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知清明之「禮」 傳文明之「儀」——紫薇小學紅領巾...

2020-12-16 滁州市紫薇小學

雨點紛飛,思念又起。平野一碧,清明即至。清明節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古人過清明,不單單是祭祀,還要進行多項活動,比如蕩鞦韆、放風箏等,一是向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二是對生機盎然的春天和生命的禮讚。可以說,清明節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讓我們一起聆聽,紅領巾講述「清明習俗」---

紫薇小學五(5)中隊的張憲祺和大家分享「清明習俗」。

紫薇小學二(3)中隊的陳武清源和大家分享「清明習俗」。

張憲祺講述稿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

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或前後。清明掃墓祭祖節期很長,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陳武清源講述稿

過文明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親愛的老師、隊員們:

大家好!我是滁州市紫薇小學二(3)中隊的少先隊員——陳武清源。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清明習俗」。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大約開始於周代,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不僅擁有著悠久的歷史,習俗也是豐富有趣的。

祭祖和掃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儀式。在清明節前後的幾天裡,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陵墓,既是為傳承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也是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具體體現。

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插柳、拔河、蠶花會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吃冷餐傷害身體,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又有遊玩踏青的歡笑,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

可是如今,有些地方的清明節活動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莊重的味道。有的隨地灑紙錢汙染環境,有的燃放鞭炮引發山火,其實紀念逝去的親人,重在表達情感。我們可以採用網上祭掃、鮮花哀悼、手植樹木等經濟文明的方式,傳遞給先人的是追憶和思念,留給我們晚輩的是文明與簡約。

親愛的隊員們,讓我們一起號召家長、號召全社會,過文明而有意義的清明節!(唐娟娟 王靜報導)

紫薇小學紅領巾講解員——五5中隊張憲祺 。

紫薇小學紅領巾講解員——二3中隊陳武清源 。

隊員們的繪畫作品。

隊員們的手抄報作品

相關焦點

  • 清明追思!遵化全市中小學這樣做!
    蘇家窪鎮下石河中學、東新莊鎮王各莊海林學校、東舊寨鎮中學進行集體升旗儀式,國之自豪油然而生!教師們通過這種方式追悼英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在新的特殊時期,共抗疫情,爭取取得教育事業的新勝利! 全體教師行感恩禮
  • 八禮四儀之儀表之禮教育
    原標題:八禮四儀之儀表之禮教育   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一種行為表現。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10月27日上午,在雙甸小學的升旗儀式上,張建平老師就「八禮四儀」中的儀表之禮發表了國旗下講話。  張建平老師希望全體學生做到穿戴整齊、樸素大方。衣服大小要合身、出門前要看看衣領是否翻好、扣子是否扣上、紅領巾是否佩戴整齊、鞋帶有沒有繫緊、書包是否背正,頭髮有沒有梳齊;保持衣服的乾淨整潔,沒有汙垢和油漬,領口和袖口處保持乾淨。
  • 清遠多舉措倡導清明文明祭掃新風尚
    2017年清明節來臨之際,在這緬懷先賢、祭奠逝者、慎終追遠的時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清遠市文明辦多舉措發動全市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倡導清明文明祭掃新風尚。  一是發出文明祭掃倡議。
  • ...旌陽區東街小學師生參加2019鐘鼓樓廣場德陽市清明祭祖展演活動
    孝德祭祖 禮尚文明——旌陽區東街小學師生參加2019鐘鼓樓廣場德陽市清明祭祖展演活動 2019年04月03日 15:53:35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
  • 廈門海滄區開展清明文明祭祀活動 大力推進移風易俗
    少了鞭炮燃放、紙錢焚燒,多了鮮花祭掃、植樹祭掃;少了琳琅祭品、鋪張浪費,多了追思先賢、緬懷先烈……在海滄,一樣的清明,展現出別樣的文明。  這個清明節,新老「海民」感受到不一樣的節日氛圍:簡化祭掃形式,突出緬懷內涵,弘揚傳統文化,節日不失莊重肅穆,又體現出時代新風,讓「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回歸清明本意。  見微而知著,這些風俗上的改變,正是海滄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交出的階段性答卷。
  • 網言網語|又到清明,我們如何追思緬懷、感悟生命
    清明是慎終追遠、掃墓祭祖的時節,也吐故納新、踏青郊遊的時節。今年清明,節氣依舊,卻註定不同。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文明祭掃尤顯必要,面對自然、生命尤須敬畏。不少網友在本網留言板留言,講述了他們的感悟和思索。在一年中最有生機的時節感懷故人,別有意義小兔呆桃:小時候,總覺得清明是所有節日裡最悲傷的一個。
  • 文明祭祀 讓清明更有意義
    如今,清明已被國家確定為法定節日,更賦予這個傳統節日以新意,讓清明更清明,過得更有意義。      清明將至,我們該如何祭祀先人,讓清明更有意義?無疑,要文明祭祀,首先是安全祭祀。清明是個美好的季節,但此時風乾物燥,最忌「野火燒不盡」。每到清明期間,各級政府雖三令五申,並加強了安全檢查監督,但因為不文明祭祀導致的火災屢有發生,教訓慘痛。
  • 清明追思,注意防火!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出現交叉感染、聚集性感染,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從即日起暫停我市2020年清明期間現場祭掃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全市殯儀館、公墓、骨灰堂(包含宗教活動場所)等殯葬祭掃場所以及其他民間祭掃場所暫停清明期間現場祭掃活動。殯葬祭掃場所周邊道路實行交通管控。
  • 祭祖大典+禮儀解說+祭祖流程+祭祖文(香港清明祭祖法會2016.4.4)附儀規下載
    引贊唱:「請主祭官行初獻禮,詣酒罇所」,同時引導主祭官詣酒罇所前。引贊接唱:「酒罇生注酒」,注畢,引贊引導主祭官轉身隨唱:「請主祭官行初獻禮,詣神位前」,並引導主祭官詣神位前行初獻禮,引贊如前方式引導陪祭官上臺就位。通贊唱:「奠帛」,眾禮生隨即復誦,右禮生捧帛呈主祭官,主祭官雙手接帛盤行獻帛禮,獻畢,交左禮生置香案左。
  • 清明| 楊柳依依
    雖然在北京一樣見到朱門紅牆內的高大古老垂柳,一樹綠意肆意揮灑,但總覺得比不得颯爽白楊更能反映帝都風尚——別看「楊柳」二字好像很理所當然,實際上古時候的「楊」往往說的就是柳。譬如李白的「垂楊拂綠水」,李商隱的「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都足以為證;至於觀音手裡的楊枝甘露瓶,也明明插著柳枝,更加沒有今天的楊樹們什麼關係。想來當年的皇帝們或許也是為了營造江南氛圍,才圍湖種柳的?
  • 湖南衡陽推行文明祭掃網上祭奠 讓綠色清明節更"清明"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清明時。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為築牢疫情防線、傳播文明新風,營造安全、簡約、綠色的祭掃氛圍,湖南省衡陽市多部門發出倡議書,引導市民文明祭祀,綠色環保的「花祭」「網祭」已逐漸替代焚燒紙錢等傳統祭祀方式,簡約祭掃重寄情,綠色祭掃更清明。
  • 清明習俗知多少?門戶插柳祛疫鬼 踏青放風箏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節正處在春天,人們會偕同親友出遊踏青、放風箏。此外,它也是一個追思逝者、緬懷先輩的日子。  據民俗專家介紹,清明節其實糅合了古時春季多個節日習俗。它還有自己的節令食品,「青團」即是其中之一。資料圖:上海老字號推出網紅青團吸引民眾排隊「嘗鮮」。
  • 「詩詞鑑賞」二十四番花信風之清明:桐花
    將近清明,桐花已開。桐花是清明「節氣」之花,是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三春之景到清明絢爛至極致,但同時盈虛有數、由盛轉衰。清明時節已是春事闌珊,天氣變化劇烈,乍暖還寒冷雨飄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桐花既是春景的高點,也是春逝的預示。據人考證: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
  • 清明水陸法會首日丨放生喚起慈悲之心,拜懺淨除往昔罪障
    2020年3月29日清晨6時,清明水陸的放生法會在觀音殿前舉行,也代表著清明水陸法會正式啟建。放生法會禮請上海玉佛禪寺監院、寺務處副主任慧覺法師主法。主法法師拈香禮佛,按照放生儀軌,為放生的物命授三皈依後,將其放歸自然,更為其未來解脫種下菩提種子。
  • 【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祭掃成風尚 清明汕頭更「清明」 | 汕頭市各大墓區迎來祭掃高峰,鮮花與水果成祭品「主角」
    如今,隨著低碳環保的文明祭掃方式越來越深入人心,並漸成風尚,汕頭的清明也更「清明」。文明祭掃方式越來越深入人心當天上午9時許,記者在礐石中華永久墓園看到,雖然人流量迎來高峰,但墓園內秩序井然。不少市民選擇了用鮮花代替香燭、紙錢,減少攜帶沉重的傳統祭品,簡化了繁瑣的祭祀流程,用文明、環保、低碳的形式來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現在時代變了,我們已經是第二年採用鮮花祭祀了,這種方法也能體現對先人的哀思。」攜帶鮮花進入墓園的市民告訴記者。
  • 以字追思  以詩緬懷
    清明抒懷昭示著與文明同行的大德。古人「以字追思」「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或離別惆悵百感交集、或春和景明梨花帶雨、或三兩成群鬥草踏青,用文字寫出對春光的熱愛、對清明的崇敬、對家風的歌頌、對亡人的懷念。「以字追思」「以詩緬懷」表達了為人之道。 今年清明期間,遵義市第十二中學師生也積極行動,握筆抒懷,讓追思在格律中流淌。
  • 清明時節雨紛紛
    在這天,我們懷緬先人,抱著一顆感恩之心,欣賞著春天四月的美好。古人關於清明的詩詞有不少,下面就讓我們欣賞一下這些美妙的詩句吧。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富平:清明假日旅遊供需兩旺 市場繁榮文明有序
    祭掃追思緬先烈 紅色旅遊成熱點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旅遊景區正以其獨特魅力,煥發勃勃生機。清明小長假期間,紅色旅遊景區成為遊客出遊首選地,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八路軍120師抗日誓師紀念地、富平縣英烈紀念館等景區內,許多遊客和青少年通過單位組織或自發前往,在祭掃的同時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表達對革命先烈的追思之情,全縣紅色旅遊景區景點共接待遊客10餘萬人次。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增加遊客的旅遊體驗度,近年來,富平縣推出了「紅色主題遊+秀美山水遊」的組合線路。
  • 廣州塔旁的巨幅「清明上河圖」,一秒穿越宋朝汴京盛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想,畫卷中的這隻馬兒才是「斷魂」的主角吧。失控的馬在原地咆哮著擺動前腿,嚇得隔壁的小孩哭著跑進大人懷裡。每一處生動的細節,都讓人仿佛跨越時空身臨其境,遊覽於畫中。動態畫卷的另一邊是「尋找畫中人」的AI換臉互動裝置,只要刷個臉就能在清明上河圖814個角色中找到跟自己最像的那個人。我循著提示操作了一番,發現自己是清明上河圖中的賣花商販,就是手舞足蹈在街上推銷鮮花那位。
  • 清明節致敬英雄的句子,清明追思,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
    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清明節致敬英雄的句子,清明追思,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清明節,感謝英雄,致敬英雄,我們會帶著你們的那份精神繼續砥礪前行!此刻,清明追思,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清明節,感謝英雄,致敬英雄,謝謝你們守護我們,現在換我們為你們守護新的春天。此刻,清明追思,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