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謝超平,名字寓意生而不凡、堅強自信,這是養母謝麗玲給她取的名字。
26年前,還在襁褓中的謝超平,被親生父母遺棄在泉州汽車站(被市民親切稱為「新車站」),擔任客運專線乘務員的謝麗玲將她抱回家,由此結下了一生的母女緣。謝麗玲和家人給了超平最深沉的愛,讓她幸福成長。
如今,也身為人母的謝超平更加掛念親生父母,養母也盡力在幫她尋親,希望女兒的人生更加完整。超平立下約定,想在泉州汽車站停運前,與親生父母在車站再續親情。
■東南早報記者 許奕梅\文 受訪者\供圖
車站抱回被棄女嬰 結下母女緣
「第一眼看到她,長得那麼乖巧可愛,捨不得放開。」50歲的謝麗玲回憶道。
初見謝超平,是在1994年9月16日,謝麗玲23歲,是泉州新車站石獅專線短途客運的乘務員,已有一個4歲兒子。
那天中午12點半,謝麗玲看到車站裡一群人圍聚在一起,在談論著一名被棄女嬰。隨後,和她同車做乘務員的陳阿姨將女嬰抱到她面前。當時,孩子被包在一條破爛的毛毯裡,毛毯用破布料縫補了好幾處。隨後,一對和她年齡相仿的男女走過來,自稱是女嬰的親生父母,說從德化過來,因家裡已經有兩個女兒,無力再撫養,不得已才打算把女嬰送人。男子說時,女子在一旁低聲哭泣,顯得很不舍。
「他們說等孩子16歲時的9月16日這天,再來新車站,和孩子重逢。」謝麗玲說,那時自己太年輕,以為德化很小,以後自己帶著孩子去找她的親生父母也可以,出於母愛就把孩子抱回家。這對男女走時只留下一個奶瓶和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孩子生辰,她記憶中是農曆七月二十五。
單親母親含辛茹苦 撫養兩兒女
之後,謝麗玲給孩子取名謝超平,並以9月16日作為超平的生日,希望她自信成長,今後能做有用之人。
雖然謝超平過早離開了親生父母,但謝阿姨一家給了她最幸福的童年,全家人都對她疼愛有加。在抱養超平時,謝阿姨是單親母親,她覺得做乘務員收入低,難以撫養兒子和養女。在超平4歲時,謝麗玲經過培訓,開始當駕駛員,先是做客運車司機,之後又被公司僱傭開私家車,直到現在她還在每天起早貪黑開車謀生。
因為謝阿姨忙於養家,小時候的謝超平多是由爺爺和奶奶在照顧,老人家風雨無阻接送她上下學,每天給她準備牛奶、雞蛋等營養餐食,對她的疼愛一點兒也不少於對待親孫子。
在這個充滿愛的家裡,謝阿姨很早就把身世告訴謝超平,但是謝超平從不因此覺得低人一等。而令謝阿姨欣慰的是,女兒自小表現優秀,「從幼兒園到高中,一路拿獎狀」。因為愛好英語,她自初中時就主動自學口語,如今從事翻譯工作。
遺憾錯過「16歲約定」 想再續親情
「女兒也生養了一雙兒女,也希望她能早點找到親生父母。」如今人到中年的謝阿姨有兒有孫,家庭圓滿,但她心中始終有一個心結。她一直記得,曾經超平的親生父母和自己約定,16年後的9月16日和超平在車站相見,但那一天她忙於工作,忘記了赴約。事後謝阿姨的表嫂告訴她,超平的親生父母有去過車站,卻錯過了。
如今謝超平已成家,並有了一對兒女。
在超平即將出嫁時,謝阿姨也帶著她去過泉州新車站。而這幾年,謝阿姨都在盡力通過各種渠道幫女兒尋親,但都杳無音信。「平時有遇到來自德化的,我都會問一下,有沒有聽說有人丟孩子的。」
時間流轉,曾經的被棄女嬰已為人母。母女倆在得知泉州汽車站將停止運營的消息後,對這份親情的渴望更加強烈而急迫。昨日,記者聯繫謝超平,她表示,如今自己已成家立業,她也能體諒親生父母曾經舍下自己的無奈,「雖然已經錯過了16歲的約定,但我希望在12月19日前,能和他們在新車站團聚,這是我的心願,也是完成母親多年的祈盼。」
市民朋友們,如果你有關於謝超平親生父母或者親戚朋友的消息,可以電話聯繫謝超平養母謝麗玲(電話:15559162179),或者撥打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也可以私信@東南早報 官方微信,讓這已經長大了的「新車站女嬰」早日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