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開城城址和蓮花泡遺址

2020-12-24 遼北春秋

開城城址:

開城,又叫「牧養城」、「獨木關城」,城遺址以初始城名定稱。城址位於新民市東城街道巨流河村東約200米的土山上,與巨流河毗鄰。城原為長方形磚築,南北長110米,東西寬86米。南、北、西三面有門。西面為甕城,城牆有上下馬道。據《東三省古蹟軼聞》記述:「此城系高麗族遺址。李唐東討時,高麗族將克倫據守此城,以拒唐兵。唐兵攻之急,克倫力不能支,棄城而逃。」開城城牆早已傾圮,城內已拓為良田。1980年文物普查時,在城址內發現很多遼代瓦片;南部發現殘鬲足;山丘北坡還出土過金代四扳釜和鐵鋤頭、鐵馬鐙等遺物。

蓮花泡遺址

蓮花泡遺址,位於大紅旗鎮大紅旗村蓮花泡屯境內而定名。這裡地勢較平緩。東部邊緣有一沙丘,相對高度2.5米,除北部已為村民住宅外,其餘均為農田菜地。從沙丘的斷崖上可見明顯的文化層,厚0.5米左右。文化層分布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0米,總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

該遺址於1981年5月文物普查時發現。採集到大量遺物,有泥質灰陶盆、罐等殘片。還發現一件完整的卷沿鼓腹鬥底,肩部有一對橋狀耳的灰陶罐。有白瓷碗、盤、盆殘片,均飾半截釉。還有一件白釉瓷馬玩具。從釉色造型看,都是遼金時期遺物。還有礪石、石杵頭以及「熙寧元寶」、「天聖元寶」等銅錢。另外,還在當地徵集到遺址窯藏中出土的鐵製皮具25件,其中有犁、鏵、鍬、釤刀、鐮刀、砍刀、斧頭等。在一件鐵鏵上還鑄有「安平」二字。在遺址中還出有六扳耳鐵鍋和三足平底鐵鍋等。

從出土遺物判斷,是一處遼金時期的文化遺址。

相關焦點

  • 「新民市遺址」巨流河城址和高臺子東山遺址
    巨流河城址 遼寧省新民市巨流河城址位於市東城街道巨流河村,因所處地而定名。 高臺子東山遺址
  • 新民市大古城城址和遼濱塔城址
    大古城城址大古城遺址位於前當堡鎮大古城子村,據《中國歷史地圖說明書》記載:「城為漢代望平縣治所」。村以城為名,遺址以村定名。城為黃土築,高丈許,寬五、六尺,周長裡許。農民於古城附近耕出很多古器,為高麗遺物。
  • 「新民遺址」巨流河城址
    巨流河古城遼寧省新民市巨流河城址位於市東城街道巨流河村,因所處地而定名。該城建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原是清代一個水軍都督府。1682年(康二十一年)置巡檢司於此。
  • 南縣盧保山遺址發現湖南第四座史前城址
    益陽在線3月12日訊(通訊員 王徵洋 記者 宋詠琪)日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勘探專家組在南縣南洲鎮丁家城村盧保山遺址.發現了湖南第四座史前城址。該發現將為長江中遊史前城址群的研究及長江中遊地區文明進程研究提供新材料。盧保山遺址位於洞庭湖區腹地一處比周圍高出數米的臺地上。
  • 「新民舊事」大古城城址、遼濱塔和當前堡遺址
    大古城城址 大古城遺址位於前當堡鎮大古城子村,據《中國歷史地圖說明書》記載:「城為漢代望平縣治所」。村以城為名,遺址以村定名。城為黃土築,高丈許,寬五、六尺,周長裡許。農民於古城附近耕出很多古器,為高麗遺物。城因年久失修,早已坍塌,今遺址隱約可見。
  • 蚌埠禹會村遺址發現龍山文化城址
    其中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考古發現雙墩文化、龍山文化遺存,龍山文化遺址規模達到200萬平方米,復原城址規模超過18萬平方米,年代距今約4400年~4100年。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為迄今考古發現的淮河中遊地區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址,是江淮地區文明化進程的重要實物資料。
  • 考古學家確定浙江大溪鎮遺址為戰國時期城址
    考古學家確定浙江大溪鎮遺址為戰國時期城址  2002年12月9日14:46  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12月9日電(記者方列 王小川)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和文史學者日前確定
  • 「新民舊事」新民市高臺子東山遺址
    高臺子東山遺址,因位於高臺子鎮腰高臺子村山丘東南臺地上而定名,面積約6萬平方米。遺址南側有柳河故道,北側3千米處有養息牧河。這個遺址於1973年發現,1976年、1979年、1980年先後三次發掘。除清理出一批高臺子東山文化類型的墓葬外,還發現屬於不同歷史時期相互疊壓的文化遺存。為新民市的文化發展序列提供了科學依據。
  • 禹會村遺址發現淮河中遊最大規模龍山文化城址
    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發現。
  • 文安廣陵城遺址出土大量文物,修正了以往廣陵城城址時代觀點
    文安廣陵城遺址首次科學考古發掘推斷 城址年代為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出土大量文物 修正了以往廣陵城城址時代為宋代的觀點
  • 【關注】文安廣陵城遺址出土大量文物,修正了以往廣陵城城址時代觀點
    2020年7月至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文安縣文物管理所組成考古隊對文安縣蘇橋鎮廣陵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本次發掘為廣陵城遺址進行的首次科學考古發掘。發掘地點位於文安縣縣城西北約10公裡,蘇橋鎮廣陵城村北廣陵城城址內。廣陵城城址地表現存北、東、西三面城牆,保存較好。南城牆因為人為取土和自然衝擊原因,損毀殆盡,地表基本無存。城址北距大清河約11.2公裡,南距小白河約3.2公裡。城址平面呈近方形,方向25°。東西長約670米,南北長約517米。發掘區位於城內,地勢平坦,發掘前為農田。
  • 蓮花泡的傳說
    蘭西縣境內呼蘭河畔東岸,河泡眾多。有名泡子三百六,無名泡子數不清,最神奇最著名的當數蘭河鄉愛民村的蓮花泡。它宛如一輪明亮的圓月,飄落在碧野之中;又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呼蘭河畔。它是一泓神奇之水,隨著大自然的夢幻變遷,相傳的是它那神秘的變幻故事。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開城歷史古蹟
    前首都開城的風水布局、宮殿、機構和陵墓建築群、防禦牆和大門,體現了該地區歷史上一個關鍵時代的政治、文化、哲學和精神價值。銘刻的紀念碑還包括一個天文和氣象觀測站、兩所學校(包括一所專門教育國家官員的學校)和紀念碑。該網站證明了東亞從佛教向新儒學的轉變,也證明了高麗王朝統治下的韓國統一之前存在的國家的文化、精神和政治價值觀的同化。佛教、儒家、道教和風水觀念的融合體現在遺址的規劃和古蹟的建築上。
  • 揭開崇禮「太子城金代城址」面紗
    1978年,河北省文物普查隊進行考古調查,推測太子城城址為方形,邊長320米,採集鐵蒺藜和白釉、黑釉瓷碗、雞腿瓶等殘片,從採集遺物推測城址時代為遼金時期。1991年崇禮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對太子城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推測城址大致呈長方形,約南北長356、東西寬276米。
  • 新民市:蒲河經濟帶 開啟新未來
    蜿蜒流淌的蒲河在新民市境內長度為28.64公裡,涉及興隆堡、張家屯等8個鄉鎮,區域總面積740平方公裡。對於新民人來說,經過改造和完善,蒲河已徹底融入他們的生活。從此前的灌溉農田到今日的觀賞休閒,蒲河已成為新民市一張閃亮的生態名片和聚集發展能量的產業窪地。
  • 新疆有一處文物遺址叫著通古斯巴西城址,盡顯歷史的蒼茫與蒼涼
    新疆有一處文物遺址叫著通古斯巴西城址,盡顯歷史的蒼茫與蒼涼新疆有個景點叫做巴西 在這可品味歷史與大多數的行走不一樣的是,筆者喜歡將一次行走當著是走出書房以外的閱讀,這種閱讀可以令人獲得遮蔽於時間以外的收穫看到那些被時光隱匿的部分
  • 鐵嶺邱臺遺址 明確秦漢長城走向
    然而,邱臺遺址破壞嚴重,1994年,鐵嶺市文管辦對遺址進行了最後一次搶救性發掘,共發現秦漢時期的房址5處,窖穴7座,墓葬4座,各種銘文的刀幣、布幣和圓錢千餘枚,還有銅製、鐵製生產工具及武器。  兩次發掘認定,邱臺遺址是古遼東地區位置最北、規模最大的戰國至秦漢時期漢文化遺址。
  • 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成功入選
    本報訊(記者龔正龍)3月29日,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承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落下帷幕,我省張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成功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太子城金代城址位於張家口市崇禮區四臺嘴鄉。
  • 新民市:開啟新型城鎮化試點新徵程(圖)
    科學謀劃堅持綠色發展  以規劃為引領,新民市先後編制了《新民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6-2020)》和《新民市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2016-2020)》,對五年內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做出了具體的規劃。同時,每年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將工作任務落實到每個單位。
  • 《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保護規劃》第一稿出爐
    《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保護規劃》第一稿已出爐,專家將根據評審會意見及考古進展對其進行不斷地完善、論證和修改,最大程度地保護好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並為未來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建設保駕護航。  依據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以下簡稱古遺址)的考古勘探和考古發掘研究成果,古遺址的性質和特點,及其所處的區位條件和古遺址環境的保護要求,確定規劃的工作範圍以紫金城城址與鐵河古墓群等海昏侯國遺址為核心,包括周邊與其相關的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