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天下銀保 ,作者馬嘉辛
天下銀保
《國際金融報》金融中心公眾號,每日聚焦行業大事,及時提供熱點資訊。藏得住鋒芒,看得了無常。
9500億元MLF的單日操作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12月LPR報價利率維持穩定概率偏高。同時,隨著央行連續加大對於MLF的投放,短期內降準、降息也成為小概率事件。
繼11月兩度開展MLF操作之後,央行於12月15日開展了9500億元MLF(俗稱「麻辣粉」)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MLF投放量已創下單日操作量歷史新高,凸顯央行對年底資金面的呵護。
那麼,即將公布的12月LPR報價利率是否會有變動?短期內降準還會來嗎?
MLF單日投放量創新高
12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9500億元MLF操作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本次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據悉,9500億元MLF的單日操作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從淨投放量來看,本月7日和16日分別有3000億元MLF到期量,本月共計6000億元到期。本次MLF操作實現超額續作,淨投放中長期資金3000億元。這是自今年8月以來,央行連續第5個月對MLF進行超額續作。
在開展「天量」MLF操作的同時,央行仍繼續開展逆回購操作,雖然規模僅為象徵性的100億元,但對外釋放兼顧各期限流動性需求、維護流動性穩定的信號。
「儘管市場對此次MLF投放量有樂觀預期,但創紀錄的投放規模仍然超出很多人的預期。」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央行的高額續作,一方面是為了調節同業存單利率,降低銀行中期資金成本,這也是一直以來MLF的重要目的。另一方面,在預期信用將逐步放緩擴張速度、信用債市場波動、信用開始分層的情況下,維護流動性,尤其是維護中小銀行的流動性,也是近期央行所更加關注的事項。」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銀行為完成今年壓降結構性存款任務,12月壓降規模要達到10650億元,為年內最高水平,因此當月對同業存單等替代性穩定資金需求較高。
流動性邊際收緊有望緩解
事實上,此次並非央行近期第一次向市場送溫暖。
上個月,央行還曾打破年初以來的慣例,罕見地兩次開展MLF操作,即1月16日開展8000億元,完成對當月到期MLF的超額續做;11月30日,意外追加2000億元,當月合計開展1萬億元MLF操作。
「央行於本月超量續做MLF與我們的預期一致。」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受信用債市場違約事件影響,前期利率債市場受到一定波及,疊加歲末月終效應,11月末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邊際趨緊。為維護債券市場穩定、控制整體市場長端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於11月30日進行2000億MLF操作,但並不影響MLF的操作時間規律。
近幾個月,MLF連續超額續作,向市場投放中長期資金,緩解了銀行負債端成本。從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來看,本月以來,中長期資金利率連續下行,1年期Shibor從月初的3.27%下行至3.23%。臨近繳稅高峰期,短端資金利率近幾日小幅上行。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認為,預計政策利率短期內不會變化,但是大規模的MLF操作,有利於存單利率的下行,預計未來同業存單的加權平均利率會向2.95%靠攏。
短期降準降息概率小
值得關注的是,本月也將揭曉今年最後一次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多位分析人士認為,12月LPR報價利率維持穩定概率偏高。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分析,一是MLF利率保持穩定,反映央行認為目前利率整體保持適度;二是銀行負債壓力與融資成本上升,壓縮淨息差,銀行調降LPR報價利率意願整體不高;三是近期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國內實體經濟融資供需兩旺,經濟復甦態勢良好。
此外,隨著央行連續加大對於MLF的投放,短期內降準、降息已為小概率事件。
周茂華表示,央行進一步降低了短期降準概率。近兩個月央行超量續作MLF,確保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目前,利率、信貸水平整體與實體經濟復甦相匹配,顯示目前貨幣政策合理適度,為實體經濟復甦提供有力支撐。同時,結合M2保持兩位數擴張,明顯高於名義GDP和去年水平,外匯佔款整體保持平穩等方面看,央行短期降準迫切性降低。
陶金認為,在流動性繼續維持合理寬裕的情況下,穩貨幣的同時邊際收緊信用的概率加大,信用可能進一步收縮。「在央行『保持宏觀槓桿率穩定』的政策背景下,實體經濟信貸、債務和廣義貨幣供給增長都將會受到控制。由此來看,降準和降息的概率都很小」。
記者 馬嘉辛
原標題:《歲末大禮包來了!央行送上9500億元「麻辣粉」,創單日操作量歷史新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