律師表示民宿行業監管存在相關法律法規空白,北京擬規定小區內經營短租房或需同樓業主書面同意  居民小娟(化名)反映,自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
  • 北京:首座老年人主題公園 萬壽公園開園
    中國園林網9月28日消息:WiFi全覆蓋、視頻監控無盲區、400餘延米多功能康復欄杆、專門為殘疾人設置了淺床觸摸式「小花園」、開展老年養生講座……本市首座老年人主題公園——萬壽公園經過6個月的改造,將於今天開園迎客,周邊兩萬多市民直接受益,開園當天將舉辦「眾人齊聲誦孝經」活動。
  • 寧鄉首個康養惠民工程開工
    「我宣布,寧鄉首個康養惠民工程長房·寧城府項目正式開工!」4月27日,寧鄉首個康養惠民工程暨長房·寧城府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周輝現場宣布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付旭明,市領導王湘雲、蔣君、李磊見證開工。
  • 光明新區 第二批21個強基惠民項目開工
    4月15日,光明新區舉行2017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暨第二批強基惠民項目集中啟動儀式。此次集中啟動的項目包括新區文化藝術中心等21個新開工項目,以及第二批505個強基惠民項目,總投資達69.7億元。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華楠,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鄺兵等市、新區領導出席了集中啟動儀式。
  • 浦東金橋商場空調噪聲擾民何時休? 環保部門:限期整改
    原標題: 夏令熱線|商場空調噪聲擾民何時休?  小區物業管理處的客服主管喬先生表示,之前小區居民向他們多次反映過商場空調的噪聲影響其日常休息。金橋瑞仕花園的小區物業與金橋國際商業廣場的物業交涉過幾次,但結果都不了了之。  類似的噪聲擾民現象在閔行區也有發生。市民錢女士來電反映,龍茗路上的一家洗浴中心兩臺排風扇噪聲擾民,影響周邊居民休息。
  • 虹橋機場航空噪聲治理(二期)降噪改造工程接近收官
    7、8月間,阿寶拍到的,正在改造中的牡丹新村 往期回顧虹橋機場航空噪聲治理(二期)方案公布,七寶13個小區在列此次降噪改造工程涉及七寶13個小區,包括:與牡丹新村一街之隔,滬松公路北側的佳寶一村,是虹橋機場航空噪聲治理(一期)的改造小區。
  • 《海濱公園改造成遊樂園,您怎麼看?》有後續
    後續有市民對公園改建成遊樂園有異議 □民情追蹤 記者 王倩倩 通訊員 孔金錦 11月17日,本報刊登了《海濱公園改造成遊樂園,您怎麼看?》的報導,就定海海濱公園遊樂設施改造後的項目收費、設施安全問題徵集市民意見和建議,引起多方關注。
  • 住宅變民宿噪聲不止 民宿可以開在小區住宅樓內嗎?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居民小娟(化名)反映,自家隔壁住宅被改成民宿出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律師表示,關於民宿管理,目前還沒有法律法規層面的專門規定予以規制,民宿行業的監管仍存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帶。近日,朝陽區蘋果社區北區居民小娟向新京報反映,自己家隔壁住宅兩次被改成民宿出租,長期存在噪聲擾民現象。現民宿方表示擁有合法的酒店管理營業執照,且並未允許租客在室內聚會喧鬧。住宅變民宿 半夜有噪聲小娟告記者,近一年來,隔壁住宅被改造成民宿對外經營,她曾多次在深夜和凌晨聽到大聲唱歌、鬨笑、吵鬧的聲音。
  • 市南治理飯店油煙噪聲 不擾民政府補助7萬元
    晚報訊 昨日,環保市南分局、市南區財政局聯合印發《2015年度市南區餐飲業油煙噪聲汙染治理項目資金補助實施方案》,將對轄區餐飲業油煙噪聲治理項目給予資金補助。    此次補助的實施範圍為合法經營重點飲食單位、餐飲業戶,已經辦理環保手續或者符合環保審批條件,目前存在油煙、噪聲汙染擾民現象的餐飲業戶;通過油煙噪聲治理改善環境質量的重點飲食業單位。此外,市南區為儘快解決民生環境訴求,還將對居民反映強烈區域或街道餐飲業戶油煙、噪聲擾民治理項目,優先考慮治理資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