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縣:激發內生動力夯 實產業脫貧基礎

2020-12-21 瀟湘晨報

在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戰中,交口縣做大做強產業脫貧,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支持企業開展「三品一標」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打造出維士傑、雲夢香菇、生態豬肉、優質核桃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特別是雲夢香菇,已成功打入深圳等南方市場,甚至遠銷日本、韓國等地。

發展農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發展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最關鍵的是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把壯大農業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重要抓手,最終變被動為主動,變「輸血」為「造血」。

由於農業基礎差,產業層次低,集約化程度低,龍頭企業對農戶的帶動力不強等問題,制約了農村產業的發展,仍然影響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產業化工作的重視程度,解放思想,轉變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用發展工業理念發展農業。要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督促檢查,對重點項目、重點龍頭企業、重點基地和重要扶持政策實行跟蹤監測和督查,推動全市農業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注重產業規模化,構建產業鏈條。要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龍頭,以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為依託,以「公司+基地+農戶」為主要形式,實行生產布局規模化,農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模式。可以借鑑外地先進模式,依託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經營戶與農戶籤訂合同,由農戶按訂單從事生產,吸納貧困戶到公司就業或引導農戶從事產業建設。也可像交口縣那樣,按照「龍頭帶動、基地示範、輻射農戶」的模式,堅持以規模化、集群化、產業化、市場化為導向,形成了「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體系,發展食用菌制菌——栽培——分選——烘乾包裝——冷藏——銷售「一條龍」產業格局,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後發展出具有推廣價值的成功經驗。(梁 瑜)

[編輯:白麗紅]

【來源: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七星關區青場鎮全面夯實脫貧基礎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今年以來,七星關區青場鎮把精準實施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以到村到戶幫扶措施為抓手,延伸產業鏈,全面夯實脫貧基礎,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 產業脫貧力避「短平快」 農村「化學反應」激發內生動力——來自...
    新華社廣州11月6日電題:產業脫貧力避「短平快」農村「化學反應」激發內生動力——來自粵北韶關市的脫貧觀察新華社記者蔡國兆、田建川、李建國地處粵北的韶關市是廣東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記者近日在該市乳源縣、樂昌市等地調研發現,這些地方發展脫貧產業時,注意因地制宜,力避「短、平、快」的產業雷同。產業發展進而帶動貧困村產生「化學反應」,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社防禦市場風險,在思想觀念上普遍認為「給房子不如給瓜籽,要票子不如要點子」,脫貧的內生動力被激發。
  • 內蒙古突泉縣:產業扶貧激發內生動力
    「在政府的幫扶下,我已經脫貧了。下一步,我想自己再加把勁兒,擴大養豬規模,與鄉親們共同致富奔小康。」王志俠自信地說。王志俠天生要強、勤快、能幹。2010年由於丈夫患重病,不但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十幾萬元的外債,也因此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雲南彌渡:借花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雲南彌渡:借花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新華社昆明8月31日電 題:雲南彌渡:借花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新華社記者王海霞 丁怡全  「十個彌渡人,九個會唱燈,還有一個跟著哼」「兩歲的娃娃,三歲的燈齡(意為孕育期間已在學習花燈)」。
  • 鞏固脫貧成果,激發內生動力(中國道路中國夢)
    對援藏隊伍來說,對口援助工作既要做好脫貧攻堅的鞏固工作,也要激發受援地區內生動力,奮力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精準施策、務實高效是我們在援藏工作中的不懈追求。產業是發展的根基。我們在對口支援工作中發現,受援地區存在產業基礎較差、市場規模小的問題,補基礎、擴需求是重點也是難點。在補足產業基礎方面,我們積極發揮人才、資金、技術的優勢,將當地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發展潛力,著力提高對口支援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重點扶持江孜青稞、拉孜藏雞、薩迦藏香、亞東鮭魚等特色優勢產業。
  • 以「文」化人,脫貧攻堅激發內生動力的營山實踐
    文化鑄魂, 以「文」化人,營山實踐為脫貧攻堅激發內生動力提供了生動鮮活樣本。惠民演出進景區 張雷攝這是一方文化的沃土,以「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旅遊文化」等為內容的地域特色文化。電視「戶戶通」、廣播「村村響」,營山縣把脫貧攻堅工作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同步小康」主題,為全縣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以「文」化人,激發貧困村民內生動力。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感恩孝道、文明禮儀、遵紀守法「三項教育」進行定點滴灌、靶向治療,引導貧困群眾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結合「四好村」創建,深入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
  • 即墨:激發內生動力 鞏固脫貧成效
    即墨:激發內生動力 鞏固脫貧成效 2021-01-16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貢市大安區多管齊下激發內生動力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人民網成都4月27日電 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實現高標準小康,自貢市大安區多方著手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助力貧困群眾願脫貧、會脫貧、能脫貧。「思想扶貧」行動,引導群眾「願脫貧」。藉由此舉倡導敬老孝親等良好風氣的營造,激發年輕勞動力主動創收增收改善家庭經濟狀況,形成「贍養—激勵—發展—贍養」的良性循環態勢。「產業幫扶」行動,推動群眾「會脫貧」。
  • 激發內生動力,林家圪堵村脫貧顯新象
    林家圪堵村位於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區南40公裡,是一個資源匱乏,產業相對落後,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地方。全村一共448戶,常住人口163戶,有國家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1戶,29人。在以前,村民的經濟來源基本是靠傳統種植,但是村裡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年輕人基本外出務工,村裡勞動力缺乏,又加上土地分散,所以種植成本偏高,產量又上不去掙的錢也就不多。
  • 懷寧縣雷埠鄉:多措並舉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懷寧縣雷埠鄉:多措並舉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 和平脫貧故事⑧探索特色扶貧道路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和平縣42個省定...
    近年來,和平縣立足自身生態、資源、產業、區位等優勢,充分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深入推進「一戶一策」「一戶多策」,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政策扶貧和保障扶貧。2015年底,和平縣精準識別出42個貧困村,在深圳市福田區和市縣的大力幫扶下,在全縣各級領導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和平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脫貧率達99.89%,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2.82%下降至接近於零。今年年初,河源市批覆同意梅徑村貧困村脫貧出列。
  • 關家鎮:「輸血」變「造血」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藉助脫貧攻堅發展機遇,漢濱區關家鎮狠抓通村通組路建設,五年來,硬化通村通組路103公裡,整治「油返砂」78公裡,切實解決了群眾最為關心的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為打贏脫貧攻堅和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 「黨建+」對口幫扶模式激發廣西大新縣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民宿有...
    從貧困戶到坐上自家小車,從脫貧摘帽到致富奔小康,參加養鴿產業扶貧項目成了她擁抱新生活的岔道口。貧困戶笑得甜,志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華東作為項目負責人更是喜上眉梢。「這要感謝江門來的扶貧幹部,他們為項目落地出了很大力。他們帶頭幹,我和村裡黨員們更有幹勁。」黃華東說。如今的志興村,有了黃華東作為「頭羊」,還帶起了8名黨員致富帶頭人。
  • 山東膠州: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 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4月27日,「志智雙扶·感恩奮進」——增強內生動力 鞏固脫貧成果論壇在海口市召開。膠州市作為全國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結合本地實踐對如何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鞏固提升脫貧質量,在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據了解,近年來,膠州市在對老弱病殘等特殊貧困人口進行政府兜底基礎上,從教育就業醫療等方面,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一體化推進,著力激發乾部群眾脫貧奔小康內生動力。
  • 內鄉縣王店鎮紅旗、黑旗戶評選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整個評議會場秩序安靜有序,一面面勤儉持家和努力脫貧紅旗、黑旗集中發放,會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領到紅旗的貧困戶手持紅旗和200元紅包滿面笑容,領到黑旗的貧困戶低著腦袋拿著10元紅包愁眉不展,在場的群眾聽到紅旗戶們自主創業的先進事跡現場講解不時給予高度讚揚,並對存在「等靠要」思想的黑旗戶及時提出針對性幫扶建議,黑旗戶們主動承認不足,並當場表態一定好好努力儘快改變貧困思想
  • 脫貧攻堅縣區行|河北陽原:夯基礎 興產業 防返貧
    陽原著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和防止致貧返貧長效機制建設夯基礎 興產業 防返貧近日,在陽原縣化稍營鎮桑陽牧業養殖車間內,飼養員在給驢添加飼草。通訊員仝輝攝夯基礎,讓貧困群眾生活環境美起來街道平整、寬闊、整潔,文化室、衛生室、活動室配套齊全……近日,在陽原縣高牆鄉沙帽臺村,農忙之餘的村民們三五成群在街邊的樹蔭下閒聊,遠遠望去,一派祥和景象。
  • 瓊海深造村:深耕產業夯基礎 迎來脫貧好日子
    「這養豬產業能發展壯大,還得感謝黨和政府的幫扶!」12月4日,吳仕鋒跟海南日報記者講述起他的脫貧過程。吳仕鋒因家人生病和缺乏勞動力致貧,2014年6月,被龍江鎮政府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除了幫助他申請生活補助、危房改造、免費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龍江鎮政府還結合他個人意願,為他「量身制定」幫扶措施。
  • 黑龍江林口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產業 激發貧困戶脫貧動力
    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林口縣,地處山區半山區,有著豐富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縣域內人參、黨參、黃芪、龍膽、白鮮皮、蒼朮等野生藥用植物品種達300餘個。近年來,林口縣結合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產業扶貧項目,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內生動力。
  • 新寨村:「造血式」幫扶激活脫貧內生動力|脫貧攻堅 清新擔當
    轄區內共有28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813戶4185人。 近年來,新寨村積極謀劃村級產業發展,以「多方協作、規模經營、長期受益」為特點的產業幫扶模式展開,形成了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生態觀光旅遊為主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並將制定「一戶一檔」精準脫貧措施作為突破口,深挖資源,結合村情實際,促進清新雞養殖、蔬菜水果種植等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變「輸血」為「造血」。
  • 輝縣市東新莊村:文化扶貧激發內生動力
    映象網新鄉訊(記者 崔學慶 通訊員 趙丹)利用群眾文藝團隊培訓班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展示脫貧攻堅成果;藉助全民閱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豐富轄區群眾文化生活;通過文藝團隊、老年協會,開展科技文化扶貧、文藝演出、送戲下鄉……輝縣市城關辦事處東新莊村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扶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