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島國旅遊業受重創經濟慘澹,南太平洋巴鐵為何成特例?

2020-10-08 餘豐慧

8天的十一黃金周,國內各大景點遊人如織,多個景區景點公告門票售罄,旅遊市場復甦趨勢強勁,對消費的拉動也更加明顯,就連美聯社都忍不住點讚稱「能夠讓這麼多人在國內自由旅行,這在全球範圍內絕無僅有」。


得益於疫情的有效控制,國人對國內旅遊已足夠放心,但往年一片欣欣向榮之態的出境遊,則在這個檔口顯得蕭條落寞,幾乎沒有人願意冒著風險出國覽美景、覓美食,也因此大多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國家,經濟狀況仍舊十分低迷,尤其是太平洋島國。



由於在旅遊資源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太平洋島國如萬那杜、斐濟、索羅門群島......基本都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發揮自身長處固然不錯,但過於單一的經濟結構加上人口少、經濟體量小等背景,在應對全球經濟震蕩和自然災害方面易受影響。此次疫情的爆發,再次凸顯以旅遊產業賺取外匯的脆弱性,一旦世界各國封閉國境,海外遊客量銳減,旅遊市場就會變得萎靡。


但就在眾多兄弟國家仍因旅遊業的停擺而經濟一蹶不振之時,曾在南海問題上力挺中國的萬那杜,從老鐵身上學到了些中國文化的精髓,懂得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展開自救,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根據萬那杜財政部於8月15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經濟和財政報告,預測2020年實際GDP增長率為0.6%,比此前的-1.4%回升2個百分點,政府採取的幹預措施效果明顯。



旅遊業停擺,太平洋島國經濟陷入危機


據一項全球調查統計,新冠疫情所造成的世界停擺,已令大約1億個和旅遊相關的工作崗位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這一殘酷現實透露著顯而易見的信息,疫情的出現,無疑會令重度依賴旅遊業的國家陷入危機,經濟狀況不容樂觀。有著優質旅遊資源的太平洋島國,曾是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極大受益者,但因疫情卻反而飽受旅遊業「停擺」之苦。


旅遊產業強烈依賴於客流空間流動,新冠疫情恰恰直接阻斷了社會人員的流動,而太平洋島國的普遍情況又是本國人口少,旅遊業的興盛往往依託於龐大的海外客流量,這就導致他們一下子變得被動起來。因醫療資源缺乏,為儘可能降低本國國民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大部分太平洋島國自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初便實施了嚴格的管控措施。以目前的狀況來說,這一舉措無疑是正確的,但也幾乎是以犧牲經濟為代價的。



與此同時,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讓太平洋島國愈加受創。因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太平洋島國在面對疫情重擊的同時,還要應對颶風、地震、火山灰傾瀉等自然災害。4月份的「哈羅德」氣旋就又給諸多太平洋島國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致使該地區經濟狀況更加雪上加霜,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吐瓦魯等幾個太平洋最不發達國家更是首當其衝。


9月29日,世界銀行發布了《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預計2020年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僅增長0.9%,為1967年以來最低的增長率。


報告預計,部分太平洋島國經濟產出直至2021年都將比疫情前的水平低10%左右。如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預計在今後10年該地區經濟增長率將每年削減一個百分點。報告還指出,該地區或將出現20年來首次貧困率上升,預計多達3800萬人將繼續陷於貧困或返貧。



政府有效幹預+加快經濟轉型,萬那杜經濟強勁復甦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加快經濟轉型對太平洋島國而言已是迫在眉睫。這一點上,萬那杜已經走在了眾多兄弟國家的前面。


在萬那杜國家經濟發展中,工業、農業、漁業、旅遊業及對外貿易等是萬那杜的主要財政金融布局,其中,旅遊業是萬那杜的重要經濟支柱和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據統計,旅遊業的產值約佔瓦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0%。全國大約有60%的人口從事與旅遊業相關的產業,但因為疫情,今年這些工作機會趨近於零。由於至今疫情還在不時地爆發,大開國門廣迎各國遊客之日依然遙遙無期,旅遊業何時能復甦仍舊是個未知數,萬那杜在審時度勢後果斷展開自救。


首先,萬那杜將政府干預的重點放在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遭遇「哈羅德」颶風和火山灰傾瀉災害後,萬那杜原本就需要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值此時機,萬那杜政府幹脆直接加大了在基建項目上的投資,以期為本國國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工作崗位。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經濟復甦的作用有目共睹,二十世紀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和中國就分別因開展各種大型基建項目而迅速走出經濟低谷。


萬那杜作為一個剛要從第三世界畢業的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上的建設要落後發達國家10多年甚至更久,加之旅遊產業也需要有足夠完善的配套設施,否則在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萬那杜根本無法在爆發性出境遊熱潮中分得一杯羹,因為其現有的基礎設施承載不了大批量海外遊客的湧入。趁此機會大興基建,無疑也是在為萬那杜今後的發展做足準備。而隨著基建項目的持續增多,2020年萬那杜工業增長率預計達到21.9%,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



數字經濟也是萬那杜為自身經濟發展而謀求的良方,早在2018年,萬那杜就邁出了轉型數字經濟的步伐,先後成立國家數字貨幣研究所和國家數字證券交易所,成功進軍區塊鏈領域,並提出制定數字國家五年計劃和監管框架的搭建,此舉吸引了更多的外資進入萬那杜。疫情令旅遊業進入冰封期後,萬那杜更是進一步加快了數字經濟的建設。另外,鑑於中瓦兩國的深厚友誼,萬那杜也有望通過「一帶一路」乘上中國新基建的東風,為萬那杜本國的經濟繁榮再增籌碼。


風險與機遇總是相伴而生,如果太平洋島國皆能如萬那杜這般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尋找到適合本國的出路,太平洋島國的逆襲或將近在眼前。

相關焦點

  • 熱帶氣旋「亞薩」重創南太平洋島國斐濟
    新華社蘇瓦12月18日電(記者張永興)熱帶氣旋「亞薩」重創南太平洋島國斐濟,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北部島嶼受災尤其嚴重。
  • 《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網12月20日訊 19日,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太平洋島國藍皮書: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  藍皮書指出,總體來看,2019年太平洋島國地區政治、經濟、外交局勢保持平穩。2019年是太平洋島國選舉年,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吉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諾魯、馬紹爾群島、新喀裡多尼亞(法)等國家和地區舉行大選,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因政局變動進行了政府首腦選舉,布幹維爾地區則順利進行了公投。
  • 「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開幕,馬蜂窩發布太平洋海島攻略
    近日,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在薩摩亞開幕,馬蜂窩旅遊網發布了《太平洋海島攻略》,盤點馬蜂窩平臺上最有趣的太平洋小眾海島玩法,幫助遊客了解更多太平洋島國的旅遊資訊,打卡新的小眾海島。
  • 2019「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成果顯著
    雖只過去半年多時間,但南太平洋旅遊組織執行長克裡斯·科克爾日前明確表示,他滿意「中太旅遊年」在吸引中國遊客和推動本地旅遊開發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南太平洋地區地域遼闊,域內一萬多個島嶼或大或小,宛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浩瀚蔚藍的太平洋上。海天一色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熱帶風情吸引著包括中國遊客在內世界各地的遊客,旅遊業也正成為域內不少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
  • 南太平洋地區
    南太平洋第一大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是南太平洋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國土面積46.28萬平方千米(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310萬平方千米),人口878萬(2019年)。1970年斐濟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是南太平洋地區第三個獨立的國家(僅次於紐西蘭和薩摩亞),1998年改國名為斐濟群島共和國,2009年改稱斐濟共和國。斐濟有人口90萬(2019年),是南太平洋十國中人口第三多的國家;斐濟最大的兩個民族是斐濟族(佔57%)和斐濟印度裔(佔38%)。斐濟族屬美拉尼西亞人種,皮膚黝黑,頭髮捲曲,頭顱較長,講斐濟語,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多信奉基督教,多數進入城市生活。
  • 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開幕 太平洋海島熱度上漲超70%
    南太平洋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星羅棋布的小島中,也有很多成為了世界級的度假勝地。「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的開啟,也為太平洋島國的旅遊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馬蜂窩大數據顯示,今年4月,隨著旅遊年的開啟,太平洋眾多小眾目的地的旅遊熱度迅速上漲,其中開幕式舉辦地薩摩亞的旅遊熱度漲幅達到132%,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湯加等目的地漲幅也超過70%。
  • 太平洋島國旅遊年將至 馬蜂窩發布2018南太平洋海島攻略
    遼闊的南太平洋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近年來,走出國門的中國遊客越來越關注這些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南太平洋旅遊目的地,2018年,除了人們熟知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南太平洋眾多度假海島的旅遊熱度也飛速增長,成為人們海島遊消費升級的新選擇。
  • 盡展南太平洋島國獨特風情-光明日報-光明網
    【相約2019北京世園會】    位於北京世園會世界園藝展示區的太平洋島國聯合展園,白色的穹頂十分醒目,再以藍色背景的裝飾圖案為襯託,形似一顆飄在水面的珍珠。如果說太平洋上的眾多島國是灑落在海上的珍珠,那萬那杜就是這串珍珠中閃著亮光的其中一顆。
  • 神奇經歷:福清哥在南太平洋島國當酋長
    蔥鬱的熱帶叢林、一望無垠的藍色大海、神秘的島國風光……400多年過去了,南太平洋島國風情依舊,而沿著前人的足跡,新一代華人(以福建人、廣東人為主)在薩摩亞創業、發展、壯大,成為一支新興力量,搭建起中薩兩國之間的交流橋梁,傳播跨國界的愛。2009年,福清人翁維捷背著兩個大大的編織袋來到薩摩亞,電飯煲、炒鍋、燃氣灶在袋裡隨著腳步擊出聲響,他風塵僕僕,臉上笑意卻堪比陽光。
  • 同為南太平洋島國,諾魯和萬那杜的差距為什麼愈來愈大?
    南太平洋島國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已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對象。然而,曾經的「暴發戶」諾魯和「特困生」萬那杜,這兩個同樣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近年來的發展軌道卻邁向了兩端。
  • 《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2020)》和《劍橋太平洋島民史》新書發布會...
    杜起文和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秘書處秘書長羅林對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在太平洋島國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表示祝賀。王昭風在致辭中指出,《太平洋島國藍皮書》的編纂,目的是反映出對太平洋島國問題的長時間段的觀察和思考,探索南太平洋島嶼地區發展的趨勢和規律。
  • 皮海洲:同為南太平洋島國 諾魯和萬那杜的差距為什麼愈來愈大?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皮海洲南太平洋島國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已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對象。然而,曾經的「暴發戶」諾魯和「特困生」萬那杜,這兩個同樣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近年來的發展軌道卻邁向了兩端。
  • 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零確診,專家感謝中國
    > 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零確診
  • 圖文: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美麗海岸線
    圖文: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美麗海岸線 這張2004年2月19日拍攝的照片顯示了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美麗海岸線。這個四季風景如畫的南太平洋小國目前正面臨被海水吞沒的危險。近幾年來,由於全球氣候日益變暖,吐瓦魯幾乎隨時有滅頂之災。
  • 這5個島國是太平洋最美的旅遊勝地,第五個更是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在遼闊的太平洋上,零零星星的島嶼散落在這片海域之中,每年都吸引全世界眾多的遊客前來。其中以這五個島國的旅遊業發展最為突出。◆◆斐濟◆◆斐濟共和國位於西太平洋的中心,由332個島嶼組成。在維提島的西部海岸,有著斐濟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南迪鎮。南迪鎮作為交通樞紐,自然是當地最為繁華的地方,鎮子上有許多飯店、商場、免稅店,可以一邊品嘗當地的美食,一邊走走看看,享受度假的快樂。斐濟的海水十分清澈,非常適合下水潛泳。
  • 太平洋深處的島國——斐濟,對中國免籤,為何遍地都是印度人?
    在西南太平洋中心,有一個由332個島嶼組成的國家——斐濟。斐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天堂,被譽為「全球十大蜜月旅遊勝地之一」、「全球十大美女海灘之一」。這裡風光秀麗,連大海卻是彩色的。讓人意外的是,在斐濟全國37.5%為印度族人。斐濟與印度相距遙遠,斐濟群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印度人呢?
  • 太平洋深處的島國斐濟,對中國免籤,為何遍地都是印度人?
    在西南太平洋中心,有一個由332個島嶼組成的國家——斐濟。斐濟位於南太平洋中心、介於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但斐濟卻是 太平洋島國中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2019年,斐濟的人均GDP約6380美元,其製糖業、旅遊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旅遊收入是斐濟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2019年接待境外遊客約89.4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 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零新冠肺炎確診,稱應感謝中國
    根據該國媒體報導,截至當地時間4月25號,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依然保持著新冠肺炎確診數為零的記錄。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的大背景下,薩摩亞卻至今無一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小編首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薩摩亞位於太平洋南部,西部,薩摩亞群島由薩瓦伊和烏波盧兩個主島及七個小島組成。薩摩亞人口大約有20萬人,絕大多數為薩摩亞人,還有少量的華裔。薩摩亞經濟發展緩慢,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該國衛生醫療系統落後,全國上下只有一家綜合性醫院,醫療人員還不足百人。很多醫療衛生資源都只能依賴進口或者是援助。
  • 安倍將用兩年訪問南太平洋島國 為二戰日本侵略軍「慰靈」
    日本《產經新聞》30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確定了從2014年開始的2年內,遍訪二戰末期日本侵略軍曾激戰過的南太平洋地區島國。這也是時隔29年,現任日本首相訪問相關地區。日本《產經新聞》認為,安倍選在這一時間點訪問該地區,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牽制中國的海洋活動。
  • 與中國臺灣有關係太平洋最富的島國帛琉
    帛琉地圖今天說的帛琉是小國,帛琉陸地面積458平方公裡,屬熱帶氣候。儘管帛琉經濟主要由自給農業、漁業構成。政府是主要的用工單位,非常依賴美國的財政援助。但帛琉人的收入比菲律賓和絕大多數密克羅尼西亞人高兩倍。帛琉的人均GDP達$8900,是太平洋島國中最富有的國家之一。1983年到1990年,名義GDP的年均增幅接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