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戰中,交口縣做大做強產業脫貧,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支持企業開展「三品一標」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打造出維士傑、雲夢香菇、生態豬肉、優質核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特別是雲夢香菇,已成功打入深圳等南方市場,甚至遠銷日本、韓國等地。
發展農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發展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最關鍵的是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把壯大農業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重要抓手,最終變被動為主動,變「輸血」為「造血」。
由於農業基礎差,產業層次低,集約化程度低,龍頭企業對農戶的帶動力不強等問題,制約了農村產業的發展,仍然影響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重視程度,解放思想,轉變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用發展工業理念發展農業。要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督促檢查,對重點項目、重點龍頭企業、重點基地和重要扶持政策實行跟蹤監測和督查,推動全市農業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注重產業規模化,構建產業鏈條。要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龍頭,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為依託,以「公司+基地+農戶」為主要形式,實行生產布局規模化,農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可以借鑑外地先進模式,依託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經營戶與農戶籤訂合同,由農戶按訂單從事生產,吸納貧困戶到公司就業或引導農戶從事產業建設。也可像交口縣那樣,按照「龍頭帶動、基地示範、輻射農戶」的模式,堅持以規模化、集群化、產業化、市場化為導向,形成了「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體系,發展食用菌制菌——栽培——分選——烘乾包裝——冷藏——銷售「一條龍」產業格局,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後發展出具有推廣價值的成功經驗。(梁 瑜)
[編輯:白麗紅]
【來源: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