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靠走 拍鳥靠守

2021-02-28 尋常閱色

烈日下、礁石上,令人敬佩的守拍鳥人(攝影:飛鳥先生)

作為一名徜徉「鳥坑」好些年的「鳥人」,外出觀鳥或拍鳥,不自覺的遵循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晚」;「觀鳥靠走,拍鳥靠守」 的信條。其間的起早貪黑、摸爬滾打,箇中滋味鳥人都懂。
來說說這個「觀鳥靠走,拍鳥靠守。」

今年四月剛結束的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珠海外伶仃島觀鳥比賽,對我來說就是走和守的經歷。

外伶仃島風光(攝影:飛鳥先生)

 

外伶仃島最具挑戰性的觀鳥線路是環島線。以渡輪碼頭為起點逆時針方向行進,先是沿著海岸線走,到採石場後左轉繞回,整條線路是一條閉合的環線。

 

此路線生境非常豐富,鳥種數量多,還有非常誘惑人的白腹海雕出沒。白腹海雕現已是外伶仃島的常駐民,在此繁衍生息。

 

全程幾公裡的山路,海拔上升不過兩三百米,但最大的坡度估計超過70度。這樣的線路步行觀鳥拍鳥,對於背負超過30斤攝影器材的我來說,簡直是前路茫茫無覓處。

 

但是白腹海雕在前面召喚我,怎捨得輕易放棄?咬咬牙,扛著裝備在烈日下上路。揮汗之時,想起在弄崗參加觀鳥賽時,年輕力盛,脖子上就只掛一隻望遠鏡,輕輕鬆鬆鑽林子,輕裝收穫最多鳥種數的那一隊年輕人。唉,果然是「觀鳥靠走」哇!不禁有點懷念只觀不拍的初入鳥坑的日子來。

生態片———外伶仃島的明星「常駐民」白腹海雕夫婦(攝影:飛鳥先生)

 

在馬拉西亞蘭卡威守拍的白腹海雕(攝影:飛鳥先生)

不過那天還好,就在我筋疲力盡之時,首先發現了一對白腹海雕!讓全隊增加了一個具分量的鳥種。如果不堅持走這條線路,也許就與白腹海雕擦肩而過,鳥種數估計會減少5-6種。感謝我的隊友,在我體力接近透支的後半程,無私地伸出援手,幫我扛著器材走完剩下的路程。幸虧我也尚能投桃報李。不然這就成為一個留下遺憾的苦情故事了。

幫忙扛器材的我的神隊友(攝影:小廖)

只觀不拍的觀鳥者往往確認鳥種後不再久留,緊跟著去追尋更多的鳥種。而拍鳥需守候,守得雲開見月,便是鳥人最大的幸福。

在鏡頭最近對焦距離4.5米出現的褐翅鴉鵑,當時我震驚得幾乎大聲喊出來(攝影:飛鳥先生)

 

在一個地方一蹲就是數小時,這種守候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在期盼中的鳥出現在鏡頭前,留下它們最美的倩影時,會覺得所有的等候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闖進鏡頭裡的白腹藍鶲雄鳥(攝影:飛鳥先生)

 

在外伶仃島,對攝影師來說最具表現力的鳥當屬巖鷺和黑枕燕鷗。這兩種鳥在岸邊固定的礁石區域出沒,位置和時間則並不固定。在選擇攝影角度、距離和背景的同時,須全副武裝頂著驕陽並用眼角的餘光瞄著湧動的潮水,稍不留神就有人機溼身的危險。

 

外伶仃島搏擊浪花的翻石鷸(攝影:飛鳥先生)

外伶仃島的明星——巖鷺(攝影:飛鳥先生)

但是拍到了,還是不能夠滿足的。近是硬道理。於是就有攀上礁石、越過淺灘、躲過潮水,靠近再靠近。跪著、趴著、匍匐著用盡各種姿勢和動作,真恨不得把鏡頭伸到鳥眼前。此時鳥的各種搔首弄姿,各種跳躍飛翔就是對守在鳥前的鳥人最大的回報,這一守有時就是天昏地暗、海枯石爛的一整天。

人與鳥面對面(攝影:飛鳥先生)

蒙古沙鴴亮翅(攝影:飛鳥先生)

拍鳥,時時刻刻就是在做選擇題。距離、角度、背景、機位、相機參數設置等等,時刻都有可能變化,要隨時做出判斷和調整。

外伶仃島的黑枕燕鷗夫婦(攝影:飛鳥先生)

 

好的鳥片要靠堅守,等待合適的光線、合適的場景、精彩的動作瞬間、恰當的攝影器材設置等等,直至按下快門,光影定格;好的照片靠成千上萬的快門累積打磨出來的,沒有萬次的快門拍攝實踐,出好照片只能是空想。

回眸一瞥的蒙古沙鴴(攝影:飛鳥先生)

 

觀鳥靠走,拍鳥靠守,觀鳥和拍鳥這貌似矛盾的兩件事,我總是希望得以兼顧,卻又每每留下遺憾。只能在每一次野外觀鳥時在兩者之間尋找最佳的平衡點。也許這正是觀鳥與拍鳥的挑戰和樂趣所在。

 行進在粵北車八嶺森林裡的飛鳥先生(攝影:雨虹)

往期閱讀推薦:

秘境弄崗,因鳥聞名

成為一位 「Bad」的觀鳥者——《窗外飛過一隻鳥》推薦導讀

中山崖口:觀鳥進階與美景美食皆不辜負

看得見雪豹的房間

在文學作品裡振翅歌唱的鳥兒

相關焦點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俗話說得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沒有去過雲南的「觀鳥拍鳥人」(以下稱「鳥人」)快做計劃吧,三月開始,機票就白菜價了。
  • 德宏州盈江縣:留著綠水青山 守著「觀鳥」產業 過著幸福日子
    「以前的石梯交通落後、刀耕火種,想改善夥食只能靠打鳥和狩獵,我們過著守著大山餓肚子的窮日子。」  2015年2月,一支科考隊群人翻山越嶺來到石梯村考察生態及鳥資源,「觀鳥」這個詞語第一次被提及。科考隊走後,「觀鳥」致富的種子埋在了村民心中,後來在盈江縣觀鳥協會的協助下,石梯村被發現400多種鳥的存在,其中國內僅有的5種犀鳥在這裡就有3種。
  • 鳥棲枝頭說道真 2019全國觀鳥拍鳥勝地百佳榜在北京發布
    觀山,觀水,觀鳥,觀自在。6月21日夏至日,2019全國觀鳥拍鳥勝地百佳榜在北京中國環境大廈正式發布,為各地環境教育、研學旅行和親子家庭的夏日出行,推薦在綠水青山之間適宜觀鳥拍鳥的候鳥棲息地和遷徙帶。
  • 小區裡的觀鳥人:記錄北京城的「鳥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半路出家」的觀鳥人50歲那年,王曉波決定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 他成了一名觀鳥人。他拍鳥,卻不太在意拍得好不好看,看鳥,也不太關心鳥漂不漂亮。「觀鳥人的目的,是觀察鳥類的生活習性,辨別記錄鳥種變化。」王曉波說。
  • 候鳥「約會」石獅遠不止黑腹濱鷸 觀鳥拍鳥更要護鳥
    蚶江石湖的黑腹濱鷸  候鳥「約會」石獅遠不止黑腹濱鷸  進入候鳥遷徙季節,大量候鳥來石獅越冬;觀鳥拍鳥更要護鳥  11月18日,本報刊登《別來無恙,西伯利亞候鳥》圖文報導,記錄石獅蚶江石湖候鳥萬羽齊飛的震撼場面,再次引起政府部門、觀鳥人士及新聞媒體的關注。除了來自西伯利亞的黑腹濱鷸,「約會」石獅的候鳥還有很多,位於泉州灣南岸的石獅沿海灘涂溼地成為越冬候鳥棲息的天堂;候鳥遷徙季節,觀鳥拍鳥更要護鳥。
  • 觀鳥拍鳥,當然要去溫哥華!
    ,它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觀鳥地之一。本那比湖是很有特色的鳥點,這個佔地300公頃的自然公園,擁有湖、草灘、森林,不僅可以觀賞到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如害羞的北美郊狼、活潑的海狸,而且是各種水禽和鳥類的天堂,是自然攝影愛好者觀鳥拍攝的極佳地點。特色鳥有:林鴛鴦、藍色蒼鷺、禿鷹、翠鳥、魚鷹,甚至有罕見的綠脊蒼鷺。
  • 2020盈江觀鳥行之一——初識鳥塘
    一開始知道鳥塘這回事,是在上次夏天來雲南的時候。聽這個名字一開始以為就和「棚拍」差不多,但是聽當時小樂的朋友、盈江鳥會的會長「班長」說起,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在鳥塘裡拍到的鳥是真正的野鳥。相對棚拍把野生鳥類抓來,幾乎類似強行擺拍的野蠻行為,鳥塘肯定對野鳥更加友好一些。國外的觀鳥酒店有時也會採取這樣的方式吸引野鳥過來。更不要說北美很多家庭都在院子裡設置餵食器和鳥泳池了。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英國「鳥神」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成為中國多個立法機構環保法律顧問,幫助玉樹發展生態經濟在溫榆河畔與記者攀談了幾個小時,英國人唐瑞(Terry Townshend)扛著三腳架準備回家,這一天,唐瑞總共看到
  • 【信息轉載】中國100個觀鳥拍鳥地及鳥種
    流蘇鷸,短趾雕,疣鼻天鵝;31 達裡諾爾:草原雕,獵隼,大鵟,蓑羽鶴;32 科爾沁:慄斑腹鵐;33 呼倫貝爾:雪鴞,猛鴞,烏林鴞,長尾林鴞【上海】34 崇明島東灘鳥類保護區:遊禽、涉禽(小天鵝等),35 南匯:遊禽、涉禽【江蘇】36 南京老山:仙八色鶇;37 鹽城:丹頂鶴,東方白鸛;38 如東小洋口:勺嘴鷸,小青腳鷸;39 連雲港前三島:白嘴潛鳥,
  • 八月馬來西亞(西馬)觀鳥拍鳥活動火熱報名中
    7天6夜拍鳥觀鳥行程(2018年)(吉隆坡國際機場 - 吉隆坡 -美麗島 -烏魯冷嶽森林 -武急丁宜山 - Krau Forest - Merapoh國家公園-福隆港- 吉隆坡國際機場 - 中國)日期:2018年8月18-25日(8天)第一天(18日)22:00廣州白雲機場集合,辦理登機手續
  • 入林不到1小時,發現30餘種鳥!貴陽一對夫婦15年時間練就觀鳥絕技
    為調查和監測省內鳥類的變化,貴陽的一對夫婦憑著聽聲辨鳥的絕技,15 年來,入森林、走沼澤、過草地,記錄下了貴州數百種鳥類,其中一些鳥類,刷新了貴州鳥類記錄。5 月 25 日,記者跟隨這對鳥類專家來到登高雲山森林公園、鹿衝關森林公園觀鳥,一路目睹他們的聽鳥、觀鳥、記鳥的絕技。
  • 不靠百度,如何快速知道一隻鳥、一朵花的名字?
    當然,沒有哪本書能比得上常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所以使用它們的最好方式,是帶上它,去自然中仔細地、用心地觀察。這本書是一本觀鳥人訪談集,第一章設置為「觀鳥入門指南」,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觀鳥的必備工具、找鳥技巧和資深鳥人的個人心得。主體部分是對二十餘位致力於中國觀鳥的資深、知名觀鳥人的採訪,包括香港觀鳥會首位華人主席林超英、《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作者馬敬能等。
  • 海南觀鳥培訓推廣活動
    正好行使廣州陽光鳥會職責,跟他們宣傳愛鳥護鳥,特別是愛打鳥的文舅舅。告訴他們雲南百花嶺,廣西弄崗,河南董寨等地的農民從打鳥到護鳥形成觀鳥拍鳥旅遊產業鏈,成功發財致富的事例。希望他們把鳥保護起來,把鳥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特別是找到稀有和特有種,我們就帶團過來,和宣傳…他們聽了很是心動,農民其實很淳樸,他們沒有環保意識很正常,單靠宣教用處不大,建立觀鳥護鳥經濟鏈是個實在的辦法!
  • 走,觀鳥去!(圖)
    這之後,李海濤漸漸明白,觀鳥並非他想像中那麼簡單。僅望遠鏡的使用就很有講究。7~10倍的單筒望遠鏡適合近距離的觀察,而15~60倍的單筒望遠鏡配合三角架適合觀看水禽和固定目標。  一直盯著遠處的李海濤,這時緩緩取下雙筒望遠鏡,他指點記者說,觀賞林鳥最好從外往裡走,如果性急衝進林中,往往會將鳥嚇走。
  • 第二屆中國都昌鄱陽湖候鳥全國攝影大展即將開幕,觀鳥、拍鳥攻略全...
    小編為您推薦幾個適合觀鳥、拍鳥的好地方。觀鳥拍鳥示意圖 推薦地一:李洞林村李洞林村座落在鄱陽湖的一個半島上,這裡三面環水,一面環山。村裡只住著李春如一戶人家,島上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以及食物條件讓此處成為候鳥的樂園,也是鄱陽湖惟一的冬夏候鳥雙棲地。
  • 冬日來黿頭渚餵鳥,沒了櫻花,依舊人山人海靠搶位
    冬日來黿頭渚餵鳥,沒了櫻花,依舊人山人海靠搶位在黿頭渚看紅嘴鷗是坐著輪渡的形式,船有兩層,第一層有舒服的軟座椅,第二層開放視野,觀鳥餵食,可以和紅嘴鷗互動。而且紅嘴鷗特別喜歡吃景區準備的類似於狗糧的食物!可以說是非常好養活了!紅嘴鷗是相當聰明的,他們知道只有跟著遊船才有吃的。
  • 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
    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新華社福州12月1日電題:採訪札記:觀鳥莫相煎 且行且珍惜記者日前在國內多地採訪了解到,我國新興的觀鳥旅遊業發展呈現「井噴」之勢,觀鳥隊伍日漸壯大、觀鳥景點快速增加,但繁榮之中埋藏隱憂,觀鳥旅遊業無序競爭勢頭正在顯現。
  • 觀鳥故事丨紅尾水鴝添幼鳥,鳥爸鳥媽忙飛天
    在居住的小區、周邊的農田、回家的路旁、洱海的溼地,聽到鳥叫聲,或者有黑影掠過,我總會駐足,靜聽,看看是什麼東西;如果能拍下來當然更好。第一次見它——紅尾水鴝雌鳥,也是這樣偶然。▲ 紅尾水鴝雌鳥 攝影/老黑拍不到黃鶺鴒,拍拍紅尾水鴝也好。移動、拍照,我都小心翼翼。不然很容易把它驚走。野鳥就是這樣,警覺性高。
  • 大老嶺觀鳥創紀錄之行
    接下來的行程中還多次看到白領鳳鶥,它在大老嶺算比較菜的鳥。我們開車走走停停,聽到鳥叫就下車走一小段。在一處矮竹林,見到幾隻非常好看的小鳥——金胸雀鶥。可惜我沒有拍到,同行4人只有Freeboy拍到。酒紅朱雀、藍喉太陽鳥、橙翅噪鶥這幾種鳥在雲頂都不難碰到。過去只在福建見過叉尾太陽鳥,這次在本省見到的藍喉太陽鳥,感覺更加好看!雲頂是大老嶺的最高峰,海拔2008米。爬山的過程中並未見到什麼鳥。我和Freeboy在山頂守了超過半個小時,只看到幾隻飛得非常高的鳳頭蜂鷹。
  • 英國「鳥神」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作為一名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已經觀鳥、護鳥近十年。每一次觀鳥,唐瑞都會有一些新發現,或多或少。與十年前剛來京相比,唐瑞早已不是孤獨的觀鳥人,如今外出他常常會遇到其他陌生的鳥類愛好者。他覺得,這意味著在北京喜歡、關注鳥的人更多了,「只要不驚擾、傷害到鳥類,總體上就是好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