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
「中國夢•黃河情
——我們的幸福河」
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風團
來到最後一站
——新鄭
探尋中華民族的文明軌跡、
古老中國的恢宏史詩
以及新時代的發展變化
新鄭地處中原腹地,位於河南省會鄭州南部30多公裡,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建都之地,擁有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5000年的黃帝文化、2700年的鄭韓文化以及神秘的具茨山巖畫文化。近年來,該市著力打造「黃帝文化歷史名城、現代臨空產業新城、宜居宜業生態城市」,加快建設全國一流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
沿著歷史的脈絡
採風團先後走訪了
裴李崗村
泰山村
以及
黃帝千古情景區
裴李崗村位於新鄭市西部、新村鎮西南部的,是本次採風團三個目的地中歷史最悠久的地方,而裴李崗文化遺址具有極其重要的考古價值。
據了解,裴李崗文化遺址發現於1976年,這裡的文物屬新石器時代產物,距今已有至少8000年,已發現的文物中有石磨盤、陶鼎、陶罐、石鐮、石斧、石鏟、棗核、穀物等,墓葬114座,陶窖2座,灰坑1座,是中原地區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存最早的一處遺址,因此,史學界認為這裡開啟了最早的中國農業革命。
目前,該村正在積極打造具有農耕文化底蘊的民俗村,逐步打造「文旅+農旅」特色旅遊村莊,第一期先導示範項目已經初具規模,再用3至5年的時間,這裡將有煥然一新的巨大變化。
位於新鄭市龍湖鎮的泰山村,在黃帝文化資源、馬武寨文化、地宮文化等十幾種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接合適宜的生態環境,積極發展旅遊產業,先後修繕、復原、新建了黃帝會盟祠、大漢地宮、領軍人物園、百善園等十幾個大小景點,通過幾年的努力發展,現產業已基本成熟。
據介紹,該村進一步創新升級,推出「旅遊+」特色發展模式,以旅遊產業為平臺,帶動培訓產業、民宿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中小學生研學產業等二十餘種集體產業的發展,形成網狀產業結構。2019年,該村累計接待遊客近500萬人次,實現產值8000多萬元。
黃帝千古情景區,讓採風團耳目一新。該景區按功能劃分為停車區、市井街區、黃帝文化廣場、3500人的黃帝千古情劇院、1500人的全息影院、科技體驗區、綜合遊樂場等綜合體,是鄭州全新推出的大型演藝公園。
從軒轅黃帝到今天的鄭州,開啟一次神奇的穿越之旅,3000噸黃河之水天上來,上萬套舞臺機械和設備上天入地……大型歌舞《黃帝千古情》把黃帝文化、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在一起,生動演繹民族文化,講述黃河故事,一經推出,就受到廣大遊客熱追。
在演出現場,採風團時而為大氣磅礴的《龍的傳人》自豪,時而為上天入地的《大戰蚩尤》震撼,時而被《軒轅與嫘》的愛情深深感動,時而沉浸在詩意浪漫的《鄭風國韻》中,《老家河南》一場中河南人相互扶持的大愛和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更是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很快
一天的採風活動結束了
採風團成員依然沉浸在
母親河
——黃河
所孕育的這些古老文明當中
在文旅融合的不斷升級發展中
新鄭必將再掀
高質量發展的新高潮
官微矩陣
新鄭發布 新鄭融媒 新鄭廣播電視臺
來源:網信鄭州
編輯:高冉 責編:陳揚
主編:劉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