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如約而至。大會以「重啟旅遊,再創繁榮」為主題,使用中、英、法、西、俄語五種語言進行全球同步傳播,來自國際組織負責人、駐華使節、聯合會會員代表、知名旅遊企業及投資機構負責人等50餘位演講嘉賓、約300位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疫情之下世界旅遊業復甦發展大計。
記者了解到,作為本屆服貿會的四場高峰論壇之一,此次大會也是服貿會期間唯一由國際組織主辦的會議。在全球疫情防控和旅遊重啟的關鍵時刻召開,對於促進世界旅遊的合作發展,提振世界旅遊發展信心,再創世界旅遊繁榮發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
疫情下世界旅遊亟待覆蘇
2020年年初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重擊全球旅遊業。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國際遊客將比去年減少約80%,旅遊收入損失超過1萬億美元。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及旅遊業界急需加強合作,共促行業重啟和繁榮。
為此,大會開幕式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理事會主席、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對世界旅遊城市和廣大旅遊從業者發出三點倡議:一是切實加強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二是倡導綠色健康的旅遊方式。三是積極幫扶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者。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羅利卡什維利表示,今年以來,全球所有國家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導致旅遊業發展停滯,工作崗位大量減少。懷著對疫後重建工作堅定不移的決心和積極樂觀的態度,世界旅遊和城市聯合會舉辦此次大會,旨在通過加強多邊合作,提振世界旅遊業發展的信心。要實現旅遊業復甦,城市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我們需要加強合作,強化安全防範,使用創新技術。
「旅遊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在許多國家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但旅遊業又是對外界環境高度敏感的產業,因此也是受到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在此背景下,重啟旅遊、再創繁榮尤為重要。」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表示,應對疫情影響、推動旅遊復甦,需要全球旅遊行業聯合起來,形成合力。中方願與各國深化合作、分享經驗、共促行業繁榮發展。
航空運輸是世界旅遊的生命線,有序恢復國際航空業的正常秩序,對促進世界旅遊的復甦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對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了全球旅遊業,要重建旅遊業,使其重現繁榮,就必須攜手合作。對於航空業來說,一是確保旅客的飛行安全,二是要重建旅客的信心,三是重點實施隔離措施。市場的恢復需要時間,但相信只要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信心,必定能夠重建旅遊業的繁榮。
中國為世界提供借鑑和經驗
自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旅遊業就蒙上了陰霾,為此,旅遊全行業人員奮力抗疫,花式「自救」,而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國內旅遊逐漸開放,呈現出了復甦回暖的趨勢。這也為世界旅遊業重啟復甦提供了借鑑和經驗。
「疫情留給中國旅遊業的反思是如何提升旅遊品質,實現旅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胡和平分享道,在有效應對疫情的同時,中國旅遊業開展了大規模的免費線上培訓,實施文化和旅遊企業數位化提升項目,大力推進智慧旅遊建設,加強旅遊城市管理和行業整頓,不斷提升行業發展能力。目前,中國正在研究編制「十四五」規劃,規劃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謀劃推出一批重大政策、項目和舉措。
對於中國旅遊業的抗疫經驗,上合組織副秘書長卓農·謝拉利也表示認可,他說,在疫情背景下,中國已經非常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線上旅遊、雲端展覽等線上化的技術提供無接觸的服務,以成功地推動旅遊業的發展。這些創新可以改善旅遊環境,提高旅遊設施的整體發展水平,對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祖拉布·波羅利卡什維利也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起到了示範作用,中國的經濟正在逐步重啟,旅行限制的解除也給中國國內和其他國家的數百萬人帶來了希望。
事實上,疫情在給旅遊業帶來危機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發展機遇。陳吉寧表示,「旅遊業是富有韌性的綜合性產業,大規模疫情的發生往往會引發旅遊消費和旅遊服務的重大變革。歷史的經驗讓我們更加有信心應對今天的挑戰,也能讓我們更好地把握其中孕育的機遇。新冠肺炎疫情沒有改變人們對旅遊的熱愛程度,反而催生了分散化、個性化、定製化、預約化的旅遊新模式,為旅遊業重啟和經濟復甦打開新的機遇之門。各國旅遊業者要積極行動、努力創新,共同為行業復甦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