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曾經下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這是一個看似荒唐的命令,卻富含哲學意味,在拿破崙遠徵埃及的途中,在拿破崙眼中,驢子和學者一樣重要而且脆弱,這成了他一句名言。
要說拿破崙什麼時候開始成名,那就要從他軍事才華發揮到極致的一場戰爭開始,這場戰爭就是金字塔大戰,這也是遠徵埃及最關鍵的一戰。公元1798年七月,拿破崙率領著他的法國遠徵軍,進攻遠在北非的埃及。為何要徵服埃及呢?因為這是早期歐洲兩大列強爭奪歐洲霸權的重要一步,也是這個歐洲鄉下矮子拿破崙曾經的夢想,這個矮個子的彪悍男子,曾經在小時候就表現出從不服輸的性情,小學1年級拿破崙找4年級的同學幹架,雖然每次都打輸,但是就是死磕到底,一直打到對方不想跟他。可見這個小個子拿破崙,有多麼的精悍。
這次埃及遠徵,就是要徵服一個古老的曾經在歷史上也很彪悍的埃及,他也是不輕敵,挑選了精兵強將,準備了堅船利炮!埃及的馬穆魯克兵也是埃及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他的實力也不容小覷,當時兩邊的實力是不相上下的。特別是埃及的騎兵,騎的都是阿拉伯戰馬,更加適合埃及的氣候和地形,馬穆魯克的騎術精湛,在北非片區甚至阿拉伯半島都是強悍無比。
戰鬥開始之時,法軍和埃及軍隊的戰鬥力是很難分辨上下的,最後為什麼是遠徵而來的拿破崙勝了呢?這要跟拿破崙的軍事才華說起,他為什麼要帶學者在軍隊中?這說明拿破崙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他學習哲學,政治,宗教,地理文化歷史各方面的知識,並且運用到他的戰術戰略中去。
馬穆魯克的軍隊雖然騎兵精悍,但是步兵鬆散且戰鬥力不足,馬的戰鬥隊形是騎兵在中央,右翼是土耳其和阿拉伯人組成的混編步兵團,數量2萬人,左翼是阿拉伯遊民和當地部落幾千人組成的步兵,這就是埃及軍隊的弱點,左翼是很脆弱的,拿破崙抓住這個弱點,先攻其步兵陣營,拿破崙的陣仗是火槍對陣埃及的步兵團,他們五個師團一字排開,分成三排,第一排臥倒,第二排蹲下,第三排站立,後面的人填充彈藥,就這樣一輪一輪的消耗埃及的步兵陣營。在沒有步兵配合的情況下,騎兵再精悍也發揮不到極致,就這樣馬穆魯克的騎兵也被拿破崙的火槍部隊打敗,拿破崙佔領埃及首都開羅!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字塔之戰,這為拿破崙徵服歐洲大陸,打敗英國這個對手奠定了基礎。拿破崙是一個集智慧和智商,逆商都很高的一個人,他能從一個普通的島民成長為一代霸主,可見其心智的堅韌和毅力的不凡,我們今天回過頭看拿破崙傳記,就可以看到他性格的優勢,和當時的歷史非常的吻合,這就是時勢造英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