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12:55 |蕭山發布
5月4日起,《杭州市蕭山分區規劃(2017-2020)》開始公示,我們一起來看看!
規劃背景
《蕭山分區規劃》進一步細化落實《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2016年修訂),綜合各類專項規劃的相關要求,通過詳實的調研「摸清家底」,充分反映蕭山區發展訴求和居民意願,聚焦近期實施行動任務,提出遠期發展藍圖,並為新版總規編制提出建議。
2020年用地規劃圖
目標定位
實施路徑
路徑一:共築安全永續的生態網
共建跨區生態網絡,維護安全永續的生態格局,形成「三核多點、兩楔三帶網格綠化」的總體生態空間結構。
南片重點保育原生態的山體林地、郊野公園、河湖水體等自然生態空間,重點實施南部生態綠楔、東南部生態綠楔和浦陽江生態走廊。
東片重點保護永久性基本農田,重點實施散亂汙工業企業退出復墾,減少傳統工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繞城以內地區打造城區景觀精緻化、旅遊品牌精品化,重點實施三江口、湘湖、世紀城公園等綠化景觀核心和沿江、沿河、沿路的綠道網絡建設。
生態空間結構圖
路徑二:統籌城鄉空間的一體化
1.構建特色空間格局
統籌全域空間資源,形成完整的空間管控體系;形成城鎮緊湊高效、鄉村有機疏朗的空間格局,構建網絡化、扁平化特色等級體系,形成「一軸統兩廊、兩核聯多心、兩帶嵌三片」的網絡化、組團化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規劃圖
2.優化城鎮空間布局
落實開發邊界管控要求,促進「低效減量、保障增量」。
實現開發邊界外低效城鎮建設用地減量80平方千米,包括低效工業用地、倉儲用地等用地類型。
保障新增城鎮建設用地空間,包括亞運村、臨空經濟示範區、湘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益農區塊、蕭山科技城等各級重大戰略平臺;城中村拆遷安置地區、重要公共服務設施等民生項目;1號線三期、5、6、7號線、中軸快線等軌道站點周邊地區的開發利用。
新增建設用地區域示意圖
3.高效利用新增空間,凸顯TOD帶動效應
提升軌道站點周邊的用地開發效率,促進站點周邊各類功能高效複合,鼓勵用地性質兼容。
4.加快重點地區地下空間建設
加快推進錢江世紀城、新區、蕭山科技城、杭州鐵路南站等重點地區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建設,打造地下步行系統,構建互聯互通地下網絡;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繼續推進利用學校操場、公園廣場、道路等公共空間的地下空間。形成「一核兩副、四心多點、 軸帶成網」的地下空間布局結構。
地下空間規劃結構圖
5.開展郊野單元控規,實現控規全覆蓋
以戴村鎮、進化鎮、浦陽鎮等地區作為試點,開展郊野單元控規,對郊野地區土地開展全面整治,切實落實低效用地減量任務。
路徑三:形成內外暢達的交通網
1.增強區域交通樞紐地位
構建「強樞紐+強網絡」的綜合運輸樞紐體系,利用公、鐵、空多種交通方式,發揮樞紐和網絡的聯合優勢,提高蕭山區位優勢度。
促進蕭山機場集疏運方式和方向多樣化發展。近期加快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7號線和中軸快線,並構建蕭山機場道路疏解環,打通蕭山機場客運東通道。
強化南站集疏運條件,提前研究預留通道,完善南站功能。
構建「四橫五縱一連」快速路網絡,與杭州主城、紹興地區形成都市一體化高快速路網絡
區域交通規劃圖
2.加強內部交通疏解能力
構建軌道網絡為主、快速路網為輔的骨幹交通網絡,踐行TOD發展理念,打造綠色、高效、集約的軌道城區。
2020年軌道交通規劃圖
形成由「十三橫十一縱」交通性主幹路和「十七橫十二縱」生活性主幹路構成的骨架路網,增強蕭山內部道路交通疏解能力,實現蕭山地區對外聯繫以及蕭山各組團之間快速聯繫功能。
加密過江通道,構建由杭甬高速、博奧路過江通道、湘濱過江通道等構成的過江通道體系,加強與主城區聯繫,破除過江瓶頸。
保障公共運輸設施用地,規劃形成由公交停保場、公交樞紐站、公交中心站、公交首末站形成的公共運輸場站體系。
主幹路網規劃圖
路徑四:打好產業提質的組合拳
1.提質產業平臺
重點推進「兩廊兩帶」的產業重點平臺建設。大力推進新興產業載體建設,增加創新型產業用地14平方千米;分類引導產業平臺發展,發揮新興產業集聚優勢,加快傳統產業平臺轉型提升。
「兩廊兩帶」空間分布圖
產業平臺分類引導圖
2.整治低效工業
關停騰退外圍零散工業用地,東部和南部的外圍零散企業鼓勵向益農、義橋等大型園區就近集聚。
按照現狀保留、退出復墾、功能置換三種方式,全域整治印染、衛浴、化工等12個行業的散亂汙企業用地,面積共14.4平方千米。
現狀保留 :保留現狀工業用地6.5平方千米。通過設置產業準入條件,引導現有企轉型升級。
退出復墾 :騰退效益低下、環境惡劣的散亂汙工業企佔地,實現復墾,面積約4.7平方千米。
功能置換 :現狀工業用地功能置換為電子商務、會展等現代服業和城市生活配套用地,面積約3.2平方千米。
低效工業整治空間分布圖
路徑五:提升人居環境的舒適度
1.提升公共服務能級
全面推進高能級公共設施建設,構建多元公共服務體系,以特色高品質實現與主城等高對接,打造國際化城區標杆。
市區級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圖
市區級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一覽表
2.推進社區服務品質化和均等化
逐步推進公共設施全覆蓋,蕭山城區以打造「空間+年齡」全覆蓋為目標,按1000米服務半徑構建15分鐘生活圈;瓜瀝組團及臨浦組團以鄉鎮為單位構建生活服務圈。
教育設施
規劃13所普通高中,其中規劃新增5所;職業高中8所,均為現狀保留;規劃35所初中,其中新增7所;規劃小學70所,新增16所;規劃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為現狀保留。近期重點推進世紀城小學、世紀城初中、學軍中學附屬文淵中學、杭二中蕭山分校、湘湖公學、威雅公學、建設三路初中、信息港初中等學校的建設。
教育設施規劃圖
文體設施
規劃街道級文體設施24處,其中現狀保留7處,規劃新增17處。規劃新增的街道級文體設施中,有13處為文化中心與體育中心結合設置的文體中心。
街道級文體設施規劃圖
醫療衛生設施
規劃街道級醫療衛生設施30處,其中現狀保留22處,規劃新增8處。近期重點推進亞運村醫養中心、北幹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義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項目的建設。
街道級醫療衛生設施規劃圖
養老設施
規劃市區級養老設施4處,其中現狀保留3處,規劃新增1處,位於瓜瀝片區。規劃街道級養老設施22處,其中現狀保留16處,規劃新增6處。近期重點推進亞運村醫養中心等項目的建設。
街道級養老設施規劃圖
3.綠地景觀均衡化、品質化
構築生態化、系統化、人文化的綠地系統,建立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生態安全格局,打造「郊野公園-城市級公園-片區級公園-社區級公園」四級公園體系和「省級-市級-片區級-社區級綠道」四級綠道體系。
近期公園和綠道實施項目分布圖
路徑六:增加城市運行的保障力
1.構築安全格局
以支撐城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保障近期重要設施,結合遠期發展需求,先行謀劃重大基礎設施,提升標準、超前布局。
(1)優化現有水廠和取水口布局,推進千島湖引水工程江南線。
(2)啟動錢江汙水廠四期擴建項目,開展南片汙水廠的前期研究。
(3)新增6座220kV變電站,21座110kV變電站。
(4)加強應急氣源站和門站建設。
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圖
2.提高城市韌性
(1)建設24千米的高標準堤防。
對錢塘江一線海塘(11.1km)和浦陽江現有堤防(13.1km)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提標改造。
(2)實施41平方千米建成區的海綿城市建設。
在錢江世紀城、蕭山科技城、聞堰、瓜瀝、臨浦等區域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試點。
公 告
一、公示時間:2018年5月4日至5月18日,共15天。
二、公示地點:杭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新業路229號市民中心裙樓L座)和蕭山區政府辦事服務中心一樓大廳,並在「杭州規劃」、「蕭山發布」微信公眾號同時發布。
三、諮詢服務:2018年5月4日(周五)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6:30,由值班人員在杭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和蕭山區政府辦事服務中心組織值班人員提供現場諮詢,其他時間請市民提交書面意見。
歡迎廣大市民參加。
(來源:蕭山發布;編輯:任卓瓊)
15257553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