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底什麼是醫學護膚品呢?
醫學護膚品的概念是由20世紀70年代美國皮膚科專家Albert Kligman第一次提出的,醫學護膚品又稱功效性護膚品,源自化妝品與藥物的結合,目前我國尚無法定義,由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美容學組達成共識:醫學護膚品是一類能增加皮膚角質層含水量及脂質成分,重建皮膚屏障,又具有一定輔助治療功效的化妝品。
2、醫學護膚品是藥物嗎?
醫學護膚品不是藥物,屬於護膚品
3、醫學護膚品與傳統化妝品的區別?
醫學護膚品的主要成分大多源自天然;不含或少含易引起過敏的香料、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由於其成分的特殊性,製作工藝的先進性,一般按照藥品GMP要求生產;具有輔助治療和護膚的作用;其是按皮膚類型進行分類的。而傳統化妝品的主要成分是通過化學合成的;其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香料、防腐劑、色素;生產工藝普通;具有護膚作用而沒有輔助治療作用;其是按使用目的進行分類的。
4、根據皮膚的類型選擇醫學護膚品?
各種類型的皮膚都需要進行活膚、爽膚、護膚三部曲,但不同類型皮膚選擇醫學護膚品的種類是不同的。
中、乾性皮膚人群應使用富含滋潤、保溼成分且有一定抗過敏作用的醫學護膚品;油性皮膚需要選擇控油保溼類醫學護膚品;敏感性皮膚應選用性質柔和、成分較單一,具有抗敏、保溼作用的專為敏感性皮膚設計的醫學護膚品進行皮膚護理。
5、是不是只有患皮膚病的人才可以使用醫學護膚品呢?
當然不是,醫學護膚品也屬於化妝品,且安全性及功效性優於一般的護膚品.
因此,不僅僅患皮膚疾病的人群才需使用,所有類型的皮膚包括健康皮膚的人群都可根據自己皮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您的醫學護膚品。
1、敏感性皮膚
敏感性皮膚可見於:不耐受性亞健康皮膚; 劣質化妝品或化妝品使用不當,皮膚屏障破壞;雷射等微創術後,各種藥物治療造成的皮膚不耐受:如激素依賴性皮炎等。
產品選擇:舒緩類清潔劑,舒緩類護膚品、保溼或皮膚屏障修復類護膚。
2、皮脂溢出性皮膚病
主要包括:痤瘡、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瘡)等皮膚病。
產品選擇:控油類清潔劑,控油、抗粉刺類化妝品、舒緩類或皮膚屏障修復類。
3、色素性皮膚病
色素增加性皮膚病,如黃褐斑、炎症後色素沉著、黑變病等。
產品選擇:美白祛斑類護膚品.配合保溼類、舒緩類進行基礎護理,外塗防曬霜。色素減退性皮膚病,如白癜風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選用遮瑕類護膚品掩蓋皮損。
4、光皮膚病
包括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等;紅斑狼瘡、皮肌炎等;皮膚光老化。
產品選擇:防曬劑。使用保溼劑改善皮膚乾燥、脫屑的症狀。嫩膚類產品用於延緩光老化。
5、雷射等微創術後皮膚護理
產品選擇:舒緩類清潔劑,舒緩類溼敷面膜、保溼類或皮膚屏障保護類產品進行基礎護理。促進創面癒合的護膚品加速皮膚修復,急性期後使用防曬產品。
6、其他
對腋臭和多汗症可使用抑臭止汗類護膚品。某些類型的脫髮可使用育發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