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4日電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9月3日,消費扶貧將相隔2600公裡的浙江人民與青海海西州農貨、美景連接在了一起。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浙江省援青指揮部與新電商平臺拼多多聯合啟動「海西優品雲上行」浙江-海西對口支援消費扶貧周。活動由青海省、浙江省兩地發改委指導,海西州商務局與拼多多牽頭舉辦。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扶貧產業,一頭連著消費市場,是緩解扶貧產品滯銷賣難、促進扶貧產業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9月1日,首屆全國消費扶貧月拉開帷幕,本次浙江-海西對口支援消費扶貧周成為該活動啟動以來,首個兩地聯動、以周為單位展開的大型消費扶貧活動,也是浙江省在對口支援地區啟動的首個消費扶貧周。
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長蔣偉峰(中)與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左二)等相關方代表一同啟動了「海西優品雲上行」浙江海西對口支援消費扶貧周。(攝影:安舜)
繼走入四川涼山、甘肅臨夏、西藏拉薩等三區三州地區後,拼多多再次基於6.83億消費者優勢助力地方政府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當天,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長蔣偉峰與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代表雙方籤訂並交換了合作協議。
消費扶貧周中,多方聚勢上線「浙江海西消費扶貧館」柴達木盆地特產「雲展銷」專場。覆蓋海西州下轄格爾木市、德令哈市、茫崖市、都蘭縣、烏蘭縣、天峻縣、大柴旦行政委員會等7縣市的區域優質產品推介直播同期進行。
根據協議,雙方還將持續在數字營銷、農貨上行、平臺促銷、資源對接和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
籤約現場。(攝影:安舜)
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長蔣偉峰表示,本次消費扶貧周是東西部對口支援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對口扶貧格局的一個縮影。海西州將聯合拼多多等國內主流電商平臺,積極打通農產品上行渠道,加大電商培訓力度,引導貧困群眾轉變經營理念,驅動線上線下經濟融合發展,助力本地電商轉型升級,為高質量完成脫貧、鞏固脫貧成果任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的動力。
活動首日,在新華直播、拼多多及在浙江、及青海當地媒體助農直播間內,總共有近300萬網友觀看了此次7縣市的區域優質產品消費扶貧直播。其中,超過60萬消費者在拼多多直播間內關注和下單,其中來自浙江、青海兩地的訂單金額超120萬。
「浙江海西消費扶貧館」及直播帶動拼多多海西州枸杞及相關製品、犛牛肉、羊肉、藜麥等地方農特產品搜索、瀏覽、關注及下單量上漲6倍,海西州藜麥登上拼多多雜糧組合排行榜榜首。
7縣市浙江援青幹部本地幹部組團拼多多直播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以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環抱的柴達木盆地為主體,是通往西域的古絲綢之路輔道,著名景點「茶卡鹽湖」所在地。高原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藜麥、青稞、枸杞等獨具地方特色和風味的農產品。
而偏遠的區域位置讓眾多海西州優質農產品「長在深閨人未識」。「我今夜只有戈壁」,「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著名詩人海子名篇《日記》就寫於海西州州府德令哈。
援青十年,篳路藍縷。浙江省自2010年6月正式開展對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以來,共安排援青資金18億元,實施援建項目276個,改變了海西的發展面貌,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越性。如今,在消費扶貧、電商直播普及的浪潮下,援青幹部再次與青海本地幹部攜手「衝上前線」。
在長達7小時的市縣專場直播中,幹部們做起了「客座主播」,在拼多多直播間內為消費者帶來了格爾木市的冰山礦泉水、德令哈市的枸杞脆、茫崖市的低鈉鹽、都蘭縣的紅枸杞、烏蘭縣的藜麥、天峻縣的羊腿,還有來自大柴旦的黑枸杞。這些產品,很多是第一次進入新電商平臺,通過扶貧幹部的推介與拼多多「浙江-海西消費扶貧館」的展示,完成了線上銷售的冷啟動。
浙江海西對口支援幹部、本地幹部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向消費者推介海西優品。(攝影:安舜)
柴達木盆地低氧、低壓、乾燥,與錢塘江畔的氣候有著天壤之別。援青幹部來到海西的第一關,不是戈壁、沙漠和貧困,而是身體對高原環境的適應。這批46名援青幹部,已經有4人上過手術臺。「主播們」大多帶著嘶啞的嗓音、泛白的頭髮和黑裡透亮的皮膚,要不是純正的「浙味」普通話,一時難以分辨援青幹部與藏族、蒙古族同胞的區別。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產。直播中,「格爾木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崑崙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格爾木市委常委、副市長朱璋介紹起了冰山礦泉水。烏蘭縣委常委、副縣長傅文虎則借著烏蘭「茶卡鹽湖」的名聲,對茶卡低鈉鹽的優勢娓娓道來。「德令哈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3500小時以上」,德令哈市副市長保國良吟唱詩人海子的詩篇,順帶曬出德令哈的陽光。
「都蘭是柴達木盆地的大糧倉」,都蘭縣委副書記馬志明則直接「秀出肌肉」,邀請消費者下單。天峻縣委常委、副縣長鬧吾尖措則另闢蹊徑,穿上藏族服裝,現場給直播間消費者做起了烤肉。在之後的直播中,大柴旦工委委員、行委副主任朱全紅一邊介紹「葡萄乾一樣甜的枸杞」,一邊端出剛燉好的小羊排,饞壞了直播間的吃貨們。作為全場唯一的女性幹部,茫崖市副市長楊紅麗也別出心意,她穿上藏族服裝,展示高原女性和少數民族非遺刺繡的美麗。
「為浙江老鄉拼一單」,「線上買到青海枸杞不容易」,消費者在直播間中踴躍評論並拼單,其中不少來自援青幹部們2600公裡外的家鄉。
直播推介優質農特產的同時,「客座主播」們也不忘向拼多多60萬直播間消費者推介茶卡鹽湖、格爾木崑崙旅遊區、吐蕃墓葬群、外星人遺址等著名景點,全面推進柴達木盆地農貨、文旅資源的挖掘與推介,助力柴達木貧困群眾增收。
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長蔣偉峰(右)在線下「海西消費扶貧館」向拼多多直播間網友介紹海西優質農特產品(攝影:安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雲華表示,「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農民辛辛苦苦生產的農產品難以賣出去、賣上好價錢,農民增收困難」。他認為,電商助力消費扶貧,為貧困地區農產品上行插上翅膀,有效聯結了小農戶的生產和消費者的需求,有效匯聚了政府、企業、農民、消費者等各方扶貧力量,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多多。
電商消費扶貧帶動龍頭企業、新農人發展熱情
消費扶貧行動是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也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
海西州電商綠洲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海西州電商協會秘書長杜帆認為,消費扶貧銷售渠道,幫助企業積累了一批忠實客戶,助力企業彎道超車完成了市場競爭力的塑造。「首次通過平臺下單了解產品之後,很多消費者後續也會自發下單,我們現在六成左右的訂單來自老客戶復購」。她所運營的企業,一方面直接從貧困戶中收購原材料進行產品深加工,一方面幫助州內其他優質農產品企業開拓線上銷售通路。
今年銷售情況受到疫情影響,杜帆與團隊也在探索新的產品與銷售方式。基於海西州旅遊優勢,杜帆與團隊開始著手開發針對遊客紀念需求的禮盒產品。同時藉助本次消費扶貧周,電商綠洲商貿開出首家拼多多店鋪,推廣自主電商品牌「彩西集」。
青海特產藜麥。(供圖:三江沃土)
在直播間中,烏蘭縣委常委、副縣長傅文虎推介了烏蘭縣三江沃土公司生產的藜麥,也使得企業新開的拼多多店鋪完成了「從0到1」。但在三江沃土負責人黃朝斌看來,浙江幹部帶來的幫助遠不止於此。
三江沃土是青海省藜麥產業領頭企業之一,也是中國最早取得藜麥品種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此前公司出品的藜麥產品一直走高價高端市場,隨著種植面積提升到近2萬畝,這一策略已經不能支持企業發展。在浙江幹部的啟發下,三江沃土管理團隊意識到,企業要壯大,還是要走到大眾消費者中,提供高性價比的藜麥產品。而本次消費扶貧周,就是三江沃土今年開拓銷售通路的重要助力。
直播中,德令哈安祥枸杞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福文帶著一筐枸杞鮮果來到了直播現場。許多從未見過枸杞鮮果的消費者在評論區直呼,「漲了見識」。安祥枸杞種植合作社種有1700多畝枸杞,每畝平均產值在4000元左右。為村裡的貧困戶提供了土地流轉、務工等收入。目前,已經有合作的客商在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銷售安祥枸杞種植合作社產出的枸杞鮮果。經過這次電商的「親密接觸」,李福文意識到可以與1990年的兒子一起自己做電商,將青海的枸杞賣出自己的名聲。
青海特產枸杞採摘現場。(攝影:安舜)
三區三州成為中國最為貧困的地區,除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落後,基礎設施條件差等因素外,也與特色農產品長期以來存在對接市場的難度有關。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李小雲認為,直播有助於克服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農產品的消費瓶頸。未來,電商平臺的意義應該超越銷售,進入生產鏈的前端,打造與快速物流、瞬間消費為一體的新型產業鏈條,從而成為重構中國農產品生產體系的重要力量。
新電商持續助力貧困地區發力國內國際「雙循環」
5月20日,國務院扶貧辦和拼多多聯合啟動「消費扶貧百縣直播行動」,擬在全國範圍內選取100個貧困縣開展消費扶貧活動。7月以來,拼多多連續支持「三區三州」地區農產品開拓農產品上行通路,協同地方政府發起消費扶貧活動,帶動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助力脫貧攻堅收官戰。同時拼多多承諾,未來5年內將投入不低於500億元支持農業農村「新基建」,助力農村地區打造100萬家年銷售額過百萬元的店鋪。
為了助力本次消費扶貧周,海西州少數民族同胞在直播間載歌載舞。(攝影:安舜)
一端連著大山深處,一端連著消費市場。作為國內主流電商平臺,2019年,拼多多平臺成交額突破萬億,截至目前擁有年度活躍用戶數6.83億。截至2019年底,平臺國家級貧困縣商戶的年訂單總額達372.6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30%。
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表示,拼多多將緊緊圍繞助力脫貧攻堅、大力推動消費扶貧的主題,積極協同地方政府特別是貧困地區,基於新電商模式優勢開展助農活動,並不斷創新扶貧助農新模式,擔當起國內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的社會責任。本次消費扶貧周,就旨在帶動海西州下轄7縣市區域農特優產品上行電商,給柴達木盆地帶來新思想、新邏輯和新業態。
此前,海西州商務局、浙江省援青指揮部與拼多多聯合主辦「海西優品雲上行」浙江青海消費扶貧新農商培訓,海西州下轄主要縣級市、縣和直轄鎮的合作社帶頭人、生產型企業主、返鄉大學生等新農人積極參與,帶動全網超過9000名學員陸續通過手機、電腦、線下集體學習的方式參與了培訓。(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