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藝線」多領域在線展示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2020-12-17 澎湃新聞

「荷蘭藝線」多領域在線展示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2020-12-1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由荷蘭駐華大使館發起、荷蘭駐華大使館攜手騰訊藝術推出的全新線上文化平臺——「荷蘭藝線」 (Netherlands Cultural InstituteOnline簡稱:NCIO),將於12月18日在騰訊藝術頻道獨家上線。

據了解,作為迄今為止荷蘭在中國推出的最大規模的藝術文化在線項目,自12月18日起,「荷蘭藝線」將每周在騰訊視頻推出全新視頻內容,持續4個月,所推出的視頻總數將超過70個,涵蓋建築、攝影、設計、音樂、舞蹈、戲劇表演等多個文化藝術領域,讓中國觀眾在線上就可以充分領略到高品質的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荷蘭藝線」主視覺海報

今年初開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也影響了全球文化交流活動的線下開展。為了打破疫情帶來的各種障礙,荷蘭的藝術家、設計師和藝術機構努力創新探索其他交流方式——

荷蘭國家芭蕾舞團的舞者走上阿姆斯特丹的街頭,專業影像團隊記錄下了芭蕾舞者在寂靜街頭的「孤獨身影」,並通過網絡,把這些影像視頻傳遞給隔離期間被困的人們,為他們帶去了內心的平靜;阿姆斯特丹大提琴八重奏將每一位成員在家中演奏的樂曲剪輯成一部部主題為「身雖孤獨心在一起」的創意短片;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鹿特丹小交響樂團、荷蘭管樂團迅速整理並剪輯出過往演出的精彩片段……

如全球各地的博物館一樣,荷蘭的各大博物館也紛紛在疫情期間進行數位化轉型。荷蘭國立博物館發布了「解密系列」節目,由館內多位王牌策展人為觀眾深入講解館藏,深受喜愛;梵谷博物館應運推出了虛擬遊覽系列,人們坐在家中就可以欣賞到梵谷的經典畫作;以現當代藝術及設計館藏聞名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在疫情期間邀請館長和策展人們精選館內藏品,並在一分鐘內講解作品的淵源,幫助人們迅速入門現代藝術……

荷蘭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何甫表示,在疫情特殊時期,藝術是大家最需要的治癒方式,這也是「荷蘭藝線」聯手荷蘭國立博物館、梵谷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荷蘭國家歌劇院、荷蘭管樂團等荷蘭頂級文化藝術機構,製作和推出這些優質文化藝術視頻內容的初衷。

當然,中國觀眾能在「荷蘭藝線」體驗到的遠不止上述這些。據了解,此次「荷蘭藝線」還將在荷蘭創新領域重下筆墨,在向中國觀眾介紹來自荷蘭最前沿的新銳設計師及設計品牌的同時,也將推出多組跨界文藝團體。「荷蘭藝線」將呈現荷蘭最具創新精神的設計師,例如荷蘭時裝設計師艾裡斯·范·荷本近期與荷蘭國家芭蕾團共同推出的舞蹈短片《仿生》。這部作品中,創作者探索了時裝與舞蹈之間的共生關係,以及兩者交織在一起的變幻力量。《仿生》中的舞蹈演員的服飾如羽翼般飄渺,將舞蹈與時裝融為一體。

同樣收錄於「荷蘭藝線」的還有馳名於《英國達人秀》的荷蘭多媒體舞蹈團體Another Kind of Blue。舞團將科技和舞蹈結合於舞臺,將投影、VR技術應用於舞蹈編排當中,挑戰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感官界限;並將再次呈現荷蘭強大的電音基因——由荷蘭著名DJ音樂人阿明·凡·布倫建立的Armada Music。

此外,「荷蘭藝線」還將推出由荷蘭導演弗蘭克·舍弗爾拍攝的關於中國音樂家郭文景的紀錄片《內心風景》,弗蘭克·舍弗爾用了7年時間記錄下郭文景和川劇藝術家沈鐵梅共同創作《思凡》的過程。該片在2019年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首映時好評如潮。與此同時,「荷蘭藝線」也將呈現另一創新合作節目——荷蘭巴洛克古樂團和中國的笙演奏家吳巍的合奏音樂會,純淨古老的中國樂器遇上華麗典雅的巴洛克音樂,將為觀眾帶來別樣的藝術體驗。

荷蘭駐華公使浦樂施表示,這些合作彰顯了中荷兩國藝術家之間的緊密聯繫:既復興過去,又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通過呈現以文化交流為核心的內容,荷蘭駐華大使館希望未來繼續探索中荷兩國文化交流的新形式,為兩國「線上」和「線下」進一步的文化交流提供平臺,並促成兩國文化之間不同視角的對話與合作。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記者:

周志軍

責編:

勾曉慶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荷蘭藝線」多領域在線展示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荷蘭藝線」多領域在線展示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2020-12-1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荷蘭藝線」線上展演荷蘭文化
    原標題:「荷蘭藝線」線上展演荷蘭文化 12月18日,全新線上文化平臺——「荷蘭藝線」將正式在騰訊藝術頻道獨家推出,以數字媒體的形式持續在線4個月,每周推出全新視頻,總數將超過70個,涵蓋建築、攝影、設計、視覺藝術到音樂、舞蹈、歌劇、戲劇表演藝術、多媒介跨界藝術等多個文化藝術領域,帶領中國文藝愛好者於線上領略高品質的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 想在家中雲逛荷蘭嗎?梵谷邀您來看荷蘭文化線上展
    想在家中雲逛荷蘭嗎?想足不出戶就領略荷蘭藝術嗎?即將上線的「荷蘭藝線」將帶你雲遊荷蘭藝術世界。疫情帶來阻隔,但是無法攔住文化交流的腳步。2020年12月18日,在線藝術項目「荷蘭藝線」(Netherlands Cultural Institute Online 簡稱:NCIO)將正式在騰訊藝術頻道獨家推出,該項目將以數字媒體形式持續在線4個月,每周推出全新視頻,帶領中國文藝愛好者於線上領略荷蘭高品質的文化藝術魅力,內容涉及建築、攝影、設計、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歌劇、戲劇表演藝術等多方面,讓藝術享受不受地域和時差的限制。
  • 「荷蘭藝線」第二彈|鹿特丹小交響樂團、荷蘭國立博物館……這裡...
    大家的聯繫變少,獨處和反思時間變多。藝術正是將人們聯結起來的一種方式,也是這個脆弱時期,大家亟需的精神慰藉。今日,跟鵝一起,欣賞 「荷蘭藝線」 的藝術家、藝術機構們呈現的精品展演內容,一起致敬即將過去的2020吧!話不多說,重磅內容先睹為快!
  • 想在家中雲逛荷蘭嗎?梵谷邀您來看荷蘭文化線上展
    想在家中雲逛荷蘭嗎?想足不出戶就領略荷蘭藝術嗎?即將上線的「荷蘭藝線」將帶你雲遊荷蘭藝術世界。疫情帶來阻隔,但是無法攔住文化交流的腳步。2020年12月18日,在線藝術項目「荷蘭藝線」(Netherlands Cultural Institute Online 簡稱:NCIO)將正式在騰訊藝術頻道獨家推出,該項目將以數字媒體形式持續在線4個月,每周推出全新視頻,帶領中國文藝愛好者於線上領略荷蘭高品質的文化藝術魅力,內容涉及建築、攝影、設計、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歌劇、戲劇表演藝術等多方面,讓藝術享受不受地域和時差的限制。
  • 「荷蘭藝線」第二彈|鹿特丹小交響樂團、荷蘭國立博物館……這裡...
    大家的聯繫變少,獨處和反思時間變多。藝術正是將人們聯結起來的一種方式,也是這個脆弱時期,大家亟需的精神慰藉。今日,跟鵝一起,欣賞 「荷蘭藝線」 的藝術家、藝術機構們呈現的精品展演內容,一起致敬即將過去的2020吧!話不多說,重磅內容先睹為快!
  • 70餘部荷蘭文化藝術作品「上線」,疫情下的文化交流新模式
    新冠疫情阻隔了世界各國間的線下文化交流,為此,荷蘭駐華大使館在今年發起並推出全新線上文化平臺「荷蘭藝線」,並將於2020年12月18日正式在騰訊藝術頻道推出。該項目將持續4個月,每周推出全新視頻,涵蓋設計、視覺、舞蹈、音樂等多個文化藝術領域,以數字媒體的形式,呈現來自荷蘭的70餘部獨家文化節目,為中國觀眾獻上一場來自荷蘭的藝術盛宴。
  • 70餘部荷蘭文化藝術作品「上線」,疫情下的文化交流新模式
    新冠疫情阻隔了世界各國間的線下文化交流,為此,荷蘭駐華大使館在今年發起並推出全新線上文化平臺「荷蘭藝線」,並將於2020年12月18日正式在騰訊藝術頻道推出。該項目將持續4個月,每周推出全新視頻,涵蓋設計、視覺、舞蹈、音樂等多個文化藝術領域,以數字媒體的形式,呈現來自荷蘭的70餘部獨家文化節目,為中國觀眾獻上一場來自荷蘭的藝術盛宴。
  • 荷蘭藝術的金礦,終於還是藏不住了
    就在不久前,荷蘭駐華大使館推出了至今規模最大的一個線上文化平臺:荷蘭藝線 Netherlands Cultural Institute Online)。不如今天跟隨我們的腳步盤點其中9個荷蘭藝術項目,看看究竟荷蘭藝術的力量與靈感來自哪裡?
  • 荷蘭藝術的金礦,終於還是藏不住了
    就在不久前,荷蘭駐華大使館推出了至今規模最大的一個線上文化平臺:荷蘭藝線 Netherlands Cultural Institute Online)。不如今天跟隨我們的腳步盤點其中9個荷蘭藝術項目,看看究竟荷蘭藝術的力量與靈感來自哪裡?
  • 「重慶與世界文化嘉年華」開幕 荷蘭、澳大利亞「論劍」特色文化
    19日,地道的荷蘭和澳大利亞本土文化系列活動在重慶拉開序幕。  在重慶北城天街商圈,來自澳大利亞的黑鳳頭鸚鵡舞蹈團吹著迪吉裡杜管、敲著託雷斯海峽的大鼓,用獨特的聲音和舞蹈展示了澳大利亞古老的土著文化。他們用舞蹈和音樂相結合的形式把過去和現在,人類與超自然的神力聯繫起來,通過傳統樂器的奇異聲音,講述了旅行和移民的故事,表達人與土地的神秘關係。
  • 一份來自荷蘭王國藝術生活的邀約
    圖片源於網絡一座城市 一種生活毋庸置疑,荷蘭以風車、鬱金香聞名世界。被稱作為低洼之國的荷蘭,以數百年的全球貿易,開放的社會環境及國際視野,向世界綻放它獨有的魅力。荷蘭日是由荷蘭王國駐中國使領館在中國的不同城市舉辦,旨在為中國觀眾呈現異彩紛呈的荷蘭文化、商業與政治元素,給觀眾對於荷蘭社會多元的創新和創意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 「重慶與世界文化嘉年華」開幕 荷蘭、澳大利亞「論劍」特色文化
    19日,地道的荷蘭和澳大利亞本土文化系列活動在重慶拉開序幕。  在重慶北城天街商圈,來自澳大利亞的黑鳳頭鸚鵡舞蹈團吹著迪吉裡杜管、敲著託雷斯海峽的大鼓,用獨特的聲音和舞蹈展示了澳大利亞古老的土著文化。他們用舞蹈和音樂相結合的形式把過去和現在,人類與超自然的神力聯繫起來,通過傳統樂器的奇異聲音,講述了旅行和移民的故事,表達人與土地的神秘關係。
  • 你收到一封到荷蘭看展的邀請,立刻馬上!
    人們常常將藝術歸為小眾化的喜好而忽視了其在社會中的重要性。本文將帶您走進荷蘭藝線:打破距離 全民共賞沒有客人的博物館還叫博物館嗎?與2019年相比,荷蘭文創產業的收入下降了30%-35%。經濟收入的下降使得文創產業的改革變得愈發迫切。為此,荷蘭人做出的首要突破便是將文化藝術展現形式從線下轉向線上。大規模數位化再加上諸如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等新興技術給人們帶來了全新形式的文化體驗。諸如「荷蘭藝線」這類雲平臺的誕生使得文化藝術跨越了地理上的界限,以更快速便捷的方式傳播開來,滿足了觀眾急劇增長的文化需求。
  • 【荷蘭藝術留學】2021小眾留學國家推薦!
    而我們今天要聊的荷蘭就是其中之一。 荷蘭藝術留學可以說是藝術生們非常好的選擇之一,不僅藝術院校非常多,教學質量高,藝術氛圍濃厚,完全不輸英美,具有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 那麼,荷蘭藝術類專業該如何申請呢?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 關於荷蘭文化你了解多少?
    所以文化作為一種群體行為與思想潛意識,在荷蘭人眼裡是不存在的。這裡沒有太多對歷史的緬懷,有的只有活在當下的現實精神。荷蘭的教堂是多用的,不僅是教堂還可以是集市,還可以是教室,甚至可以用作倉庫,簡直是當地需要什麼就來什麼。既然文化的本質是集體行為,所以文化悠久的地方都比較重儀式,重符號,尤其重美。
  • 荷蘭最大的博物館: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
    國立博物館擁有荷蘭藝術大師的頂尖傑作,請騰出一天來,好好享受這文化盛宴!倫勃朗以光影效果而聞名,這裡收藏了包括《夜巡》(Night Watch)、The Syndics 和The Jewish Bride在內的19幅代表作品國立博物館擁有超過十萬件的藝術作品和歷史展品,時間跨越了從15世紀到20世紀,並延伸至21世紀。超過400件藝術精品從荷蘭黃金時期的政治、經濟、藝術領域帶給您全方位的展示。
  • 原生藝術|「新一代荷蘭大師」將亮相海花島博物館
    「新一代荷蘭大師」藝術展從2019年至2022年將在全球不同地區巡迴展出,以向廣大公眾展現荷蘭新晉藝術家們的非凡魅力及其創作表達方式的獨特之處,而海花島博物館原生藝術館開館展「大師的語言——中荷原生藝術對話」便是此次展覽全球巡展的重要站點,也是中國的首展。
  • 「荷蘭小畫派」代表維米爾的藝術魅力
    荷蘭政府給予了東印度公司特定區域內主權國家的權力,讓其可以對外發動戰爭和籤訂條約。這是一家私人公司,但是海軍實力曾經獨霸亞洲。鼎盛時期,它擁有一百多艘商船與數十艘戰艦,全球有五萬多名員工,在亞洲有三十五個據點。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可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全日制的證券交易就是當時荷蘭人的發明。
  • 關於荷蘭文化你了解多少?
    所以文化作為一種群體行為與思想潛意識,在荷蘭人眼裡是不存在的。這裡沒有太多對歷史的緬懷,有的只有活在當下的現實精神。荷蘭的教堂是多用的,不僅是教堂還可以是集市,還可以是教室,甚至可以用作倉庫,簡直是當地需要什麼就來什麼。既然文化的本質是集體行為,所以文化悠久的地方都比較重儀式,重符號,尤其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