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建築溫柔了世界,建瞭望京SOHO、廣州歌劇院的設計師離世

2021-01-20 橘子娛樂

昨天晚上,愚人節前夕,傳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建築界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因病去世,享年65歲。上帝似乎把這個玩笑開大了。

扎哈.哈迪德,這是建築界的一個傳奇,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被人稱為「女巫」、「女魔頭」。有人誇她特立獨行,也有人說她是瘋子,但不能否認她仍然是當代世界上最優秀的建築師之一。

哈迪德的作品充滿了生命力

她的作品很霸氣,佇立在城市中央,像有一股旺盛的生命力噴薄而出。建築大師卡洛斯·吉門內茲曾經這樣評價她:「她讓建築成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讓我們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噴薄和流動。」

這個拿下「建築界奧斯卡」普利茲克建築獎的設計師,設計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就在我們周圍。

北京望京SOHO

比如北京的望京SOHO,在2014年建成後,從首都機場進入市區的途中一眼就可以看到它,很奪目,一度成為「首都第一印象建築」。

廣州歌劇院

廣州歌劇院在建成前曾經遭遇了哈迪德和她導師庫哈斯的競爭,彼時哈迪德在建築界小露頭角,而庫哈斯已經是業界大神,央視「大褲衩」就是他的作品。

然而最終經過評審,這一次的競爭被哈迪德拿下。建成之後的廣州歌劇院果然成為了廣州城市新地標,在2014年4月被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今日美國》評為2013年度 「世界十佳歌劇院」,這是亞洲國家的劇院首次入選這個名單。

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這更像是一個表現力超前的藝術,巨大的白色建築體盤桓在湖邊,以流暢的線條和誇張的造型取勝。又是一個帶有哈迪德鮮明符號的建築體。

香港香奈爾流動藝術展覽廳

香奈爾白色展覽館,是一個呈幾何形狀的環形曲面,極富藝術氣息,而展館的外形正是從香奈兒的菱格紋手袋中獲取的靈感。

BMW中央大廈

德國萊比錫,寶馬汽車公司的中央大樓,這是被認為哈迪德最具顛覆性的建築工程之一,直接將辦公中心和生產大樓連接了起來。置身其中辦公,仿佛身處電影中的未來空間。

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

西班牙薩拉戈薩橋

「我沒有一天放過自己」

哈迪德的代表作太多,這是一個高產的建築師,而「哈迪德」三個字顯然已經成為當今建築界的暢銷標誌。她在事業上看起來像是上帝的寵兒,順風順水,以至於有一回在採訪中被記者問:「你是一個幸運兒,對嗎?」哈迪德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很嚴肅地回答說:「不!我堅韌不拔地去努力!我花了數倍於他人的力氣!我沒有一天放過自己!」

是的,她沒有一天不在努力:創造作品、與爭議抗衡,因為那些風格鮮明的建築作品為哈迪德帶來了不少爭議。比如就在2015年年中,她通過國際競標勝出的日本東京奧運會場館設計方案,因為日本國內掀起的反對聲潮,最終被日本政府「槍斃」。

類似的事情還有1994年,哈迪德拿下英國威爾斯卡的夫灣歌劇院競圖方案一等獎,結果卻遭到了反對。因為他們不願意讓一個口音濃重、深色皮膚的女移民來主持重要文化建築的建設。

實際上,哈迪德的很多奇思妙想都只能安靜地躺在圖紙上,甚至她曾經一度被稱為「紙上談兵」的建築設計師。主流建築師羅伯特·亞當也曾經公開批評她的作品不合適,說「只是滿足她孩子一樣的玩興」。

她把自己嫁給了建築

對於哈迪德來說,爭議和掌聲也許是並存的,在飽受爭議的同時,也不乏賞識哈迪德的伯樂。比如1982年,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建築競賽上,哈迪德獲得了一等獎,這個賽事讓她在建築界初露鋒芒。但有趣的是在這次比賽中,初審時她的作品就被淘汰了,後來是日本建築家磯崎新無意中從一堆廢紙堆裡發現了她的設計。磯崎新說:「我被她獨特的表現和透徹的哲理性所吸引。」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哈迪德作品)

之後,哈迪德在各大賽事中屢屢獲獎,在世界各地的各大城市中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張揚的、鮮明的哈迪德風格建築物,這些都成了這個建築界的女魔頭設計師留給人間的珍貴禮物。

(△義大利南蒂羅爾梅斯納爾山Corones博物館 哈迪德作品)

只是現在,這個大膽又特立獨行的設計師去了,她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65歲,沒有戀愛、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一心撲在建築上。在男性掌握話語權的建築界摸爬打滾:與性別抗衡、與爭議抗衡、與傳統意識抗衡、以不屈的勇氣和鮮明的作品做出了漂亮的回應,最後終於成為了建築界的一個傳奇。

只是現在,也許是上帝也想有一棟引人注目的建築大樓了吧……

最後一句:

致敬大師,一路走好。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盤點世界十大歌劇院 中國廣州大劇院上榜
    在此前,美國發行量名列前茅的日報《今日美國》(USA Today)評選出「世界十大歌劇院」(10 best opera house around the world),包括挪威奧斯陸歌劇院、莫斯科大劇院、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德國拜羅伊特節日劇院、美國芝加哥市立歌劇院、義大利奧林匹克劇院、中國廣州大劇院、巴西亞馬遜歌劇院、澳大利亞雪梨歌劇院、法國巴黎歌劇院。
  • 她是最閃亮的建築女魔頭,用溫柔的流水打造出完美藝術館,轟動全球
    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 school學習建築學,1977年從AA Diploma畢業,獲得建築聯盟學院本科學位。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蘭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廈以及杜拜舞蹈大廈(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是廣州大劇院,北京銀河SOHO建築群、南京青奧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學建築樓等也都出自她手。
  • 世界十大歌劇院 中國僅廣州歌劇院上榜
    10.挪威奧斯陸歌劇院奧斯陸歌劇院是挪威國內最大的文化建築,也是當地的景點,參觀該景點是不收費的,所以這點也為該歌劇院吸引了許多人氣。劇院內有三個舞臺,1千1百多個房間,採用了世界最先進的技術,能夠為觀眾提供最佳的視覺和音效享受,在這個榜單上排第十。
  • 北京新建「最華麗」的建築,乃世界大師遺作,外形仿佛一隻眼睛
    說起北京的現代建築,最為出名的應該便是中國尊了。雖然北京高樓沒有上海、深圳多,但建築都非常具有特色,比如望京soho、銀河soho等,都已成為北京知名的地標之一。而就在兩個月前,又一座soho建築竣工開業,刷新了北京的城建面貌。而這座建築頗為特殊,是一位世界大師的遺作。它就是北京「麗澤soho」。
  • 建築雜燴丨世界10大著名歌劇院,一齣戲唱響國際舞臺
    縱覽全球,不乏有許多經典的歌劇院建築,它們紮根於國家或區域,維繫著歷史與現代的關係。光影交錯間,一幕幕戲劇不斷上演,唱響了國際,驚豔了歲月。2014年4月,美國發行量名列前茅的日報《今日美國》評選出「世界十大歌劇院」,這些世界著名歌劇院,完美體現了建築藝術之美。
  • 廣州歌劇院設計方案掀蓋頭(圖)
    歌劇院設計方案掀蓋頭  「冷峻雙礫」方案脫穎而出,該工程已列入明年重點建設備選項目  本報訊 (記者李豔 肖小冰)備受關注的廣州歌劇院優勝設計方案目前已經敲定,英國設計師扎哈·哈迪德的作品「冷峻雙礫」從三個候選方案中脫穎而出
  • 世界十大頂尖建築設計師及他們無可超越的作品(上)
    與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合作,為中國培養、培訓建築設計師,為推進中國建築現代化作出重要貢獻。他設計的許多大型建築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於華盛頓市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等作品為世界建築史留下經典傑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國銀行總部大廈是貝聿銘建築設汁生涯中的最後一項大型建築設計項目,耗時七年,大樓的-磚一木,-水-石皆凝聚著他的心血。
  • 廣州歌劇院設計方案敲定 外形似沙漠(組圖)
    世界上最頂尖的女性建築大師的設計方案「圓潤雙礫」被最後選中  本版撰文 本報記者 凌慧珊  核心提示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計委獲悉,引人矚目的廣州歌劇院工程已經列入明年廣州市的重點建設項目。  作為廣州市的標誌文化建築,廣州歌劇院建成後,能滿足大型歌劇、芭蕾舞劇、大型綜合文藝演出的需要,具有接待世界優秀表演藝術團體演出的條件和能力。  據了解,去年11月底,廣州歌劇院設計方案開始公示,來自國內外的9個設計方案參與角逐。
  • 望京SOHO的1800個日和夜
    這座由世界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建築,前衛、時尚,儼然一個摩登都市的縮影。每一寸都昭示現代感,甚至帶有未來主義色彩。而其「有趣的靈魂」則源於這裡集中著的創業力量,源於8090後為主的年輕群體。早在3年前,望京SOHO一帶就實現了用手機解決一切衣食住行——這裡是O2O創業的起點,共享單車最初的試驗田,還是直播大潮時的駐點,最近又率先接入了5G信號。
  • 廣州歌劇院初定型 定位中國三大歌劇院之一(圖)
    >  2、4、5號方案脫穎而出 預計6月三者中將誕生廣州歌劇院的最終建築方案  本報訊 (記者 楊升華 通訊員 董福強 馮衛南) 廣州歌劇院的設計競賽結果出來了!  據了解,該方案的設計師扎哈·哈迪德,是目前國際上最頂尖的女性建築大師,在她的作品中,大家較為熟悉的可能就是香港的山頂俱樂部。據稱,哈迪德曾被稱為「解構主義大師」。此次歌劇院的設計方案與她以前的作品相比,顯得更加規整。
  • 建築專家評議廣州歌劇院9大方案 設計獨特是關鍵
    本報訊 (記者 李豐) 昨日下午,廣東省部分建築專家匯集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對廣州歌劇院9大設計方案進行評審。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廣州歌劇院要建就要建成獨一無二的,能夠成為廣州市的代表性建築。  應成廣州新標誌性建築  在昨日的評審會上,來自省內多所高校和知名建築設計企業的專家表示,廣州未來的歌劇院要具備現代化造型,建成後應成為廣州的新標誌性建築。有專家指出,歌劇院這樣的建築在建築物裡屬於頂級建築,不像別的房屋建了之後可以再建,歌劇院建了以後,就很難再建第二次了,所以造型上一定要出類拔萃,成為地方的代表。
  • 廣州大劇院設計者扎哈·哈迪德病逝
    扎哈·哈迪德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女性設計師,2004年,她獲得了「建築界的奧斯卡獎」普立茲克建築獎,這是該獎項第一次授予女建築師。  在中國,廣州大劇院、北京銀河S O H O、望京S O H O、成都當代藝術中心等都出自她的設計。而廣州大劇院則是她進入中國的處女作和成名作,也是其所有建成和在建作品中體量最大的一個,被全美發行量最大的日報《今日美國》評為「世界十佳歌劇院」。
  • 中孚泰設計廣州大劇院被評"世界十佳歌劇院"
    由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築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聲學裝飾設計的廣州大劇院近日被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今日美國》評為2013年度 「世界十佳歌劇院」,與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莫斯科大劇院、雪梨歌劇院等世界著名歌劇院同列其中。
  • 雪梨歌劇院,全澳大利亞最具辨識度的建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雪梨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由丹麥建築師約恩·烏松(Jorn Utzon)設計, 這個設計過程有太多的故事,從1959年開始動工,於1973年完工,耗時共14年。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就在我國南方城市,由「建築女王」親自設計
    說到世界著名歌劇院,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雪梨歌劇院或者奧地利國家歌劇院,其實在世界十大歌劇院的名單中,有一座位於我們中國,那就是廣州大劇院。廣州大劇院位於珠江北岸,由兩座單體建築構成,外形簡約而抽象,幕牆主要由白色的板材和灰色的玻璃構成。
  • 上海為什麼要建上海大歌劇院
    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由華東建築設計總院、挪威斯諾赫塔建築事務所、美國永田音響、英國TPC劇場顧問組成聯合體,主要負責上海大歌劇院的建築、結構、機電、基坑設計以及專業聲學設計和專業劇場舞臺設計等。
  • 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雪梨歌劇院!
    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雪梨歌劇院——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雪梨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英國建築設計師扎哈·哈迪德遺留的經典作品(組圖)
    伊拉克裔英國設計師扎哈·哈迪德因心臟病突發過世,享年65歲。  據《衛報》報導,伊拉克政府將哈迪德的死亡描述為「伊拉克和全球不可挽回的損失」。  今年早些時候,她還在倫敦典禮上接受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的金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
  • 廣州的地標建築是哪座?是廣州塔還是廣州歌劇院?老廣州人告訴你
    廣州,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同樣也是珠三角地區的核心城市,廣州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繁華,現代,包容性強,車水馬龍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大樓交相輝映,那麼說到廣州市的地標建築,相信很多外地遊客一定會如數家珍,但是在眾多的地標建築之中,有兩座特別受到外地遊客的青睞,他們紛紛表示它們才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