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城市在巴黎都有幾個歷史和文化聖母院,杭州也就不足為奇了。每逢節假日,南宋御街河坊街上都擠滿了遊客。遊客穿梭街頭,尋找聖母院的千篇一律,品嘗特色食品,購買特色手工藝品。但在杭州,有許多歷史和文化街道並不知名。建築古色古香,商業氛圍不濃。我覺得值得去。
大兜路歷史街區是有杭州歷史的老街區之一。封鎖北枕運河古稅關北新關,南靠「天下糧倉」富義倉,東靠「運河第一香」香積寺,西靠運河。曾經是杭州魚市、米市、紙市、水果市場等的交易場所。
大兜路起源於宋代,明朝成為杭州城北的重要市場。清末民初,這裡還是貢布進出城市的重要港口。1981年,它被命名為大兜路。2008年,政府改變了大兜路的歷史文化街區。如今,大兜路歷史街區已成為集遺產保護、文化休閒等多方面為一體的歷史精品街區。
現在城北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代。高樓大廈林立,城市化進程轟轟烈烈,但老杭城的原貌已被遺忘。但在大兜路,你可以好好回味老底子的時代。運河裡總有一段平靜的時光。站在大關橋,看著運河的起伏,然後走過大兜路的拱門,走在大兜路的街道上。當杭州開始講述這個故事時,喧鬧的世界似乎很安靜。
這個街區南北大約700米。這條路是在石板鋪建造的。
另一方面,它是京杭大運河。這條河是一棵又高又整齊的梧桐樹和柳樹。河岸邊還有一些凳子和親水平臺供人們放鬆。另一邊是古典的街區、黑色的牆壁、木門和木窗。房屋雖已裝修,但清末民初仍有建築風格。
大兜路牆上還印著古老的杭州方言,並對其含義作了相關解釋,全力保護和宣傳古老杭州的獨特文化遺產。面對大時代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們杭州人不會跟風,也不會讓我們感到更加親切和感動。
這就是古杭州熟悉的老街道。這是他們心中最後一個寧靜。我隨機問了幾個杭州的人對大兜路的印象。其中一人說:「晚上,八九點有很多人,他們來來往往很忙,但十點鐘以後,人很少。作為夜貓子,我特別喜歡10點以後的大繞道,因為這裡很安靜,非常適合幾個朋友來聊天。還有一些餐館味道很好。還有幾家古裝店和一家非常低調的酒吧。香積寺離這兒不遠。值得一看。」
但一些朋友說,「老房子的老調子早就不見了。這裡曾經是魚販的市場。雖然經過改造,成績有了很大提高。但那裡的遊客不多。周末仍有一些遊客。它們通常是麻雀,值得一看。大兜路現在主要是餐飲業。這是欣賞運河風景的最佳夜晚。至於購物,我們去別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