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20:3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紀馭亞
沙利,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覺得似曾相識。去年11月初,這個15歲的柬埔寨男孩,因為會說中文(包括粵語)、英文、泰語、日文、德語、韓語、法語與馬來語等十五國語言而紅遍網絡。而隨著他的走紅,他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從9歲起,就在放學後去景點兜售紀念品的故事也廣為人知,讓許多網友為之揪心並伸出援手。
而今天,本端記者從海亮教育集團獲悉了一個好消息——5月13日,從小就夢想去北京上大學的沙利已經來到浙江求學。接下來,沙利將在海亮的資助下完成他的高中、大學本科甚至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學業。
會說15國語言
柬埔寨男孩成中國網紅
去年11月初,有一個柬埔寨小男孩向遊客兜售紀念品的視頻在國內社交網絡上特別火。這個名為「在柬埔寨暹粒市的語言天才」的視頻中,身穿紅色上衣的小男孩手中拎著一籃紀念品,一路緊隨遊客兜售。他說自己會中文(包括粵語)、英文、泰語、日文、德語、韓語、法語與馬來語等。一位中國女遊客聽後非常驚訝,當即用多國語言與他對話。
女遊客先用法語跟他說「Je fais coucou(你好)」,小男孩馬上用法語開始兜售紀念品。接著女遊客用粵語跟小男孩交流,小男孩就用粵語介紹產品價格。隨後,女遊客又改用日文與他溝通,男孩立即用日語對答,說完又用中文跟女遊客說:「買一個啦,1塊美金啊。」被女遊客婉拒後,他又改用泰語繼續推銷紀念品。眼看還沒有打動女遊客,小男孩又唱起《我們不一樣》,甚至即興改編歌詞,最後終於打動了這位女遊客,成功售出紀念品。
這個視頻在網上發布後,立即引起人民日報、新京報、環球網等多家媒體的關注,有的閱讀量甚至達到10000多萬。
此後,經由記者的採訪,大家才知道,這個小男孩叫沙利,是跟著遊客學的15個國家的語言。他家境貧寒,母親是全職媽媽,父親是個畫家,但畫作很難賣出去,還有外債纍纍。但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小沙利的學習成績卻很好。他還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中國,最喜歡講中文,長大了夢想去北京讀大學。
沙利走紅後,不僅向沙利爸爸買畫的人多了,還有網友願意資助沙利一家,甚至柬埔寨當地有個富豪還主動把自己在金邊的排屋免費供沙利和他的家人居住,方便沙利在金邊就學。但沙利的父母心裡卻始終有一點擔心。「自從沙利成名後,經常因為接受採訪而曠課,成績影響明顯。我們還是希望對孩子的成長有長遠規劃。」
受益國際英才留學中國公益項目
沙利將在浙江開啟求學新徵程
實際上,在沙利走紅後不久,海亮集團董事局主席馮海良就在網上關注到了這個網紅男孩。他覺得,這個孩子聰明伶俐,又很有語言天賦,如果好好培養,有望成為人才;但如果熱衷於做「網紅」賺錢,那麼,很難說,《傷仲永》這樣的故事會不會重現。
而正好,海亮集團今年剛剛啟動實施的「一帶一路」國際英才留學中國公益項目,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貧困英才免費招收到國內基礎教育學校就讀。為此,在進行初步的溝通後,海亮集團副總裁陳軍偉帶隊趕赴柬埔寨,在金邊和沙利及其家人有了第一次接觸,並再次當面表達了海亮的意願,打消了沙利父母的疑慮,他們最終答應到中國、到海亮進行實地走訪。
「我們分析過沙利的語言能力,憑他的天賦,只要肯努力,通過我們海亮外語中學專門針對外國留學生的HSK課程,在我們國內上一所名校不會太難,去北京讀大學的夢想很可能實現。」海亮集團副總裁陳軍偉認為,「我們是真心想培養他,不求任何回報,只要他願意來海亮讀書,我們可以免費資助他上高中、大學,甚至以後進入社會找工作我們都可以負責。」
今年1月27日到30日,沙利在家人的陪同下,第一次來到中國,期間遊覽了西湖,參觀了海亮教育園,充分體驗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沙利也表示很想來這裡讀書。
但由於父母和家庭的原因,沙利並沒有馬上達成自己的願望。沙利的父母曾一度表示他們將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但沙利沒有放棄,海亮也沒有放棄。就在幾天前,海亮教育管理集團突然接到沙利父親的電話,說是在沙利的一再要求下,他們最終同意送沙利到海亮上學。為表達海亮的一片誠意,5月11日,海亮教育再次派出團隊趕赴柬埔寨迎接沙利,協助辦理相關手續。沙利也成為「一帶一路」國際英才留學中國公益項目招收的第一個學生。
5月13日下午2時45分,沙利坐的班機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沙利的班主任和海亮外國語學校的孩子們,在機場為沙利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歡迎儀式,大家一起唱沙利熟悉的中國歌曲《甜蜜蜜》,預示著沙利正式開啟他在海亮的甜蜜學習生涯。
1557837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