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島學說

2021-02-24 項目記錄

麥金德的世界島學說認為:地球由兩部分構成。由歐洲,亞洲,非洲組成的世界島,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富饒的陸地組合。在它的邊緣,有一系列相對孤立的大陸,如美洲,澳洲,日本及不列顛群島。在世界島的中央,是自伏爾加河到長江,自喜馬拉雅山脈到北極的心臟地帶。在北極冰凍地帶和南方連綿的山脈和沙漠的保護下,這片中心地帶只有可能面對來自西歐的陸地入侵威脅。麥金德認為,由於古代落後的交通運輸條件,這片心臟地帶在過去不可能被一個單一強權所控制。由於人力資源與供給的困難,自古以來,自東向西或自西向東的連續軍事擴張不可能實現。
麥金德認為,鐵路的出現已經大大降低了一個單一強權主宰中心地帶的難度。當歐亞大陸被密集的鐵路網覆蓋時,一個強大的大陸國家將主宰這片自東歐門戶開始的的廣袤土地。而這將是這個國家主宰歐亞大陸,進而主宰世界的前奏:"誰控制了東歐就控制了心臟地帶; 誰控制了心臟地帶就控制了世界島; 誰控制了世界島就控制了世界。" 麥金德的上述結論假設了對於兩大海洋強權-英國和美國的地緣政治噩夢。一旦德國或俄國控制了東歐,這將是這兩大強國主宰世界的前奏。


一般認為,麥金德理論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然而,關於東歐、中亞地區是否屬於心臟地帶卻有爭議。然而,冷戰的開始使麥金德的理論重受青睞。這主要由於蘇聯的崛起所導致的。
蘇聯從工業方面,科技方面和軍事方面,完成了對心臟地帶的控制。然而冷戰的結束和蘇聯解體使麥金德的理論再次受到質疑。海洋對於國際商業與國際貿易的重要作用部分抵消了陸權論的影響。
應該說麥金德的「歐亞大陸樞紐」說是現代地緣政治的開山之作,他合理的解釋了為什麼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是蒙古和俄國(那時美國還不夠分量)。
  他的這一學說影響甚大,可以說德國就是依照他的學說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兩次聯合了幾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向佔據東歐平原的斯拉夫人發動進攻,企圖成為歐亞大陸的主人。
  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日耳曼人不夠強大,而是孤懸於歐洲大陸以外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了保證歐洲大陸的平衡而不願意一個強大的歐洲出現。事實上在英國喪失了他在歐洲的所有領土之後,它的基本國策就是防止歐洲大陸上的任何一國坐大。
  地緣上的特點雖使英國不可能成為歐亞大陸的主人,但卻讓有機會他透過海洋將視線投向了一片更大的世界,成為一個海權強國(美英聯盟就是這個海權強國的升級版)。
  做為英國人的麥金德提出「歐亞大陸樞紐」的動機個人覺得很值得懷疑,1904年的英國已經是日不落帝國了,英國對於世界的認識應該足以讓他的視線越過東歐平原。當然做為一個英國紳士,我們可以認為是他大腦中的「歐洲中心論」在做怪。
  不管麥金德的動機是什麼,在美國興起之前,他的理論的確解釋了歐亞大陸上的許多問題。而刻板的日耳曼人也依英國人所願陷在了陸權為王的怪圈當中,一次又一次的向東歐洲平原挺進。試想一下,如果日耳曼人如果能與斯拉夫人戰略和解,把戰略重心投向西線,盎格魯-撒克遜人並不一定能笑到最後。
  所以說麥金德的世界島——有他的局限性,最起碼從結果看世界島上的人為了這所謂的世界霸權爭的你死我活,暮然回首卻發現世界的中心已然轉到了美國。
  當然如果東西歐真的能夠和解,並非沒有將形勢逆轉。但正如英國原來所做的那樣,美國也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現。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俄國要求加入歐盟,美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之所以說麥金德學說有局限性,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他之前美國人馬漢已經提出了「海權論」。做為英國人的麥金德理應更明白「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道理。
  馬漢的海權論
   — 誰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運河和航線,誰就掌握了世界經濟和能源運輸之門;
   — 誰掌握了世界經濟和能源運輸之門,就掌握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
   — 誰掌握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就(變相)控制了全世界。
  看著是不是眼熟?美——英聯盟就是照著這個幹的。
麥金德的理論是以歐亞大陸為出發點,重視的是陸權;而馬漢的理論則是以海洋為出發點,突出的是海權。這時就需要有理論能將兩者結合起來了,做為一個以海權立足的國家,美國並不敢輕視歐亞大陸的能量。
  1942年美國人斯皮克曼提出了「邊緣地帶理論」
   — 誰(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統一或整合了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邊緣地帶,誰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潛質的地區;
   — 誰掌握了世界最具潛質的地區,誰就能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世界強國;
   — 誰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世界強國,誰就會成為美國世界超強的有力挑戰者。


應當說馬漢、麥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學說奠定了地緣學的基礎。美國基本是按照馬漢的「海權論」在控制海洋的戰略要點(冷戰時期蘇聯的海軍無法同美國對抗,就是因為這些要點大都在美國手裡);另外斯皮克曼「邊緣地帶理論」則使得美國一方面將亞歐大陸的西邊緣地帶——西歐控制在手中,另一方面封鎖另一頭的東邊緣地帶——中國。這樣做就是防止出現一個與之對抗的世界強國。
  至於俄國,儘管麥金斯的理論顯得有些過時,但美國還是花了45年的時間(1945——1990)將俄國的世界霸主夢徹底打破。

來源:知乎

相關焦點

  • 燕南:逐鹿世界島
    世界島的概念對中國人比較陌生,它來自於麥金德於1902年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發表的文章《歷史進程中的地理要素》。麥金德認為,地球由兩部分構成:由歐洲、亞洲、非洲組成的世界島,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資源最豐富的陸地組合。在它的邊緣,有一系列相對孤立的大陸和島嶼,如美洲、澳洲、日本及不列顛群島。在世界島的中央,是自伏爾加河到長江,自喜馬拉雅山脈到北極的心臟地帶。
  • 風景規劃:杜拜世界島
  • 星耀五洲:挑戰杜拜世界島
    世界島――這個位於杜拜附近海域的人工島國稱得上地理奇蹟,佔地5.5平方公裡,由300個形狀模仿世界各大洲的人工島嶼組成一個微縮版的地球,當中包括約1平方公裡的沙灘,每個島嶼的面積從2.3萬~8.4萬平方米不等,工程預計耗資30億美元。  如果說人造的棕櫚島是把杜拜放到了世界地圖上的話,那麼世界島則是把地圖放到了杜拜上。
  • 瘋狂杜拜:多舛世界島
    資本的力量,能否圓了杜拜世界島的夢想?
  • 中國進軍世界島「心臟地帶」
    英國地理學家與地緣政治家哈爾福德·約翰·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曾提出「大陸腹地說」的全球戰略觀念,他將歐亞大陸和非洲合稱為「世界島」,而東歐就是這個「世界島」的腹地,他把他的思想歸納為三句名言:「誰統治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 揭秘 全世界最大爛尾工程——杜拜世界島
    之所以叫它世界島,是因為杜拜想在它的周邊填海造島,這些小島嶼能夠圍成地球上七大洲的形狀,被稱為「微型地球」。然而遇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後,這個項目就徹底爛尾了。  杜拜世界島如果一旦建成並投入使用,必然是一個世界奇蹟,會成為眾多億萬富翁的安樂窩。但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不被科學家及環保學家所看好,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違背自然規律的項目。
  • 海南再無「世界島」
    然而先有杜拜「世界島」的爛尾,後有海南填海項目被叫停。人類在徵服海洋以前,先要過自己這一關。據說名字越長牛X。你可能沒聽過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這個人,但一看這個可以繞宇宙半圈的名字,你就應該大膽知道,這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人生贏家。
  • 衛星照片顯示杜拜"世界島"部分下沉被海水淹沒
    美國宇航局國際空間站的一組照片揭示,杜拜已經停工的「世界島」建設工程中的部分島嶼已經淹沒在海水之中。「世界島」建設工程目前僅僅是初具規模,甚至連整體的「世界地圖」式樣的整體外形尚未建設成功。以上展示出的照片是由美國宇航局國際空間站的22名機組人員用尼康D2Xs數位相機拍攝的「世界島」工程照片。
  • 【評論】「世界島」與「制海權」:俄羅斯與西方百年紛爭的地緣宿命
    麥金德提出的「世界島」學說示意圖。圖片來源:Mackinder這種跨越千年的侵入與抵抗並沒有確切的時間和空間起點,但是能夠確認的一點是,遊牧民族向歐洲進攻的起點因為地理氣候的因素而被基本限制在了亞歐大陸的中心位置,而在麥金德看來,這一中心位置就是東起烏拉爾山脈,西至科爾巴阡山脈,南起黑海,北至波羅的海的這個區域周圍,如果歐亞大陸是一個龐大的「世界島(World-Island)」,那麼這個區域就是「世界島」的「心臟地帶
  • 衛星照片顯示杜拜「世界島」正在下沉(圖)
    這張展示的就是從國際空間站上拍攝到的杜拜「世界島」整體照片。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出,杜拜正在建設的「世界島」目前還尚未顯示出世界地圖式的清晰輪廓這張圖片揭示的「世界島」建設計劃的設計圖。如果「世界島」整體建設成功,應當呈現出照片中所示的整體外觀式樣。
  • 杜拜世界島下沉 揭秘史上最大「爛尾工程」種種謎團
    杜拜世界島下沉 揭秘史上最大「爛尾工程」種種謎團照片顯示「世界島」正在向中心靠攏並不斷下沉 近日,美國宇航局的航拍圖片顯示,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杜拜世界島正在下沉,這個著名的人造群島很可能以被海水淹沒的方式結束自己造價不菲的生命。
  • 杜拜世界島下沉 揭秘史上最大爛尾工程種種謎團
    杜拜世界島如何浮於水面世界島並不是大家所想像的孤獨地漂浮在水面上,而是通過填海造陸實現的,設計師從附近海域用工程船挖沙,然後噴到世界島區域造陸,這樣當然會需要大量的沙子,工程車來回挖沙也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僅僅一項地基性的項目就會花費如此大的成本,也是開發商在預算時沒有預料到的。
  • 杜拜世界島被曝「正在下沉」
    原計劃建設豪華酒店與別墅;海水侵蝕沙灘,大部分島嶼建設因金融危機停工著名的杜拜「世界島」是一個人造群島,由300座大小不同的人工島嶼組成,整個群島組成了一幅世界地圖的圖案,被譽為杜拜頂級奢華物業的典範。然而,杜拜一個特別法庭近日爆出消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世界島」正面臨著淹沒的命運。
  • 世界第八大奇蹟杜拜世界島面臨被淹厄運
    (資料圖片)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據英國媒體1月22日報導,阿聯杜拜一個辦理地產案件的特別法庭近日爆出消息: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杜拜著名人造景觀「世界島」因建設資金短缺正面臨被淹沒的命運,為島嶼提供運輸服務的公司已將「世界島」項目的開發商告上法庭。
  • 杜拜最大的爛尾工程,耗資八百億修建的人工島——世界島
    世界島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建造這一地理奇觀的初衷是利用模仿世界大陸的300個人工島嶼,形成一個微型地球。島上將有酒店和各種休閒和旅遊設施。據悉,整個填海工程將消耗3000萬噸巖石和3億立方米海砂。從2003年9月宣布建設世界島,到2004年4月出現第一個島嶼,只用了半年多時間。
  • 杜拜世界島成最大爛尾工程:耗資800億 買主自殺
    (原標題:全球最大爛尾工程杜拜「世界島」:開工15年耗資800億 買主自殺)採用填海造陸291個島除了海沙什麼也沒有作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杜拜以大型建築項目和體育賽事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不僅擁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築哈利法塔,還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島項目棕櫚島
  • NASA照片顯示杜拜「世界島」正下沉 中國企業曾投巨資
    這組照片是研究人員在位於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上拍攝到的,照片顯示已經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世界島」與規劃設計中的效果圖相去甚遠,而且還呈現出了逐漸沉入海底的趨勢。「世界島」是杜拜納赫勒集團負責的13項超大型地產項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
  • 杜拜"世界島"成最大爛尾工程:耗資800億 買主自殺
    但是,一項開工於2003年、耗資高達800億的建築項目至今尚未完成,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被拆分賣掉後,徹底淪為一個「史上最大的爛尾工程」,這就是杜拜的「世界島」(The World Islands)。
  • 杜拜世界島被曝正在下沉可能遭淹沒
    2009年底,因債務問題,杜拜暫停「世界島」工程的建設。  著名的杜拜「世界島」是一個人造群島,由300座大小不同的人工島嶼組成,整個群島組成了一幅世界地圖的圖案,被譽為杜拜頂級奢華物業的典範。然而,杜拜一個特別法庭近日爆出消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世界島」正面臨著淹沒的命運。
  • 王巖林:一帶一路與「世界島理論」,本就不是一回事
    20世紀初,有位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Mackinder)提出了一個「世界島理論」。認為地球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由歐洲、亞洲、非洲組成的世界島,是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資源最豐富的陸地組合;二是美洲、大洋洲、不列顛群島、日本等相對孤立的大陸或島嶼。至於世界島的中央,則是以西起伏爾加河,東至長江的心臟地帶(主要包含中東、中亞、部分東歐及中國西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