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常被大人嚼食餵飯 泉州21歲小夥被查出胃癌晚期

2020-12-13 閩南網

  醫生:總是心情不好、有胃癌家族史、飲食習慣不良等人群易患胃癌,防治胃癌要抓好「四早」

  21歲的小夥子小李,年紀輕輕就被查出胃癌晚期,追蹤病因竟是與他小時候常被大人嚼食餵養染上幽門螺桿菌有關。而他從小胃部就有毛病也一直沒當回事,結果熬出大問題來。

  專家表示,胃癌是威脅人類生命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上升,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胃癌家族史、飲食習慣不良、總是心情不好等人易患胃癌,抓好「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四早」,可以明顯降低胃癌發病率並提高治癒率。

小夥胃癌晚期 兒時大人嚼食餵飯所致?

  據媒體報導,21歲的小夥子小李,從小胃部就有毛病,時常出現厭食、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反酸、噯氣等症狀,但家長都以為是普通胃病沒當回事。

  今年春節前,小李突然覺得胃部疼痛加重,隨便吃了點胃藥。前段時間,小李覺得胃部不適加重,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後,一家人都嚇壞了,21歲的他竟患上了胃癌。

  追查病因時,醫生了解到,小李從小是奶奶帶大的,疼愛孫子的奶奶喜歡口對口地餵食或將食物嚼碎後再喂,餵食時還先用舌頭試試食物的溫度。醫生判斷,就是因為這個習慣,讓小李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而經過20年的發展,加上小李平時喜歡熬夜,生活和飲食都沒有規律,有了症狀也不及時去醫院確診,最終小胃病熬成了胃癌。

總是心情不好也易患胃癌

  據悉,我國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40%-60%,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包括口對口傳播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兒童,成年後的胃癌發病率是未感染者的4—6倍。

  醫生表示,也沒必要談幽門螺桿菌色變,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眾多,但胃癌發病率僅為萬分之3.5,並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為胃癌。

  除了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還有些人群患胃癌的概率會高一些,包括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胃息肉等癌前病變的患者;飲食不規律、吃飯快速、喜高鹽和熱燙食品、喜食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醃製、燻制、幹海貨以及常食用黴變食物的人;長期酗酒及吸菸者;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總是心情不好,長期心理狀態不佳,如壓抑、憂愁、思念、孤獨、抑鬱、憎恨、厭惡、自卑、自責、罪惡感、人際關係緊張、精神崩潰、生悶氣等;長期暴露於硫酸塵霧、鉛、石棉、除草劑者及金屬行業工人。

防治胃癌要抓好「四早」

  專家建議:防治胃癌要抓好「四早」——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早期預防:胃癌與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只要人們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飲食衛生,合理膳食,不吸菸、不酗酒,適當運動,科學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就能有效預防胃癌發生。尤其要注意不要吃鹽醃、煙燻、油炸、烘烤的食物及變質發黴的食物;蔬菜擱置過久,在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亞硝酸鹽,可轉化成強烈致癌物質亞硝胺,是引發胃癌的元兇。因此,從預防角度來說,應當改變這些不良習慣,平時注意飲食有節制,膳食平衡合理,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纖維素的食物。

  早期發現:要做到早期發現胃癌,一是對健康人群進行普查;二是依靠人們對胃癌早期症狀的認識。胃癌早期無特異症狀,也無明顯體徵,但如有上腹脹痛、隱痛,食慾下降,消瘦乏力等症狀,不可掉以輕心;若經常規藥物治療兩周仍未好轉,應及時到醫院做纖維胃鏡檢查;有的人平時無任何不適,而突然出現黑色柏油樣大便,應及早請醫生檢查,不可延誤;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惡性貧血、胃大部分切除術後患者及有胃癌家族史者等胃癌高危人群,應定期體檢,及早發現病情。

  早期診斷:纖維胃鏡檢查是早期診斷胃癌最重要的方法。目前纖維胃鏡設備先進,在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內窺鏡醫生操作下,可發現小到米粒的病變,取少許組織做病理檢查,大多數可做出正確診斷。

  早期治療:一旦確診為胃癌,應及早治療,可採取綜合治療措施,如進行胃癌根治術並配合術前術後的化療、免疫治療、中藥治療、心理治療等。早期胃癌只要及時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80%~90%。(記者 林志安)

相關焦點

  • 42歲男子,胃癌離世,生前不近菸酒,醫生怒斥:卻把它當飯吃
    小劉,今年42歲,還是個單身漢,與家裡的老母親相依為命。最近幾個月,小劉時常感到腹痛,胃口也變差了,吃東西易脹肚,但是小劉並沒有引起重視,而是拖著這樣的身體繼續工作,實在不舒服就吃點止痛藥應付著。就這樣過去了3個月,腹痛加重無法忍受的小劉,在工友的幫助下前往了醫院,這一檢查直接要了兩個人的命,小劉被查出胃癌晚期,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還能活不到2個月。小劉離世後,接受不了現實的老母親,終日鬱鬱寡歡,茶飯不思,不到2個月也跟著去了。
  • 6歲男童不愛吃正餐患胃癌 醫生提醒孩子總吃零食易患胃病
    她介紹,現在的胃病發病率很高,10個人中至少有5人患胃病,40歲-70歲多發胃癌。近幾年,胃病的低齡化趨勢明顯,肖梅的患者中,十幾歲以下的小孩子不在少數,有一些還得了癌症,最小的胃癌患者才5歲,「大部分患兒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愛吃正餐,總拿零食當飯,尤其垃圾食品吃得多。」肖梅總結了幾種「寶寶別吃」的食物。排在首位的是顏色鮮豔的食物。
  • 6歲男童不愛吃正餐患胃癌 醫生提醒孩子總吃零食易患胃病
    她介紹,現在的胃病發病率很高,10個人中至少有5人患胃病,40歲-70歲多發胃癌。近幾年,胃病的低齡化趨勢明顯,肖梅的患者中,十幾歲以下的小孩子不在少數,有一些還得了癌症,最小的胃癌患者才5歲,「大部分患兒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愛吃正餐,總拿零食當飯,尤其垃圾食品吃得多。」肖梅總結了幾種「寶寶別吃」的食物。排在首位的是顏色鮮豔的食物。
  • 25歲新婚小夥確診肝癌晚期、22歲姑娘查出胃癌!杭州一醫院連續收了...
    25歲、22歲、29歲,這是三位「90後」腫瘤患者的故事剛剛新婚一年的25歲江西小夥,因腹痛到市西溪醫院就診,最終確診為肝癌晚期。這對於跟他有關的三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作為B肝患者的他,自覺平時身體沒什麼不適,並未定期體檢、複查,以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 還在給寶寶吃大人飯?嚼碎再餵?易引發胃出血!等生病就晚了!
    1 拒絕餵飯年幼的寶寶牙齒發育尚不完全,咀嚼力也比較弱,老一輩的長輩由於疼愛寶寶,習慣先把食物嚼碎嚼爛,再吐出來給寶寶吃。有時衝完奶或者食物過燙時,很多寶媽也習慣於先嘗一口燙不燙之後再喂。這些都無形中增加寶寶傳染病菌的機率。
  • 30歲小夥從確診到死亡不到三個月!重視胃癌早期三大信號能救命
    從確診胃癌到死亡不到3個月!這個案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據新聞報導,浙江海寧一位30多歲的小夥,從確診胃癌到今年10月離世,僅不到3個月。醫生介紹,患者來到醫院時,整個人已經非常消瘦,一個勁兒地說著肚子痛、肚子脹。
  • 23歲女孩查出「皮革胃」胃癌晚期 平時愛吃烤肉
    近日,有媒體報導說,一名23歲的姑娘平時非常喜歡吃烤肉和快餐,年紀輕輕就被查出胃癌晚期。醫生說暴飲暴食、經常吃滾燙油膩、辛辣、高熱量的食物、大量飲酒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已經成為年輕人得胃部疾病的重要因素。
  • 30歲小夥從確診到死亡不到三個月!重視胃癌早期三大信號能救命
    從確診胃癌到死亡不到3個月!這個案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據新聞報導,浙江海寧一位30多歲的小夥,從確診胃癌到今年10月離世,僅不到3個月。醫生介紹,患者來到醫院時,整個人已經非常消瘦,一個勁兒地說著肚子痛、肚子脹。
  • 13歲女生被查出胃癌 冬季養胃應該怎麼做?
    隨著胃病的常見,胃癌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低。在前段時間的新聞報導中,一名13歲的花季少女被查出胃癌,而醫生卻說,這多半都是節食減肥害的。這是怎麼一回事?13歲女生被查出胃癌 節食減肥或是誘因肚子痛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常見的事,很多人並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特別是處於花季的少女,為了保持身材的苗條,經常會餓上一兩頓不吃飯,有時候肚子餓到痛了也不當回事。13歲女生因為減肥,每天都在節食,平時就吃點粥和蔬菜,後來經常性肚子痛,最後帶至醫院治療時才被診斷為胃癌。
  • 「我28歲,入職體檢,查出了胃癌」
    案例二丹丹,35歲,深圳某三甲醫院護士,孩子才剛上幼兒園。因為工作忙,作息不規律,胃痛史竟長達3年!近1個月疼得特別厲害才去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胃癌」。案例三強哥,38歲,某企業管理人,一家老小剛搬進新房。頻繁工作應酬讓胃痛、反酸成了他的「老友記」。
  • 胃癌晚期症狀能活幾年 這些方法對胃癌有幫助
    胃癌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在我國,也有著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胃癌。那麼胃癌晚期症狀能活幾年?患上胃癌後就真的無法治療了嗎?胃癌晚期的症狀有哪些?胃癌晚期如何治療?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胃癌晚期症狀能活幾年胃癌晚期病人以及家屬都想知道能活多久。
  • 胃癌確診多半晚期,一旦身上有這些症狀,十有八九是胃癌
    談癌色變,胃癌目前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易患年齡段在55-70歲。 中國近年來胃癌的發病率有所下降,但是死亡率下降並不明顯。 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胃癌的症狀並不明顯,從而被人們忽視,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 81歲著名舞蹈家因胃癌去世,發現時已是晚期!醫生的話一定要聽
    中國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陳愛蓮11月21日凌晨因病去世,享年81歲。據中新網報導,陳愛蓮女兒透露此前陳愛蓮發現患胃癌,病程發展很快,查到時已是晚期,並發生骨轉移。陳愛蓮可以說是我國泰鬥級舞蹈藝術家了。醫學檢測,她身體的肌肉年齡僅有三十歲。也正是因為如此,80歲高齡她還能有如此的精神頭和舞蹈狀態。圖片來源:湖南衛視舞蹈風暴這位泰鬥級舞蹈藝術家因為胃癌離世,讓人惋惜。
  • 才28歲就查出胃癌晚期, 父親痛哭: 他一年200天都吃這個!
    51歲老王終於憋不住了,「他就是整天瞎吃,把命送了!」 大喊一聲後再也沒有力氣說第二句話。眼淚在這名硬漢的眼裡噴湧而出。因為他28歲的兒子進入了人生倒計時 ,而人過半百的他要面臨著「白髮人送黑髮人」。天天瞎吃,28歲小夥「吃」出了胃癌小王今年才28歲,要不是胃癌的來襲,有著大好前程等著他。老王說,小王大學畢業還不到5年。畢業後在他在蘇北一城市的一家大型企業上班,小王愛學愛交朋友,人緣很好,同事領導都很喜歡他。所以在單位也是一路平步青雲,已經成了一個部門的負責人。
  • 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輕信,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阻礙咀嚼 「大人飯」相較於輔食來說,因其多呈「固體」狀且硬度高,對於輔食餵養階段的寶寶來說,過早的餵養「大人飯」,因口腔咀嚼能力有限,可能會造成兩種危害性後果: 因「大人飯」不能被充分的咀嚼,被孩子隨意嚼幾下強行吃進肚子之後,可能會引起腸胃的消化不良
  • 小孩一歲前不能吃大人飯,一歲以後要有過渡,才能和大人一起同吃
    沒養過小孩的人,可能就會覺得很奇怪,既然小孩都已經可以吃飯了,為什麼不能夠跟大人一起吃呢?還要重新給小孩做輔食,費時又費力的。而且在老一輩人的眼裡,他們就會覺得。自己養小孩的時候都是有什麼就給什麼吃,從來沒有那麼精細過,還要特意的給小孩做輔食。如果小孩剛開始從母乳轉換到輔食的話,那麼家長做輔食沒關係,但是時間長了就應該讓小孩跟著大人一起吃大人飯。
  • 胃癌晚期的杭州大伯靠這項技術重獲新生
    對於66歲的李大爺來說上天似乎和他開了個玩笑在他享受退休後的愜意生活時查出來胃癌晚期然而李大爺又是幸運的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他碰到了一群不向癌症低頭的人他們對每一個晚期癌症患者不拋棄不放棄在浙大一院的精準治療方案下李大爺奇蹟般重獲新生
  • 嚼飯餵棄嬰29年 山東農村夫婦演繹人間大愛(圖)
    [提要] 面對患有先天性腦癱、沒有咀嚼功能、大小便失禁的殘疾棄嬰,29年來,山東日照農家夫婦曹宗戀、王均秀兩人一直嚼飯餵食,不離不棄。  17個水餃,餵了48分鐘  「來,多吃點,迎弟最漂亮了。」正月二十八傍晚,日照東港區陳疃鎮曹家官莊村的農家婦女王均秀跪在炕上,把剛剛出鍋的水餃嚼碎了,「嘴對嘴」餵到了女兒迎弟口中。  這是一個有些侷促的農家小院,除了柴火、灶臺外沒啥擺設。迎弟側躺在家中的炕上,五六十斤重的她四肢蜷縮在一起,張著大口,嗷嗷待哺。
  • 42歲男子,不抽菸不喝酒,查出胃癌晚期,2種食物吃太多了
    42歲的老張就是這樣,老張已經胃疼好久了,但老張不敢請假去看病,一請假滿勤就沒了,還要扣雙倍工資,算下來,請一天假等於三天都白幹了。老張自己到藥店買了點止疼藥,心想著也就是胃疼而已,應該沒啥大事。醫生告訴老張的老婆,老張情況很不好,胃部蠕動減弱,胃壁堅硬如皮革,是明顯的「皮革胃」,已經是胃癌晚期了。老張的老婆當即傻了眼,這樣的事終究是瞞不住的,老張也知道了,夫妻倆商量了一下,本來家裡就不富裕,晚期治癒的可能幾乎是0,就不浪費那個錢了。
  • 17歲杭二中男孩胃癌晚期 尋找為其捐錢的好心阿姨
    他叫劉旺,如果沒有得胃癌,他和這個年紀的所有年輕人一樣,愛刷微信愛泡論壇,愛吃飯愛運動,有很多很多遠大的理想,也有很多很多想去的地方。17歲,正是看這個世界一切都美好的年紀啊。章海濱說,只知道對方是位病人家屬,40多歲。我們家一直沒出過大學生,本來我被寄予厚望的,誰知道這樣了……劉旺媽媽快步走了出去,在走廊拐角處抹掉了眼淚:「他從未喊過一次疼,他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但一直都很平靜,甚至跟醫生說不想繼續化療了,他不想給家裡添負擔。」劉旺不是個外向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