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臺禪寺開山方丈惟覺老和尚8日晚間10時31分圓寂,享壽89歲。(資料圖)
臺灣中臺禪寺開山方丈惟覺老和尚8日晚間10時31分圓寂,享壽89歲。這位被臺灣社會視為「重興中國禪宗、影響臺灣佛教界」的高僧生前心繫兩岸,創建中臺禪寺,力促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惟覺老和尚曾提出「兩岸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佛教未通,中臺先通。」在兩岸藝術、宗教、學術、文化等方面,都有良好而友善的互動交流。
中國重慶華巖寺方丈道堅大和尚為悼念惟覺老和尚,特撰輓聯:
惟心勸悟,惟難勸修,魂繞中臺開慧海,
覺岸猶期,覺風猶在,葉凋西蜀冷營山。
重慶華巖釋道堅哀輓
惟覺老和尚祖籍四川省營山縣。於1963年秋在基隆十方大覺寺,依靈泉長老座下披剃出家,字號知安,法名惟覺。在臺北縣萬裡鄉山中,閉關茅棚十餘年。1987年,應大眾懇請弘化利眾,始出草寮,闢建靈泉寺。當時有出家弟子4人,俗家弟子300人;不過時至今日,出家弟子已有1000多人,皈依弟子遍及海內外。
惟覺老和尚一生創建了包括靈泉寺、中臺佛教學院、中臺禪寺、普臺小學、普臺高級中學、中臺山博物館以及中臺禪寺等海內外108家分院精舍,弘揚佛法,廣結善緣。1992年創建的中臺禪寺,以「佛法五化──學術化、教育化、藝術化、科學化、生活化」為弘揚佛法的方向;廣傳禪宗心法,積極推動禪修教育。
2001年,惟覺老和尚主持成立「世界宗教和平聯誼會」,舉辦多場兩岸、國際性座談研討會。同年4月2日至10日,組成「中臺禪寺宗教藝術文化參訪團」至四川成都,進行宗教文化參訪交流。
惟覺老和尚提出「兩岸未通,宗教先通;宗教未通,佛教先通;佛教未通,中臺先通。」揭開了兩岸宗教文化交流的序幕。此後,無論是藝術、宗教、學術、文化等方面,都有良好而友善的互動交流。
2002年,惟覺老和尚親赴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恭迎佛指舍利蒞臺,於中臺禪寺供奉長達十天,聯合南投縣各界舉辦「迎奉佛指舍利祈福大法會」。
2006年,惟覺老和尚為倡議發起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的八位佛教高僧之一,並親赴杭州參與大會,於大會上作「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主題發言。4月15日,惟覺老和尚與靈隱寺方丈木魚長老於靈隱寺籤字結盟為「同源禪寺」,身體力行推動兩岸宗教文化交流。同年,惟覺老和尚還應四川大學邀請演講,並受聘為名譽教授。
惟覺老和尚生前積極組織開展慈善公益活動,1999年,於「9.21」大地震時成立救災總部及賑災分部,動員僧俗弟子全力協助災後之救援賑濟工作;2003年,為令SARS疾疫早日消弭,舉辦防疫消災祈福平安法會;2008年,捐款賑濟四川「5.12」大地震災區;2009年,捐款賑濟臺灣「莫拉克」風災受災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