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哪兒網發布2021年旅遊出行預測顯示,明年民航出行將達到6.29億人次,或超今年50%。
預測報告顯示:中衛、德令哈市、張掖等絲綢之路沿線小眾城市將成為2021年最有潛力的旅遊目的地。
隨著國內遊的逐步深化、旅遊業內循環持續作用,爆發、低價、小眾將成為明年旅遊的關鍵詞。
爆發:國內民航出行或將達到6.29億人次
民航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活躍程度深深影響著旅遊市場的繁榮。
去哪兒網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認為,影響旅客出行的主要因素有兩個:宏觀經濟形勢和運力投放。經歷了2020年疫情,對於疫情的控制成為重要的變量之一。
整體宏觀經濟形勢對於民航國內市場是利好的。運力方面,寬體機回國、秋冬換季班次國內航班增加20萬班,2021年預計國內航班量對比2019年還將增加15%,可供座位數增長超過20%。
「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探親和旅遊的需求反彈。90後、95後年輕旅客持續增多,學生旅客將同比2020年大幅增長。老人和兒童的出行佔比增加,甚至會實現報復性增長。」蘭翔說。
在內循環模式持續作用下,去哪兒網大數據研究院預測,2021年國內民航旅客量或將達到6.29億人次,與2019年相比增長10%,同比2020年或超50%。
低價:進入低成本、高性價比時代
2020年可謂「最便宜」旅遊年。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2020年人均出遊成本同比2019年下降1成。2021年低價會持續嗎?
「疫情讓大眾看到了更多的低價,也打破了產品原有的定價體系。2021年低價還將繼續,消費者仍能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更高品質的旅遊產品。旅遊將進入『低成本、高性價比』時代。」蘭翔認為。
蘭翔舉例,在往年,臨出發前3天,京滬、京蓉、京廣、京深這種商務幹線機票的價格往往只剩下6折以上的「高價票」,有些航班價格往往僅剩全價經濟艙。到了今年,除了十一期間,消費者在出行前1天都能買到4折以下的特價機票。
「市場中對價格最不敏感的公商務旅客出行還沒有完全恢復,更多的出行是由旅遊帶動的,這讓商家在維持成本的情況下用低價吸引更多消費。」蘭翔說。
小眾:絲綢之路沿線加速增長
今年"十一"八天長假讓從業者看到國內遊的潛力。在去哪兒網平臺上,同比去年國慶長假,國人平均出遊多了0.6天,達到4.82天。這樣的出遊長度讓以往去歐洲、美洲甚至非洲旅遊的人群將眼光放到了大西北。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目的地為西北地區的國人平均出行時間為4.89天,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個多小時。
從旅遊產品的平均支付價格上看,在全年價格下降的情況下,去哪兒網平臺上西北地區仍然有十幾個城市的平均支付價格有所上漲,其中就包含烏蘭察布、中衛、阿勒泰、哈密、吐魯番、漢中、張掖等絲綢之路沿線旅遊目的地。
中國旅遊研究院與去哪兒網課題組綜合目的地旅遊產品2020年和2019年的預訂增量、平均價格、出行時間和搜索熱度,發布2021年最有潛力目的地排行榜和2021年小眾旅遊目的地排行榜。
其中,最有潛力目的地中,前十位的目的地包含陝西、新疆、甘肅、青海、寧夏5大西北省份。西北地區將在2021年吸引更多遊客前往。
國內小眾旅遊榜中,也基本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區。四川的甘孜、西藏的山南、寧夏的中衛、青海的茶卡鹽湖等小眾目的地,正吸引著國人旅遊的目光。
蘭翔認為,在國內旅遊業內循環作用下,熱門旅遊省份的小眾目的地將被逐步發掘,旅遊產業發展不平衡將隨之打破,更多的小眾旅遊目的地將在2021年陸續湧現。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