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獲得文末送出的總價值10000歐元的
巴黎雙人遊豪華套餐
不如先看看這份巴黎建築巡遊指南
巴黎於我的浪漫,不只是一場場時尚與先鋒的走秀,而是塞納河上伴隨著咖啡香氣的建築盛宴。
我喜歡巴黎延續著它獨特的城市性格——那些引以為豪的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悠久的歷史背景,透過這座城市的街區建築和人們的生活,便會娓娓地向來訪者訴說自身獨特的故事。
塞納河畔的傍晚
在巴黎的日子,我住在9區和11區,但卻喜歡每日往3區和4區跑。沿著塞納河從萬神殿一路向西,索邦大學、法蘭西學院、博物館,還有各種精緻小資的露天咖啡館……每天四處遊蕩在奧斯曼風格的街景中,我在想如此一座繁華的城市,竟然把歷史建築保護得趨於完美,真是固執得浪漫可愛。
在這裡我可以感到,建築與城市是相互包容融合的。它們在跟到訪者對話。其實,巴黎只是眾多歐洲城市中的一個縮影,但巴黎卻有著獨特的文人氣質——當我越沉浸在這些看似「平凡」的歷史建築中,我便會感覺自己越靠近法國的文學與電影,這種傾向於羅曼蒂克式的遊逛,讓我發現了巴黎的自由內核。
1908年《法蘭西行動報》在這裡創刊,畢卡索也曾在這裡作畫,薩特在這裡創作出了《存在與虛無》,每年的花神文學獎都會在這裡頒獎……
巴黎的建築
保護所處城市的文化根源,除了應該關注建築物本身的功能與形象之外,更關注建築與城市,建築與環境的關係。盡力尋求與城市環境的和諧共存。
不管我在義大利的翡冷翠,還是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我對於歐洲城市的印象總是覺得它的穿著很普通,卻跟這些城市十分搭配。巴黎同樣也是,我發現整座城市都包裹在同一種色調下。
作為「明星建築」的建築作品並不佔多數。大量貌似平凡的「普通建築」才是城市的主體。正是這些貌似平凡的「普通建築」,成就了城市性格的主基調。
如果仔細品味,其中每一棟貌似平凡的「普通建築」並不普通。它們同樣是經過建築師的精心設計與推敲,同樣具有自身的特點與性格,並不是雷同的產物。
每一棟這樣的建築都透出濃濃的文化氣息。可以感到,建築師是自覺地在維護城市公共空間的和諧統一,他們自覺地在有限制的框架內去發揮與體現自己的設計才華,而沒有為了突出自身而譁眾取寵。
巴黎歌劇院
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劇場,是由查爾斯·加尼葉於1861年設計的,其建築將古希臘羅馬式柱廊、巴洛克等幾種建築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規模宏大,精美細緻,金碧輝煌,被譽為是一座繪畫、大理石和金飾交相輝映的劇院,給人以極大的享受。是拿破崙三世典型的建築之一。
巴黎市政廳
巴黎市政府大樓位於巴黎市中心聖母院北部塞納河畔,是在1871年5月原大樓被焚毀後重新修建的,於1882年由巴呂和德佩爾特完成。這幢大樓曾幾度是法國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在中世紀、資產階級大革命年代和1871年巴黎公社時期,這裡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中心地點。
凱旋門
位於巴黎戴高樂廣場中心的凱旋門全稱雄獅凱旋門,是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戰爭勝利而建。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紀念性建築,雖以古代羅馬的凱旋門為原型,但其規模是羅馬時代難以比擬的。
如果要延續一座城市裡的文化基因,那麼尊重城市公共空間的原則是不應被漠視的。
不過也會有少數例子,如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美術館、或者是法國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它們在建築風格上可以說另闢蹊徑,就像一股不破不立的新浪潮,藉助所處的歐洲城市在歷史上已形成的強大的城市和諧空間背景而採取極端對比的手段而存在之外。
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坐落在巴黎塞納河右岸,與羅浮宮、奧賽博物館並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建築一反傳統模式,採用後現代藝術風格,被當地人戲稱為「市中心的煉油廠」。館內有著超過10萬件現當代藝術收藏,如畢卡索、杜尚等大師的著作,是全球最大的現當代藝術收藏機構之一。
不過雖然這棟後現代主義的建築矗立在歷史建築群之中,但它的落成其實也是有特定條件才得以實現的。如蓬皮杜文化中心本身的建築內容與特點使它完全有能力成為局部城市空間的主角,而周邊的強有力的巴黎城市肌理正好起到了反襯的作用。
藝術融於生活
「鐵塔是一件會看的物體,
也是一束被看的目光」
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四百擊》開頭,在這個著名的長鏡頭裡,艾菲爾鐵塔永遠是視覺的中心,是目光流連的焦點,街景簡潔乾淨,展現了巴黎迷人的另一面。
《四百擊》開頭的長鏡頭
比起Firenze鍾情於文藝復興,巴黎的文藝則更為多元,因為這裡散發著的文學氣質不只藏於左岸的花神或者雙叟,而更流露在平凡的街頭巷尾,共和國廣場上的青年滑板上洋溢著青春的荷爾蒙,東京宮和蓬皮杜則時刻推出著先鋒的藝術理念,而隨處一個街角又能看到幾個法國人用bonjour打開一場關於生活美學的探討。
艾菲爾鐵塔
1889年巴黎世博會及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的產物,也是如今巴黎的地標和最高的建築物。
巴黎鐵塔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巴黎和法國的象徵,也是著名的時尚Icon這座塔在巴黎電影中怎麼能少的了呢?它高聳入雲,在巴黎多個地區都可以看到,所以巴黎鐵塔當然是電影中的常客。
《精疲力盡》和《四百擊》中都有入鏡,其他的電影中更是數不勝數。也許是這個塔太過有名,許多年後在亞洲的日本東京,竟然建了一座和它幾乎一模一樣的東京塔。
花神咖啡廳
法國詩人萊昂在他的《巴黎行人》中寫過:「如果某一天法國內閣召開一個會議、新澤西舉行了一場拳擊比賽、英國國教徒舉辦了頒獎大會、文學界發生了轟動時間以及右岸名人的爭鬥或對質。聖日爾曼德普萊小區咖啡館的顧客會是最先知道這些衝突和比賽結果的人。」
咖啡館在巴黎人民的生活中佔有的重要地位。咖啡館非常平民化,既可以是街頭的早餐店,也可以是樓頂露臺上的新書發布會現場,或者是夜晚魚龍混雜的社交場所,這些遍布於巴黎的咖啡館仿佛是巴黎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這平平常常中多少故事隱藏其中。
花神咖啡館見證了許多傑出文學人才的崛起,薩特、加繆、海明威、杜魯門、菲茨傑拉德……
莎士比亞書店
莎士比亞書店1919年創辦於巴黎左岸,書店的主營是英文二手書的售賣和借閱,命名為Shakespeare and Company,寓意簡單直白:前者無非是英語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一代宗師(也算是文學的領路人),後者則是代表如畢奇本人這樣千千萬萬的文學同路人和後來人。
莎士比亞書店作為法國文學與美國文學交流與交鋒的主陣地,恰好也趕上美國文學集體漂流至法國的浪潮,甚至順勢成為整整一代美國作家在歐洲的聚集地之一:意象派詩人的旗手埃茲拉·龐德、爵士時代的代表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美國文學的歐洲女神格特魯德 ·斯泰因,以及「迷惘的一代」、歐內斯特·海明威等均是書店的常客。
從左岸派到新浪潮,從瑪黑區回到塞納河的左岸,在那些在咖啡館裡喝咖啡的文學愛好者心中,巴黎像是一部充滿詩意的文藝片。
送你去巴黎
「如果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
那麼無論你今後一生中去到哪裡,
它都與你同在,
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無論是建築還是藝術,巴黎在我心中的形象永遠沒有終結,而且是在一直延續下去的。這座城市的魅力,來源於長期的經營,每個在此生活過或者來過的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巴黎記憶。
也許生動活潑就是巴黎的風情,也許羅曼蒂克就是巴黎的態度,又有誰能過概括的準呢?想去就去吧,不要猶豫太久。這次巴黎旅遊局聯合法國旅遊發展署準備了分量超足的聖誕大禮!
巴黎旅遊局與法國旅遊發展署一起
推出了探索巴黎的小遊戲!
「發現巴黎聖誕的魔力」有獎活動
玩遊戲就有機會贏得去巴黎的大獎!
如何參與?
有機會贏取專屬於你的聖誕大獎哦
禮品介紹:
一等獎(2份)
總價值10000歐元的巴黎雙人遊豪華套餐
具體包括:法國航空雙人往返機票(含機建燃油費)、巴黎裡昂車站萬怡酒店Marriott Courtyard Gare de Lyon艾菲爾鐵塔景觀雙人房2晚(包含早餐)、Bateaux-Mouches巴黎塞納河遊船雙人尊貴之選晚餐、專屬法式甜點課程。(向右滑動圖片)
機票兌換時間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2月28日,可預訂日期為2020年1月3日至2021年3月31日,返程日期需為2021年3月31日之前。本次機票使用必須選擇有法國航空直飛巴黎航班的北京/上海/武漢出發,本次機票禮包不包括國內航班段。
酒店預訂日期不包括:2019年12月24至26日、12月31日及2020年7月14日。
法式甜點課程具體包含:2小時的甜點課程(中文教學)、佐餐香檳、烘培食譜、Lili&Clo品牌圍裙、布袋和禮物以及課程期間拍攝的專業照片。
上述獎品均為實名制,使用期限為一年,且不可兌換為現金。
*出行時間可能會根據機票和酒店可預訂日期有所調整,巴黎旅遊局和法國旅遊發展署保留對此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二等獎(100份)
每份價值35歐元的巴黎市政府官方周邊文具一套
(含巴黎至國內郵費)。
三等獎(100份)
從巴黎寄出的官方手寫明信片。
關於巴黎的記憶還在延續,不妨趁著聖誕節來臨之際,安利這波福利留下你的巴黎故事吧!
中獎名單將於12月16日在以下兩個公眾號發布
獲取最新最有趣的巴黎情報吧
一同來發現最真實最浪漫的巴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