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亂世佳人》第一次被下架

2020-12-1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世界說 ,作者沈辛成

世界說

世界說提供有價值的國際資訊和全球故事,在全球76個國家有500個海外報導專員。我們只做大家看得懂的國際深度報導與評論。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世界說(ID:globusnews)

編者按

喬治·弗洛伊德引發的抗議浪潮席捲全美之時,美國流媒體平臺HBO Max做出了一個極具爭議的決定——暫時下架著名電影《亂世佳人》。

收穫了10項奧斯卡獎的《亂世佳人》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種植園主女兒郝思嘉和商人白瑞德的愛情故事。由於故事發生在尚未廢除奴隸制的美國南部,這部於1939年上映的電影中出現了具有爭議性的種族內容。

針對這些帶有「種族偏見」內容,HBO Max的立場很明確:它們「當時是錯的,今天也是錯的。」所以,在「未經解釋或譴責」這些內容的情況下,繼續保留這部電影將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亂世佳人》與種族問題的糾葛並不是今天才有。這部已經年逾八十歲的電影,已經數不清第幾次被架上膚色對決的擂臺。

人們可能不記得,三年前的維吉尼亞州,一場由白人至上主義者主導的遊行同樣引爆了美國的種族矛盾。當時,田納西州的一家影院下架這部電影的決定,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今天,世界說將當時的一篇評論文章重新發出,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不同的視角。

1918年春天,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梅·米切爾在為自己女兒瑪格麗特的教育問題發愁。

瑪格麗特在亞特蘭大念了最好的女子高中,可是大學呢,大學該怎麼辦?米切爾家不缺錢,但是南方缺女子大學。梅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和同齡的男孩一樣,接受美國最好的、最完整的教育,就像她哥哥一樣,去哈佛。沒有辦法,梅決定送瑪格麗特去北方。

〓 《亂世佳人》劇照 / 網絡

1918年,內戰已經結束半個世紀了,可是北方仍是異鄉。當瑪格麗特·米切爾坐了五天火車來到麻省的史密斯學院時,她發現與她同坐在一個教室裡的,居然有黑人。這在她的老家是不可想像的。種族區隔的法律支配著梅森·迪克森線(註:賓夕法尼亞州與馬裡蘭州的分界線,內戰期間成為自由州與蓄奴州的界線)以南的大地,「隔離但平等」的原則將種族之間的不平等隔離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瑪格麗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的。

高中的時候,米切爾編排過種族主義者創作的話劇,在那個作者的世界裡,三K黨是駿馬上神採英拔的護國勇士。在米切爾家的家宴上,南部邦聯一直在打勝仗,以至於她七八歲時才意識到,原來戰爭三四十年前就打完了,至於故事的結局,沒有人提。在米切爾的世界裡,那些為「國」捐軀的親人們,是書架上不倒的相框,是她流淌的血液。而和黑人坐在一起上課,是違背自然的。

這些對世界和過去的想像,最終都融進了《亂世佳人》的字裡行間。瑪格麗特·米切爾筆下的南方,其樂融融,恬淡靜好。鐘鳴鼎食之家的舞會上,人人彬彬有禮,即便含情,也濃而不烈。在粗蠻的洋基佬入侵之前,亞特蘭大連一個郝思嘉的鬧騰都承受不得。白人們談著高檔的戀愛,黑人們幫著白人們談高檔戀愛。在米切爾的筆下,黑人沒有單獨存在的價值,他們要麼捨不得離開白人,要麼離開白人就一事無成,要麼離開白人之後心心念念要回來。在1939年版的電影裡,這些黑人配角往往沒有給觀眾一個交待就從故事裡消失了。

〓 1939年紐約劇院外排隊等候入場觀看《亂世佳人》的觀眾 / 網絡

所以批評《亂世佳人》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近日,田納西州孟菲斯的Orpheum影院在播放了三十四年《亂世佳人》之後,終於將其下架,保守派美國人和不明所以的許多中間派氣得跳腳,以為政治正確的狂潮要將一切「牛鬼蛇神」都撲死了。

這些人可能忘了,早在公映之初,《亂世佳人》就是一直挨黑人罵的。有什麼可意外的呢,奴隸制的殘忍幾乎隻字未提,三K黨雖被隱去名字,可還是英雄。誰都不想在電影裡被代表,更何況代表黑人的是怯懦、狡獪、愚忠、遲鈍。如果舊金山有家影院至今還在日日放映陳查理和傅滿洲,想必如你如我也是要生氣的。醜化中國人的銀幕角色早已淪為歷史沉渣,如今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以票房為要挾往《變形金剛》裡強制植入李冰冰和各種牛奶,而黑人的醜態卻這樣播放了三十四年,這確實不公平。

〓 孟菲斯黑人人口佔多數 / 網絡

可是《亂世佳人》的成功,也並非是建立在醜化黑人之上的。

《亂世佳人》在亞特蘭大首映時,萬人空巷,州長直接宣布了三天州定假日。於是,羅氏大劇院前,三萬人身著復古裙衫在寒風裡排起長隊。這部同情戰火中的亞特蘭大,謳歌南部人民生命力的電影,毫無意外地在原著作者的故鄉大獲成功。運鏡和聲效上的野心不但為《亂世佳人》贏得了奧斯卡獎,更使之成為了好萊塢歷史上第一部嚴格意義的視覺大片,其裡程碑的意義,如同張藝謀的《英雄》——你可能會不齒瑪利蘇的劇情,但正如章子怡飛舞於銀杏枯葉之中令人過目不忘,郝思嘉在炮火轟鳴的亞特蘭大街頭被人流捲走的畫面,也成為了美國人心中一個時代的記憶。

在美國之外,人們喜歡的是郝思嘉的敢愛和敢為。她倔犟不屈的求生精神,尤其是上半場結尾時的誓言,在那個動蕩的年頭給了世人多少勇氣。對於全世界的女性,郝思嘉提供了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生活哲學。故事裡,所有男人都圍繞著她登臺謝幕,這也是為什麼白瑞德的扮演者克拉克·蓋博雖然藉此片收穫「好萊塢之王」的美稱,卻蔑稱它是個「娘們兒片」。遊走在追求愛和當小三之間,郝思嘉挖閨蜜牆腳,搶妹妹未婚夫,吃鍋看盆,三次結婚三次離婚,服喪期間穿著黑紗和新歡跳舞。要擱今天,小四筆下的南湘敵不過郝氏三成功力。

〓 《亂世佳人》中的蓋博和費雯麗 / 網絡

郝思嘉生動而超越時代的主體意識,算是銀幕上的女權主義嗎?答案並不重要。米切爾從不標榜女權,她母親梅·米切爾——女性投票權運動的先驅——她也沒有。這些敢為人先者,尤其不喜歡惹來標籤礙手礙腳。你可以說米切爾是個種族主義者,可那時候的南部誰又不是呢?等到功成名就,米切爾資助女性掃盲,也資助黑人群體,科普醫學知識。二戰期間,米切爾不但資助紅十字會,志願縫製衣物,還出資建造了兩艘美軍戰船,一艘防空一艘巡洋,兩艘戰艦的名字,都叫亞特蘭大號。

〓 麥克丹尼爾獲得小金人後激動落淚 / 網絡

人世間的詭譎與無奈,在《亂世佳人》裡外比比皆是。

整部電影都是被郝思嘉的主體意識所驅動的,可到了海報這裡,卻捕捉了她最無力最屈從的「性暴力」時刻。米切爾一生願望就是聞名於世,可是成名不過十餘年她就因一場車禍而英年早逝。被黑人指責為種族歧視的保姆戲份,卻為哈蒂·麥克丹尼爾斬獲歷史上第一個屬於黑人的奧斯卡獎。

面對批評,麥克丹尼爾說:「與其真的當每小時賺個七分錢的保姆,那還不如讓我當一個每小時賺七十的女演員。」

在創造歷史的人面前,把電影當作大是大非爭論不休的人,看上去多麼空虛渺小。

原標題:《這不是《亂世佳人》第一次被下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亂世佳人》下架引起波瀾
    《亂世佳人》改編自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獲得10項奧斯卡獎,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業電影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黑人女星海蒂·麥克丹尼爾因出演該片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黑人演員。時至今日,《亂世佳人》仍然受到觀眾追捧。下架前,該片海報與《老友記》一起被放在HBO Max宣傳資料的顯眼位置。
  • 輪到奧斯卡經典了:《亂世佳人》被下架!
    近日,著名電影《亂世佳人》在美國被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原因是有人認為該電影「美化奴隸制」、「涉嫌種族歧視」。圖片截取自電影《亂世佳人》海報《亂世佳人》改編自美國著名小說《飄》,該作品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主角斯嘉麗在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感情糾葛。自1936年出版後,這本小說及改編電影已經成為美國乃至世界文藝界的重要作品。
  • 美國暴亂持續 HBO下架亂世佳人
    原標題:反種族歧視之下,HBO下架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環球網報導記者李東堯】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現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題材電影《亂世佳人》也不能看了?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稱,目前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人們對種族不公擔憂正日益加劇,華納傳媒旗下的HBOMax平臺已將影片《亂世佳人》下架。
  • 《亂世佳人》下架!美國反種族主義「戰火」燒至影視圈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2日電(袁秀月)《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人為沒有黑人演員道歉、多個警察節目停播……隨著全美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的蔓延,「戰火」已燒至影視圈。《亂世佳人》海報《亂世佳人》被下架!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道歉!黑人兄弟為何還不買帳?
    而這股「自由平等」之火也從最開始的美國警察燒到了大統領,再從大統領燒到政治經濟領域,最後終於燒到了文化藝術領域。《亂世佳人》下架 《老友記》製片道歉不知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特立獨行,還是實在沒有合適的目標,電影《為奴十二年》黑人編劇約翰·萊德利居然開始對1939年上映的《亂世佳人》開炮了。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人哭著道歉……這一切,究竟是...
    就在幾天前,美國華納傳媒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了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理由是有人認為該電影「宣揚了種族主義」「涉嫌種族歧視這一消息立刻引爆輿論場。 電影《亂世佳人》改編自世界名著《飄》,其成書於1936年,講述了19世紀80年代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種植園背景下的愛情故事。有人說,這部書相當於是「美國的四大名著」。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編劇道歉,這一屆觀眾太難帶!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主創哭著出來道歉,包括英劇《Little Britain》以及很多以警察為主題的電影和連續劇都受到牽連,這屆觀眾真的太難帶了!《亂世佳人》背景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站在南方白人莊園主的視角,並且當時美國奴隸制還沒有廢除,非裔角色在電影裡都是種族歧視的形象;《老友記》製片人哭著向公眾道歉說劇中沒有一個主要角色是非裔,她覺得自己沒有為種族多元化付出足夠的努力;除此之外還有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Paw Patrol
  • 受反種族歧視影響,《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製片道歉……美國...
    昨天的新聞——《亂世佳人》下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美國華納傳媒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了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理由是有人認為該電影「美化奴隸制」、「涉嫌種族歧視」。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被下架的可遠不止《亂世佳人》這一部片子: 僅昨天一天, 真人秀節目《警察》暫停播出!
  • ...上任、《亂世佳人》下架,網友揭穿:政治工具!說好的言論自由呢?
    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國會參議院罕見地全票表決通過查爾斯·布朗(Charles Brown)出任美國空軍參謀長,美國著名影視流媒體平臺HBO Max「及時」下架著名電影《亂世佳人》,這「一上一下」兩個舉動,彌合矛盾的目的明顯,但對於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能有多少緩和作用,卻很難說。光這兩件事本身也遭到不少非議。
  • 《亂世佳人》被HBO暫時下架是好萊塢式「正確」丨娛論 - 新京報
    華納旗下流媒體平臺HBO Max下架了《亂世佳人》,大概是好萊塢矯枉過正的開端。>>>HBO Max下架美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眾所周知,《亂世佳人從這句臺詞也可見,她當時在好萊塢的尷尬處境,一生也都是飾演類似《亂世佳人》的奶媽、僕人角色。但《亂世佳人》這部電影已經誕生81年了,在81年間不斷的重映,當中對於黑人形象的描繪也並非最近才引發爭議,在上映時就有了。只是因為《亂世佳人》及其原著所描寫的時代背景,這種黑人形象是特定時代的反映,而非一種刻意的侮辱。
  • 《亂世佳人》被下架,《老友記》道歉,我們的青春去哪兒了?
    在此之前,美國經典影片《亂世佳人》就已經涉嫌種族歧視而被迫下架,它對奴隸制、種族主義刻板的樂觀描述被認為太過樂觀。這直接引起廣大網友的不滿,《亂世佳人》以及其縮寫「GWTW」成為了推特的熱搜關鍵詞。同時有趣的是,在影片下架一天後,《亂世佳人》立刻就登上了亞馬遜銷售平臺DVD銷量的榜首。
  • 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丨被HBO Max下架的《亂世佳人》現已成為亞馬遜...
    6月9日,由華納媒體(Warner Media)啟動的HBO Max一位發言人宣布影片下架。他表示:「《亂世佳人》是它那個時代的產物。不幸的是,影片描繪了一些道德和種族主義偏見,它們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是一種普遍現象。這些種族主義的描述是錯誤的,而且它們在今天也是一種錯誤。我們認為,在沒有任何解釋和譴責這些描述的情況下,保持影片的片名是不負責任的。」
  • 抗議持續之際 美國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涉種族歧視被下架
    來源:海外網圖為影片《亂世佳人》的海報(圖源:路透社)海外網6月10日電美國知名影視流媒體平臺HBO MAX日前下架了奧斯卡經典電影《亂世佳人》,原因是美國種族關係緊張之際,有不少美國民眾認為《亂世佳人》改編自美國著名小說《飄》,該作品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主角斯嘉麗在大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感情糾葛。由於特定的歷史環境,書中不少角色的設定都摻雜了種族主義元素。
  • 《亂世佳人》下架,它種族歧視了嗎? | 文藝周報
    過去的一周文藝關鍵詞有:「推倒雕像」運動、《亂世佳人》被下架、J·K·羅琳遭抵制、武大老牌坊受損、世界大學排名榜、香港書展、紅樓夢獎 ……#《亂世佳人》被下架#近日,受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事件的影響,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Black Lives Matter」席捲全美,種族問題也引發世界性的關注,
  • 《亂世佳人》下架,《老友記》道歉,「哥倫布被斬首」,它們都種族...
    過去的一周文藝關鍵詞有:「推倒雕像」運動、《亂世佳人》被下架、J·K·羅琳遭抵制、武大老牌坊受損、世界大學排名榜、香港書展、紅樓夢獎……#《亂世佳人》被下架#近日,受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後死亡事件的影響,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Black Lives Matter」席捲全美,種族問題也引發世界性的關注
  • 弗洛伊德之死震蕩持續,著名電影《亂世佳人》因種族問題被下架
    近日《為奴十二年》的著名編劇John Ridley也在《洛杉磯時報》發文批評在美國1939年上映的著名電影《亂世佳人》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擁護奴隸制的南方地區」,掩蓋了種族歧視的殘酷。而國內很多人都看過上面提到的《為奴十二年》和《亂世佳人》這兩部電影,這兩部電影都是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
  • 英國抗議者欲推倒60座雕塑,《亂世佳人》等下架,反種族歧視浪潮...
    此外,《亂世佳人》《小不列顛》因涉及種族敏感問題被視頻網站下架。英國抗議者欲推倒60座「種族主義」雕塑相信大家還記得上周末布裡斯託的抗議者拆除17世紀奴隸貿易商人愛德華科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並將其投入河中的場景。
  • 逝者| 《亂世佳人》最後一名主演去世,享年104歲!
    下架《亂世佳人》也成為美國社會的自我審查和反思的一個重要標誌。雖然,電影《亂世佳人》又在部分平臺重新回到架上,但《亂世佳人》在世的最後一名主演奧利維亞·德·哈維蘭卻謝世了,她是在居住超過60年的巴黎家中因自然原因死亡。電影《亂世佳人》裡的男主角克拉克·蓋博逝世快六十年了,女主角費雯麗逝世也超過半個世紀了。
  • 《亂世佳人》遭下架,人物雕塑被「斬首」,但鍋不該「政治正確」來背
    比如作為影史經典的《亂世佳人》被迫下架,再如經典美劇《老友記》因主演中沒有黑人備受批評。往事如煙,不宜追之過深。政治正確鬧到這個份上,不僅讓人不適,也越過合理的邊界。但是,當我們隔萬裡重洋遠觀美國社會時,眼中僅是一出肥皂劇嗎?
  • HBO Max重新上線《亂世佳人》,但「政治正確」的邊界何在?
    隨著示威抗議越演越烈,這股「反歧視風潮」也同樣開始波及一向追求進步與多元文化的好萊塢。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6月10日,華納將剛剛推出的流媒體平臺HBO Max上因涉及種族問題的好萊塢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暫時下架,HBO Max發言人表示:「《亂世佳人》是其所處時代的產物,描繪了一些很不幸地已普遍散布於美國社會的種族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