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巧設連環計,呂布董卓戲貂蟬,這件事在正史中有記載,但那個身負特殊使命的女間諜是不是叫貂蟬,還真找不到相關史料,以至於有人說「貂蟬」原本是個崗位名稱——替主人管理衣帽的。
據古典文學專家劉逸生考證,貂蟬確有其人,但她當時是被曹操董卓合謀獻給大漢天子劉協的:「曹操未得志,先誘董卓進貂蟬以惑其君。(《開元佔經·卷廿三》引述《漢書通志》)」
劉逸生在湖北襄樊地區考證出了不是聊齋但比聊齋更神奇而且也有史料依據的民間傳說:為了幫王允貂蟬迷惑並坑死董卓呂布,華佗盜了西施荊軻之墓,從中偷了兩樣東西——給貂蟬換了西施之首荊軻之膽。
換頭術、換膽術當然不是聊齋,因為後漢著名外科醫生華佗發明麻沸散,就是做大手術時用來止痛的。《後漢書·方術士列傳》和《三國志·方技傳》都記載了華佗有起死回生之術,如果華佗不挾醫自重,曹操和陳登都還能多活幾年。
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貂蟬對董卓和呂布都沒有付出真情,她與董卓有殺父之仇,對呂布也是能坑就坑:「老王允定下了連環巧計,我這裡用假意(阻止呂布逃出下邳)諒他不知,但願得曹丞相大兵齊至,破徐州俱擒去萬事全休。(元曲《白門樓》)」
在這齣《白門樓》中,貂蟬把呂布死死拖在大水中的下邳城內,陳宮前來獻計,被貂蟬罵走,張遼報告呂布赤兔馬和方天畫戟被偷,貂蟬還在忽悠呂布:「溫侯威名誰不怕?無有戟馬也勝他!」
貂蟬忽悠瘸了呂布,也樂壞了曹操,把貂蟬送入自己的「養老宮」,讓她「安然快樂」。
貂蟬為什麼恨董卓坑呂布,湖北襄樊的民間傳說進行了解釋:董卓作亂大肆殺戮,貂蟬的父母均被殺害,是司徒王允收養了這個痛失雙親的小女孩。
董卓擅權亂政屠戮無辜,在《後漢書》和《三國志》中也均有記載:「時適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斷其男子頭,駕其車牛,載其婦女財物,連軫而還洛,雲攻賊大獲。」
貂蟬的父母,就是董卓殺良冒功行動中的受害者。
作為尋常百姓的家的孤女,營養不良的貂蟬長得並不好看,面黃肌瘦頭髮枯乾,就是想想給董卓,人家也未必肯收留,呂布也不會因為一個小病丫頭去行刺董卓。
正當王允貂蟬一籌莫展之際,王允前來拜訪,得知王允因此憂鬱成疾之後,華佗大拍胸脯:「想把貂蟬變漂亮,這事兒很簡單,包在我身上!」
十幾天後,華佗拎著一個圓溜溜的包裹來了。
給貂蟬喝下麻沸散之後,華佗一刀下去將貂蟬斬首,然後從包袱裡拿出用來移植的部位按了上去:「這是我從西施墓中取來的,這次手術成功,我也犯了天譴,將來必然不得善終。」
換頭術成功,貂蟬果然美如西施——或許應該說貂蟬脖子以上就是西施。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貂蟬親眼見過董卓的殘暴,雖然一心要為父母報仇,但是她一聽到董卓的名字就哆嗦,別說施展連環計,就是端茶倒水都做不來。
王允也知道這種狀態下貂蟬很難完成使命,就再次向華佗求救,華佗當然還是有辦法:他跑到鹹陽,又把荊軻的墳也挖了。
若干天之後,華佗向王允獻上了荊軻之膽:「其大如鬥,堅如鐵石。」
華佗如何給貂蟬換膽,其過程不用細說,反正是有西施之貌荊軻之膽的貂蟬成功楔進董卓呂布之間,並且讓這對父子先後死於非命。
民間傳說有時候比正史還可靠,但是關於貂蟬迷惑董卓呂布的傳說中,有些事兒太過玄幻了:華佗發明麻沸散可能是真的,但是在後漢時期進行換頭術和換膽術,好像還做不到,即使換頭成功,那合成人的想法也是西施而不是貂蟬的——可能她睜開眼睛後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董卓復仇,而是去追尋範蠡。一起逍遙江湖了。
當然,說貂蟬想連呂布一起坑死,還是合情合理的:雖然呂布年輕英俊,但是他卻不會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座森林。「愛諸將婦」的呂布,是不會太把貂蟬當回事兒的,貂蟬當然也沒必要為他盡忠守節——兩人之間的關係,以陰謀開始,必然也會以陰謀告終,說曹操收留了貂蟬,還是極有可能的,因為曹操還真有這個愛好。
在三國正史中,貂蟬的名字並沒有出現,但呂布對不起董卓,確有其事:「卓常使布守中閤,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與王允合謀幹掉董卓後,呂布收納了董卓的全部家產,當然也包括貂蟬的歷史原型。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貂蟬後來憑空消失了,真正在下邳城拖住呂布的,是其正妻嚴氏。
既然傳說未可全信,正史又語焉不詳,所以華佗能否為貂蟬施展換頭術換膽術,就只能留給讀者諸君慧眼辨識了:按照當時的情況,貂蟬有沒有可能跟呂布產生真情?依照曹操的性格,會不會給貂蟬一個較好的歸宿?貂蟬最有可能的結局,又會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