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作品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作品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 每件手工藝品背後都有一顆「匠心」

陸佳穎在修復瓷器。

作為2016上海市民文化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由寶山區、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主辦的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吸引了大批手工藝人。日前。以「妙手生花」為主題的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塵埃落定,產生了100位民間達人。大賽作品成果展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舉辦,至4月25日結束。每一件獨具匠心的手工藝品背後,都有一位為之傾注心血的「匠人」。

上海少女景德鎮學藝10年

陸佳穎是典型的都市少女,愛逛街愛打扮,還有點小叛逆。因為學美術,也想出去闖闖,高中畢業後便考入景德鎮陶瓷學院學習雕塑。讀完本科讀碩士,還在當地開了工作室。2015年,陸佳穎在景德鎮待了10年後被父母「揪」回上海,但她提了一個要求,「讓我繼續做陶瓷雕塑這一行。」

記者見到陸佳穎的時候,她正在永嘉路上一間茶館教學,當天教的是金繕修復。一位學員正在她的指導下,修復一隻破損的紫砂茶壺。陸佳穎說:「金繕就是用純天然材質修補殘缺器物的一門技藝。金繕修復適用範圍很廣,用於瓷器和紫砂器居多,也可用於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

從已經修復好的一些瓷器來看,原來破損的地方,不僅完美粘好,還多了一層金漆的裝飾效果。不過,這樣的修復周期至少兩個月,金漆的部分大約5天可以完成,之前漆的基礎部分要花半個月左右。「金繕的本意在於,面對不完美的事物,用近乎完美的手段來對待。」

這次,陸佳穎聽說市民手工藝大賽,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參賽。她的微型瓷雕作品《騎鹿老者》是個高度不過12.5釐米的作品,配有紅木底座,精細地刻畫出高士瑤池赴宴的場景:神鹿昂首急蹄,高士褒衣博帶,不徐不疾。既可以安置於架上案頭,也可以把玩於股掌之間。

陸佳穎說,這個作品用時差不多4個月。先在紙上畫草圖,之後完成泥稿、調整造型,再用石膏翻模,將不同部位切下,用泥巴印出坯,拼接起來刻畫細節,再晾乾,在窯爐裡低溫素燒後上釉,最後高溫燒,方能完成。

陸佳穎說,在上海,除了一些體驗性的陶吧外,這樣的陶瓷藝術工作室幾乎沒有。目前她才剛剛起步,僅能勉強維持生計。「我願意背水一戰。」這位上海姑娘倔強地說。

55歲的她始終醉心布娃娃

對今年55歲的印明燕來說,童年的美好回憶都寄托在她親手製作的布娃娃身上。

在那個穿衣服簡單樸素的時代,印明燕常對衣服做些簡單修改,換個領子或是加條花邊,給娃娃設計衣服成了印明燕最大的樂趣。沒想到,這個愛好一直延續下來,以至於退休後的她,乾脆在南翔買了間房作為工作室,專心布娃娃創作。

在本次市民手工藝大賽中,印明燕的參賽作品是一個以中國紅為主色調的布藝娃娃。娃娃的肢體材料選用呢絨,接近皮膚質感。娃娃身著大紅色的織錦外衣,上衣採用對襟設計,扣子呈玉如意造型,衣服上還裝飾有花卉圖案。娃娃的麻花辮則挽成兩個髮髻,極具傳統美。手串、手鐲、繡花鞋等細節細緻考究,懷中還抱著一個微型琵琶,儀態大方。

不少人看到這個娃娃後,十分驚豔,感覺她就像中國版的「芭比娃娃」。印明燕給作品取名「憶童年」。印明燕的童年,在曹家渡一條老弄堂裡度過。她說,每每看到這個娃娃,就會想到童年時嬉笑的場景,「童年回憶好像一場夢,每當製作布娃娃的時候,我就沉浸在夢裡。」

印明燕製作的布娃娃獲得過不少榮譽。在1997年的一次中國民族布娃娃設計大獎賽中,她製作的三個頗具中國風、取名「妮妞系列」的布娃娃獲得一等獎。2006年和2007年,市婦聯舉辦過兩屆手工藝大獎賽。印明燕把經過改良的布娃娃送去參賽,連續兩年獲得二等獎。

從設計到完工,一個布娃娃往往要花去印明燕半個月至一個月的時間。第一步要在紙上畫出每片布料的形狀,按著圖紙裁出布料。印明燕還採用傳統刺繡方法,繡出娃娃臉部細節和神態,還專門買來柔軟的全羊毛開司米料,給每個娃娃手工編織獨一無二的髮型。

為了製作帶有民族特色的布藝娃娃,每每出遊,她都會留意和收藏一些民間土布和飾品。未來,印明燕計劃用多隻布娃娃設計一個場景,演繹不同故事情節,賦予布娃娃更多內涵。

他在髮絲上刻「愛的詩章」

在纖細的頭髮上刻字,而且一刻就是上百個,手工藝達人周譽坤最近就拿出這麼一件發刻作品:在一根8.5釐米的髮絲上刻下270個英語字母,以優美的手寫體寫成「愛的詩章」。

周譽坤專注於微雕這門手工藝30多年。他說,自己的這項手藝就是「用刀尖跳舞」。周譽坤的作品得依靠顯微鏡放大後才能欣賞。髮絲上的字母採用優美考究的手寫體,刻字的內容則取自聖經上關於「love (愛)」的闡釋,取名「愛的詩章」。周譽坤帶著這件作品參加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

周譽坤的父親也是一位手工藝多面手,在父親指點下,周譽坤很小就開始練習書法與篆刻,並展現出很強的天賦。上高中時,周譽坤的篆刻技藝愈發純熟,開始挑戰微雕這項手藝。他的第一件微雕作品是用牛角雕成的高山和流水,只有大拇指大小。山的背面還刻了一首小詩,仿佛一幅古典水墨畫。「那時我還沒有顯微鏡,只能肉眼湊近才能調整作品的細節。」

微雕常用的材料有象牙、白玉、牛角等硬質物品。要在人發這樣細軟的材料上雕刻,對於周譽坤而言可謂終極挑戰。第一次真正嘗試人髮雕刻是在1995年。一根頭髮直徑不過0.2毫米,即使在顯微鏡下放大60倍,在從上而下刻前三個字的時候,根本無法看到刀鋒,完全憑感覺刻。周譽坤說,要在頭髮上刻字必須摒除雜念,「靜下心來刻字的時候,我感覺整個人處在靜止狀態。」

6個月中,他經歷無數次失敗,最終成功在一根0.982釐米長的人發上刻成243個英文字母,那是《高山流水》等10首中國著名古箏曲目,這件作品被收入當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隨後他創造了在一根髮絲上刻下251個字母的紀錄。2011年,他又用楷體在一根5.86釐米長的人發上,由上至下刻了276個字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記者 周楠 實習生 蘇昊煒)

(責編:嚴遠、韓慶)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作品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
    原標題: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作品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 每件手工藝品背後都有一顆「匠心」 作為2016上海市民文化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由寶山區、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主辦的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吸引了大批手工藝人。日前。以「妙手生花」為主題的2016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塵埃落定,產生了100位民間達人。大賽作品成果展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舉辦,至4月25日結束。每一件獨具匠心的手工藝品背後,都有一位為之傾注心血的「匠人」。
  • 風華十載,築夢遠航——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建成開放十周年
    風華十載,築夢遠航——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建成開放十周年 2020-10-16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與你相約2020上海旅遊節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與你相約2020上海旅遊節 2020-09-11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與你相約2020上海旅遊節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與你相約2020上海旅遊節 2020-09-11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上調日遊客接待量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上調日遊客接待量 2020-07-16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與你相約2020上海旅遊節
    2020年上海旅遊節將於9月12日正式開幕啦!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自然不能錯過這場歡樂盛宴!場館地址上海市寶山區滬太路4788號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9:00—16:00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
  • 上海市民手工藝大賽成果展線上線下同步邀您赴約-區域頻道-東方網
    藝創生活」上海市民文化節手工藝大賽成果展,在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正式開幕。展覽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觀眾不僅可以來到現場觀展,還可以通過「雲看展」「雲導賞」「雲課程」「雲銷售」等多種形式,參與活動。上海市民文化節市民手工藝大賽是上海市民文化節中的重要賽事之一。大賽自2019年8月啟動以來,歷經4個月的賽程,共徵集到近2000件手工藝作品。
  •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上調日遊客接待量
    按照文化和旅遊部關於 《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要求 景區日接待遊客量 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上調至50%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
  • 手工藝達人·雲課堂 花花世界——浮遊瓶
    讓你足不出戶就能與藝術相伴 本期雲課堂由 上海市民文化節手工藝大賽百名市民手工藝達人 邊跑邊藝術小組 為我們帶來
  • 探訪寶山民間藝術博覽館 綠蔭深處民俗"奇葩"悄然綻放
    位於本市北郊顧村公園的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個國內最大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已正式開館。記者探訪發現,此處堪稱展示民俗文化的「小世博」。  各國民俗在此匯聚  館外廣場上,一艘精心雕制的紐西蘭毛利獨木舟高高聳立,如一把劍直插雲霄。這一毛利人圖騰的象徵,在此被冠名為「通往紐西蘭的文化入口」。
  • 上海這座博覽館讓你追溯先民的生活藝術
    2020年6月7日下午,我赴位於上海滬太路4788號的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參觀。進入博覽館,迎面就是兩個高在三米左右的非洲人像木雕,雕像神態自然,藝術精湛,極具民族特色;入口處的牆上是獨具中國民族特色的金屬花卉纏枝圖案,花卉圖案完美逼真,枝條葉片鑄造細膩,十分吸引眼球。讓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氛圍和氣場。
  • 到顧村公園看櫻花 寶山民藝博覽館賞花藝[圖]
    毗鄰公園的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為賞花的市民又添了一個品讀世界民俗文化的選擇。配合櫻花節的開展,博覽館為插花愛好者們舉辦插花展及藝術講座,遊客可以在此玩上一整天。  穿過種滿櫻花的林蔭小道,「中國結」外形便進入了眼帘,眼前這幢「中國味」十足的建築便是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步入博覽館,你一定會不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 上海「水+墨」展覽成市民長假欣賞藝術好去處
    中新網上海10月2日電 (孔祥俊 於俊)國慶長假第二天,不少申城市民去往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觀賞「水+墨:踐行於語言與觀念之間」展覽。當代「新水墨」是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自2012年起致力研究的學術方向,並以「水+墨」為品牌,連續8年舉辦了相關的主題展覽和學術交流活動。
  • 中東民居歐美鐘錶拉美裝飾非洲風光,上海這座博覽館都能欣賞領略
    因疫情期間,上海眾多展覽館免費開放,我在網上預約了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的參觀票,於2020年6月7日下午前去參觀。博覽館除了中國民間藝術展外,還有中東、歐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區的民間工藝展覽。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外景中東館,展覽的是清一色的、地域特色鮮明的建築景觀。
  • 2020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即將在寶山開幕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徵集、評選和籌備2020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將於2020年11月11日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
  • 《航拍上海·寶山篇》 諦聽這首優美的「北上海變奏曲」
    清晨,無人機迎著朝陽從吳淞口燈塔起航,掠過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智慧灣科創園、中成智谷創意園、聞道園、顧村公園等地標,繪就出一幅長江口的「秀美寶山」。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 上海舉辦「連接藝術與社會的『盲文』」雕塑展
    上海舉辦「連接藝術與社會的『盲文』」雕塑展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舉辦的於俊攝 攝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舉辦的「連接藝術與社會的『盲文』——李秀勤雕塑二十年」8日揭幕。圖為李秀勤與盲人徐馬正在互相觸摸後互為對方塑頭像。 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供稿。
  • 在上海市民文化節感受寶山的文化魅力
    每個居委每個村委結合「一居一村一品牌」特色品牌創建,開展形式多樣的插花、書法、舞蹈、剪紙、讀書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真正激發基層文化「細胞」的內生活力與「造血」功能,讓市民感受到家門口的文化獲得感。這一天,上海·寶山國際兒童文學閱讀季迎來第五個年頭。
  • 最近上海有這麼多有趣集市?這就去逛吃買
    2017地球一小時天台計劃時間:3月25日12:00—18:00 地點: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 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市民手工創意市集時間:3月25日 上午9點起地點: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  滬太路47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