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D藝術體驗館受熱捧
分明是豎起的牆壁,人卻在其上直立行走;個子差不多的兩個人,一個人卻能將另一個人握於掌中;明明處於室內,卻被星光環繞籠罩……近段時間,你的朋友圈內有沒有被這些神奇的照片「刷屏」呢?這些奇妙有趣的照片又是怎麼拍出來的呢?
3D創造全新體驗
1月10日下午,在北京崇文門家一商場的某個門店前,顧客們排起數十米的長龍。這不是在排隊購買春運的回家車票,亦不是在圍觀某個明星大腕,而是新開業的一家3D藝術體驗館的日常狀態。朋友圈內經常出現的那些奇妙照片便是出自其中。
3D藝術體驗館,便是將一些3D畫作和3D道具集中展出,供遊客拍照取樂的場館。區別於傳統美術畫作展館,其最大的不同在於高度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它打破了舊有的觀展形式,讓民眾近距離與藝術作品互動,每個觀眾在參觀過程中,都會有身在畫中的感覺。在北京,這樣大大小小的3D藝術體驗館已有10餘家,它們的名字不盡相同,有的叫3D博物館,有的叫3D美術館,還有的叫魔幻藝術畫展,實際上都屬於3D藝術體驗館。
這些3D藝術體驗館中的畫作運用繪畫中的遠近法、陰影法,以及俗稱的障眼法,再配合燈光折射、技術與創意,使觀者的視覺與平衡感產生錯覺,形成超立體的現實感。遊客參與其中拍攝照片後便會取得諸如「在豎牆上直立行走」等許多神奇的效果。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劉洋和李靜便是專程來體驗的,「我們刻意選擇了人可能會比較少的工作日,誰知道還是這麼多人。」劉洋說。說話時,她正和李靜在一個叫「令人變大變小的椅子」的主題房間內拍照片。只見李靜在房間深處擺出了一個標準的舞蹈動作,而劉洋則在稍近的位置攤開了手掌,藉助房間內的3D錯覺道具和景深變化,照出來的照片竟有「掌中舞」的神奇效果。而類似的主題房間還有很多,這些房間的布置都很簡單,但利用不同3D視覺設計和空間設計,就會呈現出不同的3D錯覺效果。
在團購平臺上搜索可以發現,幾乎所有3D藝術體驗館的團購票購買人數都過萬,多的甚至達到十數萬。而某連鎖3D藝術體驗館的統計數據顯示,其旗下的北京分館開放120天,參觀人數超16萬人次;上海分館開放120天,參觀人數超12萬人次;哈爾濱分館開放120天,參觀人數超10萬人次。「平常的工作日裡我們每天的客流量在300至500人之間,而周末和小長假期間會更多,每天人流量能達到2000人以上。」 該公司北京分館的負責人介紹,「有時我們甚至需要採取排隊等號的方式限制遊客數量,有的遊客要等上數個小時才能入場。」
頻繁更新吸引客流
在這些3D藝術館內,並沒有明顯地分割出一個個展區,而是許多3D藝術作品以及主題房間和錯覺道具隨意分布在其中,遊客對哪兒感興趣便可停留拍照。「我們館中目前有幾十個主題房間,整個藝術館的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各類3D錯覺的背景畫板有100多幅。」北京瞳藝3D藝術館副館長朱惠陽向筆者介紹,「而這個數字,還在迅速增長,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個新的漫畫或者道具與遊客朋友們見面。」
為什麼要如此頻繁地更新?一位遊客卻道出了其中緣由:「我們就是來拍照的呀,拍過一次就沒什麼好玩的了。」正因為如此,幾乎每一家3D藝術體驗館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創作團隊,頻繁地更新漫畫和道具以吸引新的顧客和回頭客。同時,因為無論老人、青年還是兒童都可以參與進來,所以設計者們在設計作品時都會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次遊客的需要和喜好。
與此同時,遊客體驗也是各個場館十分關心的。在一些場館內可以看到,幾乎每一幅畫每一個主題房間前都有許多遊客在排隊等待拍攝。而每一位遊客在場館內停留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時間長一些的有四五個小時,短一些的不足2小時。不論是長是短,所有的場館對遊客的遊玩時間都是不加限制的,只是通過控制入場的遊客數量來保證場內遊客的用戶體驗。
除此之外,各個3D藝術體驗館還試圖通過增加功能來增強場館的可玩性。例如增強功能投影和3D體感遊戲。3D體感遊戲是突破以往單純以手柄和按鍵輸入的遊戲方式,以肢體變化來操控和進行遊戲。「事實上,剛開始時只有3D漫畫,連3D錯覺道具都是後來才加上去的,增加項目之後效果很不錯。我們相信,將眾多遊客喜聞樂見的一些東西捆綁在一起,對遊客會有更大的吸引力。」一個場館的負責人說。
發展模式存爭議
3D畫像興起於歐美的街頭藝術,後成長於日韓,並發展出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但是在中國落地後,對於其後續發展模式,業內人士仍持有不同意見。「我覺得這可以是一個長期的事業,最重要的是招徠回頭客。」北京奇思妙想魔相館總經理俞鯤說,他認為3D藝術體驗館可以成為一個長久的固定的遊覽場所,通過不斷地更新產品以及增強其他功能,不斷地吸引新顧客以及回頭客。
而另一些布展開館的公司卻認為3D藝術體驗館只能是短期產品,其提供的內容對遊客來說是「一次性消費品」,許多遊客來體驗過一次後便不會再來第二次,所以更為重要的是開發新的市場。
3D藝術體驗館在我國尚屬新鮮事物,後續應該採用何種發展模式尚需探討。但毋庸置疑的是,受到遊客熱捧的3D藝術體驗館已成為「現象級」產品,甚至成為城市新景點,給城市旅遊增添了更多光彩。不論是「長久說」還是「短期說」,對於遊客來說更為重要的是能夠體驗到什麼樣的樂趣和服務。從最開始的單純平面3D藝術,到後來的互動藝術場景,再到集漫畫、燈光、道具於一體的3D主題屋,相信只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人們追捧的熱潮就會持續下去。在進入現代旅遊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多的類似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能給旅遊業注入更多活力。
本版3D藝術體驗場景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