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宜居」「城市」三大關鍵詞讓美麗江蘇觸手可及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城市入眼皆美景,農村來把鄉愁留

「美麗」「宜居」「城市」三大關鍵詞讓美麗江蘇觸手可及

隨著大量公園綠地投入使用,江蘇市民走出家門口300米就能見綠、500米即能見園。城市變得越來越美。不僅如此,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也越來越普及,黑臭水體得到了有效治理。近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深入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積極打造美麗宜居城市、推進美麗宜居街區建設。一幅江蘇美麗宜居城市的秀美畫卷正向市民徐徐展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宇軒

老舊城區變生態宜居家園

在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2019年,姚坊門被確定為省級宜居示範街區項目,規劃東至新堯路,南至堯佳路,西至燕堯路,北至金堯路。包含住區改造、道路改造、學校景觀提升、鄰裡中心建設等。覆蓋居住小區11個,人口約2.63萬人。在這個0.92平方公裡規劃面積範圍內,突然像是施了魔法,讓老舊之地迅速煥然一新。金堯山莊、金堯新村、金堯花園、堯林仙居四個小區,整治總面積45.45萬平方米,總投資28263萬元,受益居民5908戶。整治後小區環境煥然一新,樓房外立面統一出新,小區環境規劃更合理、綠化面積更大。轄區內還增設健康步道、通學道、林蔭道「三道合一」。打造總長約4.7公裡的健身步道圓環核心線路。

記者了解到, 近年來,江蘇省先後推動整治了6274個老舊小區,惠及234.3萬戶城鎮居民家庭。全省正在健全城市「15分鐘社區服務圈」「10分鐘公園綠地服務圈」「10分鐘體育健身圈」「5分鐘便民生活圈」,健全完善商業、教育、衛生健康、養老、文化、體育、公共活動等居住配套功能,探索物業管理與城市管理有機融合。

要用「繡花針」功夫治理城市難點

宿遷馬陵河全長5.2公裡,是宿遷市老城區一條重要排澇河道,1974年人工開挖而成。由於河道水質長期處於黑臭狀態,被周邊居民稱為宿遷的「龍鬚溝」。全省啟動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後,馬陵河也跟著大變樣。家住馬陵河邊的市民張婷婷說,經過科學治理,馬陵河已經由「臭名遠揚」的「龍鬚溝」變成宿遷老城區一條「生態河、景觀帶、南北大通道」。

「綠可可,廚灰灰,紅害害,藍其其」「能賣拿去賣,有害單獨放」。近日,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東浜新苑北區內常常有志願者這樣唱著。原來,小區是一個純拆遷安置小區,最近成了當地首個動遷小區垃圾分類試點。「雖然我年紀大了,但希望能在小孫子面前做好榜樣,做好垃圾分類的工作!」居民王阿姨一邊興奮地向小組成員說著,一邊快速將手中剩菜的道具投放到了廚餘垃圾桶內。

《意見》中明確,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深化城市易淹易澇片區治理。積極推進垃圾分類,補齊垃圾處理設施短板,到2025年江蘇省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體系,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到95%。持續推進城市生態創建,到2025年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0%以上。

江蘇要建1萬個美麗宜居鄉村

徐州市沛縣龍固鎮周莊新村,這裡是一棟棟白牆紅瓦的房屋,水泥路通到農戶家門口,房前屋後花木環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隨處可見,路燈、休閒廣場、水衝式廁所等設施一應俱全。很難想像周莊村是該鎮採煤沉陷村之一。據了解,該鎮2015年開始搬遷至目前的周莊新村。周莊新村總投資2214萬元,共安置101戶550人。

彰顯地域風貌,讓農民住得舒心同時還能留住鄉愁,這成了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心聲。南京江寧區佘村社區,修繕的潘氏宗祠、潘氏住宅等古建築群古樸靜美,就地取材的片石、青磚、舊瓦等鄉土材料讓村莊古韻悠悠。「保護傳統村落,不僅是為了保護好幾處傳統建築、幾口古井、幾棵古樹,我們強調整體保護,延續村落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以及與村落相互依存的山、水、田、林、路等自然景觀環境。」記者從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2017年,江蘇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以省政府規章形式對傳統村落進行立法保護,推動江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走上法制化、規範化軌道。到2025年,江蘇要建成1000個特色田園鄉村、1萬個美麗宜居鄉村。我省今年計劃完成蘇北10萬戶農民住房條件的改善。

江蘇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圍繞三個關鍵詞進行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表示,江蘇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圍繞「美麗」「宜居」「城市」三個關鍵詞。「美麗」包括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反映自然、人和城市是一個和諧共處的生命共同體。「宜居」包括安居體系、適居服務、樂居家園,強調的是關注老百姓的居住需求,是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工作原點。「城市」包括健康城市、魅力城市、永續城市,強調外在與內涵、現在與未來。

周嵐稱,通過到2022年的3年試點,探索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方式方法、標準體系、政策機制,推動建成一批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樣板,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同時按照省委全會的部署要求,到2025年建成更多的美麗宜居住區、街區、小城鎮、城市;到2035年,全省城市基本達到美麗宜居城市標準,形成一批具有江蘇特色、代表江蘇水平的美麗宜居城市。

相關焦點

  • 江蘇美麗宜居城市這樣建
    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作為全國唯一試點省份,下一步江蘇將如何做?8月11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江蘇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已進入到試點推進階段。
  • 美麗宜居試點,宜興上榜!江蘇如何建設美麗宜居城市?看這裡……
    美麗宜居試點,宜興上榜!江蘇如何建設美麗宜居城市?看這裡…… 近日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 江蘇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 城市公園,讓綿陽更加美麗宜居
    在建設發展進程中,城市公園不斷為綿陽這座現代科技城增添更加美麗、更加宜居的砝碼。小梘生態溼地公園鬱鬱蔥蔥,人閒魚樂;市人民公園歌舞相伴,景色宜人;富樂山之巔,鳥鳴山幽、藍天綠地相呼應……連日來,本報記者對綿陽城市公園建設情況進行了採訪,在高品質的園林間、在獨具匠心的綠意裡感受綿陽的美麗和宜居。
  • 行走美麗江蘇 鹽城:用心建好美麗江蘇「綠心地帶」
    鹽城,集森林、溼地、海洋三大生態系統於一身,去年申遺成功的黃海溼地是江蘇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為建好美麗江蘇的這片「綠心地帶」,鹽城正以更加靚麗的姿容,堅定不移地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致力於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樣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家園。
  • 南通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方案出爐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關於推進美麗江蘇建設的要求和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有關打造美麗宜居城市的部署,紮實推進南通美麗宜居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補齊城市人居環境建設短板,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
  • 宜興成為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了省美麗宜居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宜興成為17個綜合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省4個入選的縣級城市之一。近年來,我市瞄準百姓需求精準發力,堅持城鄉一體規劃、建設、管理並重,功能品質與生態環境齊抓,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同步,一座美麗宜居之城正在崛起。
  • 昨天,王曉斌書記深情描繪美麗中國、美麗江蘇的「啟東樣板」
    他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與水平,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擦亮美麗啟東底色,打造美麗中國、美麗江蘇的「啟東樣板」。 他指出,啟東作為江蘇最早升起太陽的地方,是長江入海口北翼唯一的擁有江海風情的縣級市,意義十分重大。美麗中國、美麗江蘇、美麗啟東最核心的是生態。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緊盯環境保護中的突出問題整改,全力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在此基礎上,在江海交匯處打造生態優良、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以美麗啟東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
  • 青羊區聚力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成都青羊區學習貫徹省市全會精神特別報導之1  7月24日,成都青羊區委七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關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中共成都市青羊區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的實施意見》,全會指出,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必須深刻踐行綠色生態理念,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
  • 十堰日報: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專訪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清甫「《中共十堰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一次把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寫入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全市住建系統將以躬身實幹的實際行動,全力推動十堰有機更新,由生態宜居城市向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飛躍。」
  • ...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 把杭州建設成「三生」融合的宜居城市
    就在這幾天,「宜居城市」也成為了本屆市兩會期間的高頻詞,如何建設宜居城市、如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如何打通「兩山」理念轉化通道,成為了兩會討論的焦點。    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為統籌三大空間布局提供重要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3月在浙江考察期間,提出要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宜居城市。這是對杭州城市發展和治理提出的殷切期望。
  • 美麗江蘇怎麼建?時間表、路線圖來啦!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優化空間布局為基礎,以改善生態環境為重點,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支撐,以美麗宜居城市和美麗田園鄉村建設為主抓手,建設美麗江蘇,共創幸福家園,充分彰顯自然生態之美、城鄉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諧之美、綠色發展之美,讓美麗江蘇美得有形態
  • 愛成都、迎大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攝影展首次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
    (西南商報記者 趙蝶)今天(7月25日),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成都植物園承辦的2020「愛成都、迎大運·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攝影展」首次在四川省圖書館正式開展。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副局長謝玉常、四川省圖書館黨委副書記劉紅、四川省藝術攝影協會副主席王琦出席觀展。
  • 都江堰: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時代表達
    由此,都江堰市成為全球少有的同時擁有三大世界遺產項目的城市。得天獨厚的「三遺」之城都江堰,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公園城市生態價值轉化,在探索公園城市建設模式、推進公園城市價值表達、開創公園城市發展路徑、深化公園城市治理體系的實踐中不斷前行,開啟了在成都市「率先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和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的新徵程,計劃通過三年時間的攻堅克難,實現「開放國際化、旅遊全域化、城市公園化」。
  • 360°透明星空屋,讓美麗觸手可及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生活久了,帶著一家老小來一趟親近自然之旅,一段時間心情都會美美噠!體驗一下360°透明星空屋,更會增添無限妙趣,美麗仿佛觸手可及! 多美的意境,外在意境很美麗! 或者親朋好友話家長裡短,或者親子暖暖互動,或者靜靜躺著,內心很是美麗!
  • 江蘇未來的宜居城市,南京無奈落選,不是蘇州,而是這座城市
    江蘇是一個非常美麗的省份,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北接山東、東瀕黃海,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若是說到江蘇未來的宜居城市,小夥伴們覺得會是哪裡呢? 這座城市便是江蘇揚州,揚州不僅是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當地的綠化做的也非常完善。空氣清新、綠樹成蔭同樣是揚州的代名詞。
  • 江蘇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居全國前列 精細化保潔,讓城市更美麗宜居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京今年在廣場遊園、道路、公園景區推出了42處「落葉不掃」觀賞點,園林、環衛部門工作人員採取「撿拾保潔」方式;遇雨雪大風天氣,將及時進行全面清掃,保證城市環境整潔和市民出行方便。「落葉不掃」以供觀賞,對城市環境衛生保潔提出了更高要求。
  • 江蘇第三宜居的城市:被譽為「綠都」,還曾是全球最大城市
    江蘇是我國有名的旅遊名省,為了工作,這裡一直是我常來的地方,進入江蘇地區,你這裡的環境安靜,不愧是「魚米之鄉」的稱號, 如果選擇一個地方有強大的經濟發展前景,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江蘇絕對有仁讓的優先,黃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奉獻了這裡一望無際的肥沃土平原,更罕見的是有深厚的人文史,其1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 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已具雛形
    原標題:成都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已具雛形   公園城市一定是農耕文明、現代文明、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等多種文明交相輝映、人和城市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去年,成都全力探索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從規劃入手,使城市格局迎來千年之變:以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為中央綠心,推動「兩山夾一城」變「一山連兩翼」。同時,在市域內構建「兩山、兩網、兩環、六片」的生態格局。
  • 《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頂層設計
    4月22日,首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天府新區召開。本次論壇上,成都市規劃與自然資源管理局副局長曾九利詳細介紹了《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二是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讓城市建設符合公園化的環境要求,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實現「無公園不城市,先公園後城市」。三是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圍繞人的需求、從使用者角度積極建設多樣場所、策劃多種活動,通過設施嵌入、功能融入、場景帶入,全面營建城市場景。
  • 雲南大理南澗:創「美麗縣城」 建宜居家園
    「『美麗縣城』建設,『乾淨』是基礎,也是底線要求,如果縣城不乾淨就不可能宜居、不可能美麗。」南澗彝族自治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崇標介紹,「美麗縣城」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乾淨」的問題。  在「乾淨」的前提下,南澗把建設的「重頭」放在了「宜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