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富國島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671年,明朝人鄚玖不服滿清,率領部族投奔柬埔寨金邊王朝,他們就駐紮在富國島,當時屬於柬埔寨故地。後來越南入侵金邊王朝,鄚玖又向越南臣服。
後來法國人、日本人相繼來犯,該島的領主也不斷變換。二戰後法國竊取越南柬埔寨寮國的勝利果實,這個島重歸法國,並成為法國傳教士的傳教基地。
但是,法國人離開後,美國人佔領了這裡,並在這裡囚禁了4萬名越南共產黨囚犯。今天島上的罪犯流放地仍在使用,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椰子樹監獄。
後來越南打了十幾年內戰,柬埔寨也是各路軍閥混戰局面,雙方誰也無暇顧及富國島。到1979年,南北統一後的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連金邊都被越南攻陷了,富國島的歸屬沒有懸疑。雖然1986年越南從柬埔寨撤兵,但富國島就穩穩地成了越南領土。
1953年,法國在中南半島的軍事態勢很不樂觀,在寮國、柬埔寨、越南各條戰線上都呈現敗勢。法國無心戀戰,他們決定撤離中南半島,富國島作為湄公河三角洲的一部分由法國授權給了越南。
富國島跟中國還頗有一些淵源。上世紀40年代末,在解放軍「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南下橫掃中,國民黨黃杰將軍的湖南部隊就退守在越南的富國島上,大概3.3萬人,直到1953年經退守臺灣的國民黨政府接回,在臺北成立一個涵寧村安置,在高雄的澄清湖也有一個富國島,就是要紀念他們。
然而歷史篩漏的是,並非所有部隊都去了臺灣,仍有部分人留在荒島,他們脫下軍裝,在政治和歷史的夾縫中飄泊求生,有的過著極盡艱苦的日子。 這是一段被歷史遺漏的歷史,這是一群被政治遺忘的人群。
他們曾是一群老兵,被逐放到異國的小島,他們相繼死去或離開,如今僅餘無幾。60年後2011年,在海島上找到的僅剩最後一個老兵-餘集年。
另外,享譽國內外的[飛馬豫劇隊]也是誕生在越南的富國島上的。當初的名字是[中州豫劇團],隨國民黨部隊遷臺後在海軍陸戰隊的支持下於左營落地生根改名為[飛馬豫劇隊]後,改隸屬教育部。又改名為[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經常出國表演深受國際人士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