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碩果結在農戶家!菏澤省市縣三級聯動科技特派員賦能鄉村振

2021-01-21 大眾日報

編者按

「十三五」時期,菏澤市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累計減貧96.18萬人。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核心是產業,關鍵靠科技。菏澤市瞄準產業技術需求,精準選派技術人員,發揮農業科技平臺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科技動力,為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

12月13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巨野縣麒麟鎮魏馬樓村的一處扶貧大棚內,一畦畦綠油油的奶油白菜長勢喜人。「俺這白菜已經成熟,為了能賣個好價錢,準備等到春節前再出棚。」多年養成的精打細算的習慣,讓大棚承包戶魏昌見在大棚蔬菜種植上算起了「細帳」。

「你這幾個棚需要提前做好覆蓋二膜的準備,一二膜間保持20釐米至35釐米的距離。」巨野縣科技特派員蘇九徵環顧整個大棚情況後向魏昌見建議。

看魏昌見一臉疑問,蘇九徵解釋,「準確地說,你這屬於冷棚,防災能力弱,一旦遇到寒流天氣,極易減產甚至絕產,辛勞就白付出了。」「好的,俺這幾天就去買。」田間地頭,蘇九徵的詳細解答,為魏昌見的穩產增收上了一道「保險」。

2019年10月份,蘇九徵作為科技特派員為麒麟鎮多個村提供技術指導、培訓與諮詢,在田間地頭解決群眾遇到的技術問題。「我來到這個村後,發現村中土地有鹽鹼化傾向,大棚內的蔬菜產量普遍不高。而且一到冬季,大棚基本處於閒置狀態。」為改良土壤,蘇九徵指導群眾從選種、施肥、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很快見到實效,蔬菜產量平均提高50%。

為最大限度發揮大棚功效,蘇九徵又結合馬樓村土壤情況、冷棚特點以及市場行情等因素,採取冬季在大棚內種植菠菜、苦菊、奶油白菜、油麥菜等蔬菜的方式,為村民增收增添「砝碼」。

「為實現扶貧工作重點村科技指導人員全覆蓋,2017年,巨野縣通過調查摸底,梳理出蔬菜、林果、養殖、種植、食用菌等5個領域的技術需求,並篩選出30名科技指導人員與貧困村籤訂了技術服務協議書。」巨野縣科技局副局長趙鳳芹介紹,2019年,為鞏固提升科技指導人員全覆蓋效果,巨野縣在省科技廳網站完成科技特派員註冊登記81人,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26人,事業單位23人,涉農企業9人,合作社16人,家庭農場7人。這其中就有蘇九徵。

為了更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遇到的技術難題,巨野縣科技局又將這81名科技特派員分為15個科技扶貧服務隊,深入到全縣357個貧困村,通過「一人多村」「一團多村」等形式開展技術指導、培訓、諮詢。「今年我們又加強了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人員從81人增加到105人,實現了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科技特派員服務體系,為基層科技服務起到了助推作用。」趙鳳芹說。

如何最大程度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並讓其沉到基層、留在田間,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巨野縣在各個鄉鎮尤其是貧困鄉鎮就近設置6處「農科驛站」,為科技特派員提供了交流、討論問題以及為群眾授課的場地和條件,放大了科技特派員的服務範圍和效果。

在巨野縣陶廟鎮蘇坑村農科驛站,牆面上張貼了每個科技特派員的信息表,包括擅長領域與聯繫方式,其中不乏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的專家,蘇九徵位列其中。「我們站每個月至少開一次會,每名科技特派員都會將自己遇到的難題擺在檯面上商討,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目前,蘇九徵所在的蘇坑村農科驛站的服務範圍已達到2000餘畝,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脫貧。

菏澤市充分發揮各級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第一資源的作用,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脫貧。加強溝通協調力度,使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科技副職、科技扶貧專家團、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隊緊密配合,各司其職,在農業技術支持、農民技能培訓等方面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帶動當地產業提升、農民技能提高。註冊市級科技特派員1100名,省級科技特派員達到599名,其中452名科技特派員組成的88個科技扶貧服務隊,完成2256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的全覆蓋,建成市縣鄉三級聯動的科技特派員服務體系,扶貧工作成效位居全省科技系統前列。目前,全市農業科技人才示範農業科技成果有100餘項,轉化應用農業科技成果超過40項,開展培訓700多場,服務指導群眾超過12萬人。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念東 王兆鋒 通訊員 陳新振 蔣晨曦 報導)

相關焦點

  • 菏澤:省市縣三級聯動科技特派員服務體系賦能鄉村振興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核心是產業,關鍵靠科技。菏澤市瞄準產業技術需求,精準選派技術人員,發揮農業科技平臺優勢,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科技動力,為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俺這白菜已經成熟,為了能賣個好價錢,準備等到春節前再出棚。」多年養成的精打細算的習慣,讓大棚承包戶魏昌見在大棚蔬菜種植上算起了「細帳」。「你這幾個棚需要提前做好覆蓋二膜的準備,一二膜間保持20釐米至35釐米的距離。」巨野縣科技特派員蘇九徵環顧整個大棚情況後向魏昌見建議。
  • 插上科技翅膀讓大地也有騰飛希望 442名科技特派員覆蓋全部省定...
    6月13日,位於臨淄區朱臺鎮的禾豐科技生態無人農場裡,無人駕駛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通過現代科技為傳統小麥種植賦能,實現了增產增效。淄博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於秀棟(右二)帶隊現場考察淄博市科技扶貧產業化項目。
  • 疫線「智繪」春耕圖—石門縣省市科技特派員助力春耕復產紀實
    目前正值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最關鍵的時段,石門縣省市兩級科技特派員積極響應中央、省市關於做好「春耕備耕、復工復產」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在和組織部及科技部門充分對接後,紛紛深入田間地頭忙復產、搶春耕,描繪出了一副熱火朝天的山城春耕圖,以實際行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 結對共建科技賦能全省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行動暨《菏澤新...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 12月7日,「結對共建 科技賦能全省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行動暨《菏澤新農人》電視欄目開播儀式」在菏澤舉行。山東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共產黨員》編輯部主任陳承聚以及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的相關領導、專家及菏澤市相關單位出席活動,共同開展「結對共建 科技賦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行動」,來自菏澤地區的400多位山東鄉村廣播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參加本次活動。
  • 科技特派員紮根山鄉 做給農民看 帶著農民幹 幫著農民富
    在瀏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科技特派員的身影隨處可見。圖為科技特派員陳勇(右三)正在指導陳橋村村民進行竹筍分級。在瀏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科技特派員的身影隨處可見。近年來,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選派科技特派員紮根山鄉,讓他們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為鄉村振興添活力注動力。
  • 科技特派員:挑起科技增效大梁_ 工作動態_ 永安市人民政府
    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溫壽星總是熱心地為農民答疑解惑,到農村為農民提供科技指導,已成為他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科技特派員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提出的一項重要的農村工作機制創新。今年是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20周年,永安市科技局以此為契機,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對科技特派員工作進行再推進、再提升。如今,這支隊伍已經成為永安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運城市科技局:科技「賦能」脫貧攻堅 造血式扶貧拔「窮根」
    通過實施三區人才計劃,發揮科技人才在貧困地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通過培訓、指導農民科技能手、技術骨幹等手段,提高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廣大種植農戶的農業科技水平,增強應用科技新成果的積極性,有效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全面提高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 近二十九萬科技特派員奔赴脫貧攻堅一線 把產業和技術留在農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部通過「三區」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專項計劃累計投入經費近5.2億元,支持該片區五省一市選派科技人才2.75萬名,培訓5211名農村科技創業骨幹。「面」上強力推進行業扶貧。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臺,建立7.7萬個科技幫扶結對,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投入200多億元資金,實施3.76萬項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廣應用5萬餘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我們還通過部際協同、四級聯動、東西協作三大機制動員全社會科技力量推進脫貧攻堅。」徐南平介紹,具體工作通過「百千萬」工程實現。
  • 肥西縣農業科技「特派員」—— 「星星之火」點亮鄉村致富路
    肥西縣農業科技「特派員」—— 「星星之火」點亮鄉村致富路 2019-12-20 07:22:49   來源:合肥日報
  • 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助力貧困地區高質量發展 ​
    光明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張亞雄)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臺,建立7.7萬個科技幫扶結對,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投入200多億元資金,實施3.76萬項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廣應用5萬餘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為貧困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 三明市將樂縣:鄉土科技特派員有了扶持貸款
    東南網5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項裕興 通訊員 沙觀球) 「這個蜂場是縣農信聯社貸款給我建的。」4月28日,將樂縣鄉土科技特派員謝君,在新建的光明鄉光明村黃泥坑蜂場,向前來學習的農戶傳授繁蜂技術。
  • 馬鞍山28名科技特派員為貧困村「科學造血」
    科技特派員駐村扶貧,是馬鞍山市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扶貧攻堅的一項新舉措。李後鳳便是該市28名科技特派員中的一員。如今,這支隊伍已成為活躍在農村,提升貧困村「科學造血」能力、支撐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開展暑期「大下鄉」活動
    根據2020廣東農村科技特派員「暑期大下鄉」啟動會的工作部署,在揭陽市科技局的組織下,7月27日,揭陽職業技術學院12個省級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赴揭西縣開展「2020暑期大下鄉」活動,深入了解地方農業發展情況,探索地方特色農業新規劃,為揭陽市鄉村振興和精準脫貧貢獻「揭職」力量。
  • 科技特派員為農民致富注入科技的力量
    他們建基地,抓培訓,將現代科技導入我縣的農業生產,手把手地教授科技種植,心貼心地幫農民利用科技致富,推動了我縣傳統農業的提升,加快了我縣科技興農的步伐。他們,就是科技特派員。  2003年,省委、省政府為加快欠發達鄉鎮奔小康步伐,向我縣派駐了9名科技特派員。
  • 海南五指山市科技特派員覆蓋全部行政村 科技送上門 種地更省心...
    海南五指山市毛陽鎮毛輝村王福院一邊麻利地幹著活,一邊聊著他的辣椒生意,「朝天椒一斤賣到4塊多,我這不到3畝地,採一天也能賣1000塊錢,心裡能不樂?!」可在一年前,這樣的好行情是老鄉們想都不敢想的。「去年我們村種了幾十畝辣椒,病蟲害沒斷,產量上不去,都是吃了沒技術的虧。」毛輝村黨支部書記王志海說,「現在好了,有趙老師帶著,我們種地放心!」
  • 湘陰縣副縣長左嘉調研科技特派員工作
    在樟樹鎮文誼村的大棚裡,縣農業農村局的高級農藝師陳一鳴向左嘉副縣長介紹樟樹港辣椒苗的培育方法,以及樟樹港辣椒產業取得的重大成功,表示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將為文誼村的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左嘉副縣長深入田間山頭、廠房車間了解情況,和各位科技特派員交心談心,詳細聽取了各位科技特派員的工作情況匯報,了解特派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於各位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攻堅克難精神提出表揚,為他們在為貧困戶的脫貧,為企業、農戶提供的技術和信息服務表示感謝,勉勵他們繼續努力,為湘陰的農業技術發展、脫貧攻堅做出新的貢獻。
  • 新民市38名科技特派員與農民建起利益共同體
    新民市38名科技特派員與農民建起利益共同體 作者:丁冬 2018-05-25 02:59   來源:遼寧日報     5月23日,在瀋陽新民市前當堡鎮瀋陽華徵漁業專業合作社,科技特派員高徵正在通過微信銷售魚苗。
  • 光明日報:青島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走出高校特色扶貧路
    【編者按】2月24日,《光明日報》以《青島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走出高校特色扶貧路》為題,深入報導了春節期間我校一大批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基層開展科技幫扶的事跡,展現了青島農業大學在助力「脫貧攻堅」道路上的勇於擔當和積極作為。
  • 山東科技特派員助農直播季正式啟動
    中新媒(山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侯利瑩、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新農民培育項目服務部主任劉婷、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節目活動部副主任馬倩、山東廣播電視臺鄉村廣播《決勝全面小康,科技特派員在行動》融媒體專欄製片人呂力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 僑鄉科技特派員:既要當好博導又要當好董事長
    同時,大規模魚苗主要依賴於農戶自繁,品種性狀日漸退化,成為制約當地田魚產業發展的「瓶頸」。  「田魚產業遇到瓶頸以後,很多村民都心灰意冷,不知所措。」仁莊鎮鎮長陳一開告訴記者,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聽說鎮裡來了個省科技特派員,專門研究淡水水產養殖的。「大家都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