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消息 (記者蔡木子)如果交不起長江商學院EMBA的高昂學費,或許可以成為一家私人會所的會員,坐在考究的餐桌前,等待著與各界名流「不期而遇」;運氣夠好的話,柳傳志、王石這種等級的企業家,也可能與你擦身而過。
    這種原先只可能在香港、北京等城市出現的故事,也開始在武漢上演。記者連日走訪發現,2年間有20多家私人會所在漢扎堆湧現;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明星、富商資本悄然入場,武漢私人會所無論在價格水平,還是「圈子」水準方面,都開始全面向一線市場看齊。
    10萬元入會費,一頓飯吃了5萬元
    沒有招牌、大門緊閉,老畫、舊桌子、已無光澤的白玉。看到這般情景,很可能你到了一家私人會所。
    日前,在漢口車站路的一處老房子內,記者體驗了一次「會所式」消費。在會員朋友的帶領下,記者才被允許入內;偌大的別墅,只有6間包間;滷水鵝肝、苦菊桃仁、蒸龍蝦仔、黑松露燉水鴨、南非網鮑、桃膠燉木瓜雪蓮子……不需自己點單,相熟的服務員已經配好了菜,每盤都是小小的一人份,兩個人消費近2000元。
    但要吃到這頓飯的潛在成本遠不止千元。該會所負責人介紹:「我們實行嚴格的會員制。入會門檻現在是10萬元,更多的會員一次性繳納30萬元、50萬元會費,餐費直接從中扣除。當然也不是有錢就行,身份要相匹配。比如一定級別的官員和企業高管。為了把宅子『修舊如舊』,裝修費就花了4000萬元;原料都講究產地,海參一定是獐子島的,鱈魚是澳洲的。就成本來說,菜價不高。」
    還有更貴的。解放大道某粵菜館的2間VIP包間,也實行會員制。「這裡都是『位餐制』,每位消費3000元起,一共10道菜,燕、鮑、翅必有」,餘姓經理告訴記者:「來得多的,包括武漢上市商業公司的老總、地產高管、各路富二代公子哥兒,一桌子吃下來一般要5萬元以上。」
     車子要往山上引,準空姐端盤子
    比價格更顯身份的,是獨享的私密性和服務水準。
    武昌八一路附近的一家私人會所,去年才開張,今年已接到不少宴請的業務。「關鍵在於這裡環境好、私密性強」,該會所負責人說:「會所背靠山地,有重要的車子進來,我們都往山上引,誰也看不見。」
    記者走訪的所有會所,幾乎都有與其他物業獨立的專用電梯和樓梯;為了讓客人隨時「脫身」,漢陽江邊的一家私人會所,特意打造了4個通道。
    「最高境界,是讓客人覺得整場好像沒有服務員,但任何需求都被照顧到了」,上述粵菜館餘經理告訴記者:「比如客人只是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們就要領會,是不是要前去點菸?」
    「會所所有的服務員,都是空乘專業的,也就是準空姐」,位於車站路一私人會所負責人稱:「素質比較高,客人感覺會更好,工資也高出一般餐飲。」
     富豪、明星入局,助推會所賣「圈子」
    武漢私人會所的鼻祖,要追溯到2000年初開張的虹景會。
    「庭院深深,菜品奢華,極顯身份」,一位早年到虹景會消費過的國企高管回憶。不過,10年過去,虹景會已易其主。昔日的頂級會所,變成中餐與日本料理混雜的普通餐館。
    2004年,大眾餐飲品牌「粗茶淡飯」開辦私人會所「洞庭壹號」。此後數年間,偶爾有會所開場,但都未成氣候。直到2010年以後,武漢私人會所迎來一波發展高潮,2年間開出了20多間。
    「私人會所之所以近年風行,一是武漢消費水平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隨著政商界的發展,有了圈子消費的需要」,武漢市餐飲協會主任李旺林分析。
    而明星、富豪資本的加入,助推了武漢私人會所從賣「菜」到賣「圈子」的轉型。
    武漢「君頂會」的大股東是本土一間連鎖大眾餐飲品牌。記者獲悉,其他合伙人還包括央企中糧集團,以及知名主持人楊瀾旗下的陽光文化基金會。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中糧集團」與「陽光媒體集團」聯合,在北京成立了首家頂級高端私人俱樂部——「君頂領袖會」。此後,該會所在上海、重慶等十餘城市落子,並對外宣稱其會員包括安德魯王子、席琳迪翁、中國人壽、聯想、招商銀行、中國聯通老總,以及陳天橋、張朝陽、曹國偉、李彥宏、李開復等。
    名人攜人脈資源開會所,已成風氣。郎朗、孫紅雷、趙本山都有自己的私人會所;而武漢「國錦軒」的來頭也不小,其隸屬於香港上市公司美麗華集團,集團主席正是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
     10家會所8家虧損?
     「關係經營術」非一日之功
    洗浴中心生意做得正紅火的餘建軍,心血來潮在武昌中南二路開了一家「微型」私人會所。「包廂只有三個半,布置了一些青銅器,氣氛力爭搞得有點藝術」,餘建軍說:「現在都看好私人會所生意,我嘗試一下,但生意很清淡。」
    市餐飲協會會長劉國梁介紹:「眼下,武漢人均消費在1000元以上的私人會所大約有10家,但最多只有2家盈利。」據美麗華集團年中財報顯示,北京、武漢的「國錦軒」都處於虧損當中。
    對於大多數無法藉助名企、名人造「圈子」的武漢私人會所來說,經營關係、穩定高層客源,就是「必備功夫」。
    「我從普通服務員做起,到現在不少客戶都成了熟人,靠的是真誠、耐心」,武漢某高檔會所執行總經理對記者說:「開始的時候,別人說標準是1500元,我就只訂1300元的菜;每個星期,都去拜訪一次,拉拉家常;逢年過節,發簡訊問候,都能增進感情。」
    (編輯:彭湘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