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麵
到甘肅,早餐時間不來碗牛肉麵,那就太枉費此行了。
對於一個甘肅人來說,早餐吃牛肉麵是一種骨子裡的習慣,與生俱來,沒有理由,也無需理由。
「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是一碗正宗蘭州牛肉麵的標準。湯色清鬱,蘿蔔白淨,辣椒紅豔,蔥葉翠綠,麵條黃亮,諸色協調,諸味和諧。
蘭州牛肉麵之所以能夠讓人百吃不膩,和其繁多的麵條種類是分不開的,有二指寬的「大寬」,一指寬的「二寬」,直徑四毫米左右的「二細」,直徑三毫米左右的「三細」,還有那細如鐵絲狀的「毛細」,每一種都牽制著蘭州人的味蕾,別說是早餐了,就算是一天三頓全吃牛肉麵,對於蘭州人來說,也是沒有「吃膩」這一說的。
天水呱呱
正如牛肉麵一樣,甘肅人對麵食的喜愛可以說是毫不掩飾。如果說蘭州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牛肉麵開始的,那麼位於甘肅東南部天水人的一天,就是從這碗香辣綿軟的呱呱開始的。
為什麼要叫「呱呱」呢?因為在天水土話中,呱呱其實就是鍋巴的意思。蕎麥粉在煮的黏黏糊糊成半凝固狀的時候,會在鍋底結成一層厚厚的鍋巴,這層「鍋底」可是一碗呱呱的靈魂。
看到這層漿糊狀的鍋底沒,到這一步還不能出鍋,還需要將這做好的呱呱全部捏碎,再澆上特製的醬料,拌開拌勻,就可以開吃了。
看起來紅豔豔的呱呱,雖長了一副「不好惹的辣妹子模樣」,但它的味道卻是讓人愛不釋口,呱呱微微發甜,辣椒香而不辣,辣而不燥,口感就像是攪團一樣,尤其是在天涼露冷的早上,縮著凍到不行的脖子在路邊吃上一碗略帶溫熱的呱呱,便是感覺,這早起,也值了。
米湯油饊子
米湯油饊子,其實是兩種食物的結合,米湯是扁豆米湯,油饊子是炸製成的饊子,說是米湯油饊子,其實不如說是「油饊子泡米湯」。
米湯——一種食物之所以謂之經典,謂之特色,很大一方面是由於它的不可替代,「米湯油撒子」中的「米湯」便是如此。非大米,亦非小米,更非各種糙米雜米,而是用甘肅涼州特產的黃米,加入少許扁豆,砂鍋旺火熬成後,再將麵粉或玉米澱粉打成糊狀兌入其中,熗點蔥花,調點青鹽,香味獨特,自成一方特色。
油饊子——相比於扁豆米湯來說,炸油撒子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將面劑搓成筷子粗細的圓條狀,繞其七八圈,繃在長筷子上下油鍋,炸至金黃酥脆出鍋後,油香面香融為一體,剛端上桌就讓人忍不住地拿起來送入口中。這時候啊,您先別急,試著將這油撒子撅成小段,泡入扁豆米湯中,喜甜的可以再加些白糖,甜滋滋的,留味綿綿。
看到甘肅人民花樣各異的早餐,此時的你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心底的饞蟲開始計劃著明天早上的菜單呢?你的家鄉都有什麼特色早餐或者你心目中都有哪些經典美食,歡迎大家留言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