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和服賞武大櫻花,怎麼了?

2020-12-11 天府評論
  據媒體報導,近日,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珞珈山派出所回復上遊新聞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而從記者獲取的視頻中,穿和服男子則表示「我穿的是唐裝。」

  都知道,日本和服多由唐朝服飾改制而來。在有人的眼裡,青年男子若穿「唐裝」,民族情感可以接受,若穿「和服」,民族情感不可接受。似乎爭論的焦點應集中在「是和服還是唐裝」上。不過,冷靜一想,即便青年男子穿的是「和服」,那又怎麼了?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與日本民族文化息息相關。很多人只知道,武大櫻花樹由侵華日軍所栽,並將其稱為「國恥之花」。穿和服而來,似乎會觸碰「國恥」這根敏感的心弦。然而,很多人也不知道,侵華日軍種下的第一批櫻花樹,到了20世紀末已全部老死。現今的武大櫻花多由武大自己培育,或者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後,由日方所增來。換而言之,現今的武大櫻花也是「友誼之花」,國恥意味並不濃。

  若是穿侵華日軍軍服「招搖過市」,即便不在武大,恐怕也「人人喊打」。但和服僅僅是日本的民族服飾,與侵華日軍的軍服無明顯關係。穿和服賞武大櫻花,初衷可能是比較喜愛日本文化,藉此烘託喜愛之情。且這類情感與「精日思想」也是有所區別的。何況,青年男子所穿的,真的可能是「唐裝」。既無明顯佐證,誰都不必用「先入為主」的看待對方。

  當然,對待武大保衛人員,輿論也不必用「狹隘民族主義」冠名。從爭議起點看,武大保衛人員的處置,最大的可能是為了避免產生負面影響。畢竟近兩年,由日本服飾產生的輿論熱點屢見不鮮。只是服飾認知上的異同,不該複雜化為觀念上的差異,更不應上升至民族文化上的衝突。當爭議被激化成「肢體衝突」,讓在武大的日本留學生如何自處?讓關注中日友好的人如何看待?雙方都得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

  作為旁觀者,我們無法得知雙方當時的態度和交流如何。假設,青年男子如果事先表明,所穿著的不是和服,校方如果要求其留下姓名電話,或請老師及朋友證明,在友好理解的氛圍下,事情很可能不必激化至此。男子如果事後的確存在「精日」或「支持侵華」的行為,自然應該受到嚴格處理。可在事前,我們也不必用最大的惡意看待男子的服飾。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文化崇尚交融並蓄,歡迎朋友來訪。武漢大學櫻花美景享譽全國,每年的整個季節都有大批入校賞花,其中自然有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不同國籍的友人來往。面對多元文化的流動,用開放、善意、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體現不僅僅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開放,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包容。(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

相關焦點

  • 穿和服不能在武大賞櫻花是什麼邏輯?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上遊新聞以《青年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和安保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為題作了報導。  對非專業人士而言,唐裝與和服區別在哪裡,恐怕是一件很難說清的事情。因此,把唐裝看成和服是大概率事件。
  • 武大穿和服賞櫻花精日懟精英
    武大穿和服賞櫻花精日懟精英2019年3月26日又是武大櫻花盛開怒放季節,3月26日武大事實直播觀賞櫻花,美中不足的是有兩個穿和服的男子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對此,被指穿「和服」的男子聲稱他預約了,我是刷身份證進的大門。此事到底誰是誰非,現在還是一盆漿糊。此外,武漢大學校園110一名工作人員稱,2002年,校方曾出臺過規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翻閱以往2009年時,也有一對母女穿著和服入校遭到驅趕,此事引發熱議後,此規定便沒再認真執行。
  • 我支持武大保安禁止遊客穿和服入內賞櫻花
    陽春三月,櫻花燦爛。武大的櫻花最出名,每當這個季節都會吸引全國很多遊客慕名來賞櫻花。最近武大保安跟遊客因為穿和服的問題發生衝突。衝突的具體細節並不清楚。網上也議論紛紛。我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但是我堅決支持武大的保安禁止穿和服入內賞櫻花。
  • 武大不許穿「和服」賞櫻花?
    據上遊新聞報導,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視頻截屏記者獲得的一段1分34秒的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他又被保衛人員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在其身旁,穿休閒裝的男子被保衛人員勒著脖子,保衛人員鬆手後,他倒地不起。
  • 男人穿和服賞櫻花,被武大保安打,事件揭曉後令人憤怒!
    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都是櫻花綻放最美的季節,花瓣漫天飛舞時,空氣中也染上了一種浪漫的情愫,給年後江南一帶持續的陰雨天帶來了一絲柔情。賞櫻花在國內最聞名的地方,就是武漢大學了,在高等學府裡賞櫻花,又多了層人文氣息。
  • 青年男子穿和服在武大賞櫻花,引發肢體衝突,孰是孰非?
    這兩日,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的視頻在網上瘋傳,人們不禁要問,孰是孰非,誰對誰錯呢?提起武漢在櫻花,註定與日本脫不開關係。1938年,武漢淪陷後,珞珈山成為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的司令部,1939年,為了慰藉日軍的思鄉之情,從日本引種來櫻花在武漢大學老齋舍前種植。還有一部分是中日建交以後日本人送給周總理的,周總理選擇種在武漢大學,意在銘記歷史,繼往開來,同時提醒日本人,中國人不會忘記歷史。但現在只知道武漢櫻花的扔很多,但已經鮮少有人知道,除了櫻花,被稱為中國最美校園的珞珈山曾作為戰時首都和抗戰中心的核心地而存在。
  • 武大回應賞櫻衝突,真相是什麼?為什麼不能穿和服進入武大賞櫻?
    三月中旬,武漢大學櫻花、武漢植物園鬱金香將相繼進入盛花期。但是近日,有媒體爆料,一男子疑似因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毆打,引發網絡熱議。據報導,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疑似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在武大教五教學樓旁被校方保衛人員攔截制止,並被保安毆打。而根據武漢大學110的工作人員稱,早在2002年,校方已經出臺過規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觀賞櫻花。
  • 如果禁止穿和服賞櫻,何不一併將武大櫻花都砍了?
    &nbsp&nbsp&nbsp&nbsp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nbsp&nbsp&nbsp&nbsp這是一樁令人驚詫愕然的事件,賞櫻花的男子穿著類似和服,卻遭到武大保安的攔阻,進而引起肢體衝突。
  • 都是櫻花惹的禍:男子穿和服到武大看櫻花遭拒,爆粗後被毆
    陽春三月,只是踏青好時節,賞花,絕對能吸引無數人的青睞,桃花、梨花競相開放,但咱們今天要說的卻是櫻花,而且還是武大的櫻花武大櫻花之所以吸引人,不僅僅是櫻花的美,還有一段曲折的歷史:武大櫻花(全稱武漢大學櫻花),1939年由侵華日軍在武漢大學校園內種下第一批櫻花樹,到了20世紀末全部死亡殆盡。
  • 法情糾結:男子穿疑似和服武大賞櫻遭保安毆打
    先說說武大的櫻花吧。武大的櫻花是不是當年侵華日軍種的?不是。武大櫻花的歷史在網上可以查到,1939年侵華日軍確實在當時的武漢大學種過櫻花,但這批櫻花早在50年代就已基本死絕,現在武大的櫻花是建國後更新的,地點和品種都不同於當年日軍所種的那批。
  • 穿和服不等於精日,但遊客要遵守武漢大學賞櫻花規定
    說白了,精日分子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喜歡穿和服,但穿和服的不一定都是精日分子,兩者需要區別開來。遊客要遵守武大規定客隨主便,遊客必須尊重和遵守武漢大學欣賞櫻花的相關規定。即便武漢大學出臺的一些遊客欣賞櫻花的規定不盡合理,但只要沒有違法違規,那麼遊客都只能遵守,不能觸犯,這是遊客進入武大校園賞櫻花的底線原則。
  • 武大櫻花惹爭議:在中國看櫻花到底該不該穿和服?
    新聞報導最開始是這樣講的,該男子穿著疑似和服,保安看到之後立刻阻攔甚至出手毆打,而男子則一邊躲避一邊解釋「我穿的是唐裝吳服!」在這樣的情緒渲染下,圍觀群眾得到了兩條信息:1.穿和服看櫻花都能被打,你們武漢大學還真是儒雅隨和。
  • 武漢大學回應賞櫻衝突 穿和服武大賞櫻花被拒事件始末
    武漢大學回應賞櫻衝突是怎麼回事?針對兩名來校賞櫻遊客與該校安保員發生肢體衝突一事,武漢大學25日晚間回應稱,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且對一名女性安保員言語挑釁。  通報稱,經調取完整監控視頻和調查取證查明,與武大校園安保員發生衝突的兩名男性遊客系但某某和張某,其中張某未按照校方規定在賞櫻預約系統中預約。
  • 「記者觀察」「和服」事件與武大櫻花
    在我看來,縱觀一所大學,是否值得令人尊敬,在於它的包容精神,它是否允許思想自由和學術自由,當然也會體現在眾多細枝末節上——比如能不能穿著「和服」賞櫻花?如果是日本友人穿著和服進入武大呢?如果是日本民族文化代表與武漢大學互相交流呢?
  • 穿和服不等於「精日」但應遵守武大賞櫻規定
    3月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是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網上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幾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自己「穿的是唐裝」。
  • 穿和服賞櫻被拒 不該由武大來背鍋
    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當地警方回應,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而當事男子稱其穿著為唐裝而非和服。該視頻一經傳播,很快帶起了節奏。
  • 穿和服到武大看櫻花,一個被打一個被逐,這次武大做得很對!
    不過,佔豪也給大家透露個消息,武大櫻花雖然出名,但武漢真正的櫻花更加繁茂之地在東湖櫻花園,那裡櫻花更加繁茂。言歸正傳,在大家愉快賞櫻的時候,卻傳來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3月24日,武漢大學一名遊客疑似因穿和服與保安引發肢體衝突。另據新京報報導,張女士稱在同一天,她和同伴也因穿和服被保安驅逐。當日,張女士的同伴穿了和服,她們進入武大沒幾步就被保安攔住。
  • 武大賞櫻穿和服被打,遊客穿的是唐裝,還是和服?
    近日,有兩名男遊客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被打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認為穿什麼是人家的自由,武大保安不應該幹預;也有支持武大保安的,認為在公共場所穿和服不適宜,就該阻攔。我們先來了解事情的起因:據武大披露的信息來看,是這兩名男遊客穿了一身和服去武大賞櫻,在預約檢查身份的時候,被武大保安攔了下來。保安告訴他們,穿這身衣服不適宜進武大賞櫻;其中一名男遊客罵了武大女保安;後雙方引起了衝突。另據男遊客說,他們身上穿的不是和服,是唐裝。
  • 周蓬安:「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武大過於狹隘了
    周蓬安:「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武大過於狹隘了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現場一名學生說,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有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4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我穿的是唐裝。」幾天前,筆者看到《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疑遭保安毆打:我穿的唐裝》一文後,就有兩方面不解。一方面,為何穿「和服」就不能入校賞櫻花?西裝也是「洋裝」,八國聯軍燒了咱圓明園,穿西服可以遊覽圓明園嗎?
  • 男青年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被暴打 預約也不行?
    三月賞櫻唯有武大 三月正值欣賞櫻花的好季節,但是3月24日一名身穿和服男青年進武漢大學賞櫻花被保安當場按倒打稱倍感委屈爆粗口 稱自己是按照正常流程網上預約刷身份證進入園內的。並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並非和服。