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圍繞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集聚區(經開區)將創新創業平臺打造作為政府扶持創新的重要載體。作為該區著力打造的創業服務平臺和創新主陣地,科技孵化創業中心自今年1月成立以來,已有13家企業、4家中介機構和1家青年電商創業平臺入駐,涵蓋新材料、電子、機械設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日前,記者走進集聚區(經開區)科技孵化創業中心,探訪中心內創業熱潮背後的創新故事。
一種清潔化工原料的研發
帶動皮革家具業劃時代影響
在集聚區(經開區)科技孵化創業中心內,一臺足有兩層樓高的進口設備正在調試,「元旦期間投產後將實現日產七噸的跨越,年產1500噸水溶性聚氨酯,將給我國合成革、家具製造等行業帶來劃時代的影響。」據溫州埃迪麗革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勝德介紹,水溶性聚氨酯是一種無毒無害零排放的清潔化工原料,由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科研團隊耗時十年在國內率先研發成功。
溫州有「中國合成革之都」的美譽,然而,由於傳統合成革產業大多採用基於油性聚氨酯漿料和油性助劑的生產工藝,環境汙染嚴重。溫州大學利用院士專家工作站機制優勢,對純水性聚氨酯材料的關鍵技術開展研究。經過多年的努力,課題組終於成功破解了純水性聚氨酯材料關鍵技術。
而更讓整個研發團隊欣喜的是,這項新技術於今年3月成功入駐集聚區(經開區)科技孵化創業中心。結合在溫州大學校內建設的實訓基地,以及科技孵化創業中心內最初建成的水溶性聚氨酯生產線,產品自今年下半年投入江蘇、上海等地市場便供不應求,成功打破了國際壟斷。
隨著最新設備正式投產,科技孵化創業中心內即將建成全國第一家水溶性聚氨酯生產基地。何勝德還告訴記者,公司正在謀求更大的發展,通過新材料的應用,為溫州鞋類、皮革、服裝等行業提供清潔環保的原料,推動溫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集聚區(經開區)科技局局長葉曉琴告訴記者,該區已與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開展科技全面合作多年,並積極與溫州本地大專院校合作共建創新平臺,進一步發揮校地合作優勢,將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科技成果優先轉化到企業中來。
一支創客夢之隊
要為殘障人士打造鋼鐵衣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勇於創新,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轉變為現實,他們被稱之為「創客」。
科技孵化創業中心內的溫州市塞波坦恩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正有一支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校的優秀畢業生組成的核心創業團隊。他們向著「打造中國的鋼鐵俠」的方向發力,旨在研發輔助老年人、殘疾人、運動功能部分喪失的病人行走和康復的外骨骼,幫助他們重新實現行走的夢想。公司於2015年7月正式註冊。
早在2013年,當時就讀浙江大學自動化軟體工程研一的鄭凱,因為一次做義工的機會結識了現在的公司總經理吳犇犇。「學生時期想得很簡單,就是想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因身患小兒麻痺症導致腿腳不便的吳總,做套可以幫助他行走的設備。」團隊技術骨幹鄭凱告訴記者,慢慢接觸下來,他和幾個實驗室同學萌生創業的想法。
當鄭凱提出研發基於智能控制的外骨骼設備的設想後,得到了浙江大學裘君副教授的支持。通過在學校機器人實驗室兩年多時間的研發,今年11月公司正式入駐科技孵化創業中心時,研發的可穿戴外骨骼助行設備已經進入安全技術驗證階段。記者了解到,設備的主要執行能力由不同類型的低壓直流電機提供,通過定製的減速機為踝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提供必要的動力。此外,設備的控制系統為自主設計研發的SBT軟體平臺,其基本功能和特性已經成型。
據了解,目前國際也僅有兩關節驅動外骨骼助行設備,踝關節是固定的,但塞波坦恩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打造的屬於三關節全屈的可穿戴外骨骼助行設備。「踝關節是整個技術含量的關鍵,我們正在對踝關節數據做進一步驗證,使其可以至少可以承受以正常男性為例70公斤的體重。雖然已經在今年八月提交國家專利申請,並有了雛形機,但由於我們的設備屬於第二類醫療器械,還需要大量專業的安全檢測和臨床應用報告做支撐。」鄭凱告訴記者,團隊計劃在兩年以內,拿出第一套成熟的「鋼鐵衣」。
一批龍頭企業的集聚
帶動大樹小樹共生共榮
從個體戶、「前店後廠」,到後來「一村一品」、「一鎮一品」,經過多年深耕細作,集聚區(經開區)已經形成電氣機械、紡織服裝等傳統支柱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關鍵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雷射光電等戰略新興產業集群,隨著區域產業布局不斷優化,產業集群優勢日益顯著。
「一個產業的發展,除了要有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還需要大批中小企業的分工協作、配套生產,形成大樹與小樹共生共榮的「森林經濟」現象。」葉曉琴告訴記者,產業形成一定的規模之後,勢必吸引行業中小企業不斷發展集聚,而行業新興技術企業的引入,將有助於推動行業轉型。
溫州怡亞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機器視覺識別檢測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高科技企業,該公司已有近十年機器視覺領域積累的經驗。在該公司總經理黃雲潔看來,帶著較為成熟的研發技術入駐集聚區(經開區),既是出於該區對科技企業優惠政策的天然吸引,更為看中的是區內深厚的產業發展基礎,「我們的設備在緊固件、電子電器、汽摩配等行業應用較為廣泛,而這也是集聚區的優勢產業,吸引眾多企業集聚。」
自今年1月正式入駐科技孵化創業中心以來,「公司已與區內豐迪在內的汽摩配、五金及電器行業達成合作,目前正在與區內標準件龍頭企業洽談。」黃雲潔告訴記者,一家區內企業通過運用公司所產的篩選機,在產品質量提升的同時,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部分設備可以將生產線上所需的100名員工縮減到10人以內。
作為我市首家機器視覺行業企業,通過第一年的市場探路,目前,黃雲潔正在計劃於明年將廣東研發中心擴展到溫州。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