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2號晚上8點,巴拿馬正式宣布恢復了與我們的邦交關係,使得中國在拉丁美洲又多了一個親密的朋友。而談起這個赤道小國,讓小編印象深刻的,卻是發生在1989年的那次,僅僅進行了15小時局部戰爭。
當時,因為對巴拿馬運河的權益存在紛爭,美國與巴拿馬政府的矛盾日趨激化。而自從一向以強硬姿態聞名的諾列加上臺後,這種矛盾變得公開化,雙方開始不斷發生低烈度交火。但是,弱小懈怠的巴拿馬國防軍怎麼也沒想到,美軍已醞釀了一場規模龐大的進攻。
當時,美軍集合了來自陸海空三軍的兩萬四千名士兵,計劃對巴拿馬國防軍駐守的戰略要地發動突然突襲,以武裝入侵的方式,扶植一個親近美國的政權,並確保他們在巴拿馬運河的收入不受侵犯。
入侵行動於12月20日凌晨時分展開,美軍首先出動了F117隱形轟炸機,對巴軍的兩座兵營實施打擊,之後海豹突擊隊迅速上岸,直奔諾列加的私人機場和遊艇,斬斷他逃向國外的路徑,隨後,大部隊迅速跟上發起大規模進攻。
整個戰鬥異常激烈,但因為美軍憑藉著裝備和人數上的優勢,僅15個小時便擊潰了巴軍大部分軍隊。只不過,許多巴拿馬民兵響應了諾列加的號召,紛紛走上街頭與美軍展開遊擊戰,諾列加也趁亂躲進了梵蒂岡使館。
面對蜂擁而至的民兵,美軍不得不緊急再度調派兩千名士兵入境支援,同時還調用了AC130「空中炮艇」,對遭圍攻的南方司令部附近區域實施炮火覆蓋。經過一番戰鬥,終於驅散了近千名民兵,並在1月3日晚接受了諾列加的投降,巴拿馬戰爭以美國的勝利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