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門:加快建設漁港經濟區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5月30日電(記者裘立華)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和農業農村部出臺文件,將在健跳鎮建設一級漁港,推動形成集冷鏈加工物流、漁業配套、海洋生物、海洋裝備與漁業休閒產業等為特色的漁港經濟區。由此,健跳港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三門健跳港原是二級漁港,2014年4月竣工,投資3593.54萬元,建成300噸級浮碼頭泊位2個,500噸級固定碼頭2個,50年一遇防洪壩2300米,以及相關配套設施。但二級漁港標準低,規模小,遠遠不能適應三門漁業、養殖業、船泊製造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此次列入國家漁港建設規劃,健跳港這片熱土將夯實基礎,將帶動區域經濟繁榮良性發展。

結合小城鎮改造相關計劃,三門縣供電公司健跳供電所近期提前對碼頭區域進行了地毯式電網改造,以確保該區域11家冷凍廠、大批漁船和海產品產業鏈相關企業可靠用電。「下半年,這裡還將新增設兩臺容量為300千伏安的變壓器,沿港線、碼頭線到時候打通連接,電能替代柴油、充電樁等都將入戶該區域。」 負責健跳港區域電網建設的三門供電公司臺區經理繆德和說。

除了硬體跟上去支撐發展,供電部門也做好軟服務的提升。每年5月1日起,東海海域進入伏季休漁禁捕期,回到港口的船舶需要維修、保養,以確保休漁期結束後漁船「健康」出海作業。休漁期間的漁船焊接修補工作都離不開電,且用電負荷比較集中,加上沿海鹹濕氣候影響,供電設施容易損壞。因此,供電所就安排技術人員深入各漁港碼頭、船廠對相關用電設施進行專項安全大檢查,及時消除故障,保證漁船修補的電力可靠供應。

健跳港是浙江省第四大深水良港,被孫中山先生稱之為「實業之要港」。健跳港實施港口外移戰略後,龍山塗、高泥潺塗圍墾可新增土地面積1.5萬多畝,在電力資源方面,健跳是一個集核電、火電、風電、潮汐電於一體的綜合能源區,目前已經建設臨一個港型大型工業園區,啟動洋市塗開墾工程。供電部門投運110千伏臨港變一座,圍繞著漁港的飛速發展做好相關配套工作。

相關焦點

  • 浙江打造12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帶動大灣區建設
    通訊員 姚峰 攝  浙江東臨東海,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裡,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2878個,大於10平方公裡的海島有26個,作為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規劃將建設上海-浙江、遼東半島等10大沿海漁港群,建設形成93個漁港經濟區,其中浙江佔據12個。
  • 石獅祥芝漁港經濟區建設進入快車道
    昨日,記者從祥芝鎮獲悉,在泉州市發改委、石獅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祥芝中心漁港擴建工程獲得福建省發改委批覆通過,此次批覆為祥芝鎮加快漁港經濟區建設步伐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中心漁港初顯飽和  不利漁業發展需求  祥芝全鎮是作為一個集海洋捕撈、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化工、冷鏈物流、漁港休閒旅遊等產業聚集的漁港經濟區進行規劃與建設的,擁有國家級中心漁港和海洋食品加工生產基地、食品飲料生產基地、海洋生物化工基地、高校科研基地等一批相關產業。
  • 浙江打造12個國家級漁港經濟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規劃將建設上海-浙江、遼東半島等10大沿海漁港群,建設形成93個漁港經濟區,其中浙江佔據12個。 根據規劃,未來這些漁港經濟區將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增萬億產值的產業規模,成為漁業的增長點和沿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 三門供電:當好「電參謀」助推漁港建設
    這是三門供電近期重點推動漁港經濟區建設的一個縮影。  日前,由國家相關部門批准的《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出爐。根據這份規劃,將在三門健跳一級漁港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推動形成集冷鏈加工物流、漁業配套、海洋生物、海洋裝備與漁業休閒產業等為特色的漁港經濟區。
  • 舟山四個漁港經濟區建設列入國家級規劃
    記者昨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力爭通過5年建設,推動形成遼東半島、渤海灣、山東半島、江蘇、上海-浙江、東南沿海、廣東、北部灣、海南島、南海等10大沿海漁港群、93個漁港經濟區,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增萬億產值的產業規模,
  • 溫嶺市政協專題視察礁山漁港建設情況 高標準打造新型漁港經濟區
    當天上午,黃海斌一行先後實地視察了礁山漁港、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聽取了相關介紹,並進行了座談討論。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漁港經濟發展,我市漁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在標準漁港建設中已完成溫嶺中心漁港石塘港區、釣浜港區、箬山港區防波堤建設,有效改善了原有漁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面貌,對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積極影響。但漁港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滯後、漁業碼頭與市場銜接不緊密等問題依舊困擾著我市漁港的轉型與發展。
  • 規劃建設中的浙江沿海漁港群景象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年~2025年)》,提出建設上海—浙江、遼東半島等10大沿海漁港群,形成93個漁港經濟區,其中浙江佔據12個。根據規劃,未來這些漁港經濟區將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新增萬億產值的產業規模,成為漁業的增長點和沿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 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印發:建10大漁港群、93漁港經濟區
    2018年5月1日,浙江舟山市沈家門漁港已泊滿了回港休漁的漁船。但由於歷史欠帳較多,漁港基礎設施建設仍顯薄弱,與強化漁業安全生產的需求有一定差距,難以滿足推動漁港經濟區建設、持續提高漁民收入和加快社會主義新漁村建設的需要。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助力沿海漁港漁區融合發展漁港經濟區研究課題...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積極響應主管部門號召,發揮科研技術優勢支撐漁港漁區復工復產。院漁港經濟區研究課題組創新工作方式,下沉基層一線,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推進浙江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規劃,助力沿海漁港漁區振興。
  • 海南將加快現代化海洋牧場和六大漁港經濟區建設
    《實施方案》明確,加大對現代漁港建設支持力度,推動建設海南六大漁港經濟區;支持海南深遠海漁業發展,支持發展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  《實施方案》指出,加快現代化海洋牧場和漁港經濟區建設。研究設立現代漁港中央資金支持政策,加大對現代漁港建設支持力度,推動建設海澄文、瓊海—萬寧、大三亞圈、東方—昌江、儋州、臨高等六大漁港經濟區。
  • 建設「三區四核百漁港」 福建逐步打造漁港經濟區
    訪談實錄:2019年4月2日(星期二)10時,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總工程師葉建平接受訪談(視頻錄播、文字直播),就「推動『三區四核百漁港'建設 促進漁區鄉村振興發展」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漁港是漁業安全生產最重要的基礎設施。葉建平說,圍繞目前漁業產業發展現狀,福建正著力加強漁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三區四核百漁港」。「三區」指的是閩東綠色生態漁港區、閩中協調發展漁港區、閩南創新驅動漁港區。
  • 台州將打造兩個特色漁港經濟區,產業規模超萬億
    據了解,台州中北部漁港經濟區規劃期內將以台州椒江中心漁港、臨海紅腳巖一級漁港、三門健跳一級漁港、台州路橋金清一級漁港為基礎,重點支持擴建台州路橋金清一級漁港、三門健跳一級漁港、臨海紅腳巖一級漁港
  • 連雲港將規劃建設3個沿海漁港經濟區
    【連網】(連雲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潘緒偉)筆者從連雲港市海洋與漁業部門獲悉,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年~2025年)》,提出建設上海—浙江、遼東半島等10大沿海漁港群,形成93個漁港經濟區,其中,連雲港將建設3個,這三個沿海漁港經濟區分別是贛榆
  • 加快推動海洋牧場建設 牟平將建養馬島中心漁港經濟區
    加快推動海洋牧場建設 牟平將建養馬島中心漁港經濟區 2020-04-30 11:15:34
  • 台州要建2個漁港經濟區
    2018-05-08 10:19 | 台州晚報昨日,記者從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出爐,全國規劃建設93個漁港經濟區,台州2個漁港經濟區名列其中。台州納入上海-浙江沿海漁港群漁港經濟區是在建設現代漁港的基礎上,密切結合城鎮建設和產業集聚,使之形成以漁港為龍頭、城鎮為依託、漁業為基礎,集漁船避風補給、魚貨交易、冷鏈物流、精深加工、海洋藥物、休閒觀光、城鎮建設為一體,區域產業結構平衡、產業層次較高、輻射效應明顯的現代漁業經濟區。
  • 三門健跳一級漁港完工 成為多功能國家級綜合漁港
    1月19日,隨著辦公樓綠化工程的結束,三門健跳一級漁港建設全面完工
  • 石獅祥芝漁港經濟區建設進入快車道
    昨日,記者從祥芝鎮獲悉,在泉州市發改委、石獅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祥芝中心漁港擴建工程獲得福建省發改委批覆通過,此次批覆為祥芝鎮加快漁港經濟區建設步伐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中心漁港初顯飽和  不利漁業發展需求  祥芝全鎮是作為一個集海洋捕撈、海洋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化工、冷鏈物流、漁港休閒旅遊等產業聚集的漁港經濟區進行規劃與建設的,擁有國家級中心漁港和海洋食品加工生產基地、食品飲料生產基地、海洋生物化工基地、高校科研基地等一批相關產業。
  • 新聞發布丨夯實漁業特色品牌 著力創建國家級綜合型漁港經濟區
    多年來,我市通過出臺支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先後建成了中心漁港一期和二期、釣浜一級漁港、城南觀岙漁港,漁港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漁港服務功能得到了擴充和完善。但漁港建設未能與漁業產業發展同步,大型漁業碼頭不足等漁港配套設施問題仍然顯著,多個主要漁港無法滿足漁船全天候裝卸漁獲物的需求,漁區基礎設施建設仍顯薄弱,難以滿足支撐漁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高漁民收入和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
  • 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發布 煙臺建4個漁港經濟區
    5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進一步提高漁業防災減災能力,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形成漁港經濟區。其中山東將推動形成日照黃海、嵐山等15個漁港經濟區。  山東半島沿海漁港群涉及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煙臺市、威海市、青島市、日照市,大陸岸線長3345公裡。
  • 溫州四大漁港列入全國重點建設規劃 有望成為現代漁業經濟區
    溫州網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提出推動形成上海-浙江沿海漁港群等10大沿海漁港群、 93個漁港經濟區,記者昨日獲悉,溫州的洞頭、瑞安、巴曹、霞關4大漁港經濟區入列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