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們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並開放了沿海的深圳、汕頭、珠海和廈門四個城市作為經濟特區。
經濟特區的設立,是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個窗口,是技術、管理和知識的窗口,同時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可以說,經濟特區的設立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都起了很大作用。
得益於經濟特區的設立,如今人們提起福建省,首先想到的無不例外的就是廈門了。廈門作為經濟特區,對於很多外省人來說,常常把它誤認為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反而作為省會的福州常常被人忽視掉。
除了經濟特區這個頭銜以外,廈門還是我們國內熱門的旅遊城市,「海上花園城市」說的就是它。而且自從鼓浪嶼申遺成功之後,廈門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了。
當然,作為一座二線城市,廈門的高物價,高房價也常常被人們抱怨。作為一個生活在廈門近十年的人,依舊不得不吐槽幾句,房價物價倒是漲得很開心,唯獨工資遲遲不漲!
不過,如今在福建也有另外一座城市正在崛起中,發展勢頭強勁,未來有望成為「第二個廈門」。
被譽為福建「馬爾地夫」的平潭綜合實驗區
這座城市就在位於福建東部,靠近省會福州,西隔平潭海峽與福清為鄰,南近莆田市的平潭綜合實驗區。
平潭簡稱「嵐」,俗稱海壇,也成為海山,為福建省直轄的地級行政管理區,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
平潭綜合實驗區由海壇島為主的126個島嶼所組成,陸地面積約為372平方公裡,海域面積6000多平方公裡,海岸線長399.82公裡,是福建省內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也是一個國際旅遊島,著有福建「馬爾地夫」之稱。
由於該島開發較晚,島上至今保留著大片的海島原始建築,天藍海水藍,每年夏季都吸引著許多遊客來此旅遊度假。從旅遊資源上來看,平潭與海濱城市廈門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據悉,平潭旅遊資源景觀獨特、類別豐富,有國家一級至四級景點128個,海濱沙灘總長達70公裡。 1994年海壇八大景區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列入國家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2006年被評為首批國家自然遺產。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的平潭,2018年全年生產總值達254.28億元
在過去的2018年,平潭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54.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7%,全區人均生產總值55885元,比上年增長6.3%。可以說,作為一座正在起步發展中的城市來說,平潭取得的成績是很不錯的,估計在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
尤其是隨著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修建完工,此後將對整個平潭綜合區的發展帶來巨大變化,成為福建「第二個廈門」說不定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